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格律詩是戴著鐐銬跳舞?

10 個回答
老街味道
2018-10-02

問題:為什麼說格律詩是戴著鐐銬跳舞?

.........

前言

”戴著鐐銬跳舞“來自於尼采,我沒有讀過尼采,據說原話是:“人生就是帶著鐐銬的舞蹈”

我以為,任何藝術都是帶著鐐銬跳舞,只不過鐐銬有輕有重,帶鐐銬的人功力不同,有人健步如飛、有人步履蹣跚而已。

一、格律詩與古體詩、西方詩都有著自己的鐐銬

  • 格律詩要對仗、一韻到底、粘連、平仄協調,看上去鐐銬略微沉重一些,但是並不妨礙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們做出千古傳唱的詩歌。《老街詩詞閒話10-律詩四式讓您半小時學會格律 必讀》。
  • 古體詩鐐銬雖然輕得多,但是一樣有自己的規矩,不是瞎寫就一定是古體詩。 《老街詩詞閒話42•關於仄韻詩詞的押韻問題 必讀》
  • 西方的詩歌當然已不是一點鐐銬也沒有,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我們翻譯為商籟體,看上去似乎比我們的格律詩還複雜。例如押韻就有好幾種:
交韻(又叫“交叉韻”、“換行韻”—— 一三行押,二四行押(ABAB);
抱韻(又叫“首尾韻”、“環抱韻”—— 一四行押,二三行押(ABBA);
隨韻 又叫“連續韻”——一二行押,三四行押(AABB);
疊韻 又叫“重疊韻”——兩行押韻(AA)。

但是這也沒有妨礙莎士比亞稱為一個詩人。《老街詩詞閒話14-英文詩與中國詩押韻有天壤之別》為什麼說格律詩是戴著鐐銬跳舞?

二、聞一多戴著鐐銬跳舞 不是指格律詩

五四運動以後,中國的新詩得到了發展,原先寫舊體詩的聞一多也開始寫新詩,但是聞一多是那個時代最著名的格律派,他推崇新詩,但是認為新詩也應該是“帶著鐐銬的舞蹈”。其詩歌理論最著名的就是“三美”:音樂的美、繪畫的美、建築的美。

關於中國的律詩他認為:律詩永遠只有一個格式,但是新詩的格式是層出不窮的。可以由我們的意匠來隨時構造。為什麼說格律詩是戴著鐐銬跳舞?

三、莫言還說過:翻譯是帶著鐐銬的舞蹈

中國作家協會舉辦的“第四次漢學家文學翻譯國際研討會”中,莫言說過:

翻譯是帶著鐐銬的舞蹈,是被限制的創造,但天才在限制中依然可以創新,庸才即便不被限制,寫出來的或譯出來的依然是平庸之作。”

為什麼說格律詩是戴著鐐銬跳舞?

結語

往大里說,尼采講的人生是”帶著鐐銬的舞蹈“,生於世上,當然要遵守道德規範和法律法規。書法也一定是”帶著鐐銬的舞蹈“,演戲也是”帶著鐐銬的舞蹈“,攝影也是”帶著鐐銬的舞蹈“,一切藝術,都是帶著鐐銬的舞蹈。

崇尚自由的藝術,也一定是有著自己的規律,為無形的規律所束縛,如何駕馭因藝術家的功力所不同。

@老街味道

半卷
2018-11-08

“文學創作應該像是戴著鐐銬跳舞,鐐銬是格律,我們要跟著格律走,卻不受其拘束,要戴著鐐銬舞出自己的舞步。”

——聞一多

為什麼說格律詩是戴著鐐銬跳舞?
所謂鐐銬就是格律的束縛,平仄,押韻的規矩,聞一多先生當年寫的現代詩是新格律詩,比如七子之歌,句式整齊,押韻。

當然了,這裡恐怕不僅僅指的是聞一多這樣的現代詩人,古代詩人,尤其是唐代詩人真的是“戴著鐐銬跳舞”。也許有人不明白鐐銬跳舞有什麼好的,後來仔細讀一讀杜甫的七律,好像懂了一些人戴著鐐銬也是跳的很好的,不僅不是束縛,反而更加隨心所欲。這看著難以理解,其實,很簡單。

1.有格律束縛,你能夠用的字,並不是無限的,在有限的字數和規定的格式裡面追求優秀,錘鍊文字的作用就發揮了。杜甫用倒裝用的爐火純青,比如“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明明是鸚鵡啄食香稻粒,鳳凰棲息在梧桐枝上,老杜偏偏要倒裝,把重要部分放在前面,也給人新奇獨特的感受。關於錘鍊,後來苦吟詩人不也是用心錘鍊嗎?“兩句三年吟”、反覆推敲的故事和“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豈不是異曲同工?
為什麼說格律詩是戴著鐐銬跳舞?

