福耀玻璃在美國,真的‘水土不服’了嗎?

3 個回答
用户4956028670255
2019-08-29

2019年8月,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伕婦出品的紀錄片《美國工廠》,在全球第一視頻網站網飛上線。本片從2008年聖誕節前兩天開始講起,通用汽車公司在俄亥俄州代頓地區的工廠宣佈關閉,這個曾經是萊頓兄弟發明飛機的製造業重地迎來了預期中的衰敗。此前,奧巴馬已經競選總統成功。在奧巴馬擔任美國總統的八年期間,也是美國製造業不斷空心化的時間,奧巴馬的政策並沒有挽救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就開始的製造業外流,並且呈現出向中國加速的大趨勢。2017年初,奧巴馬卸任美國總統,成立電影公司只是他繁忙的退休事業的一部分。特朗普在2016年的競選口號是“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顯然這是對奧巴馬的直接批評而帶來的政治策略。《美國工廠》記錄了來自中國福建福清的企業家曹德旺和他領導的福耀玻璃如何在美國建廠並開始取得盈利的過程,這個饒有趣味的故事通過奧巴馬的加持講述出來,對於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來說都有著非常有意思的話題。 2010年代,曹德旺為什麼來到美國開廠,根本原因是應美國汽車廠要求,表面原因則是在美國建廠並沒有想象中的高成本,為此曹德旺曾經在中國媒體上算過一筆賬,諸如除了工資其他的都比國內便宜,當年曾經有中國媒體策劃“別讓曹德旺跑了”的選題。事實上,美國和中國的整體成本相差不多,當然這也是建立在美國當地州縣政府的大力減免稅的優惠政策之上,而代頓當地則有大量“高素質的失業工人”的前提下。汽車玻璃作為特殊商品,從中國運輸到美國的成本非常昂貴,即便是在中國福耀玻璃的所有生產廠都是建立在整車廠附件。福耀玻璃之後,富士康也試圖在美國建廠,然而在特朗普興致勃勃和郭臺銘一起奠基之後,郭臺銘發現難以招聘到符合要求的員工,再加上州長的更替推翻了前任攻略,迄今為止只有孤零零的兩座廠房。 《美國工廠》從多個方面對比了中美企業文化的不同,卻也只能在最後展示出比較悲傷的未來,自動化將導致大量的工人崗位的失去。中國資本家去美國不是未來慈善,而是為了全球產業佈局,假如代頓廠不得盈利,這個工廠-社區必然會再次關門。這個故事,從2008年談起其實有些短暫,讓我們把目光回到二戰結束後的時刻,也正是克林頓、小布什和特朗普出生的時刻。當時的美國佔有全球製造業的一半以上、八成的黃金和唯一全工業鏈。從馬歇爾計劃到扶持日本,美國建立起以其為首的西方工業共同體,通過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與蘇聯為首的經濟互助委員會相對抗,而新中國則在長時間內獨立於這兩大經濟系統之外。到奧巴馬出生的1960年代,美國又通過轉移產能,將韓國、亞洲四小龍等納入產業分工協作的範圍,美國通過世界銀行、關貿總協議、美元黃金、北約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框架,取得了巨大的金融利差。經過毛澤東主席一系列的操作,對印自衛反擊戰、對蘇珍寶島作戰、埃德加·斯諾及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基辛格和尼克松訪華、中國與日本及西方國家建交,中美蘇大三角產生了嶄新的博弈,這也為改革開放、中美建交、對越自衛反擊戰、百萬大裁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等夯實了基礎。70年代末以來,中國告別了意識形態為綱的時代,鄉鎮企業、集體企業、國有企業紛紛進行有效的探索、改革和突飛猛進的發展。對臺灣同胞書的發表、香港、澳門迴歸的確認,中間還有一次風波和蘇聯解體東歐易幟,姓社姓資不討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中國也開啟了漫長的復關談判,終於在2001年正式加入改組後的WTO(世界貿易組織),而在此之前開啟了工人大下崗,“大不了重頭再來”,而1998年對教育、醫療和房地產的一攬子改革方案,中國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迎接新的挑戰,這個挑戰就是成為世界工廠,中國製造將從來料加工、產業轉移到中國智造,這個過程充滿了艱辛。