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如何避免?

4 個回答
剽悍的胆汁质
2019-06-22

在親子溝通中,常見哪些誤區?

誤區一:多說教,少傾聽

許多家長和孩子交談時,只顧自己“暢所欲言”,這其實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讓他們閉嘴,發展下去就演變成為最常見的錯誤——說教。時間一長,孩子渴望交流的願望便會被壓抑住。

誤區二:喜歡使用強硬的措辭

許多家長總是難以忘記自己“教育者”的角色,以至於和孩子溝通時總是難以保持平靜,“你要”“你應該”“你不能”等詞語常常掛在嘴邊,結果是家長談得越多,就越可能說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孩子就漸漸失去了與家長交流的願望。


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如何避免?
誤區三: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許多家長往往不明白“孩子的觀點往往與大人是不同的”這個道理,所以和孩子交談時缺乏足夠的耐心,他們往往在未聽完孩子的話就發火,或者把孩子對某事的態度或看法說成是小題大做,這樣,得不到理解的孩子就很難對父母的苦心加以理解。

誤區四:不懂把握時機

許多家長不懂得把握和孩子交談的時機,例如,當孩子專注地做一件事的時候,家長就插進去打開話匣子,或者孩子剛受了批評,心情還未平靜,家長就想“趁熱打鐵”去與孩子溝通等,這樣的結果,只會導致孩子的抗拒和不滿。

誤區五:漠視孩子的自尊

家長在某些問題和決定上有自己的原則,並堅持自己的意見是對的,但這並非意味著要忽視孩子的意見。無論孩子的意見如何,讓他發表出來起碼有兩大好處:一是孩子至少被徵求過意見,他會更易於接受最後的決定;二是這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滿足。許多家長在“關鍵”問題上總喜歡“封殺”孩子的意見,這就抑制了孩子與父母進行交流的慾望。
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如何避免?

親子溝通中,正確的做法是:

1、父母不要急躁,不要橫加指責 當孩子做出父母不認可的舉動的時候,父母要先靜下心來,聽聽孩子做這些事的原因,再慢慢和孩子分析當中的道理。在不瞭解原因前就橫加指責,這樣簡單、粗暴地處理,會使孩子產生牴觸情緒,一方面心裡委屈,一方面覺得和父母無法溝通,以後再也不願和父母對說話了。

2、尊重孩子 人與人交流最起碼的是互相尊重,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尊重。他們此時的心裡會藏著許多的小祕密,對於他們的私人物品不要去亂翻,不要試圖偷窺他們的祕密,尊重他向你藏著有小祕密這件事。
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如何避免?

3、用遊戲或家庭活動拉近距離 與孩子一起做遊戲或者趣味活動,能夠自然地營造出一種輕鬆歡樂、自由自在的家庭氛圍,是親子之間達成良好溝通的橋樑。孩子都是喜歡遊戲的,他們能夠從遊戲中找到快樂,也能從遊戲中成長。家長則可以在與孩子一起遊戲的時候重回孩提時代,找回童心的同時,體會孩子的內心世界。與孩子一起遊戲還可以讓父母在孩子心中不再顯得過於嚴肅,進而能夠自然親近地相處。

4、換位思考 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自己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有了共鳴後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如何避免?

无厘头小兵
2019-06-22

在親子溝通過程中,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爸爸媽媽越來越不瞭解孩子,然而,他們卻意識不到這個問題,動輒就會說:“你是我養大的,我怎麼可能不瞭解你呢?”在說這句話的時候,就暴露了爸爸媽媽對孩子精神世界的無知。生活中,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有何需求時,爸爸媽媽總是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強迫孩子放棄自己的思想,遵從他們的旨意。當無數爸爸媽媽為親子溝通不夠順暢而感到煩惱時,其實問題只有一個,即尊重孩子,不要先入為主。

父母,自以為了解孩子的一切。實際上,孩子從降臨人世開始,就處於飛速地生長髮育過程中。他們不但身體的成長很快,心理也在不斷變化。我們不但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更要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與孩子一起進步。

