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為什麼要殺周亞夫?

5 個回答
有书共读
2019-01-09

說起漢景帝,確實可以說他是一代明君。

據《史記》記載,在漢景帝統治時期,“太倉之粟,陳陳相因”,意思是說國家糧庫中的糧食太多,堆積在一起不能散熱都發黴了,雖然感覺有點誇張了,不過那個時期百姓吃穿不愁應該還是能保證的。

可就是這樣一個勤政愛民的皇帝,卻逼死了周亞夫,而且逼死周亞夫的過程也極其荒唐。

周亞夫的兒子為其提前置辦喪葬用品,購買了紙紮的五百甲盾,漢景帝就藉口說這五百甲盾是周亞夫謀反的證據。

周亞夫稱這些都是紙糊的東西,如何能算謀反?得到的卻是監官一句“您縱使不在地上造反,也要死了到地下去造反吧”。

周亞夫頓時明白了,枉自己一生盡心盡力守護這大漢天下。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於是絕食而亡。

那麼,一代明君漢景帝,為何非要逼死漢景帝?有書君認為有以下三點原因:

其一,漢景帝內心狹隘,容不下功高蓋主的周亞夫漢景帝為什麼要殺周亞夫?

漢景帝這個人在治國方面確實很有能力,但他內心狹隘,性格還很暴躁。他少年時和吳王的兒子鄧通下棋,不知怎麼就吵起來了,然後竟然用棋盤把鄧通給砸死了!這時候漢景帝暴戾殘忍的性格很早就體現了出來。

周亞夫治軍有方,最值得驕傲的一件事,莫過於他僅用了三個月平定七國之亂,徹底粉碎了各地藩王的叛亂,將大漢的權力集中到了皇帝手中。這番大功,讓周亞夫當上了當朝宰相,也成了懸在他頭頂的一把利劍。

漢景帝經常各種試探周亞夫,他總覺得就像有顆定時炸彈在身邊一樣,讓他頗為忌憚。所以,未免夜長夢多,周亞夫不得不殺。

其二,為了兒子將來的帝王之路,肅清潛在威脅

周亞夫的父親是開國元勳周勃,在朝野中威望極高,如今周亞夫比其父更勝一籌,手中又握有軍事大權,平定七國之亂拯救了漢室江山,這一切都已經嚴重威脅到未來年輕的皇帝。

再加上週亞夫性格剛直,不會變通,經常因為性格問題給漢景帝添堵。

若把這樣一個有功勞有背景,有治軍能力而且不太好管的人,放在年輕的劉徹身邊,那就太危險了。所以,為了劉徹的帝王之路沒有潛在危險,他必須把周亞夫給除了。

其三,周亞夫性格使然,把漢景帝周圍的一圈人都得罪了,他的死“眾望所歸”

周亞夫行軍治軍很有一套,但他卻是個“死腦筋”,漢景帝要廢劉榮他不同意;竇太后要封王信為侯,他又不同意說:“非劉姓不封王,無功勞不封侯。漢景帝為什麼要殺周亞夫?

王信手無寸功,又不姓劉,憑什麼封侯?”;並且他得罪了竇太后最寵愛的小兒子劉武。

於是乎劉武和太后一有時間就向漢景帝告周亞夫的黑狀,再加上漢景帝本來對周亞夫就有點忌憚。自己在還好說,若是自己不在了,這個周亞夫豈不是更無法無天了!

所以想方設法除了周亞夫。

有書君可惜周亞夫一生忠心耿耿,卻最終因為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和桀驁的性格,成為了統治者鞏固皇權的犧牲品。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文史不假
2019-03-02

周亞夫,西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其父是漢朝的開國元勳周勃。周亞夫為人性格直爽,敢說敢做,並且善於領兵作戰,為西漢立下赫赫戰功,一直都被後世所推崇。“亞子在世,孫吳重生”,單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他在後世兵家中的地位。