如今我們回頭去看,就會發現福耀和華為、京東方、格力、海康等等的成長、壯大到領先全球是真正的英雄。 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被“挽救”的通用,至今都沒有恢復元氣,似乎未來也難有機會。2019年美國企業的老大難的代表是波音,為了追求財務報表的亮眼,道瓊斯指數的明星企業將關鍵的安全編程交給印度應屆畢業生,可想而知安全本身並不是公司的核心訴求。《美國工廠》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福耀玻璃對於安全的不重視,確實如此,我們也必須要敦促福耀玻璃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防護問題。《美國工廠》用了更多的時間,給到了工人是否要成立工會,具體是美國汽車工人公會要發展他們,他們當中有人計劃加入,甚至很熱情。對此,曹德旺表示工會進來我們撤退,就是堅決要求美國公司拒絕工會。最終,信任總經理僱傭了專門的反工會諮詢公司進行工作,正式的投票結束顯示絕大多數工人pass了工會。 畢竟在漫長的失業之後,儘管福耀公司給到的工資只是通用的一半,然而也並不比當地普通的公司低(紀錄片並沒有顯示這個對比),特別是工作積極分子還有兩美元的加薪。那些前通用員工,都在回憶工作輕鬆、時薪28、有事找工會的美好舊時光,然而在福耀玻璃的中國高官及技術骨幹看來,他們卻都是技術不達標、工作效率低、態度一般般的美國工人,需要進行崗位職業再培訓,他們在中國主管的直接監督下工作、切磋手藝,美國中層幹部到中國總部進行觀察學習,然而美國工人的績效考核依然難以難道理想要求。這些美國工人種族齊全,多數人身體管理不太好、臃腫肥胖,顯然是垃圾食品吃的太多導致,與中國工人的精幹強悍相比差距甚遠,再加上年齡普遍偏大,似乎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精氣神都難以適應高強度的現代化工業生產。《美國工廠》沒有呈現複雜的生產環節,多數中老年工人似乎都是低技術含量的崗位,這也為他們中的很多人被青年人和自動化設備取代的根本原因。 這兩天,特朗普總統去法國參加G7會議,這七個西方主要的工業國首腦開的全會新意寥寥,連共同聲明都難以發佈,顯然各家有各家的難處。二戰之後的歐洲,陷入高稅收、高福利、低增長的怪圈,憑藉著先發優勢帶來的高附加值產品,以及從各自老殖民地地區帶來的金融服務和人口歸化,在美國的主導下延續了一段“歲月靜好、文明愜意、居高臨下”的好日子,但是這不公平的好日子終將結束。這不是一個人、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人類歷史的大進程的必然結果。自從中國加入WTO之後,就在這美國主導的全球經濟貿易的遊戲中如魚得水。從中低端工業做起,到如今已經在衝擊高端產業,發達國家粉絲機的外號不是白叫的,而西方世界卯吃寅糧的債務問題幾乎無解。 2018年特朗普開啟與中國的貿易戰,表面上是為了所謂為了縮小貿易逆差,本質上是打擊“中國製造2025計劃”,終極目標是希望美國長期霸佔全球第一的位置,繼續壟斷地球話語權。然而到今天,這一年多的貿易戰打下來,美國並沒有取得什麼便宜,除了那幾百億美元的關稅收入(實質上這負擔是轉移給美國家庭)之外,美國忙忙活活以舉國之力也沒有打垮華為,甚至華為老大任正非一本正經的感謝特朗普所做的推廣讓全世界都認識到了華為,這說明什麼,說明美國的威懾力已經不再、美國高端產業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燈下黑”問題,美國的高科技(硅谷)、石油美元、華爾街紛紛出現了各自的問題,尤其是美國這些年過度快速徹底的執行了FDI(外商直接直接投資)政策,製造業空心化積重難返,而中國在獨立自主的工業化生產系統中接過來美國的產業轉移,已經全方位無死角的吃下高中低端工業,目前正處於查漏補缺和集中兵力向高端城牆的衝鋒。 