具體學習古詩詞格律入門,可以參考王力先生的《詩詞格律》這本書。

2.其次就是“拗體”,律詩、絕句每句平仄都有規定,誤用者謂之“失粘”,不依常格而加以變換者為“拗體”。具體地說,在一個詩句中,如果在該用平聲字的地方用了仄聲字,該用仄聲字的地方用了平聲字,則該字就叫“拗字”。有“拗字”的句子就叫“拗句”。全詩用拗句、或大部分用拗句,就叫做拗體。“拗體”是排合關係不合律的律體詩篇。後來,黃庭堅江西詩派就是發展了杜甫的拗句、拗律的體制。這就是利用規律,並且發展規律。所以,別人評論杜甫“公胸中每有抑鬱不平之氣,每以拗體發之。”,用這種“不和諧”表達心中的不平之氣,其實是,聲律與情感的和諧統一。

無怪乎,仇兆鰲說:“高字拈韻,或疑句稚,不知此正寫真處,公方徒步蓬蒿,欲行不前,忽飛馬高騎可以脫險,故不勝喜幸。”


演員何冰說過(大意如此):“演自己是最難的,演魯迅這樣的角色容易(因為演魯迅你腦子裡有一個大家都有的印象,有模板,演自己太隨意,反而不知道演什麼。)”所以,對於文學、藝術來說,一定文學、藝術外在形式的約束反而是好事,有束縛與約束,方面入手,熟悉規則,利用好了這些規矩,爐火純青以後則又是一片新天地。這倒是讓我想到,成龍的武打,總是在各種桌子,椅子之間進行,這些桌椅妨礙一般人逃跑,類似於礙事的東西,成龍卻總能把這些礙事的東西,變成武器,或者加以利用。這一點倒是和我說的內容很像。
為什麼說格律詩是戴著鐐銬跳舞?

浆糊游虾
2018-10-04

說這話的人有沒有常識?

現在有些人很亂,認為什麼都有“打破束縛,顛覆傳統”,只有他胡來的玩意兒才叫“創新”才叫“新時代藝術”!全是批話!

格律詩也好,書法也好,音律也好,沒有規矩哪來方圓?

為什麼會有“規矩”?以格律詩為例,格律詩的格式是根據漢語言的平仄設定的,是一種語句上能產生陰陽頓挫的美感,它的韻律更是起到點睛的目的,能形成整首詩歌的流暢與節奏,這是先人經過很多年不斷琢磨出來的,既要符合語言藝術,也要符合音律需求,如果連這個最淺顯的道理都不懂,就來談格律,那就是不自量力!

我們現在有些圈子已經是怪象連連,比如書法,楷書都寫不清,竟然就開始“自創新體”,於是各種變異體橫行,怎麼醜怎麼來,有用鼻子寫字的、有用噴墨寫字的,有寫得比鬼劃糊還惡的,竟然自稱門派,以為一代宗師!

現在有些人又開始對格律詩下手了,認為顛覆就是創新,認為先人都是錯的,他最偉大!這是什麼東西呢?無異於跳樑小醜!就算當時胡適先生推廣白話詩,也不敢顛覆格律詩,該等人又是怎樣的“英才”?能如此有想法?!

自己不懂格律詩,不懂韻腳平仄,不懂聲律,不懂如何對文字的使用,就認為沒用了,就認為該顛覆了,這種人堪稱可笑、可悲也可恥!

冷眼无邪
2018-11-08

寫格律詩不等於戴著鐐銬跳舞,格律詩也不是鐐銬。只不過是有人故意把它說成鐐銬而已,也有人真的把它當做鐐銬把自己鎖起來,甚至不敢跳舞。其實,格律詩是語言文學藝術發展昇華到一定高度的產物,是一種藝術形式,高雅而優美,千古傳誦而不衰,如果把這種高雅的藝術形式理解為鐐銬,那真是有點無知。任何一種藝術,當其達到一定高度時,要想掌握它,都必須有一定難度,沒有難度就沒有高度,順口溜容易,但沒有高度,古代詩人的詩篇,人們都愛誦讀,是因為有高度,當然也有難度。在文學藝術上,想毫不費力就登上山頂,那只是懶漢的想法,為自己的懶惰找點兒理由罷了,大家不要信以為真。

落北红尘
2018-10-12

首先我們不能概論,做概論的一定是傻瓜。其次,既然有這種說法,那就一定會有這種說法出現的理由,無關對錯。

對於格律詩來說,我國的古典詩正是這樣的,幾千年的流傳必定是一定道理的,格律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古詩詞的發展,當然,更多的是將詩系統化,精髓化。

