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獲勝,三國將會怎麼樣?

9 個回答
挚滗画畫紅尘
2019-09-13

劉備在夷陵之戰獲勝,天下不久後一定會歸劉備。


夷陵之戰決定了誰能夠成為天下第一大梟雄,要知道當時雖然曹魏控制著北方,但其餘兩國實力依舊不弱,聯手的話實力與曹操不相上下,不過聯盟都是由利益支撐的,沒有絕對的朋友,只有絕對的利益,這句話還是說的不錯的。如若讓蜀漢全盤收了東吳的地盤,原本是三足鼎立,相信一定蜀漢與曹魏一定會展開一場生死大戰。

劉備在夷陵之戰獲勝,天下不久後一定會歸劉備。


夷陵之戰決定了誰能夠成為天下第一大梟雄,要知道當時雖然曹魏控制著北方,但其餘兩國實力依舊不弱,聯手的話實力與曹操不相上下,不過聯盟都是由利益支撐的,沒有絕對的朋友,只有絕對的利益,這句話還是說的不錯的。如若讓蜀漢全盤收了東吳的地盤,原本是三足鼎立,相信一定蜀漢與曹魏一定會展開一場生死大戰。

1、東吳三個月之內不復存在

劉備在夷陵之戰獲勝,天下不久後一定會歸劉備。


夷陵之戰決定了誰能夠成為天下第一大梟雄,要知道當時雖然曹魏控制著北方,但其餘兩國實力依舊不弱,聯手的話實力與曹操不相上下,不過聯盟都是由利益支撐的,沒有絕對的朋友,只有絕對的利益,這句話還是說的不錯的。如若讓蜀漢全盤收了東吳的地盤,原本是三足鼎立,相信一定蜀漢與曹魏一定會展開一場生死大戰。

1、東吳三個月之內不復存在

東吳已經將全部兵力投入到夷陵之戰中,這一戰如若失敗東吳所謂的天險全部會變為子虛烏有,任何的天險沒有兵力鎮守的話,一切都是沒有用的,蜀漢的大軍是三國當中最全面的,騎兵雖然不如曹魏,畢竟北方離匈奴非常近,只要有錢就能換來俊秀的戰馬。


蜀中產出的戰馬大多都不能與北方的馬相比較,而荊州的水軍相比於江東也比較弱,總之蜀漢的軍隊是比較雜的,沒有任何一種兵種精通,不過經過諸葛亮丞相的調教,各種兵種錯雜交錯,出現了我們現代很多的特種兵。


夷陵之戰時劉備是有著巨大優勢的,此前富池口一戰吳軍大部分精銳已經被消滅,不過即將面臨滅國的危險,因此全民皆兵,除老弱病殘外,全體上陣。夷陵離建業雖然很遠,但這裡是吳國的最後一道防線,只要拿下,荊州以及江東勢力一定會被消滅,三國剩兩國。


2、曹魏無力抵抗

劉備在夷陵之戰獲勝,天下不久後一定會歸劉備。


夷陵之戰決定了誰能夠成為天下第一大梟雄,要知道當時雖然曹魏控制著北方,但其餘兩國實力依舊不弱,聯手的話實力與曹操不相上下,不過聯盟都是由利益支撐的,沒有絕對的朋友,只有絕對的利益,這句話還是說的不錯的。如若讓蜀漢全盤收了東吳的地盤,原本是三足鼎立,相信一定蜀漢與曹魏一定會展開一場生死大戰。

1、東吳三個月之內不復存在

東吳已經將全部兵力投入到夷陵之戰中,這一戰如若失敗東吳所謂的天險全部會變為子虛烏有,任何的天險沒有兵力鎮守的話,一切都是沒有用的,蜀漢的大軍是三國當中最全面的,騎兵雖然不如曹魏,畢竟北方離匈奴非常近,只要有錢就能換來俊秀的戰馬。


蜀中產出的戰馬大多都不能與北方的馬相比較,而荊州的水軍相比於江東也比較弱,總之蜀漢的軍隊是比較雜的,沒有任何一種兵種精通,不過經過諸葛亮丞相的調教,各種兵種錯雜交錯,出現了我們現代很多的特種兵。


夷陵之戰時劉備是有著巨大優勢的,此前富池口一戰吳軍大部分精銳已經被消滅,不過即將面臨滅國的危險,因此全民皆兵,除老弱病殘外,全體上陣。夷陵離建業雖然很遠,但這裡是吳國的最後一道防線,只要拿下,荊州以及江東勢力一定會被消滅,三國剩兩國。


2、曹魏無力抵抗

夷陵之戰是關羽死後兩年,由蜀漢軍團發起的,在此之前我們要知道關羽敗走麥城的原因是與曹魏在樊城激戰後,沒有援兵導致的。當時曹操還活著,關羽當時的戰果直接撼動了曹操,差一點曹操就要遷都躲避關羽了,但此時東吳卻卑鄙偷襲荊州,強迫關羽回防,在路上被夾擊導致大敗。