特朗普心心念念希望美國企業迴歸,然而奧巴馬在多年之前就問過蘋果總裁喬布斯,喬老爺告訴他這不可能。事實上還是數據更為直接,過去二十年來全球製造業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多種所有制企業齊頭並進,再配合一帶一路大戰略食用,這滋味當然爽。1998年,中國和G7(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的製造業之和佔全球64%,不過中國和G7的比例是3比61,到2018年,中國和G7的製造業之和依然佔全球的64%,現在中國和G7的比例是28比36。根據常態發展預測,中國製造業在2021年將超過G7,驚不驚喜?開不開心?爽不爽?新中國建國之初的物質基礎,甚至都沒法和美國建國之初相比,“一窮二白”的舊中國與漢密爾頓謀劃製造業計劃時的美國差距明顯,美國南北戰爭之前的北方就基本實現了工業化,對於中國人來說羨慕啊。不要忘記中國成為初步的工業國也就大約五十年時間,加入WTO也就18年,製造業就已經實現和將要實現的偉大目標,這是一代代中國人前仆後繼、奮鬥不息獲得的結果(包括但不限於各級政府的招商引資、產業園的高效配套、理工科畢業學生佔全球一半以上、海量農民工離開家鄉進入工廠、中國工人有組織有紀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科研投入和專利申請都得到了質的提高),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重要節點。 新中國建國之初,毛澤東主席就曾經預測,在第十五個五年計劃時中國將超過美國,如今看來,這是非常精準的預言,五代領導人的工作是接力賽,中國目前處於長期而穩健的中高度增速。目前從各國自行公佈的GDP來看,尤其是從具體的產業來對比,中國顯然隱瞞了實力,簡單舉例,比如說地產GDP,中國竟然“只是”美國的40%。 再回到《美國工廠》,對於奧巴馬和特朗普來說滋味都是一言難盡。福耀玻璃是個例,畢竟很少有他國去美國投資製造業。而美國的製造業工人不斷在流失,目前也就一千萬出頭而已,集中於軍工、飛機、醫藥、芯片、服裝等極少數產業。曹德旺救不了美國下崗工人,他本人是個來自中國的資本家,美國的鐵鏽地帶是美國的問題,既然是特朗普的鐵票區,那麼還是要請特朗普想辦法。他對於童年時期無憂無慮的綠色大自然生活記憶猶新,他也在問自己“是否”。在美國工廠實現了年度盈利之後,曹德旺來到寺廟,燒香拜佛。曹德旺的信仰,與他作為資本化的人格,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衝突。企業追求利潤,理所當然,然而在工人福利和社會公平等更高層面,如何取捨,簡單地說是否給他們更高的工資、更輕鬆的工作、更安全的環境,也許這些都給到了,企業競爭力也就不夠了或者沒有了。在歷史的進程中,無論是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都曾經有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工人處於殘酷的生產環境中,甚至他們的生命早遭到了絕望的摧殘。 那麼,作為後發的中國,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目光審視的當下,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社會,如何在個人、企業和人類命運的綜合性發展中取得充分和平衡的進步呢?這是實踐中的大課題,《美國工廠》當然不會聯想到這麼遠,甚至連代頓地區的歷史都展現的不夠,只是從庸俗而小、細緻入微的角度,來看待這些美國工人。他們下崗了(為什麼下崗沒講)、來了中國老闆(為什麼來也不說)、中國老闆打敗了工會(如果工會贏了資本家就撤退了),而自動化設備會取代多少工人的崗位電影給的只是暗示。對於這些工人,美國政府和社會是否提供了足夠的再就業計劃和支持呢?觀眾不知道。不過,《美國工廠》倒是讓我們看到中國在與美國的貿易戰將是必勝,商品是貨幣的終極背書,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態勢,將拉開與各老大國家的距離。

