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中原指的是什麼地方?

具體都是什麼?
2 個回答
柳溪春涨
2019-05-22

中原又稱中土、中州、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河南省大部以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陝西省東部及山東省西部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這裡是是華夏民族的搖籃,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狹義上中原,是專指今天的河南省。

中國的中原指的是什麼地方?


建立於河洛地區的夏商周,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早的王國,是對之後我國古代歷史發展影響最大、最為重要的王國。這三個朝 代的發展,促進了河洛文化的繁盛,也孕育了5000年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文化,確立了河洛地區為天下中心的地位。大禹時期,將天下為“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稱中州,又被叫做“中原”。

中國的中原指的是什麼地方?


夏朝至宋金時期的數千年中,這一地區一直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共有300多位帝王建在這一地區定都,是中國古都數量最多的地區。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都是舉世聞名的中華古都,這些古都的建立發展,也明確了這一地區是中國核心區域的地位。

中國的中原指的是什麼地方?


但是,中原地區作為一個地理概念,它的提出和最終被人們認可和接受,經歷了很長的歷史階段。春秋時期開始出現中原地區作為地理意義上的概念,但在當時並沒有被人們所接受。兩漢時期,中原一詞仍然是“原野”的釋義和地理概念並存。到了六朝時期,由於西晉王朝覆亡,黃河流域被少數民族佔領,大批居民背井離鄉、舉家南遷。漂泊在異鄉的人們由於懷念故土,過去不被人們提起或看重的“中原”一詞,開始作為一個地區名稱,頻頻出現在人們的口頭上。從東晉時期開始,“中原地區”作為一個地理概念,開始被人們廣泛接受,之後的每一個朝代都沿用中原地區這一地理名稱。

中國的中原指的是什麼地方?


2016年12月29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規劃》中明確,中原城市群包括河南省的鄭州、開封、洛陽、南陽、安陽、商丘、新鄉、平頂山、許昌、焦作、周口、信陽、駐馬店、鶴壁、濮陽、漯河、三門峽、濟源,山西省的長治、晉城、運城,河北省的邢臺、邯鄲,山東省的聊城、菏澤,安徽省的淮北、蚌埠、宿州、阜陽、亳州等5省30座地級市,這也充分說明了中原一詞之所指。

中原,有著輝煌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中華文明。在新的歷史時期,但願它能抓住新的發展機遇,開創更加光輝的未來。

四川達州
2019-07-27

中原是在不斷變化的。

先秦時期,中原就是黃河中下游平原。

兩漢時期,徐州,豫州,兗州,青州,冀州,司隸,屬於中原。

唐代,江南,成都平原加入。

宋代,南方得到開發,兩湖地區加入。

明代,兩廣福建也是中原。

所以,凡是漢族居於主導地位的地區,都是中原,以別於少民佔多數的地區。現代,新疆西藏之外的所有地方都是中原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