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

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很厲害?
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
9 個回答
用户58671439147
2017-03-30

丘處機在武俠劇裡的形象,是個武林高手,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是什麼樣的呢?聽我來說歷史真相
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
政治貢獻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和道教領袖,而且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他的最大貢獻是將其濟世安民的思想付諸實踐,對當時社會產生重大影響。
丘處機雖長期從事宗教活動,但對社會問題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他深知要使自己的理論有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必須要在實踐中給人們帶來好處,而這種實踐又必須要得到統治階級的全力支持。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他首先取得當時信奉道教的金世宗青睞,一月內兩次在京召見,尋問其長生與治國保民之術。丘處機對金世宗“剖析天人之理,演明道德之宗,甚愜上意”。這是丘處機首次向最高統治者宣傳自己的主張,並取得了成功。金世宗不僅親賜大桃以示褒獎,讓他主持萬春節醮事,而且下令在宮庵中塑全真教創始人王喆之像以為紀念,為丘處機擴大全真教的影響和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無疑起了重要作用。
金興定三年(1219),丘處機應邀赴中亞成吉思汗行營與其論道。這是在宗教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重大事件,也是丘處機得以實現自己理想與才幹的重大舉措,意義極為深遠。在此之前,丘處機看到金朝國勢衰敗,乃隱居於家鄉棲霞傳道授徒,並先後謝絕了金朝與南宋統治者欲請其輔政的邀請。然而他卻毅然接受了成吉思汗之邀,不辭數萬裡艱苦跋涉,西行至雪山(今阿富汗境內興都庫什山)行營,面見蒙古大汗,充分表現出這位道教領袖在政治上高瞻遠矚的洞察力。
一方面,他深明天下大勢,看到了結束戰亂使國家統一的重任已歷史性地落到成吉思汗及蒙元政權身上,為全真教日後的發展和實現自己的宿願,必須要得到即將出現的新的封建王朝的支持。
另一方面,丘處機也從成吉思汗向其下達的詔書中看到了希望,受到了鼓舞。成吉思汗的邀請書表面上請丘處機為己講養生之道,實際上則是詢問治國安邦大計。成吉思汗為治理國家求賢若渴的心境躍然紙上,其深情打動了丘處機,使他把實現理想和抱負的希望寄託在成吉思汗身上,所以能不顧72歲高齡,歷盡艱辛,萬里西行,開始又一次“外修真功”的重大實踐。
關於抗金丘處機在武俠劇裡的形象,一直就是個抗金的死硬分子。歷史上真實的丘處機跟金國皇帝合作蠻愉快的,而不是說他是順民也成。
  丘的師傅王重陽,做過金國天眷元年(1138)甲科進士,很有才華,卻因效忠無門,感嘆“天遣文武之進兩無成焉”,遂出家修道,死後葬陝西終南山劉蔣村故庵。金章宗賜庵名為靈虛觀,元太宗時加封為重陽萬壽宮,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還追封王重陽為全真開化真君。
  丘處機的順民歷史跟他的師傅如出一轍。從1174年(金大定十四年)8月開始,丘處機先後在寶雞和龍門山一帶潛修近13年,隨後即於1188年(金大定二十八年)3月應金世宗召,赴燕京(今北京)塑王重陽、馬丹陽(時已去世)像於官庵,並主持“萬春節”醮事,為金世宗祈禱,還向皇帝作“持盈守成”的告誡。1191年(金明昌二年)秋,丘處機回老家山東棲霞建道觀,金章宗為表彰丘處機的功德,特賜匾額“太虛觀”。
用户58671439147
2017-03-30

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重陽祖師和全真七子都被描述成了武功高強的人物,關於歷史上真實人物到底是否會武功呢?