云飞扬看电影
2019-08-27

2019年8月,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伕婦出品的紀錄片《美國工廠》,在全球第一視頻網站網飛上線。本片從2008年聖誕節前兩天開始講起,通用汽車公司在俄亥俄州代頓地區的工廠宣佈關閉,這個曾經是萊頓兄弟發明飛機的製造業重地迎來了預期中的衰敗。此前,奧巴馬已經競選總統成功。在奧巴馬擔任美國總統的八年期間,也是美國製造業不斷空心化的時間,奧巴馬的政策並沒有挽救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就開始的製造業外流,並且呈現出向中國加速的大趨勢。2017年初,奧巴馬卸任美國總統,成立電影公司只是他繁忙的退休事業的一部分。特朗普在2016年的競選口號是“MAGA”(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顯然這是對奧巴馬的直接批評而帶來的政治策略。《美國工廠》記錄了來自中國福建福清的企業家曹德旺和他領導的福耀玻璃如何在美國建廠並開始取得盈利的過程,這個饒有趣味的故事通過奧巴馬的加持講述出來,對於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來說都有著非常有意思的話題。


2010年代,曹德旺為什麼來到美國開廠,根本原因是應美國汽車廠要求,表面原因則是在美國建廠並沒有想象中的高成本,為此曹德旺曾經在中國媒體上算過一筆賬,諸如除了工資其他的都比國內便宜,當年曾經有中國媒體策劃“別讓曹德旺跑了”的選題。事實上,美國和中國的整體成本相差不多,當然這也是建立在美國當地州縣政府的大力減免稅的優惠政策之上,而代頓當地則有大量“高素質的失業工人”的前提下。汽車玻璃作為特殊商品,從中國運輸到美國的成本非常昂貴,即便是在中國福耀玻璃的所有生產廠都是建立在整車廠附件。福耀玻璃之後,富士康也試圖在美國建廠,然而在特朗普興致勃勃和郭臺銘一起奠基之後,郭臺銘發現難以招聘到符合要求的員工,再加上州長的更替推翻了前任攻略,迄今為止只有孤零零的兩座廠房。


《美國工廠》從多個方面對比了中美企業文化的不同,卻也只能在最後展示出比較悲傷的未來,自動化將導致大量的工人崗位的失去。中國資本家去美國不是未來慈善,而是為了全球產業佈局,假如代頓廠不得盈利,這個工廠-社區必然會再次關門。這個故事,從2008年談起其實有些短暫,讓我們把目光回到二戰結束後的時刻,也正是克林頓、小布什和特朗普出生的時刻。當時的美國佔有全球製造業的一半以上、八成的黃金和唯一全工業鏈。從馬歇爾計劃到扶持日本,美國建立起以其為首的西方工業共同體,通過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促進國際貿易自由化,與蘇聯為首的經濟互助委員會相對抗,而新中國則在長時間內獨立於這兩大經濟系統之外。到奧巴馬出生的1960年代,美國又通過轉移產能,將韓國、亞洲四小龍等納入產業分工協作的範圍,美國通過世界銀行、關貿總協議、美元黃金、北約等一系列政治經濟框架,取得了巨大的金融利差。經過毛澤東主席一系列的操作,對印自衛反擊戰、對蘇珍寶島作戰、埃德加·斯諾及美國乒乓球隊訪華、基辛格和尼克松訪華、中國與日本及西方國家建交,中美蘇大三角產生了嶄新的博弈,這也為改革開放、中美建交、對越自衛反擊戰、百萬大裁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等夯實了基礎。70年代末以來,中國告別了意識形態為綱的時代,鄉鎮企業、集體企業、國有企業紛紛進行有效的探索、改革和突飛猛進的發展。對臺灣同胞書的發表、香港、澳門迴歸的確認,中間還有一次風波和蘇聯解體東歐易幟,姓社姓資不討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設,中國也開啟了漫長的復關談判,終於在2001年正式加入改組後的WTO(世界貿易組織),而在此之前開啟了工人大下崗,“大不了重頭再來”,而1998年對教育、醫療和房地產的一攬子改革方案,中國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迎接新的挑戰,這個挑戰就是成為世界工廠,中國製造將從來料加工、產業轉移到中國智造,這個過程充滿了艱辛。如今我們回頭去看,就會發現福耀和華為、京東方、格力、海康等等的成長、壯大到領先全球是真正的英雄。