此時曹魏已然不是蜀漢之敵,畢竟當初帶去的精銳全部都葬送在樊城門外,七路兵馬共計十萬大軍,被關羽一舉擊潰,讓關羽的名氣幾乎名震華夏。當時如若劉備派去援軍,關羽必定大勝。相信夷陵之戰勝利後,養兵幾年曹魏更加不是蜀漢的對手。

劉備在夷陵之戰獲勝,天下不久後一定會歸劉備。


夷陵之戰決定了誰能夠成為天下第一大梟雄,要知道當時雖然曹魏控制著北方,但其餘兩國實力依舊不弱,聯手的話實力與曹操不相上下,不過聯盟都是由利益支撐的,沒有絕對的朋友,只有絕對的利益,這句話還是說的不錯的。如若讓蜀漢全盤收了東吳的地盤,原本是三足鼎立,相信一定蜀漢與曹魏一定會展開一場生死大戰。

1、東吳三個月之內不復存在

東吳已經將全部兵力投入到夷陵之戰中,這一戰如若失敗東吳所謂的天險全部會變為子虛烏有,任何的天險沒有兵力鎮守的話,一切都是沒有用的,蜀漢的大軍是三國當中最全面的,騎兵雖然不如曹魏,畢竟北方離匈奴非常近,只要有錢就能換來俊秀的戰馬。


蜀中產出的戰馬大多都不能與北方的馬相比較,而荊州的水軍相比於江東也比較弱,總之蜀漢的軍隊是比較雜的,沒有任何一種兵種精通,不過經過諸葛亮丞相的調教,各種兵種錯雜交錯,出現了我們現代很多的特種兵。


夷陵之戰時劉備是有著巨大優勢的,此前富池口一戰吳軍大部分精銳已經被消滅,不過即將面臨滅國的危險,因此全民皆兵,除老弱病殘外,全體上陣。夷陵離建業雖然很遠,但這裡是吳國的最後一道防線,只要拿下,荊州以及江東勢力一定會被消滅,三國剩兩國。


2、曹魏無力抵抗

夷陵之戰是關羽死後兩年,由蜀漢軍團發起的,在此之前我們要知道關羽敗走麥城的原因是與曹魏在樊城激戰後,沒有援兵導致的。當時曹操還活著,關羽當時的戰果直接撼動了曹操,差一點曹操就要遷都躲避關羽了,但此時東吳卻卑鄙偷襲荊州,強迫關羽回防,在路上被夾擊導致大敗。


此時曹魏已然不是蜀漢之敵,畢竟當初帶去的精銳全部都葬送在樊城門外,七路兵馬共計十萬大軍,被關羽一舉擊潰,讓關羽的名氣幾乎名震華夏。當時如若劉備派去援軍,關羽必定大勝。相信夷陵之戰勝利後,養兵幾年曹魏更加不是蜀漢的對手。

總結:夷陵之戰決定著蜀漢以及東吳的生死存亡,所以這一戰的勝利者極有可能成為最終天下的統治者。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留言互動

没事闹着玩
2019-09-11

其實打贏了未必是好事。

因為蜀吳開戰前,孫權已經名義上像曹丕稱臣了。

其實打贏了未必是好事。

因為蜀吳開戰前,孫權已經名義上像曹丕稱臣了。

真要是打贏了,消滅了孫權的主力。那孫權為求自保,肯定會答應曹丕,送世子去東都,徹底像曹丕稱臣!到那個時候,曹丕也就有了光明正大的出兵理由?

其實打贏了未必是好事。

因為蜀吳開戰前,孫權已經名義上像曹丕稱臣了。

真要是打贏了,消滅了孫權的主力。那孫權為求自保,肯定會答應曹丕,送世子去東都,徹底像曹丕稱臣!到那個時候,曹丕也就有了光明正大的出兵理由?

那這樣,諸葛亮的隆中對就成了空話,沒用了!

其實打贏了未必是好事。

因為蜀吳開戰前,孫權已經名義上像曹丕稱臣了。

真要是打贏了,消滅了孫權的主力。那孫權為求自保,肯定會答應曹丕,送世子去東都,徹底像曹丕稱臣!到那個時候,曹丕也就有了光明正大的出兵理由?

那這樣,諸葛亮的隆中對就成了空話,沒用了!

隆中對是戰略進攻的方針,就算打輸了起碼還有退路。然而此時蜀卻要面臨兩面夾擊,處於絕對的防禦態勢,沒了退路!此外,隆中對的先決條件是曹賊篡漢,而這時曹丕稱帝已經得到了實力最大的孫權的承認,那這些所謂的關東義士也不會傻到去響應蜀漢,劉備也就失去了興復漢室的基礎。

我們在回頭看看劉備打贏了能獲得什麼?依我看,最多拿回荊州,也就到頭了。

其實打贏了未必是好事。

因為蜀吳開戰前,孫權已經名義上像曹丕稱臣了。

真要是打贏了,消滅了孫權的主力。那孫權為求自保,肯定會答應曹丕,送世子去東都,徹底像曹丕稱臣!到那個時候,曹丕也就有了光明正大的出兵理由?