先要說的是根據歷史記載,在全真道士中有名的兩位王重陽和張三丰的確是會武功的。張三丰自不必說,有關文獻資料,民間傳說都可以證明,另外還有一說歷史上有兩位“張三丰”。這個暫且不論。至於重陽祖師亦有各種文獻記載其在未做道士前曾是武舉出身。基本的兵家功夫自然是很精通的。另外做道士後還有很多神異事蹟,是否如金大俠所說是高深內功的表現已不可考證,但可表明武功總之是不錯的。

這是兩位歷史名人,但歷史上的道士不論出不出名,總有一部分練習武藝的習慣,主要有三個原因,一個是強身健體,為身心修煉打基礎,因為上乘的武功和道術的修煉是相輔相成的,二是在山中為了防備虎狼盜賊之厄,第三個就是純屬個人愛好,對武藝的造詣已經到了一定境界,放也放不下了。就如重陽祖師為出家前既是練武之人,還有鍾離祖師修道前也是將軍,武藝什麼時候也擱不下,所以在很多小說中武林高手每每多是道士,而在現實中,武當,青城,華山中的道士都不乏武林高手。民國時候全真教的首領李理山道長即是一位武功高手,這是歷史上確有其事的。

後輩高手如雲,前輩自然也不會差,先說邱祖。雖然在正史資料中並不多見有關邱祖會武功的記載,但有關傳說事蹟,邱祖絕非平常的文弱道士。以其能在七十三歲的高齡萬里西遊,可見身體素質是非常好的。如果再根據民間資料,金庸對邱祖的描寫絕非誇大之詞。

在北京除了白雲觀,琉璃廠中亦有邱祖的塑像,因為邱祖除了是道教的祖師,亦是琢玉業的祖師,小說《穆斯林的葬禮》中,傳說當年邱祖用一塊整玉雕出了一把極其精巧的玉壺獻給成吉思汗,深得成吉思汗讚賞,所以後來被奉為玉器業的祖師,可見邱祖的手藝是極其高明的,這份琢玉技術的高明,與黃蓉烹飪技術可謂各有千秋吧。又有一說邱祖內功精湛,能克五金八石,吹金斷玉,神通莫測,曾將金玉徒手做成道冠戴在頭上。這些雖都不可考證,但還有一個實例卻是現在至今存在的,就是在陝西隴縣龍門洞的長春洞中現存的一枚模“磨性石”,這是一塊滾圓的石頭,大小類似今天太極拳練習者習練的太極混元球。據說當年邱祖在龍門洞每日手託此石上山下山,只為磨練體格及心性,後來日久年深,竟將此石摶磨成球!但這份功夫,已經不淺了吧。在香港蓬瀛仙館印行的《丘處機略傳》中敘述是這樣的:“丘處機每日靜坐之餘,還習練武功。他經常手託一巨石下山,回來時再託石上山,天長日久,那塊巨石經其長期磨擦,竟成了一個混圓石球。這時處機內力深厚,能以掌發力,讓那石球隨手飛出。至於小石,他能雙手同時發出,擊中數百米以外目標,且百發百中。”另外此後邱祖還屢次顯現過一些奇異事蹟,如“三釘入石”,“奏簫療疾”,“杖擊活樹”。可見確實是位極有修為之人。事實已難考證,純屬後人推斷。

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畫冊:丘處機摶練“磨性石”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今存於陝西龍門洞的”磨性石”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丘祖當年修煉之地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當代流傳的“全真教武功”

童话49584462
2017-03-30

丘處機,1148年(農曆正月初九日)生於山東登州棲霞,自幼失去雙親,嚐遍人間辛苦。從童年時就嚮往修煉成“仙”,少年時棲身村北的公山,過著“頂戴松花吃松子,松溪和月飲松風”的生活。傳說,他為了磨鍊意志,曾一次次將銅錢從石崖上扔進灌木叢,直到找到為止。

丘處機19歲出家寧海昆嵛山(今牟平東面,文登境內),1167年開始學道。1168年拜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為他取名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

1169年(金大定九年),王重陽攜弟子4人西遊,途中病逝於汴梁城,彌留之際囑咐說:“處機所學,一任丹陽。”自此,丘處機在馬丹陽教誨下,知識和道業迅速長進。和其它師兄弟合稱“全真七子”他們是:丹陽子馬鈺、長真子譚處端、長生子劉處玄、長春子丘處機、玉陽子王處一、廣寧子郝大通、清靜散人孫不二(馬鈺之妻)。全真七子隨王重陽一起創立道教全真派,丘處機在王重陽去世後入磻溪穴居,歷時六年,行攜蓑笠,人稱“蓑笠先生”。後又赴饒州龍門山(今寶雞市)隱居潛修七年,成為全真龍門派創始人。