而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被“挽救”的通用,至今都沒有恢復元氣,似乎未來也難有機會。2019年美國企業的老大難的代表是波音,為了追求財務報表的亮眼,道瓊斯指數的明星企業將關鍵的安全編程交給印度應屆畢業生,可想而知安全本身並不是公司的核心訴求。《美國工廠》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福耀玻璃對於安全的不重視,確實如此,我們也必須要敦促福耀玻璃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防護問題。《美國工廠》用了更多的時間,給到了工人是否要成立工會,具體是美國汽車工人公會要發展他們,他們當中有人計劃加入,甚至很熱情。對此,曹德旺表示工會進來我們撤退,就是堅決要求美國公司拒絕工會。最終,信任總經理僱傭了專門的反工會諮詢公司進行工作,正式的投票結束顯示絕大多數工人pass了工會。


畢竟在漫長的失業之後,儘管福耀公司給到的工資只是通用的一半,然而也並不比當地普通的公司低(紀錄片並沒有顯示這個對比),特別是工作積極分子還有兩美元的加薪。那些前通用員工,都在回憶工作輕鬆、時薪28、有事找工會的美好舊時光,然而在福耀玻璃的中國高官及技術骨幹看來,他們卻都是技術不達標、工作效率低、態度一般般的美國工人,需要進行崗位職業再培訓,他們在中國主管的直接監督下工作、切磋手藝,美國中層幹部到中國總部進行觀察學習,然而美國工人的績效考核依然難以難道理想要求。這些美國工人種族齊全,多數人身體管理不太好、臃腫肥胖,顯然是垃圾食品吃的太多導致,與中國工人的精幹強悍相比差距甚遠,再加上年齡普遍偏大,似乎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精氣神都難以適應高強度的現代化工業生產。《美國工廠》沒有呈現複雜的生產環節,多數中老年工人似乎都是低技術含量的崗位,這也為他們中的很多人被青年人和自動化設備取代的根本原因。


這兩天,特朗普總統去法國參加G7會議,這七個西方主要的工業國首腦開的全會新意寥寥,連共同聲明都難以發佈,顯然各家有各家的難處。二戰之後的歐洲,陷入高稅收、高福利、低增長的怪圈,憑藉著先發優勢帶來的高附加值產品,以及從各自老殖民地地區帶來的金融服務和人口歸化,在美國的主導下延續了一段“歲月靜好、文明愜意、居高臨下”的好日子,但是這不公平的好日子終將結束。這不是一個人、一個國家的問題,而是人類歷史的大進程的必然結果。自從中國加入WTO之後,就在這美國主導的全球經濟貿易的遊戲中如魚得水。從中低端工業做起,到如今已經在衝擊高端產業,發達國家粉絲機的外號不是白叫的,而西方世界卯吃寅糧的債務問題幾乎無解。


2018年特朗普開啟與中國的貿易戰,表面上是為了所謂為了縮小貿易逆差,本質上是打擊“中國製造2025計劃”,終極目標是希望美國長期霸佔全球第一的位置,繼續壟斷地球話語權。然而到今天,這一年多的貿易戰打下來,美國並沒有取得什麼便宜,除了那幾百億美元的關稅收入(實質上這負擔是轉移給美國家庭)之外,美國忙忙活活以舉國之力也沒有打垮華為,甚至華為老大任正非一本正經的感謝特朗普所做的推廣讓全世界都認識到了華為,這說明什麼,說明美國的威懾力已經不再、美國高端產業已經出現了嚴重的“燈下黑”問題,美國的高科技(硅谷)、石油美元、華爾街紛紛出現了各自的問題,尤其是美國這些年過度快速徹底的執行了FDI(外商直接直接投資)政策,製造業空心化積重難返,而中國在獨立自主的工業化生產系統中接過來美國的產業轉移,已經全方位無死角的吃下高中低端工業,目前正處於查漏補缺和集中兵力向高端城牆的衝鋒。