那這樣,諸葛亮的隆中對就成了空話,沒用了!

隆中對是戰略進攻的方針,就算打輸了起碼還有退路。然而此時蜀卻要面臨兩面夾擊,處於絕對的防禦態勢,沒了退路!此外,隆中對的先決條件是曹賊篡漢,而這時曹丕稱帝已經得到了實力最大的孫權的承認,那這些所謂的關東義士也不會傻到去響應蜀漢,劉備也就失去了興復漢室的基礎。

我們在回頭看看劉備打贏了能獲得什麼?依我看,最多拿回荊州,也就到頭了。
沒有足夠的水軍,無法打到對岸。就算過去了,這麼長的補給線,消耗太大了,而且也很容易被劫。再加上荊州肯定要分重兵把守,就更加無兵可派。所以說劉備就算贏了,也是騎虎難下。輸了,元氣盡喪。除了道義上的稱讚,其他的的確是臭棋!

王勇论道
2019-09-08

歡迎來看王勇論道。

自從關羽兵敗身亡以後,荊州也失去了。這一事件給蜀國帶來了極為慘痛的後果。劉備不僅失去了一員大將,更是失去了戰略重地:荊州。為了給二弟關羽報仇,以及為了重新奪回荊州,劉備決定興兵伐吳。劉備大軍進攻東吳開始很順利,後面受阻,再之後劉備遭到了夷陵之戰的慘敗。

歡迎來看王勇論道。

自從關羽兵敗身亡以後,荊州也失去了。這一事件給蜀國帶來了極為慘痛的後果。劉備不僅失去了一員大將,更是失去了戰略重地:荊州。為了給二弟關羽報仇,以及為了重新奪回荊州,劉備決定興兵伐吳。劉備大軍進攻東吳開始很順利,後面受阻,再之後劉備遭到了夷陵之戰的慘敗。



夷陵之戰關乎蜀國的國運,劉備失敗以後,蜀國的實力直線下降。軍隊傷亡巨大,而且還損失大將黃忠,以及藩將沙摩柯,此戰之後,蜀國徹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倘若夷陵之戰劉備獲勝了,那麼劉備極有可能一統天下。

對於夷陵之戰劉備獲勝之後,產生的影響,下面稍微分析一下。

歡迎來看王勇論道。

自從關羽兵敗身亡以後,荊州也失去了。這一事件給蜀國帶來了極為慘痛的後果。劉備不僅失去了一員大將,更是失去了戰略重地:荊州。為了給二弟關羽報仇,以及為了重新奪回荊州,劉備決定興兵伐吳。劉備大軍進攻東吳開始很順利,後面受阻,再之後劉備遭到了夷陵之戰的慘敗。



夷陵之戰關乎蜀國的國運,劉備失敗以後,蜀國的實力直線下降。軍隊傷亡巨大,而且還損失大將黃忠,以及藩將沙摩柯,此戰之後,蜀國徹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倘若夷陵之戰劉備獲勝了,那麼劉備極有可能一統天下。

對於夷陵之戰劉備獲勝之後,產生的影響,下面稍微分析一下。



其一:劉備會重新獲得荊州,而且再也不用擔心東吳來索取。

因為東吳已經被打敗了,戰略要地也會盡歸蜀國,東吳防止劉備吞併還來不及,絕不會有索要荊州的想法。有了荊州,一旦天下有變,劉備就有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其二:東吳極有可能淪為蜀國的附庸

夷陵之戰東吳派出的全是精銳,還有東吳最厲害的將領。若是東吳打敗了,這些將領士兵都將損失慘重,導致東吳再也沒有實力對抗蜀國。為了避免被蜀國吞併,東吳只能淪為蜀國的附庸。

其三:劉備具備了統一天下的基礎。

夷陵之戰是蜀國與東吳的戰略決戰。此戰後,劉備會初步統一南方。相對於北方的曹操,劉備佔據荊州、益州、東吳,實力與曹操相當。在諸葛亮的謀劃下,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歡迎來看王勇論道。

自從關羽兵敗身亡以後,荊州也失去了。這一事件給蜀國帶來了極為慘痛的後果。劉備不僅失去了一員大將,更是失去了戰略重地:荊州。為了給二弟關羽報仇,以及為了重新奪回荊州,劉備決定興兵伐吳。劉備大軍進攻東吳開始很順利,後面受阻,再之後劉備遭到了夷陵之戰的慘敗。



夷陵之戰關乎蜀國的國運,劉備失敗以後,蜀國的實力直線下降。軍隊傷亡巨大,而且還損失大將黃忠,以及藩將沙摩柯,此戰之後,蜀國徹底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倘若夷陵之戰劉備獲勝了,那麼劉備極有可能一統天下。