周亞夫的老爹周勃生前被封侯爵,按照西漢的傳統,子孫當中可以有一人承襲他的爵位。本來,周亞夫是沒資格繼承他老爹的爵位的,為何?因為他有老哥。他老哥才是最有資格繼承父親爵位的長子。

也就活該人家周亞夫同學牛逼,連運氣都這麼好。他老哥不知怎麼抽的風,犯了重罪惹惱了漢文帝,直接被取消了繼承資格。於是乎,這個天大的幸運降臨到了周亞夫身上,他由備胎直接轉正,承襲了周勃的爵位,被封為條侯。

剛做了條侯,立馬就有事兒幹。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年),匈奴大舉進犯邊境,周亞夫被任命為將軍,率兵駐紮在細柳一帶,而他所率的軍隊,就是後世非常著名的“細柳營”。

漢文帝為了給士兵鼓氣,親自到軍營視察。當御駕到達細柳營門外時,守門的士兵竟不讓漢文帝進去,直到周亞夫下令之後才敢打開營門。漢文帝看到周亞夫的士兵披堅執銳,戒備森嚴,訓練有素,明顯強於其他的漢軍,給漢文帝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文帝臨死之前,再三囑託太子劉啟:“國家若遭不測,周亞夫可以擔當重任。”

漢景帝劉啟繼位後,任命周亞夫為車騎將軍。景帝三年(前154年),吳楚七國發生叛亂,周亞夫被升任為太尉,親率大軍與七國的叛軍進行作戰。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周亞夫便平定了七國之亂,粉碎了諸侯王企圖分裂和割據的圖謀,維護了大漢王朝的統一和安定的局面。

然而,這樣一位巨大的功臣最終卻落了個悽慘的下場,實在叫人扼腕不止。客觀的講,周亞夫之死的確很冤枉,有點像後世的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一樣。

周亞夫被免職以後,退休在家,兒子給年邁的他準備後事,購置了500件殉葬用的鎧甲和盾牌。有人藉此告發周家,說他們居心叵測,用心不良,漢景帝對待功勳之家,毫無憐憫和信任,甚至還借題發揮,要求廷尉嚴肅查處。可是查來查去,卻只有殉葬用的盾牌和鎧甲。

廷尉為了向漢景帝交差,就以周亞夫“即使不想在地上造反,死後也要到地下謀反”的罪名將他抓捕入獄。周亞夫那個氣啊,心說老子辛辛苦苦幫你鎮壓了叛亂,你就這麼回報我啊?在獄中絕食5天,最後吐血而亡。

其實,周亞夫之死,主要原因是他性格耿直,或者說太耿直。得罪了不少人,而且還不會討好皇帝,使得皇帝都開始煩他。就好像現在專門跟老闆作對的人,必死無疑,周亞夫就是前車之鑑啊。

平定七國之亂時,樑國是景帝的同盟,支持中央平亂。當時,樑軍受到了吳楚聯軍的壓迫,樑王劉武不停的向周亞夫求救,漢景帝也反覆命令他前去救援。但是,周亞夫卻始終按兵不動,他認為只要樑軍能夠拖住吳楚的主力,自己就機會全部剿滅他們。從公心的角度講,周亞夫沒錯,的確是如此;但是從私心的角度講,周亞夫就錯了,而且是大錯!

為啥呢?我給你慢慢道來。當時他見死不救,使得樑王劉武對他懷恨在心,樑王是誰啊,他可是當今竇太后的兒子,當今皇帝劉啟的弟弟,換句話說,人家娘仨是一家人。所以,劉武逮著機會就在老媽竇太后面前說周亞夫的壞話,在老哥劉啟這兒告周亞夫的黑狀。久而久之,竇太后和漢景帝也都對周亞夫不是很感冒了。

周亞夫以“地下造反”的狗屁罪名被下獄監禁,最終致死,這在歷史上也是極其荒唐和可笑的事情。而這件荒唐事的始作俑者就是“文景之治”的主人公,漢景帝劉啟。

本人在之前的文章《被歷史誇大的“文景之治”》中已經談到過,漢景帝劉啟此人的胸懷並不大,能力並不強,而且為人刻薄,做事寡恩。他劉啟最大的成就或許只是選了一個牛逼的兒子劉徹接任皇帝位,他的功績絕對被歷史過於誇大了。

東方史話
2019-03-03

周亞夫死在缺乏政治智慧,固執己見,多次頂撞皇帝,九五之尊又如何能忍?