特朗普心心念念希望美國企業迴歸,然而奧巴馬在多年之前就問過蘋果總裁喬布斯,喬老爺告訴他這不可能。事實上還是數據更為直接,過去二十年來全球製造業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多種所有制企業齊頭並進,再配合一帶一路大戰略食用,這滋味當然爽。1998年,中國和G7(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的製造業之和佔全球64%,不過中國和G7的比例是3比61,到2018年,中國和G7的製造業之和依然佔全球的64%,現在中國和G7的比例是28比36。根據常態發展預測,中國製造業在2021年將超過G7,驚不驚喜?開不開心?爽不爽?新中國建國之初的物質基礎,甚至都沒法和美國建國之初相比,“一窮二白”的舊中國與漢密爾頓謀劃製造業計劃時的美國差距明顯,美國南北戰爭之前的北方就基本實現了工業化,對於中國人來說羨慕啊。不要忘記中國成為初步的工業國也就大約五十年時間,加入WTO也就18年,製造業就已經實現和將要實現的偉大目標,這是一代代中國人前仆後繼、奮鬥不息獲得的結果(包括但不限於各級政府的招商引資、產業園的高效配套、理工科畢業學生佔全球一半以上、海量農民工離開家鄉進入工廠、中國工人有組織有紀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科研投入和專利申請都得到了質的提高),這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重要節點。


新中國建國之初,毛澤東主席就曾經預測,在第十五個五年計劃時中國將超過美國,如今看來,這是非常精準的預言,五代領導人的工作是接力賽,中國目前處於長期而穩健的中高度增速。目前從各國自行公佈的GDP來看,尤其是從具體的產業來對比,中國顯然隱瞞了實力,簡單舉例,比如說地產GDP,中國竟然“只是”美國的40%。


再回到《美國工廠》,對於奧巴馬和特朗普來說滋味都是一言難盡。福耀玻璃是個例,畢竟很少有他國去美國投資製造業。而美國的製造業工人不斷在流失,目前也就一千萬出頭而已,集中於軍工、飛機、醫藥、芯片、服裝等極少數產業。曹德旺救不了美國下崗工人,他本人是個來自中國的資本家,美國的鐵鏽地帶是美國的問題,既然是特朗普的鐵票區,那麼還是要請特朗普想辦法。他對於童年時期無憂無慮的綠色大自然生活記憶猶新,他也在問自己“是否”。在美國工廠實現了年度盈利之後,曹德旺來到寺廟,燒香拜佛。曹德旺的信仰,與他作為資本化的人格,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衝突。企業追求利潤,理所當然,然而在工人福利和社會公平等更高層面,如何取捨,簡單地說是否給他們更高的工資、更輕鬆的工作、更安全的環境,也許這些都給到了,企業競爭力也就不夠了或者沒有了。在歷史的進程中,無論是英國、法國、德國和美國都曾經有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工人處於殘酷的生產環境中,甚至他們的生命早遭到了絕望的摧殘。


那麼,作為後發的中國,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目光審視的當下,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社會,如何在個人、企業和人類命運的綜合性發展中取得充分和平衡的進步呢?這是實踐中的大課題,《美國工廠》當然不會聯想到這麼遠,甚至連代頓地區的歷史都展現的不夠,只是從庸俗而小、細緻入微的角度,來看待這些美國工人。他們下崗了(為什麼下崗沒講)、來了中國老闆(為什麼來也不說)、中國老闆打敗了工會(如果工會贏了資本家就撤退了),而自動化設備會取代多少工人的崗位電影給的只是暗示。對於這些工人,美國政府和社會是否提供了足夠的再就業計劃和支持呢?觀眾不知道。不過,《美國工廠》倒是讓我們看到中國在與美國的貿易戰將是必勝,商品是貨幣的終極背書,中國製造業的發展態勢,將拉開與各老大國家的距離。

昆明温室工程
2019-06-20

真的水土不服,中國人這20年來都是在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這裡面和中國人勤勞苦幹密不可分,我們的上一輩人基本上沒有享受過生活,只知道幹,為家庭沒日沒夜的,什麼苦都能吃。發達國家不一樣,他們追求生活的質量,注重安全。福耀要是給中國人一樣的工資,別說沒有任何人注意安全,就是免費加班都願意啊。簡單的說錢是要的,加班大多數美國人給錢都不幹,因為這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質量。而現在所有基礎行業都被中國人做成了通貨,不加班生產效率達不到,不怎麼賺錢。更何況老美動不動就說從事的工作影響到他的健康和安全,那就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