豆包和菠蘿在公園裡一起玩,他們的媽媽站在一旁聊天。沒玩多久,菠蘿突然哭了起來。媽媽們趕過去,發現菠蘿緊緊地捂著手。菠蘿媽媽緊張地查看菠蘿的手,發現手指頭有些紅腫。菠蘿媽媽問:“寶貝,你的手指磕到了嗎?”菠蘿哭著說:“不是的,我的手指被豆包咬了。”“我沒有,我沒有,我沒有咬菠蘿!”豆包趕緊為自己澄清。這時,站在一旁的豆包媽媽不由分說地責怪豆包:“你這個孩子,怎麼學會咬人了!你前天還咬了爸爸一口,現在居然咬豆包!”聽到媽媽的話,豆包委屈地大哭起來,不停地喊:“我沒有,我沒有!”看到豆包委屈的樣子,菠蘿媽媽趕緊說:“豆包,別哭了。阿姨相信你,我相信菠蘿會說真話的。”原來,菠蘿媽媽仔細查看菠蘿的手指之後,發現沒有任何牙齒的痕跡。

第二天,兩個小朋友都忘記了曾經的不愉快,又在一起高高興興地玩耍。菠蘿媽媽對豆包媽媽說:“豆包媽媽,你得給小豆包道歉。菠蘿的手指的確不是他咬的。我問菠蘿了,是他不小心在滑梯上彆著了,因為豆包和他搶滑梯玩,所以他就誣賴豆包。我已經嚴厲批評菠蘿了,不過,我覺得你上來就指責豆包,也應該給豆包道歉,不然孩子多傷心啊!”聽了菠蘿媽媽的話,豆包媽媽很慚愧。她說:“其實,那天他不小心咬到爸爸,我們已經嚴厲批評他了。我的確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看孩子,我會向他道歉的。” 下午回家之後,豆包媽媽一本正經地對豆包說:“寶貝,媽媽錯怪你了。雖然你那天不小心咬了爸爸,但是媽媽應該相信你不會再咬人。你原諒媽媽吧,媽媽以後不會再誤解你了。”聽到媽媽道歉,豆包委屈地哭了起來。他說:“媽媽,沒關係,每個人都會犯錯誤。我也不對,如果我那天沒有咬爸爸,您也就不會誤解我了。”

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不能因為孩子犯過一次錯,就以為孩子會繼續犯同樣的錯誤。事實是,孩子雖然經常犯錯,但是也會虛心改正錯誤。作為爸爸媽媽,一定要相信孩子。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發生矛盾的時候,一定要等到弄清楚事實真相後,再教育孩子,切勿先入為主。

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哪些誤區呢?

誤區一:只看表面

父母看到的都是表面,片面現象,然後根據自己經驗,主觀去判斷,斷定孩子是這樣那樣的,還對孩子批評教育,造成了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誤會。全面認清事情真相,也要側面瞭解,分析事情來龍去脈,避免誤會孩子。父母應該給孩子道歉。

誤區二:固執己見

家長固執已見,自以為是,導致孩子不理不睬。比如,孩子不想學習鋼琴興趣班,父母非要讓孩子學習鋼琴,強迫導致孩子不理不睬,不想和父母交流,孩子想說出自己心裡話,大人打斷孩子想說的話,孩子與父母冷戰。家長應該多聽聽孩子想說什麼,多聽聽孩子的意見,傾聽他的心裡話,不要讓孩子心裡 憋著難受。

誤區三:大事小事都管

“你不行,我來,趕緊寫你作業去”“你不能這麼做,不能那麼做……等等之類的話”孩子不能為自己作主,全聽聽媽媽的,事事要聽媽媽爸爸。事無鉅細,都包乾包辦。孩子不但不領情,覺得在家裡沒地位,沒發言權,沒自由,產生抵抗情緒,甚至,離家出走。