當今,很多人覺得詩是無法定義的,甚至連概念都不是很清晰。但有一點兒是肯定的,就是詩一定要有意境,一定要有詩性。

並不是說順手寫的打油詩就可以稱為詩,只是讀起來比較順口而已。實際上是沒有什麼意義的,詩是高貴的,充滿靈性的東西。

有人覺得格律限制了詩的發展,也有人覺得沒有格律的詩不能稱之為詩。對於錯,並沒有一箇中肯的說法。

我們之所以討論這個問題,那是因為我們喜愛詩,那麼,我們就不必很糾結這個問題,正因為充滿了矛盾性,所以詩才能不斷的發展,不斷的進步。

碼字不易,如果你覺得對你有用,還請關注紅塵。


為什麼說格律詩是戴著鐐銬跳舞?
為什麼說格律詩是戴著鐐銬跳舞?
吴言27
2018-11-09

這說法我不太贊同,做任何事都要講規則,一個人在路上走都有交通法規,為什麼寫詩詞格律就成了鐐銬?現代人太浮躁,沉不下來學點東西。那就寫自由體的詩嘛,什麼都不講,想咋寫咋寫。寫出境界來也是高手。詩詞的格律其實不難,詩詞的難是寫出意境,寫出詩詞之外的東西。


為什麼說格律詩是戴著鐐銬跳舞?

张梦章诗词
2018-11-10

不得不不承認,寫一首格律詩真的很難,尤其是在這個並不是尊重古文化,甚至可以說忘掉自己祖先文明的國度裡。要完全按《大唐律》的格律要求,現在人可以說沒有幾個人能寫的出來。詩詞除了是一個人博學的綜合體現外,最主要還是他的天賦,閱歷。詩詞研究一直是中華民族最薄弱的一項,不是因為它發達較遲,是因為它向來在文苑地位受到輕視,它的大都數作用就是當時文人吃飽飯撐的沒事幹,舉臂高呼,臨風搔首,或者發發牢騷的玩物而已。現在人溫飽解決了,俗的玩膩了,玩高雅的人逐漸多了起來。詩詞也就生機勃勃起來了。先生建議,不要讓你的無知和偏見妨礙了別人玩的興致,在學習古人廣博的同時,不要陷於狹隘,深湛而不陷於淺率,吸取其古人光華的一面,摘其封建不合現今的另一面。“邯鄲學步,東施效顰”不可取也!

郭雄333
2018-11-18

格律詩是戴著鐐銬跳舞,沒錯,既要考慮平仄,又要照顧韻律,還得使用對偶,分明是一種規則,一種約束,因此說是鐐銬也不為過。當然,這僅僅是一種比喻。

格律詩是詩中的瑰寶,正是那平平仄仄、押韻、對偶,構成了詩的完美,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推崇。格律詩,多少人在苦思冥想,讀它學它用它; 格律,更是格律詩愛好者願意承受的、願意遵守的規則與約束,他們還就願意按這麼個套路來學寫詩作,甚至會感到其樂無窮,樂在其中; 你不願意受此約束,想天馬行空自可以去寫古體詩,也稱古風、樂府等,另外還有張打油的打油體也可備選,但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非得主張格律詩去格律化。

李白是寫格律詩的大家,一首《登金陵鳳凰臺》被公認為是唐代律詩中與崔顥《黃鶴樓》齊名的扛鼎佳作。但李白更喜歡寫古風,常寫不講究格律的古體詩,他的格律詩與非格律詩構成了他的整體作品,人們在讚賞他的格律詩的同時,又崇尚他的大量古風作品。李白的古風(其三)"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大氣磅礴,簡勁豪邁,史實與誇張、想像結合,敘事與議論、抒情兼備,堪稱上乘佳作。《蜀道難》《樑甫吟》等更是唐詩中的精品。可見非格律化的古體詩與格律化的近體詩本身具有同樣存在的價值,也無所謂孰高孰低。

偶向以為,誰覺得格律詩即近體詩束縛人,那就儘可放膽去寫非格律詩的古體詩即古風、樂府,再不濟還可寫寫打油詩,為何就那麼既痴迷推崇格律詩,又想打破規則來重塑格律詩呢?恕直言,那是不是一種對寫好格律詩的能力恐慌的反應?!

另外,還有現代的自由詩任人們發揮馳騁,何必老拿格律詩的格律說事呢?這類題目幾次三番地出現,顯得特沒勁。哪個真要改規則,哪個就去寫那沒有格律的"七律″"五絕″好了,報刊上不讓發表,發在自媒體上又何嘗不是一種樂趣。反正作品問世自有評說,自有公論。想指望改革格律詩,打破格律,恐怕沒門。

昆仑之柏
2018-12-14

因為格律詩規格嚴宻,平仄難董,難以掌握,限制了人的思維,前面有一坐難以逾越的高峰,即“唐宋詩詞”。無論怎樣都能把你擋在了詩詞的門前,有時顧此失彼,當你有時是按“五絕”,“七律”來寫的時候,不敢標示“五絕”,“七律”,因為生怕哪個方面不合規格見笑他人。

但也不能否定律詩的“美好的詠律”和欣賞價值。這隻能是各取所需吧,按各人的喜愛來選擇寫各種文章的體裁和格式吧。

雨晴收起你的伞
2018-12-14

社會要法律,做事有規矩,作業有流程,作詩講格律!這就是規範,不能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