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名將哥舒翰,大破吐蕃勇奪石堡城,為何最後卻變節投降安祿山?

6 個回答
星火辰
2018-12-07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哥舒翰雖是胡人,但年輕時也是一位風流公子,其實文化素養頗高。當時流傳的詩有點讀起來很爽,比有些名篇絲毫不差。

先說哥舒翰大破石堡城

沒錯,哥舒翰確實是拿下了石堡城,這座關鍵的城塞地勢險要,在唐與吐蕃之間幾經爭奪,被哥舒翰拿了下來。

要知道,名將王忠嗣也不建議去打石堡城,認為代價會過於慘烈。

而事實情況呢,哥舒翰並非是大破,當真是付出了極為慘重的士兵的生命的代價,才拿下的這座城。因此,這並不值得過於稱道。

王忠嗣若肯這樣做,他早做了(哥舒翰當時還是他下級呢!)

大唐名將哥舒翰,大破吐蕃勇奪石堡城,為何最後卻變節投降安祿山?

再說哥舒翰為何投降安祿山

有一回,在高力士的安排下(可能也是唐玄宗的意思吧),安祿山是想緩和和哥舒翰的關係的,他倆喝著酒,安對哥舒說:“我爹是胡人,老孃是突厥。而你爹是突厥,老孃是胡人。咱們種類相同,該很親近啊!”哥舒是個公子哥,文化比較高,說:“是了。都說野狐狸向著自己窩的方向叫,那是不忘本啊!”

本來是同意安祿山看法,誰知道安祿山這傢伙文化太低,聽不懂,以為哥舒罵他野狐狸,大怒道:“突厥膽敢如此!”兩個人就又槓上了。

後來,安祿山造反,哥舒翰都中風了,因為高仙芝、封常淸的失敗,又被強行請出來對抗叛軍。

大唐名將哥舒翰,大破吐蕃勇奪石堡城,為何最後卻變節投降安祿山?

他最開始的策略是對,把住潼關不與叛軍正面交鋒,其實在那個時候,郭子儀、李光弼的平叛軍已經在安祿山的大後方河北取得了重大戰果。只要他守住,那叛軍多半就要失敗了。

誰知道,唐玄宗強令他發兵進攻,楊國忠也在一旁攛掇(歷史記載是楊國忠怕哥舒翰要害他,大力逼哥舒翰進攻,但星火辰以為,主要還是玄宗做的決定,歷史記載故意推到楊國忠身上,這也很好理解)。

結果哥舒翰坐著船,看自己的部隊去與叛軍交戰,最開始居然還勝了。以一群新兵蛋子打百戰之師還勝了,這可能嗎?最終是輸得連底褲都沒有了。

玄宗聽說後,卷著鋪蓋往成都跑了。哥舒翰想逃回潼關繼續拒戰,結果被叛徒火拔歸仁(這個火把歸仁,星火辰最初以為和安祿山手下大將李歸仁有可能是同一人,後來仔細分析,應該不是)給逮住,一同投降了安祿山。

大唐名將哥舒翰,大破吐蕃勇奪石堡城,為何最後卻變節投降安祿山?

所以啊,哥舒翰投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第一、哥舒翰與安祿山種類相近,因此他還是希望安祿山能饒他一命的。

第二、哥舒翰最初不想投降,是被自己手下擒獲後被逼投降的,本來在胡人裡面,投降也不是太可恥的事兒,像他哥舒部不就是投降給唐朝來的嗎,他投降給安祿山也算是其哥舒部的傳統。

第三、唐玄宗跑得比誰都快,哥舒翰即便想再組織力量反擊,那也沒辦法啊,只得投降。何況,唐玄宗不懂作戰還瞎指揮。

第四、可能也有楊國忠要陷害他的原因吧。

(我是星火辰,與你說說不一樣的歷史故事,有空關注星火辰頭條號)

言其故
2018-12-08

大唐名將哥舒翰,大破吐蕃勇奪石堡城,為何最後卻變節投降安祿山?

權力的角鬥場就是名將的墳場。哥舒翰的變節投敵是唐王朝內部權力鬥爭的惡果。

故事還得從李林甫弄權開始。在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郭子儀、李光弼將星閃耀的前面,其實有一輪明月懸掛在大唐邊疆。這輪明月就是王忠嗣。

這哥們是唐朝烈士的後代,從小被接到宮裡撫養,被唐玄宗收了當乾兒子。良好的成長環境讓他書讀兵書、胸懷天下,戰略戰術眼光和膽識不是一般的高。開元十八年(730年),他出任兵馬使,隨河西節度使蕭嵩出征,在玉川戰役中以三百輕騎偷襲吐蕃,斬敵數千,嚇得吐蕃贊普倉皇逃走,從此一戰成名。此後接替王晊擔任隴右節度使。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北伐契丹,率十萬騎兵,北出雁門關,於桑乾河三戰三捷,打得奚和契丹聯軍全軍覆沒。天寶初年,率軍大敗突厥葉護部落,取烏蘇米施可汗首級至長安。為解決吐蕃邊患,組織對吐蕃的青海湖會戰,大破吐蕃北線主力,吐蕃死傷數萬人,兩王子陣亡,使吐谷渾降唐。可謂是功勳卓著,後官至河西、隴右、朔方、河東四鎮節度使,封清源縣公。