1168至1170年間,丘處機跟隨王重陽在山東和河南傳教。

3張

丘處機畫像

1170年春,王重陽在河南汴梁逝世後,丘處機跟隨同門馬鈺、譚處端和劉處玄到陝西終南山拜會王重陽的朋友,及後於1172年將王重陽遷葬終南山。

1174年(金大定十四年)8月,丘處機隱居皤溪(在今陝西省寶雞市西南部)潛修7年,又到隴州龍門山潛修6年。這期間,他“煙火俱無,簞瓢不置”,“破衲重披,寒空獨坐”,生活極為清苦,但“靜思忘念,密考丹經”,潛心於養生學和道學的研究,並廣交當地文人學士,獲得了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

1188年(金大定二十八年)3月,丘處機應金世宗召,從王重陽故居赴燕京(今北京),奉旨塑王重陽、馬丹陽(時已去世)像於官庵,並主持了“萬春節”醮事。向皇帝作“持盈守成”的告誡,名聲大振。

1191年(金明昌二年)秋,丘處機東歸故里,修建了一處修道之所,金章宗皇帝賜匾額“太虛觀”,即後來的太虛宮。因該宮地處濱都裡村,棲霞人俗稱之濱都宮。

到訪嶗山

丘處機熒幕形象

丘處機多次到訪嶗山,開創了全真道教的“龍門派”。《太清宮志》載:“宋慶元元年乙卯,真人丘長春……七真來嶗山。止於本宮,講道傳玄,宏闡教義,道眾大悟,各受戒律。”太清宮三皇殿之後巨石上刻有他的石刻十首。金泰和八年(1208年)他到萊西永真觀後又來嶗山,較長時間在這裡修道,今白龍洞(仰口景區)有他的石刻20首。他認為“牢山”名不好,山如同一座大鰲伏於海畔,命名為鰲山,因而明代在山畔建“衛城”的時候叫“鰲山衛”,海畔叫“鰲山灣”,現在是青島藍色硅谷主要“一極”。後又來青島,在上清宮有題“詞”和“詩”。

嶗山有許多丘長春的題詞、詞、詩的刻石,多為丘長春所寫,後人上石刻字,如上清宮旁的丘長春詞《青玉案》:“長春真人於大安己巳年膠西醮罷,道眾邀請來此山,上至南天門,命黃冠士奏空洞步虛畢,乃作詞一首,名曰《青玉案》:乘舟共約煙霞侶,策杖尋高步,直上孤峰尖險處。長吟法事,浩歌幽韻,響遏行雲住。憑高目斷週四顧,萬壑千巖下無數,匝地洪濤吞島嶼,三山不見,九霄凝望,似入鈞天去。大安己巳。”

白龍洞刻詩20首,是嶗山最大的一片石刻。白龍洞刻石序:“東萊即墨之牢山,三圍大海,揹負平川,巨石巍峨,群峰峭拔,真洞天福地一方勝境也。然闢於海曲,舉世鮮聞,其名亦不佳,予自昌陽醮罷,抵於三城永貞觀,南望煙靄之間,隱隱而見,眾道相邀,遷延數日而方屆,遂詩吟二十首,易為鰲山,因暢道風雲爾。棲霞長春子書。”

其中10首:

3張

丘處機畫像

1.卓犖鰲山出海隅,霏微靈秀滿天衢,群峰削臘幾千仞,亂石穿空一萬株。

2.道祖二宮南鎮海,王明二崮北當途,知是物外仙遊境,不向人間作畫圖。

3.初觀山色有無時,十日遷延尚未之,咫尺洞天行不到,空餘吟詠滿囊詩。

4.浮雲積翠滿山青,疊峰層巒簇畫屏,造物建標東枕海,雲舒霞卷日瞑瞑。

5.三圍大海一平田,下鎮金鰲上接天,日夜潮頭風輥雪,彩霞深處有飛仙。

6.鬆巖霞窟瑞煙輕,洞府深沉氣象清,怪石亂風誰變化,亙古開闢自天成。

7.重複崗嶺勢崔嵬,照眼雲山翠作堆,路轉山腰三百曲,行人一步一徘徊。

8.佳山福地隱仙靈,萬壑千山鎖洞庭,造化不教當大路,為嫌人世苦腥。

9.牢山本即是鰲山,大海中心不可攀,上帝欲令修道果,故移仙蹟近人間。

10.因持翰墨寫形容,陟彼高崗二十重,南出巨峰千萬疊,一層崖上一層峰。

在嶗山有關丘長春的刻石中,太清宮玉皇殿之東的一處刻石“道山”考證為丘長春手跡。

掌教時期

丘處機熒幕形象

1203年劉處玄逝世,丘處機成為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處機掌教時間長達二十四年,期間他在政治和社會上積極發揮自己的影響,使全真道的發展進入興盛時期。

在1203至1219年間,他在山東蓬萊、芝陽、掖縣、北海和膠西等地傳教;1214年,山東發生楊安兒起義,金朝駙馬都尉僕散朝恩請丘處機協助招撫亂民,憑藉丘處機的聲望,登州和萊州等地很快恢復平靜;又1216至1219年間,南宋和金朝政府屢次詔請丘處機赴朝,但他都沒有前往。

晚年生活

1224年春天,丘處機應燕京官員的邀請主持天長觀。1227年,成吉思汗下詔將天長觀改名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並贈“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處置”,即詔請丘處機掌管天下道教。

1227年(蒙古太祖二十二年、金朝正大四年)農曆七月初九日,丘處機在仙化於長春宮(原名天長觀),瑞香氤氳整個北京城三日,世人稱奇。元世祖時,追尊其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為紀念“邱神仙”的無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為燕九節,歲歲慶祝至今,現已成為京津地區的著名風俗之一。

4張

丘處機圖冊

5張

丘處機圖冊

主要思想

邱長春真人是“萬里赴詔,一言止殺,悲天憫人”的道教全真龍門開創祖師,在學術界有不少人對他進行過深入的探討和研究,並撰文予以評價。尤其是在對他思想評價的認識上,各有說法。

三教合一

出生于山東棲霞縣濱都村的丘處機,幼敏而強記,博而高才。時南宋高宗稱巨納貢於金。黃河流域及蘇北,皖北皆在金人鐵蹄蹂蹦之下。中原失主,戰禍不息,民不聊生。宋孝宗乾道二年,即金世宗大定六年(1166年),十九歲的邱長春在此境遇惡劣的社會環境中,以超塵俗之見,另闢人生蹊徑,於是入牟平嵐箭山學道。盟年聞全真教主王重陽在寧海州城傳道,“遂竭蹂而往,摳衣請教”(《金蓮正宗記》),重陽真人大器之一長春乃拜為師。

丘處機畫像

重陽祖師原名中孚,字允卿,後應武舉,易名德威,字世雄。陝西咸陽人,出身豪門。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他痛祖國之淪亡,憫民族之不振,眼看山河破碎,卻又無能為力,強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他遁身於道門。在金大定七年(1167年)夏,離陝東遊山東,閏七月到達寧海,遇馬鈺、孫不二夫婦,遂築庵居之,開始創立“全真教”。其旨以“識心見性、澄心誠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氣為真功”,以“濟貧拔苦、先人後己、與物無私為真行”。

《全真清規》雲:“祖師設教,仙聖度人,開大乘之門徑,通眾妙之要津,伸歸元而造理,警忘心以全真,貴思心於清靜,務圓性於樸淳”。主張三教合一,意在民族文化不致泯滅。教人誦習《道德徑》、《般若心經》、《孝經》(《甘水仙源錄》)。《全真祖師碑》稱:“凡立教必以三教名之”。

至大定九年貢陽祖師先後共收了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七名得意弟子。這七位弟子為全真教的廣泛傳佈建立了功勳,後來人們尊他們為七真。

長春真人隨重陽祖師在山東活動二年多,隨後南遊汴梁,歲月既久,道心愈堅。後重陽羽化,長春與馬鈺、譚處端、劉處玄等護樞歸終南山,葬重陽於故鄉,四人廬墓禮畢而後別,長春真人乃入皤溪穴居,以待隨緣行事,濟世救民。《甘水仙源錄》記他此時“日乞一食,行則一蓑,雖策瓢不置也,人謂之蓑衣先生,晝夜不寐者七年,繼而隱隴州龍門山六年”。