對於夷陵之戰劉備獲勝之後,產生的影響,下面稍微分析一下。



其一:劉備會重新獲得荊州,而且再也不用擔心東吳來索取。

因為東吳已經被打敗了,戰略要地也會盡歸蜀國,東吳防止劉備吞併還來不及,絕不會有索要荊州的想法。有了荊州,一旦天下有變,劉備就有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其二:東吳極有可能淪為蜀國的附庸

夷陵之戰東吳派出的全是精銳,還有東吳最厲害的將領。若是東吳打敗了,這些將領士兵都將損失慘重,導致東吳再也沒有實力對抗蜀國。為了避免被蜀國吞併,東吳只能淪為蜀國的附庸。

其三:劉備具備了統一天下的基礎。

夷陵之戰是蜀國與東吳的戰略決戰。此戰後,劉備會初步統一南方。相對於北方的曹操,劉備佔據荊州、益州、東吳,實力與曹操相當。在諸葛亮的謀劃下,統一天下指日可待。



夷陵之戰的勝利,極有可能讓劉備中興漢室的想法,成為現實。可惜劉備失敗了,從此蜀國只能偏安一隅,再也沒有實力統一天下了。

历史纵横帝
2019-09-10

導讀:夷陵之戰是在蜀漢政權剛剛建立,關羽北伐襄樊被東吳偷襲丟了荊州後被殺的背景下發生的。大多數人認為劉備任性,為了兄弟情義丟棄了國家大事。其實可能很多人並沒有看到夷陵之戰的蜀漢的重要目的是重新奪取荊州,荊州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蜀漢出師不利,張飛在和劉備合兵前因打罵士卒被殺。夷陵之戰的慘敗讓新生的蜀漢政權元氣大傷,國內的叛亂也此起彼伏。三國鼎立的態勢才算真正穩定下來,因為。那麼假若劉備能夠在夷陵之戰中獲勝的話三國的態勢又是如何的呢?

導讀:夷陵之戰是在蜀漢政權剛剛建立,關羽北伐襄樊被東吳偷襲丟了荊州後被殺的背景下發生的。大多數人認為劉備任性,為了兄弟情義丟棄了國家大事。其實可能很多人並沒有看到夷陵之戰的蜀漢的重要目的是重新奪取荊州,荊州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蜀漢出師不利,張飛在和劉備合兵前因打罵士卒被殺。夷陵之戰的慘敗讓新生的蜀漢政權元氣大傷,國內的叛亂也此起彼伏。三國鼎立的態勢才算真正穩定下來,因為。那麼假若劉備能夠在夷陵之戰中獲勝的話三國的態勢又是如何的呢?


劉備作為蜀漢的帝王深知天下形勢,無論是臥龍先生的隆中對還是從實際情況出發荊州都是繞不過去或者說不可或缺的支點。所以所謂替二弟報仇只是蜀漢東征孫吳的一個旗號而已,甚至為這個把三弟張飛都搭進去了也必然要發動東征。因為他清楚的知道,荊州的得失關係著蜀漢的未來。只是結果沒有達成,夷陵之戰的失敗讓孫權把荊州基本都拿到了手裡。然後把蜀漢東出的通道徹底關閉在三峽以西。蜀漢如同一隻被關如籠子的老虎基本沒什麼威脅了,即便是以諸葛丞相之能也只能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再也沒有對東吳造成什麼危害。


假如劉備打贏了夷陵之戰的後果

那麼我們來說假若夷陵之戰劉備打贏了,三國形式又該如何呢?首先直接的結果就應該是佔據荊州,至少原來關羽鎮守的幾個郡能夠南下來。那麼蜀漢就算保住了東出攻擊東吳控制長江天險或者從宛、洛出發北伐的曹魏的通道。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蜀漢基本上處於超然的狀態。如下圖所示,蜀漢的核心西川是個盆地自古以來都是易守難攻。所以定都成都的蜀漢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同時,保留了東出荊州的戰略支撐點以及北伐中原漢中的控制權。

如果是這樣的話,蜀漢就有機會就可以北出漢中,控制關中俯視中原走劉邦一統天下的老路;而東出三峽,經荊州可北伐曹魏的宛、洛也可以順江而下以奇襲的方式迅速逼近東吳的都城建鄴,這是太平天國洪秀全建立天京的路數。如果能奪得建鄴完成斬首行動,就可以傳檄而定江南。然後憑藉整個長江天險和曹魏周旋,從而圖謀天下。

導讀:夷陵之戰是在蜀漢政權剛剛建立,關羽北伐襄樊被東吳偷襲丟了荊州後被殺的背景下發生的。大多數人認為劉備任性,為了兄弟情義丟棄了國家大事。其實可能很多人並沒有看到夷陵之戰的蜀漢的重要目的是重新奪取荊州,荊州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蜀漢出師不利,張飛在和劉備合兵前因打罵士卒被殺。夷陵之戰的慘敗讓新生的蜀漢政權元氣大傷,國內的叛亂也此起彼伏。三國鼎立的態勢才算真正穩定下來,因為。那麼假若劉備能夠在夷陵之戰中獲勝的話三國的態勢又是如何的呢?


