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8 個回答
雨后山林静
2019-07-06

一個自律的孩子能擁有開掛的人生。自律是孩子非常重要的一個品質。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自律,這樣父母就不會那麼操心了。孩子的自律要從小開始培養,最好是從孩子的秩序敏感期開始,這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在家庭中營造一個良好的大環境。正面管教中說到: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的能力。而我們父母就是要為孩子營造出一種和善而堅定的家庭氣氛。

和善而堅定的教育方法是正面管教中的核心理念,能培養孩子自律的品質。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很多家長都會感到很難把握和善而堅定的度。如何能做到和善而堅定呢?

現在孩子放假了,很多孩子在家裡會看很長時間的動畫片。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孩子也不願吃,繼續看。父母會感到很頭痛,在對孩子說上幾遍而不起作用後,於是會開始上演一場父子大戰。我們來看看幾個場景:


場景一:(控制型)

父:快來吃飯,別看動畫片了。

子:……(看迷了,沒有反應。)

父:我跟你說話呢!你聽見沒有?吃飯了。

子:我這一集還沒看完。

父:大家都等你吃飯,不準再看了。

子:再看一下,這集馬上就看完了。

父:你聽到沒有?過來吃飯!

子:等下。

“啪!”父親一巴掌打了過去,電視關了。

孩子被爸爸打了,非常氣憤。他氣勢洶洶的對爸爸說:憑什麼你們就可以看?我就不能看?我不吃飯了。

孩子不願聽。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場景二:(溺愛型)

父:兒子,現在要吃飯了。不看動畫片了好嗎?

子:……(看迷了,沒有反應。)

父:兒子,再看一下就不看了行嗎?

子:不行,我還要看。

父:那再看10分鐘吧?

10分鐘到了。

父:兒子,我們來吃飯吧!

子:這集還沒看完。

父:好吧!那爸爸等你看完。

孩子可以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場景三:(和善而堅定)

父:兒子,媽媽做好了飯菜,我們要吃飯了。(和善)

子:……(看迷了,沒有反應。)

父:看看現在幾點了?我們要做什麼了呢?(走到孩子的身邊,看著孩子說話。)

子:要吃飯了,但我還想看。

父:這部動畫片非常好看是嗎?(帶著好奇心)

子:嗯!我很喜歡看。

父:嗯!有些動畫片確實很好看,我以前也喜歡看。不過我們現在到了吃飯的時間了。(認同孩子的感受)

子:我想看完這一集。

父:這一集還要看很久。兒子,來看看媽媽做了什麼好吃的菜?我們一起來吃飯吧?(轉移注意力)

子:我不想吃。

父:還記得我們以前的約定是什麼嗎?(啟發式提問)

兒子不說話。

父:我們說好了不能看太久的,只能看30分鐘的。是你關電視還是我來關呢?

兒子有點生氣了。

父:如果你不想關那我就來關了。

父親把電視關掉了,拉著兒子的手去吃飯了。儘管孩子不高興。(堅定)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父親並沒有和孩子講太多的道理,也沒有打孩子、罵孩子。他認同了孩子的感受,這使得孩子不會感到父親太強勢。接著用啟發式提問去問孩子,讓他自己去思考該做什麼?而不是命令孩子。最後在孩子不關電視的情況下保持了堅定,自己關掉了。

當爸爸把孩子的電視關掉後,雖然孩子會不開心,但是這讓孩子知道了爸爸以前說的話是說話算話的。爸爸不會答應他不合理的要求。他會堅持原則幫助他做到。當孩子按照每天的時間安排來做這些事情的時候,秩序就建立起來了。時間長了,就會培養出自律的品質。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打不怕、罵不聽的現象呢?

打孩子會造成孩子憤恨、報復、叛逆和退縮的行為。會使孩子在潛意識中產生“我是一個壞孩子”的信念。有的孩子乾脆就繼續扮演一個壞孩子的形象,與父母對著來。還有的孩子已經打皮了,根本不怕父母打。打孩子可能當時會聽,但是當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們就又恢復了原樣。並不能真正培養出孩子的自律出來。


而在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孩子既能看到父母的堅持原則的決定又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這樣才能建立一種良好的親子關係。在糾正前要先與孩子連接。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當孩子不聽話時,我們父母總會去指責孩子哪裡做得不對,卻往往會忽視自己的溝通方式有哪裡不妥。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要注意幾個方面:

一、要詢問孩子的感受,並運用反射式傾聽。

沒有誰喜歡聽命令的語言。用啟發式的提問去問孩子,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並去接納他們的感受。當孩子在說時,不要馬上打斷他們。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讓他知道你是很關注他的,並對孩子的話要有所迴應。這樣孩子就不會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

二、要描述不要評價。

當孩子不自律時,我們不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評價。說孩子:你真是個懶惰的孩子,你真是太笨了。我們可以描述你所看到的。如:我看見你的床上堆滿了衣服;我注意到你現在還沒有寫作業。當孩子聽到你這樣說時,他就明白了你的意思。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三、要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

當父母有了某種感受和想法時,要誠實的表達出來,不要隱藏。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玩了很久而不寫作業,很想發脾氣。但知道發脾氣對孩子不好,於是就忍著,最後孩子以後媽媽允許他這樣做。媽媽可以表達出來:我感到很擔心,因為你今天玩了很久還沒寫作業,我希望你能早點把作業寫完。通常,當父母這樣表達出來後,孩子們會去思考自己的行為。

父母的語言態度也影響著孩子對你的態度。因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在這面鏡子裡,既照見了孩子,又照見了自己。教育孩子是一場修行,就讓我們一起走在這條修行的路上吧!

我是雨後山林靜,一位正面管教講師。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進行留言。感謝您為我點贊並關注我!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子谦妈妈育儿经
2019-07-08

孩子沒有自律的好習慣,問題不在於孩子,而是在於家長。俗話說:孩子是一張吧白紙,看你怎麼畫。

對孩子的愛很容易讓父母掉進一些陷阱,以至於讓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

01、解救陷阱

之前有個朋友皺著眉頭對我說,孩子的作業太多了,每次做到10點都做不完,快愁死了,寫不完去了老師又要訓,有時候還會打,每天晚上我都得給他做一些,幫助他完成作業。

父母擔心孩子去了學校會受懲罰,就替孩子解決問題,把他們從這個寫作業的痛苦中解救出來。這種行為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寫不完作業也沒關係,反正媽媽會幫我寫。

家長的出發點肯定是好的,但是她沒有意識到,這種行為正在讓孩子錯失從失敗中汲取教訓的機會。這就是父母容易陷入的“解救陷阱”,我們迫不及待地要給孩子解決問題,給孩子一種總會有人替自己收拾殘局的認知,最後形成事事都要依賴父母習慣。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02、火速陷阱

子謙一個人有點無聊,讓我和他一起下棋,可我正在處理自己的事,於是讓他等等,但他一遍又一遍地催我,顯然不願意等,我只好停下手中的事情陪他下棋。

我們總是在第一時間滿足他的期望,孩子習慣了有求必應,習慣了自己是主角,習慣了自己的需求第一滿足。這樣的結果就是孩子沒有耐心,不願意等待,變得不會替別人著想,以及失去思考的能力和照顧自己的能力。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03、壓力陷阱

別人家孩子鋼琴已經5級了,這次考試成績都在95分以上,那誰家孩子英語口語說的特別好,會很多單詞。這些都給家長施加了很多壓力,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擔心孩子未來的競爭力。

當家長焦慮時,帶給孩子的也是壓力,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興趣作為內驅力走怎麼能學好呢?

孩子的能力,很多時候是源於自信心和榮譽感,而這些的獲得都是源於孩子的興趣和家長的支持。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04、給予陷阱

孩子委屈地說:別人都有手機,就我沒有。為了讓孩子在同學面前抬起頭來,有面子,很多家長有求必應。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小時候物質匱乏,很多東西都沒玩過,也沒吃過,因此不想讓孩子像自己當年一樣有缺憾。

然而,我們的這種行為,會讓孩子產生不勞而獲的心態。

05、負罪陷阱

現在的父母每天除了要工作,還要做家務,以及處理各種人際關係,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事情一多,有時候和孩子說話都沒什麼耐心,一不小心衝孩子發火後,內心充滿了負罪感。

這個時候當孩子有所求時,就會義無反顧的滿足孩子。

如果父母能避開這些陷阱,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並從中進行引導,那麼孩子就會養成好的習慣。

育儿导师林老师
2019-07-08

從題主的問題來看,平時我們和孩子慣有的溝通方式不是打就是罵,孩子怎麼能和家長好好溝通,一個孩子對待別人的方式就是由別人對待他的方式決定的。

題主還問了一個問題如何培養一個自律的孩子,自律的前提是高自尊,只有高自尊的孩子才能有高自律,一個天天被打罵的孩子他的自尊一定是極低的,所以所以,問題的本質應該是我們如何和孩子好好溝通。

一、如何說孩子才會聽?