長春真人直接繼承了王重陽三教合一的思想,闡揚全真旨意。睹塵世之災難,悟人生之真諦,認為先聖所示之大道,各有旨趣而一理相貫,不相違逆。他曾說:“儒釋道源三教祖,由來千聖古今同”(《磻溪集》卷一)。三教大道,皆可救世,適時而用,只是世人執迷不悟,自造憂患。在處世上,他說“和光同塵隨是非,化聲相待無相潔”,然而“達士隨方化有情”(《磻溪集》卷三),就是說達士無除暴懲惡之權,只宜隨緣說法,方便行事,弘揚教化,引人向善而已。雖然“眾人皆不悟,三教莫能規”(《磻溪集》卷四),而長春真人仍致力幹“建德隨方料物宜,因時設教從人樂”(《磻溪集》卷三)。真人年逾七旬,西遊萬里,度化成吉思汗戒殺。

悲憫世人

丘處機畫像

長春真人謹言慎行,德高於人。金大定戊申(1188)春二月,世宗聞其名,遣使來召,所賜甚厚,辭而不受,後放歸山。明昌改元,長春東歸海五,居棲霞,修建壇宇。到了戊辰(1208)年,已聲譽鴻起,名滿四方,所建壇宇金帝頒勃為太虛觀,並加賜《玄都寶藏》六千餘卷。邱長春居海上,享有頗高聲望,達官貴人敬奉者口益雙眾,當時金之名臣,定海軍節度使劉師魯,鄒公應中二老皆為之友。由於他的道德譽望日隆,名動朝野,因而“金宋之季,俱遣使來詔,不赴”(《元史·釋老志》)。

但就在宋遣使來詔的同時,元太祖成吉思汗西征乃蠻(今之奈曼,在新疆塔縣一帶)也遣近臣劉仲祿來聘。長春真人經權衡,認為西行有利於拯救生靈,遂毅然西行。在李道純《邱長春真人傳》中說:“人皆以為師南行,蓋南方奉道之意甚厚,而北方則殺戮太過,況復言語不通。而我師不言,但選門人之可與共行者得一十八人同劉仲祿西行”。長春真人之所以這樣選擇,正是因為北方殺戮太過的原故,希冀此行可力勸成吉思汗戒殺,稍敢兵禍。遂謂弟子日:“我當前往”。

3張

丘處機畫像

金興定四年(1220),長春真人以悲天憫人的救世熱枕,不計自己七十三歲高齡,萬里赴詔。真人北上,在離燕京(今北京)寄道友詩中,表明千萬中無一二留。1219年幸逢.不一不春頂合冒寒遊。“一窮急漏誅殘喘在,一早教身命得消憂”(《長春真人西遊記》)。真人在西行途中,賭三太子之醫官鄭公詩云:“我之帝所臨河上,欲罷干戈致太平”,也表明應詔之意圖。長春真人抵達雪山,於成吉思汗詔見之前首先提出“道士見王者不跪拜”,成吉思汗準之。

真人與成吉思汗正式“論道”有三次(內容詳見《玄風慶會錄》、《長春真人西遊記》及《元史·邱處機傳》),力勸太祖“清心寡慾”、“敬天愛民”、“好生止殺”。不但勸其收敢遠兵之禍,即回師中原,亦必以仁心始能平夭下。真人對此曾賦詩云:“十年萬里干戈動,旱晚回師望太平”(《邱長春真人西遊記》)。太祖深契其言,曰“神仙所言,正合膚心”。真人幾次論道之言,都命禮部官員在旁紀錄下來,並召集太子諸王大臣日“天稗神仙,為膚言此,汝輩各銘諸心”。又曾以“已許不殺掠”佈告中外(《元史·太祖紀》)。“於是錫(賜)之虎符,副以璽書“二。