劉備作為蜀漢的帝王深知天下形勢,無論是臥龍先生的隆中對還是從實際情況出發荊州都是繞不過去或者說不可或缺的支點。所以所謂替二弟報仇只是蜀漢東征孫吳的一個旗號而已,甚至為這個把三弟張飛都搭進去了也必然要發動東征。因為他清楚的知道,荊州的得失關係著蜀漢的未來。只是結果沒有達成,夷陵之戰的失敗讓孫權把荊州基本都拿到了手裡。然後把蜀漢東出的通道徹底關閉在三峽以西。蜀漢如同一隻被關如籠子的老虎基本沒什麼威脅了,即便是以諸葛丞相之能也只能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再也沒有對東吳造成什麼危害。


假如劉備打贏了夷陵之戰的後果

那麼我們來說假若夷陵之戰劉備打贏了,三國形式又該如何呢?首先直接的結果就應該是佔據荊州,至少原來關羽鎮守的幾個郡能夠南下來。那麼蜀漢就算保住了東出攻擊東吳控制長江天險或者從宛、洛出發北伐的曹魏的通道。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蜀漢基本上處於超然的狀態。如下圖所示,蜀漢的核心西川是個盆地自古以來都是易守難攻。所以定都成都的蜀漢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同時,保留了東出荊州的戰略支撐點以及北伐中原漢中的控制權。

如果是這樣的話,蜀漢就有機會就可以北出漢中,控制關中俯視中原走劉邦一統天下的老路;而東出三峽,經荊州可北伐曹魏的宛、洛也可以順江而下以奇襲的方式迅速逼近東吳的都城建鄴,這是太平天國洪秀全建立天京的路數。如果能奪得建鄴完成斬首行動,就可以傳檄而定江南。然後憑藉整個長江天險和曹魏周旋,從而圖謀天下。


那麼這樣的情況對曹魏來說可能有威脅但是還不是燃眉之急,但是對於東吳來說可就是心腹之患了。所以東吳為了消除滅國危險,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再次圖謀整個荊州。如果是那樣的話,孫劉兩家的聯盟可就名存實亡了。

都說鶴蚌相爭漁翁得利,那麼曹魏就有可能趁機渾水摸魚拉一個打一個。當然拉東吳打蜀漢的可能更大,因為蜀漢和曹魏從法統上說必須勢不兩立而東吳在歷史上夷陵之戰的時候就曾經對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所以三國之間會出現頻繁、混亂的戰爭。如同歷史上蜀漢曾經戰敗的那樣,雖然損失慘重但是自保還是沒有問題。所以即使夷陵戰敗吳國受到打擊,但是要想短時間滅亡吳國也不可能。

歷史上三國時代是如何結束的?首先夷陵之戰蜀漢失敗後損失慘重,好不容易恢復了一些就接著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這是諸葛亮的歷史使命,到最後機會成了蜀漢和曹魏的消耗戰。最終蜀漢跟不上了,雖然有一定的偶然性還是被曹魏奇襲滅國。蜀漢被滅國後,長江天險的作用就不是特別大了。再加上吳主的腐朽被滅國。

導讀:夷陵之戰是在蜀漢政權剛剛建立,關羽北伐襄樊被東吳偷襲丟了荊州後被殺的背景下發生的。大多數人認為劉備任性,為了兄弟情義丟棄了國家大事。其實可能很多人並沒有看到夷陵之戰的蜀漢的重要目的是重新奪取荊州,荊州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蜀漢出師不利,張飛在和劉備合兵前因打罵士卒被殺。夷陵之戰的慘敗讓新生的蜀漢政權元氣大傷,國內的叛亂也此起彼伏。三國鼎立的態勢才算真正穩定下來,因為。那麼假若劉備能夠在夷陵之戰中獲勝的話三國的態勢又是如何的呢?