但是由於玄宗晚年好大喜功,覺得我這乾兒子打得這麼好,就繼續打,把吐蕃給我滅了。然而作為一位實戰經驗和戰略眼光都是超前的優秀將領,王忠嗣知道由於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唐朝根本不可能滅掉吐蕃,所以青海湖會戰後他就對吐蕃採取制衡策略,並且他知道戰爭根本上打的是人心。所以他愛惜士兵們的生命,總是以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勝利,並且對注意改善同少數民族的關係,與突厥等西北各族互市,主張各民族和平相處,儘量避免衝突和戰亂的發生。

這就與玄宗大拓邊功想法有了衝突,也為李林甫趁機進讒言提供了條件。李林甫很怕這個能幹的人搶他的相位,便誣陷王忠嗣“欲奉太子”李亨為帝。唐玄宗對王忠嗣審訊,打算處以極刑,但在哥舒翰苦求下,將其貶為漢陽太守,一年後抑鬱以終,年僅四十五歲。

明月隱,群星現。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郭子儀、李光弼等人在戰略眼光與王忠嗣差的太遠。天寶八載(749年),哥舒翰發動石堡城之戰,率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軍,以死傷數萬人的代價終於攻佔石堡城。不知道王忠嗣若地下有知,該做何感想?這就是帥才和將才的區別,哥舒翰、高仙芝、封常清、郭子儀、李光弼等是出色的將領,可以衝鋒陷陣、攻城拔地,但是更厲害的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戰而勝。

大唐名將哥舒翰,大破吐蕃勇奪石堡城,為何最後卻變節投降安祿山?

言歸正傳,當“帝國雙壁”高仙芝、封常清因避敵鋒芒、退守潼關,被監軍宦官邊令誠冤殺的潼關,玄宗朝廷不得已啟用了中風的哥舒翰,軍隊也是臨時招募的。殘將弱兵,卻還是內鬥不止。楊國忠為了防止哥舒翰對自己不利,派親信屯兵灞上。哥舒翰當然不滿意楊國忠背後拿槍抵著他,於是誅殺楊國忠親信,把灞上軍隊吞併了。這下可惹急了楊國忠,就煽風點火,要求唐軍兵出潼關,與叛軍決戰。

即使哥舒翰知道出關必敗,即使他小心謹慎避免全軍覆滅兵分兩路,但決戰的結果就是唐軍一路大敗,一路望風逃散,出關20多萬人,回來的只有8000了。部下火拔歸仁等人眼見大勢已去,發動兵變劫持了哥舒翰,一路被送往洛陽。鑑於哥舒翰還有利用價值,安祿山讓他寫信招降李光弼等老部下,又殺了火拔歸仁等賣主求榮的將領。諸將接到書信後,都責罵哥舒翰不為國家死節,有失國家大臣的體面。安慶緒敗走洛陽時,哥舒翰和一幫唐朝俘虜再也沒有利用的價值,被一起殺害。

大唐名將哥舒翰,大破吐蕃勇奪石堡城,為何最後卻變節投降安祿山?

翱翔的雄鹰关中子弟
2018-12-06

1、哥舒翰是悲劇的犧牲品,哥舒翰晚年已經到了中風臥床的地步,還是奉命作戰,面對安祿山的攻擊他扼守潼關,但是楊國忠為了自己的私心,向唐玄宗進讒言,唐玄宗聽信其讒言強制命令哥舒翰出戰。當時唐軍戰力不足,並且哥舒翰沒有準備好,被迫出擊。

2、王命不可違,哥舒翰被迫帶兵出站,這次戰鬥死傷無數,數次中埋伏兵敗被俘。哥舒翰不是主動投降他是被部下俘虜帶過去的,此時所有人都認為哥舒翰應該要為大唐死節,但是哥舒翰卻投降叛軍,遭到了無數罵名。

①哥舒翰對整個大唐喪失了信心,看著高仙芝等人的下場知道自己的下場也不會好。

②楊國忠,因為楊國忠的關係,哥舒翰將沒有活路可走③

哥舒翰為被俘的將士請降。

但是哥舒翰投降後還是死在了安家人手裡,一世英名也毀於一旦。

西出阳关见故人
2018-12-06

英雄遲暮,哥舒翰一生就是個悲劇,身陷政治漩渦,身不由己,臨危出征守潼關時,早已不是李白筆下那個“天為國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擁靈臺。浩蕩深謀噴江海,縱橫逸氣走風雷。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軍皆披靡。衛青謾作大將軍,白起真成一豎子。”威風八面的戰神了。不得已,慟哭出關,兵敗被俘,苟且偷生,最後還是死於叛軍刀下,可悲可嘆。

也只有那首《哥舒歌》還飄蕩在河西走廊上空。“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大唐名將哥舒翰,大破吐蕃勇奪石堡城,為何最後卻變節投降安祿山?
踏岁凌潇269388303
2018-12-06

首先他是異族,在那個時候文化認同還不是很強。他打仗不過是為了榮華富貴而已,這樣的人多是牆頭草,形勢不利就會變節。其次,他年輕時可能血氣方剛,但年紀老後難免貪生怕死,苟延殘喘。

婊子陈一发
2018-12-06

老了唄 這貨水平就那回事 安祿山的部將崔xx也是個很猛的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