丘處機與成吉思汗

時大兵踐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摧俘戮無所逃命,處機還燕京,使其徒持碟招求於戰伐之餘,由是為人奴者得復為良,與瀕死而得更生者,毋慮二三萬人。中州人至今稱道之”(《新元史》、《舊元史》邱處機傳)。“長春化服成吉思汗殺掠之心,所救之生靈多矣,豈止河南北之二三萬人而已哉?是真行道濟世,功德無量者也”(周紹賢著《道教全真大師丘長春》)。長春真人如此修道行化,何功利思想之有?然而有人卻否定子他的救世之功,這是不公平的。

追溯長春真人往昔的悲世憫人思想言行,就更可以知其為人了。在《磻溪集》的字裡行間,處處可以尋到。如他的《述懷—調寄滿庭芳》詞雲:“漂泊形骸,顛狂縱跡,狀同不繫之舟。逍遙終日,食飽恣遨遊。任使高官重祿,金魚袋,肥馬輕裘。……深知我,南柯夢斷,心上別無求。”這正說明了他不為名利所動,專心濟人利物的思想。在“憨物詩”中寫道:“天蒼蒼兮臨下上,胡為不救萬靈苦。萬靈日夜相凌遲,飲氣吞聲死無語。仰天大叫天不應,一物細瑣徒勞形……。”又詩云:“呈天生萬象,萬類屬皇天,何事縱凌虐,不救生命全。陰陽成造化,生滅遞浮現。最苦有情物,難當無善心”。他在“秦川吟”中寫道:“十年苦志忘高臥,萬里甘心作遠遊”。這些詩句都是他面對當時的社會,目睹生靈塗炭而發出的嘆息和疾呼聲。抒發了他悲天憫人,甘願為人民而奔走的情懷。

另外一些史料中看到一些有關邱真人平生熱心濟世及其弟子傳其道的思想言行記載。如弟子《尹清和語錄》雲:“丹陽師父全行無為古道也。至長春師父,惟教人積功行,存無為而行有為,是執古是謂道紀,無施不可。師父嘗雲:‘俺今日些小道氣,非是無為靜坐上得。是以大起塵勞作福上,聖賢付與得道之人皆是功行到,聖賢自然與之……”這段記載說明長春真人與丹陽真人所處社會環境的不同,在修養上所走的路子也不同。說明了他只是在積功行,存無為而行有為的力行思想。

丘處機銅像

元商挺《大都清逸觀碑記》說:“長春邱公應騁南還,至蓋裡泊,夜宣教語,謂眾人說;‘今大兵之後,人民塗炭,居無室,行無食者皆是也。立觀度人,時不失。此修行之先務,人當銘諸心’。既居燕,上庶之託跡,道侶之來歸阪者,不窗千數”。邱長春真人在當時亂世中,無處不以“救世為先務”作其行動的指南。

正如《古今圖書集成·跋長春真人手帖》所言:“雖寄身老子法中,而心實欲匡濟斯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開闢了救世濟民的有利條件,開創道教“十方叢林”體制。元王鄂《大宗師典常真人道行碑》說:“時河南新附,士大夫之流離於燕者,往往竄名名籍;公(李志常)委曲招延,飯於齋堂者日數千人,或厭其煩,公不恤也,其待之誠,類如此”。這一類覺世救人的史料尚多,元戈彀《清和妙道廣化真人尹宗師碑》、徒單公《履沖和真人潘公神道碑》等均有類似的記載。

創立全真教

王重陽祖師創立全真教,而全真教的崛起,又是與邱長春真人的濟世之奇功不可分的。當時人民信仰全真之事,隨處可見,其推行之遠,傳佈之速,足以驚人。

《奉聖州永昌觀碑記》雲:“……全真教興焉,淵真以明志,德修而道行。翁然從之,實繁有徒,其特達者各潛戶多·“一敦純樸素,有古遺民之遺風焉”。這就道出了全真教於金元之交的盛況。清末陳教友在《長春道教源流》中說,全真教是亂世中積極的宗教,而邱長春真人更是積極的人物。乾隆曾為北京白雲觀邱祖殿題聯日:“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祕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真可謂至言之筆。長春真人之所以能為世人而立奇功,取得前哲後賢之佳譽,是他以“救世濟民”思想為行動指南的結果。

丘處機在《長春祖師語錄》中指出: “生滅者形也,無生滅者性也,神也。有形皆壞,天地亦屬幻軀,元會盡而示終。只有一點陽光,超出劫數之外,在身中為性海,即元海也。”全真道把成仙證真的根據建立在人心所具有的“真性”上,超出生死或長生成仙之道,唯在自心中體認真性。“按全真道的觀點,自心真性本來無欠無餘,只因被邪念遮蔽迷亂而不自覺,只要在心地上下功夫,於一念不生處體證真性,便可於一念間頓悟,乃至超出生死”。全真道的這種唯重修心見性以期超出生死的修煉路線,已十分接近佛教之道。修心見性的具體做法是什麼呢?