劉備作為蜀漢的帝王深知天下形勢,無論是臥龍先生的隆中對還是從實際情況出發荊州都是繞不過去或者說不可或缺的支點。所以所謂替二弟報仇只是蜀漢東征孫吳的一個旗號而已,甚至為這個把三弟張飛都搭進去了也必然要發動東征。因為他清楚的知道,荊州的得失關係著蜀漢的未來。只是結果沒有達成,夷陵之戰的失敗讓孫權把荊州基本都拿到了手裡。然後把蜀漢東出的通道徹底關閉在三峽以西。蜀漢如同一隻被關如籠子的老虎基本沒什麼威脅了,即便是以諸葛丞相之能也只能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再也沒有對東吳造成什麼危害。


假如劉備打贏了夷陵之戰的後果

那麼我們來說假若夷陵之戰劉備打贏了,三國形式又該如何呢?首先直接的結果就應該是佔據荊州,至少原來關羽鎮守的幾個郡能夠南下來。那麼蜀漢就算保住了東出攻擊東吳控制長江天險或者從宛、洛出發北伐的曹魏的通道。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蜀漢基本上處於超然的狀態。如下圖所示,蜀漢的核心西川是個盆地自古以來都是易守難攻。所以定都成都的蜀漢在保證自己安全的同時,保留了東出荊州的戰略支撐點以及北伐中原漢中的控制權。

如果是這樣的話,蜀漢就有機會就可以北出漢中,控制關中俯視中原走劉邦一統天下的老路;而東出三峽,經荊州可北伐曹魏的宛、洛也可以順江而下以奇襲的方式迅速逼近東吳的都城建鄴,這是太平天國洪秀全建立天京的路數。如果能奪得建鄴完成斬首行動,就可以傳檄而定江南。然後憑藉整個長江天險和曹魏周旋,從而圖謀天下。


那麼這樣的情況對曹魏來說可能有威脅但是還不是燃眉之急,但是對於東吳來說可就是心腹之患了。所以東吳為了消除滅國危險,必然會想方設法的再次圖謀整個荊州。如果是那樣的話,孫劉兩家的聯盟可就名存實亡了。

都說鶴蚌相爭漁翁得利,那麼曹魏就有可能趁機渾水摸魚拉一個打一個。當然拉東吳打蜀漢的可能更大,因為蜀漢和曹魏從法統上說必須勢不兩立而東吳在歷史上夷陵之戰的時候就曾經對曹魏稱臣避免兩線作戰。所以三國之間會出現頻繁、混亂的戰爭。如同歷史上蜀漢曾經戰敗的那樣,雖然損失慘重但是自保還是沒有問題。所以即使夷陵戰敗吳國受到打擊,但是要想短時間滅亡吳國也不可能。

歷史上三國時代是如何結束的?首先夷陵之戰蜀漢失敗後損失慘重,好不容易恢復了一些就接著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這是諸葛亮的歷史使命,到最後機會成了蜀漢和曹魏的消耗戰。最終蜀漢跟不上了,雖然有一定的偶然性還是被曹魏奇襲滅國。蜀漢被滅國後,長江天險的作用就不是特別大了。再加上吳主的腐朽被滅國。


可如果蜀漢保持了優勢,那麼魏蜀吳三國的實力更加均衡。三國對峙的時間可能會比歷史上更長。然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所以還是會統一的。由於劉備獲得了夷陵之戰的勝利,所以也許不會像歷史上那麼早的去世,有充分的時間調教太子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如果是這樣反而東吳可能會成為最弱勢的一方而被首先滅掉。

如果是曹魏吞併東吳的話歷史還會重演,因為畢竟曹魏綜合實力強大。如果是蜀漢偶然因素能夠併吞東吳的話,那麼憑藉長江天險與曹魏對峙。如果是那樣的話,我國曆史上的南北朝時代可能提前百年就會出現。


小結:

以上是個人基於蜀漢打贏夷陵之戰後的幾種推測,純屬一家之言。歡迎討論。


我是歷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历史哨声
2019-09-10

若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獲勝 三國的兩盟合擊曹魏模式將終結 變為三國混戰

連橫合縱將會成為三國的主題曲,興復漢室無人理會。蜀漢東吳戰曹魏,蜀漢曹魏擊東吳,曹魏東吳伐蜀漢,將會是短暫但又快速變化的常態。

在這種需要保持人才以佔有優勢的情況下,三國時期將會延長至少50年。

實際上關羽還佔據荊州的時候,就是夷陵之戰劉備取勝的三國關係:

1、孫吳表面上是蜀漢的盟友,但在協商還荊州不成,就突襲奪取劉備的長沙、零陵、桂陵三郡;劉備也是對此絲毫不相讓,發軍準備要奪回長沙三郡。如果不是被曹操攻打漢中所打斷,劉孫早就爆發爭奪長沙三郡的戰爭。

2、在孫吳密謀奪取荊州而向曹操結盟時,曹操把孫吳密謀奪取荊州的消息傳給了關羽,只是關羽一來懷疑是曹操救襄陽的計策而不敢肯定消息真假,二來是眼看襄陽就要被攻破,就差一點點,放棄了實在可惜,最後因此遲疑而失去了荊州。

3、在關羽被徐晃衝破包圍圈而撤兵南下時,曹魏軍就沒有追擊關羽,原因就在於想要蜀漢和東吳爆發爭奪荊州的戰爭,曹魏看情況決定打誰。

若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獲勝 三國的兩盟合擊曹魏模式將終結 變為三國混戰

連橫合縱將會成為三國的主題曲,興復漢室無人理會。蜀漢東吳戰曹魏,蜀漢曹魏擊東吳,曹魏東吳伐蜀漢,將會是短暫但又快速變化的常態。

在這種需要保持人才以佔有優勢的情況下,三國時期將會延長至少50年。

實際上關羽還佔據荊州的時候,就是夷陵之戰劉備取勝的三國關係:

1、孫吳表面上是蜀漢的盟友,但在協商還荊州不成,就突襲奪取劉備的長沙、零陵、桂陵三郡;劉備也是對此絲毫不相讓,發軍準備要奪回長沙三郡。如果不是被曹操攻打漢中所打斷,劉孫早就爆發爭奪長沙三郡的戰爭。

2、在孫吳密謀奪取荊州而向曹操結盟時,曹操把孫吳密謀奪取荊州的消息傳給了關羽,只是關羽一來懷疑是曹操救襄陽的計策而不敢肯定消息真假,二來是眼看襄陽就要被攻破,就差一點點,放棄了實在可惜,最後因此遲疑而失去了荊州。

3、在關羽被徐晃衝破包圍圈而撤兵南下時,曹魏軍就沒有追擊關羽,原因就在於想要蜀漢和東吳爆發爭奪荊州的戰爭,曹魏看情況決定打誰。

關於夷陵之戰的一些誤會

1、夷陵之戰中劉備並非佔據優勢兵力,陸遜也非兵力劣勢,劉備和陸遜是兵力相當。劉備軍4萬,陸遜軍5萬。

2、夷陵之戰中的孫吳主帥陸遜並非沒有戰爭經驗的一介書生。在夷陵之戰前,陸遜先平定丹陽山越之亂和揚州的賊寇,後又參與呂蒙奪取荊州之戰。

3、夷陵之戰表面上是孫吳勝、蜀漢敗,實質上是雙方打平:孫吳先敗後勝,劉備先勝後敗。劉備的損失並非很大。原因劉備的聯營是在山嶺之間,孫吳軍隊沒有辦法快速進攻,而劉備的士兵都是擅長山地作戰,即便營地起火,藉助山路逃走,並非難事。損失較大的很可能是劉備的水軍。

《三國志 先主傳》記錄劉備並非狼狽逃跑:

“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後十餘日,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

夷陵之戰失敗後,劉備在秭歸收集逃散的士兵,直到病死。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一壶清茗品春秋
2019-09-09

如果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獲勝,必然可以收回東吳侵佔的荊州,進而佔領整個荊州,保持對東吳的戰略優勢,逼迫東吳不得不退守江東,雖然東吳夷陵戰敗,但由於劉備實力有限,孫劉必然形成僵持。這時,由於夷陵戰敗,孫權將全面倒向曹丕。之前,孫權已經向曹丕稱臣,為了尋求曹魏支持,孫權將不得不答應曹丕,送太子做人質的要求,進而喪失對曹魏外交、軍事的主動權,總得來說,因為夷陵戰敗,孫權將受到曹魏、蜀漢兩方面強大壓力。但是劉備由於實力原因,滅不了孫權。曹丕也不會任由蜀漢做大。所以,東吳被劉備滅國是不會發生的。

如果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獲勝,必然可以收回東吳侵佔的荊州,進而佔領整個荊州,保持對東吳的戰略優勢,逼迫東吳不得不退守江東,雖然東吳夷陵戰敗,但由於劉備實力有限,孫劉必然形成僵持。這時,由於夷陵戰敗,孫權將全面倒向曹丕。之前,孫權已經向曹丕稱臣,為了尋求曹魏支持,孫權將不得不答應曹丕,送太子做人質的要求,進而喪失對曹魏外交、軍事的主動權,總得來說,因為夷陵戰敗,孫權將受到曹魏、蜀漢兩方面強大壓力。但是劉備由於實力原因,滅不了孫權。曹丕也不會任由蜀漢做大。所以,東吳被劉備滅國是不會發生的。



從曹丕方面說,曹丕樂於見到蜀、吳兩虎相爭,好從中取利。這從歷史上東吳夷陵之戰取勝不久,曹丕就三路大軍伐吳,有理由想信,在劉備取得勝利後,曹魏大軍很快會發兵蜀漢,到時候,劉備將面臨腹背受敵的地步,特別是由於勢力的懸殊,必然收尾不能相顧。而蜀漢由於以興復漢室為口號,在法理上沒有與曹魏講和的可能性,只有軍事上進行堅決抵抗。這時東吳由於喪失了對曹魏外交主動,必然聽令曹魏,共同發兵蜀漢。在這樣的局面下,不能說劉備因此滅國,但在曹孫聯軍夾擊下,一定會遭受重創,漢中、荊州這些土地得而復失。收服東吳、重創劉備,曹丕將成為夷陵之戰最大的勝利者。