誤區四:一成不變

孩子小時,父母用“哄,騙,命令,呵斥等”方式對待孩子,孩子大了,家長還是老套路對待孩子,看不見孩子內心成長,給溝通帶了障礙。

誤區五:監視孩子

細心一點的家長,乾脆採用跟蹤,監視,翻看日記,或調查孩子的社交圈的朋友,把孩子當賊防。如果處於安全保護角度,偶爾適當瞭解跟蹤或詢問孩子的朋友圈,還情有可原,以此來了解孩子是不對的,引起孩子反感,還好影響父母和孩子之間感情,孩子覺得父母在控制他的自由,選擇,會對父母不信任,甚至,反感父母。

父母要給孩子選擇的權力,孩子有自由發言表達自己的心裡話的權力,孩子有隱私權,父母無權侵犯。


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如何避免?
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如何避免?
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如何避免?
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如何避免?
小太阳D妈咪
2019-06-22

有的時候孩子真的會讓我們抓狂,和孩子對話就會說一些傷害他的話,那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父母和孩子溝通常見的誤區:

一、 忽略

比如,小兔子耳朵斷了,你就說,沒有關係,反正就是小兔子嘛,不要緊,爸爸再買!忽略孩子的感受會讓孩子不願意和你溝通,孩子總覺得父母不能理解他,總覺得無所謂。

比如,有時候孩子會自己在玩我們認為很無聊的事情,或者青春期的孩子在做我們認為很不可理解的事情時,我們會很不屑一顧說,這有什麼好玩的。那麼,他們會特別失望,在我們看來無聊的東西,在他們眼裡就是特別重要。

我們經常說,不要緊的、沒關係、這有什麼了不起的、你看你怎麼小氣。甚至有孩子回家說,媽媽,我餓了。我們就會說,怎麼可能呢,不是剛吃過飯嗎?怎麼會餓呢?或者孩子摔倒了,咱們說,起來起來,不疼。你怎麼知道他不疼呢?

二、給建議

孩子在學校批評之後,孩子不高興,那麼你就和孩子講,“那你就和老師說呀!你主動和老師談談、主動解決這個問題”。這樣的話對,但是,沒有用。這樣的話會讓孩子覺得兩頭受氣,就是在學校裡面被老師欺負了,回家之後還被家長說。這種給建議的方法其實無助於讓自己願意與自己溝通。

那麼該如何避免這些問題,更有效、和諧地與孩子溝通呢?

■ 方法一:傾聽

有時候耐下心來傾聽,你只要迴應:“哦,這樣,還真是。”就夠了。

■ 方法二:說出孩子的感受,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

“我知道兔子耳朵斷了讓你很難過,對嗎?我知道你很喜歡這隻兔子,它的耳朵斷了真的好可惜。”這就是說出孩子的感受,當你說出這些的時候,孩子點頭,並願意和你說更多的事情,甚至兔子耳朵斷了的事已經不在乎了,因為媽媽已經理解他了。所以,關鍵點就是要說出孩子的感受,當準確表達孩子感受之後,孩子立刻會變得不一樣。

■ 方法三:嘗試用幻想的方法,孩子會非常感謝你

孩子說自己的兔子耳朵斷了,這個時候用幻想的方式就是說,你如果會法力的話,你肯定能夠噌得一下將耳朵長出來。這個時候,孩子就笑了。用這樣的方式也能夠說出孩子的心裡話,會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好理解我,情感的認同。

₋₋₋₋₋₋₋₋₋₋₋₋₋₋₋₋₋₋₋₋₋₋₋₋₋₋₋₋₋₋

關注【小太陽D媽咪】,瞭解更多家庭英語啟蒙方法和科學、靠譜的育兒知識。


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如何避免?
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如何避免?
父母和孩子溝通有哪些常見的誤區?如何避免?
HuangRui
2019-06-22

現在教育子女,如果還像以前自己的父母那種教育方式,棍棒教育,嘶吼式教育的話,這樣的孩子第一反應就是給人感覺不自信,沒擔待,怕犯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