丘處機畫像

丘處機在《北遊語錄》中指出:“但心定,行住坐臥皆是行道。如心定,有為也是,無為也是;心不定,處有為也不是,無為也不是。”也就是說,首先要心定,從而清除妄念,磨盡愛慾、除去舊習。

故丘氏在《捨本逐末》詩中雲:“一念無生即自由。”又如其《月中仙·山居》雲:“天生耿介,愛一身孤僻,逍遙雲壑。利名千種事,我心上、何曾掛著。”他的《無俗念·性通》上片很好地表現出這一點:“法輪初轉,慧風生、陡覺清涼無極。皓色凝空嘉氣會,豁蕩塵煩胸臆。五賊奔亡,三尺逃循,表裡無蹤跡。神思安泰,湛然不動戈戟。”又如:“放四大,優遊無所為。向碧巖古洞,完全性命,臨風對月,笑傲希夷。一曲玄歌,千鍾美酒,日月循環不老伊。”故況周頤曰:“丘長春磻溪詞,十九作道家語,亦有精警清切之語。”其《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最為後人所欣賞:“春遊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白錦無紋香爛漫,玉樹瓊葩堆雪。靜夜沉沉,浮光靄靄,冷浸溶溶月。人間天上,爛銀霞照通徹。渾似姑射真人,天姿靈秀,意氣舒高潔。萬化參差誰信道,不與群芳同列。浩氣清英,仙材卓犖,下土難分別。瑤臺歸去,洞天方看清絕。”

其次是外修功行。王喆去世後,七大弟子分至各地傳教,但他們對王喆的宗教思想的理解各有不同,丘處機在繼承王喆思想的基礎上,創立了龍門派內外雙修的基本原則。與王喆的其他弟子相比,丘氏所開創的龍門派更注重吸收儒家思想,顯示出儒家所具有的入世傾向。

著名學者錢穆曾論述丘處機之學與馬鈺之學的差異,他在《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六)》中認為:“丹陽(馬鈺)之學似多參佛理,獨善之意為多。長春之學似多儒術,兼善之意尤切。而兩人之學皆出重陽,蓋重陽宗老子而兼通儒釋,而丹陽、長春則學焉而各得其性之所近。”錢先生所論極是。丘處機在論述修心見性時,主張從積累功行開始。如前所述,全真道認為自心真性本來無欠無餘,只因被妄念遮蔽迷亂而不能自覺。雖然制服妄念可以真接從煉心方面入手,煉盡妄念,僅存正念,久而久之正念亦除,達到於一念不生處體證真性,直到超出生死。但丘氏根據自己的修行體會,感到僅僅單純地以心制念,難度很大,也應該在塵世中錘鍊,同時在這種錘鍊中積累功行,直到功行圓滿,道心自成。

關於丘處機的書籍

《北遊語錄》中轉引丘處機的話說:“俺學者,下志把握心情,自內觀其心至寂無所寂地面,前後百回,雖鬼神至靈不能窺測,忽一念橫起,自不可遏,用盡智力,終無可奈何,此無它,只是少闕功行也。”所以,丘氏開創的龍門派一方面重視修心見性,另一方面也重視外修功行。丘氏提倡的內外結合實際上就是儒道結合,內道外儒,這也是王重陽三教合一宗教思想的一種體現。任繼愈先生認為它已成為儒教的一個支派:“應當指出,金元時期的全真教把出家修仙與世俗的忠孝仁義相為表裡,把道教社會化,實際上是儒教的一個支派。”