如果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獲勝,必然可以收回東吳侵佔的荊州,進而佔領整個荊州,保持對東吳的戰略優勢,逼迫東吳不得不退守江東,雖然東吳夷陵戰敗,但由於劉備實力有限,孫劉必然形成僵持。這時,由於夷陵戰敗,孫權將全面倒向曹丕。之前,孫權已經向曹丕稱臣,為了尋求曹魏支持,孫權將不得不答應曹丕,送太子做人質的要求,進而喪失對曹魏外交、軍事的主動權,總得來說,因為夷陵戰敗,孫權將受到曹魏、蜀漢兩方面強大壓力。但是劉備由於實力原因,滅不了孫權。曹丕也不會任由蜀漢做大。所以,東吳被劉備滅國是不會發生的。



從曹丕方面說,曹丕樂於見到蜀、吳兩虎相爭,好從中取利。這從歷史上東吳夷陵之戰取勝不久,曹丕就三路大軍伐吳,有理由想信,在劉備取得勝利後,曹魏大軍很快會發兵蜀漢,到時候,劉備將面臨腹背受敵的地步,特別是由於勢力的懸殊,必然收尾不能相顧。而蜀漢由於以興復漢室為口號,在法理上沒有與曹魏講和的可能性,只有軍事上進行堅決抵抗。這時東吳由於喪失了對曹魏外交主動,必然聽令曹魏,共同發兵蜀漢。在這樣的局面下,不能說劉備因此滅國,但在曹孫聯軍夾擊下,一定會遭受重創,漢中、荊州這些土地得而復失。收服東吳、重創劉備,曹丕將成為夷陵之戰最大的勝利者。

五星V
2019-09-08

夷陵之戰假如劉備勝利了,劉備要回荊州,三國又會從頭獲得另一種平衡,不會出現變數。劉備不可能滅掉吳國,假如一旦把吳國滅掉,那麼魏國勢必會攻擊,到時候獲利是魏國。

夷陵之戰劉備選的機遇是十分好的,那個時候曹丕剛剛繼位,內部十分不穩定,所以他無暇顧及這兩個國家。假如曹丕控制長了或許曹操活著的話,劉備肯定不會去伐吳,所以有人往往拿夷陵之戰批評劉備,頭腦發暈,他不是發暈,他是清醒的很。

荊州對吳國來說那是長江天險的中游,荊州對蜀漢來說,那是進攻華夏的橋頭堡,有人說長安也行,巴蜀到長安路途高低運糧絕對成問題,並且其時長安通過李傕等人的戰亂,已經沒有多少人口了,拿下長安也沒用守不住。荊州不同,荊州戰亂很少,北方流亡的許多,在荊州人口許多。

對曹操來說,荊州是問鼎華夏的南大門。關羽才水淹七軍,曹操就想遷都。對孫權來說,荊州就是東吳的天然屏障,失去荊州,魏和蜀都可順江而下直逼東吳。夷陵大戰劉備正是這樣進去東吳的。荊州對大家來說都很重要。孫權一向想討回荊州的原因,就是要給東吳樹立一個西大門。

公元214年,孫權見劉備得了益州,就又向劉備討要荊州,劉備又以圖涼州為託詞拒還荊州。孫權一怒之下派呂蒙和魯肅奪取了長沙,零陵和桂陽三郡。劉備得知荊州有事,遂領5萬大軍下公安,預備和孫權一決雌雄。恰逢曹操攻擊漢中,劉備怕益州有失,無法又和孫權講和。雙方約定:東吳佔長沙,江夏和桂陽,劉備佔南郡,零陵和武陵。

公元219年,關於劉備來說有了兩件大事,一個是得漢中,一個是失荊州。曹操驚懼,乃至想遷都鄴城。劉備如此勢大,讓孫權也很害怕。如讓關羽再拿下襄陽和樊城,那江東就岌岌可危了。所以趁關羽攻擊樊城時偷襲荊州成功,後又殺關羽奪回全部荊州。夷陵之戰如若劉備取勝,憑仗荊州的天然優勢,東進可逼東吳,北上可圖華夏。使劉備用兵變得靈敏無比,遊刃有餘。

Mr李6081
2019-09-08

演義可以這麼演。真實的歷史如果勝了,歷史吳國被吞併了,也未必能打過魏!一,魏當時佔領的是中原地區,人口數量和蜀國加吳國沒辦法比的,二,魏國當時擁有西北最好的騎兵,多少年後的李世民就是靠這個地區的騎兵平定天下的,三,糧草,吳國蜀國一千多年不是現在,和魏國沒辦法比擬的。最後演義說的劉備率領八十萬士兵打吳國,而真實三國志記載恐怕十萬都沒有!

大白白野
2019-09-08

劉備如果在夷陵之戰獲勝,三國曆史可能會被改寫,夷陵之戰東吳也投入大量精銳,劉備如在夷陵之戰取勝,曹魏再進攻東吳,雙方夾擊東吳,把東吳消滅,就有可能出現南北朝局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