讓孩子和我們好好溝通若通溝通的前提是我們學會傾聽,傾聽是一種技能,需要練習,只有當孩子感覺被人傾聽,才會覺得自己被重視,若父母傾聽孩子就像聽一個高水平的演講家,那就是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

二、注重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我們家長用的方式是指責批評、說教。但是孩子的行為和他們的感受有直接的關係,孩子有好的感受才有好的行為!我們經常不認同孩子的感受,比如“你沒必要這麼難過”等,當孩子的感受不斷地被否定時,會感到困惑和憤怒。最終我們和孩子的溝通就演變成了爭吵。所以當我們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場,理解他們,改變我們的說話方式,你會發現,我們和孩子的溝通會容易很多。

三、鼓勵孩子與我們合作

孩子不願意合作,是因為他們和我們在需求上存在矛盾。在與孩子溝通前家長要先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去尊重孩子,這是我們和孩子合作的開始。

四、代替打罵等懲罰方式的方法

我們用打罵的方式來懲罰孩子,實質上也剝奪了他從內心深處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代替懲罰的方法:

1、請孩子幫忙;

2、明確表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

3、表明你的期望;

4、提供選擇;

5、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

6、採取行動;

7、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

五、學會讚賞孩子

因為在家裡得到讚賞的孩子,更願意為自己設立更高的目標,更願意具有較高的自律性和剋制性。我們作為父母來說,最重要的一個職責就是學會如何及時稱讚孩子做對的事情。

結束語:

作為家長,我們是需要學習的,以上的方法和技巧也是需要不斷練習和實踐。希望以上五點可以為家長提供一種和孩子建立在平等互愛、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的交流方式和溝通技巧。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见山见水见心
2019-07-07

謝謝邀請!我是見山見水見心。我先談一下第一個問題,用一句話講清我的觀點:請給孩子一個自律的理由和環境。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一說起培養孩子自律意識,就不能不說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實驗,這個心理實驗試圖證明那些能夠有耐心等待的孩子會在將來的人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實際上這個實驗不僅是考驗孩子的自律精神,也是考驗孩子的理性選擇判斷能力,當然,關於這次實驗還有很多討論的角度,我在這裡談一下這個實驗當中隱含著的兩個前提,也就是實驗能夠進行的基礎:一是實驗本身的契約精神;二是孩子對獎勵的期待程度。

作為家長,我們當然都希望孩子能夠嚴格自律,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優秀,但是對孩子來說,他為什麼要自律?自律的動力來源在哪裡?從行為心理學角度來講,每個行為背後都有其驅動力,要產生長久的驅動力,就必須是內驅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自律習慣,那麼自律的內驅力如何形成?

首先要給孩子一個自律的環境,也就是一個穩定的期待。按照行為心理學理論,每個人都是足夠理性的,我們每個決策都是當前利益最大化的結果。舉個例子:戰亂時期,朝不保夕,會抑制人們的儲蓄慾望,及時行樂比較流行,而和平年代,人們有固定的預期,就會傾向於儲蓄。家長與孩子之間會形成一種博弈關係,與孩子交流中要有契約精神,不能出爾反爾,隨性而為,例如明明講好寫完作業可以出去玩兒的,因為今天家長心情不好,就改成寫練習題了,孩子找不到固定的預期,久之就會變得只顧眼前享受,例如邊寫作業邊玩兒,因為反正寫完也不一定讓玩兒,還不如現在玩兒。

還有的家長喜歡插手孩子的每一件事,從穿衣吃飯到作業練習,孩子習慣了就會放棄個人管理,反正都是家長來管,還需要自己嗎,還需要什麼自律呢?