漢景帝為什麼要殺周亞夫?
作為一代名將,他繼承了父親周勃的卓越軍事才能,在細柳嚴明治軍,力抗匈奴入侵,隨後統軍出戰,三月力平七國之亂,最終憑藉赫赫軍功被漢景帝官拜丞相,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巔峰。

但從政僅一年餘,周亞夫就被冤下獄,絕食身死,不免令人悲嘆。他的死,是註定的悲劇,性格使然。他這個人,性情耿直、恃才而傲,作為軍事統帥,治軍有方,戰功卓著。但是作為丞相,他依然秉持本性,堅持原則,公開場合與皇帝爭執不同政見,讓皇帝無法下臺。

太史公司馬遷曾評價:

亞夫之用兵,持威重,執堅刃,穰苴曷有加焉!足己而不學,守節不遜,終以窮困。悲夫!

意思是他治軍有方,但是轉換角色從政後,他自滿自足,守節操卻不知恭順。

當丞相短短一年多時間,他就用“三個強烈反對”與漢景帝公開爭執。一是強烈反對景帝廢太子;二是強烈反對皇后兄長封侯;三是強烈反對匈奴降王封侯。

這三件事,他都有理。太子廢立乃國之大事需慎重考慮,他沒錯;劉邦明令非劉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而皇后兄長未立寸功,他也沒錯;降王封侯會助長不正之風,他還沒錯。

但是他錯在缺乏政治智慧,不夠圓滑,不懂迂迴。所以當有人誣陷他的謀逆大罪後,漢景帝不置可否,甚至暗中授意。

飛鳥已盡,要你一條繼續狂吠的走狗何用?
漢景帝為什麼要殺周亞夫?


關注“東方史話”,讓我們一起去探尋歷史的細節真相。

南朝四百八十寺
2019-08-16

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軍臣單于絕和親之約,對漢發動戰爭。

周亞夫駐紮細柳軍營,漢文帝巡視軍營,在文帝進入蘇意和張武的軍營,沒有受到阻攔,而進入周亞夫的軍營,被士兵攔下,進去通報後才放行,進入軍營,周亞夫一身軍裝來拜見,行軍人禮。

文帝后來誇獎周亞夫治軍有方,我們也是把這個故事當正面的來看的。

但實際上,漢文帝對周亞夫肯定是懼怕的,讓你治軍,你真把軍隊變成自己的了,軍隊只聽你一個人的,那還了得?

而雖然批評了另外兩個將軍,但實際內心是喜歡的。

想當年平定諸呂,周勃的身份是太尉,虛職,並不是軍隊最高長官,他是不能進入軍營的,但憑藉威望和人脈,直接調動軍隊平亂,

這都是犯忌諱的,一個人如果長期軍中任職,軍隊將領都是他提拔的,或者是他的部將,又有威望,侯爵身份,能做出什麼事,誰敢保證?

我們總說周勃忠臣,漢朝也是這樣蓋棺定論的,但實際呢?他是聯合諸侯王,率軍圍攻皇宮,誅殺丞相(呂產)和皇帝(後廢帝劉弘),改組中央政府,這放在什麼時代都是叛亂,亂臣賊子。

誰敢說周亞夫是忠臣?

华声1818
2019-03-23

周亞夫平了七國之亂,功高震主,又不知道深自謙抑,這樣的功臣不殺還留著過年啊?

皇帝高高在上,想殺誰就殺誰,想娶誰就娶誰。皇權專治各種不服,是生是死就看您一句話。

周亞夫精於治軍,疏於為政。政治上幼稚導致他不能善終,也不能怪皇帝卸磨殺驢。
漢景帝為什麼要殺周亞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