其次要讓孩子有足夠的自律動力。棉花糖實驗中,驅動孩子等待的內驅力來源是第二塊棉花糖,因為孩子判斷兩塊棉花糖的效用比一塊大的多,值得等待,棉花糖是可見的獎勵,等待棉花糖的時間也不是遙不可及,而面對人生,學業這些大課題的時候,都是長期目標,其成就等待時間動輒若干年,人類千萬年來已經習慣於面對短期的、可見的目標,面對長期的、不可見的目標,孩子很難形成內驅力,我們不能指望用去一次遊樂園或者買一個玩具來讓孩子形成強大的內驅力。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細化人生目標,將長期的不可見的目標細化為短期的,可見的小目標。著名的馬拉松運動員山本田一在分享經驗時,講到,他成功的祕密就在於把路線分為若干小段,每一小段都有一個標誌,漫長的賽程變成了跑過一個個標誌。

如何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打不怕,說不聽,怎樣能讓他和父母好好溝通?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籠統的講“你將來要考哈佛大學”或者“你要當個工程師”這種大目標,如果孩子自己沒有太清晰的人生目標,我們要為他們制定一個儘量詳細的路線圖,越清晰越好,比如,將來要去世界五百強做一個財務高管——需要研究生出國留學——需要在大學考過GRE,選修相關課程——需要考一個知名大學的財經專業——需要在中學學好數學和英語——需要每天早上都進行口語練習和單詞記憶——具體到每天的學習計劃,這樣一個比較詳細的路線圖可以讓孩子在每一步之前都瞭解自己的目的和需要作出的努力,越清晰越細緻入微效果越好,利於孩子短期內完成自律。

最後總結一下,要讓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就要給他們一個自律的環境和足夠的動力,不要試圖用大道理去教育他們,打罵都是無奈的表現。

我是見山見水見心,願意與大家共同探討孩子教育方面的問題。

傲骄老豆
2019-07-05

“打不怕,說不聽”說明孩子年齡在六歲以上了,首先父母要言行一致,和孩子制定的標準一致(不能搞雙重標準,自己一套,孩子一套)。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有一個好的環境,自己隨手亂丟,卻要孩子養成整潔乾淨的習慣太不現實。父母要做好表率,另外必須要讓孩子自己動手,參與到日常生活中

溝通不了,孩子叛逆,不是孩子現在到了叛逆期,而是現在父母和孩子的觀念不一致,這是好事(說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要讓孩子表達出來,並且父母仔細傾聽,只有這樣才能有下一步的溝通。溝通是要認真傾聽,找到兩個人的意見的分歧點,分析溝通後使之一致,而不是一味地壓制,反對孩子。

孩子越大,溝通的難度越大(最好從小就和孩子好好交流,不是到自己壓制不了了,才後悔或說孩子叛逆期了)孩子心裡的大門是慢慢打開的,要有耐心。

月嫂的美好时光
2019-07-05

對於培養一個孩子養成自律的好習慣,說實話是一項艱苦而且長久的工程!

首先家長以身作則,守時守信!這是關鍵。因為越是小的孩子模仿能力越強,3歲以前的寶寶,他的記憶基本上都是直觀形象記憶,以他看到的聽到的作為他學習的榜樣。所以要想養成他自律的好習慣,帶寶寶的人一定自律,這叫身教勝於言教!

再一個,從訓練寶寶規律作息開始,到了什麼時間就提醒孩子該做什麼,如果孩子做到了,就用獎勵的方式強化一下,如果做不到,或者磨磨蹭蹭,可以適當的懲罰,比如不理他,或者故意不滿足他的要求等等,久而久之,孩子的作息習慣會固化,這是他自律的第一步!

有了規律的作息習慣,再給寶寶提出合理的要求,比如,吃飯要吃乾淨,洗手要打肥皂,玩具要放到指定的地方等等,如果寶寶做到了,也是給予相應的獎勵,比如給他買好吃的,好玩的,或者給他一個吻等等。這些好的生活習慣一旦固化下來,孩子會保持終生。這也是孩子自律的表現啊!

還有,在寶寶自己玩耍的時候,不要隨便打擾他,讓他的注意力慢慢的持久。然後有意識的培養孩子注意力,觀察力,讓寶寶做什麼事情都一心一意,漸漸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自律。

再者,過於怎樣跟孩子溝通的問題,我覺得只要注意不犯一個錯誤就好了!那就是嘮叨!沒有一個孩子不怕嘮叨,沒有一個孩子不煩嘮叨,一個愛嘮叨的父母,孩子會越來越不聽你的話!

如果你在跟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注意一下孩子的情緒,心平氣和的跟他說話,不要大聲呵斥,每句話做到不重複,而且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孩子的正確想法,那麼孩子一定會願意跟你溝通,願意向你傾訴的!

麦粒鸟传奇
2019-07-05

和他(她)交朋友,同吃同罰,感同身受,輔以勵志典故,耐心引導。

一笑一尘缘29818292
2019-07-05

首先家長自己要做到自律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父母與孩子要溝通達成共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