丘氏的外修功行主要表現在為民做實事上,最著名的是他不顧年老體衰,萬里西遊,勸成吉思汗戒殺這一壯舉。《磻溪集》收錄了他在出發前寫的《復寄燕京道友》,詩云:“十年兵火萬民愁,千萬中無一二留。去歲幸逢慈詔下,今春須合冒寒遊。不辭嶺北三千里,仍念山東二百州。窮急漏誅殘喘在,早教身命得消憂。”其愛民之心溢於言表。實事上,他也得到了人民的愛戴、關心,如其《滿庭芳·述懷》雲:“逐疃巡村過處、兒童盡、呼飯相留。”《無漏子·樂道》亦云:“昏告宿,餒求食,坊村沒阻顏。”

第三,積極進行齋醮活動。雖然金元全真道繼承的是鍾呂內丹派,以個人修煉成仙為其宗旨,但是也繼承傳統的修煉方法,進行齋醮鍊度。另一方面,個人修煉的影響畢竟有限,為了全真道的發展,故從馬鈺開始,在傳教的方式上逐漸興起了齋醮之風,通過禱雨祈晴等活動,以便吸引更多的信徒。劉處玄、王處一的齋醮之事較為頻繁,丘處機的齋醮活動就更多了。

全真道士所進行的內修心性、外修功行的修煉,是以極端的僧侶禁慾主義為基礎的,是苦修。他們從開始起,就仿印度佛教初期之制,建立了出家制度,倡修苦行,不準有妻室,該制度是與其成仙證真的信仰和內丹修煉的要求相適的。全真道還吸取了愛染緣起之說,把傳統道教的節慾思想發展到極端,宣稱家庭、親情的虛妄。他們把家庭看成“牢獄”、“火宅”,稱父子夫妻親情為“金枷玉鎖”,宣揚人的七情六慾是成仙證真的大障,要人把七情六慾都消散。

丘處機塑像

丘處機身體力行,“入磻溪穴居,日乞一食,行則一蓑,雖簟瓢不置也……晝夜不寐者六年。既而隱隴州七年,如在磻溪時。”丘氏在磻溪六年,晝夜不眠,這是最使人驚歎之處。

丘處機倡導內丹心性說理論和三教合一思想,有別於傳統道教多為“飛昇煉丹之術,祭醮禳禁之科”,不重視文化修養的風習,力主文以載道、文道並重,在理論上有所建樹,以便更好地宣傳本門教義。他原先文化水平不高,自入道門以後即刻苦自學,不僅精通道教經典,而且對儒佛二家經典也多有研究。

元代人陳時可說丘處機“於道經無所不讀,儒書梵典亦歷歷上口,又喜屬文賦詩,然未始起蒿,大率以提唱玄要為意,雖不雕鐫而自然成文,有《溪》、《鳴道》二集問世”。除了上述兩書外,丘處機另一部重要著作是《大丹直指》。該書系統地介紹了全真教內丹修煉法之奧祕,理論博大精深,被後人譽為“文簡而理直,實修真之捷徑,入道之梯楷”,是中國道教經典著作之一。

成就貢獻

政治方面

丘處機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思想家和道教領袖,而且也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他的最大貢獻是將其濟世安民的思想付諸實踐,對當時社會產生重大影響。

丘處機雖長期從事宗教活動,但對社會問題有著敏銳的洞察力。他深知要使自己的理論有長盛不衰的生命力,必須要在實踐中給人們帶來好處,而這種實踐又必須要得到統治階級的全力支持。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他首先取得當時信奉道教的金世宗青睞,一月內兩次在京召見,尋問其長生與治國保民之術。丘處機對金世宗“剖析天人之理,演明道德之宗,甚愜上意”。這是丘處機首次向最高統治者宣傳自己的主張,並取得了成功。金世宗不僅親賜大桃以示褒獎,讓他主持萬春節醮事,而且下令在宮庵中塑全真教創始人王喆之像以為紀念,為丘處機擴大全真教的影響和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無疑起了重要作用。

丘處機朝見成吉思汗

金興定三年(1219年),丘處機應邀赴中亞成吉思汗行營與其論道。這是在宗教史上一個劃時代的重大事件,也是丘處機得以實現自己理想與才幹的重大舉措,意義極為深遠。在此之前,丘處機看到金朝國勢衰敗,乃隱居於家鄉棲霞傳道授徒,並先後謝絕了金朝與南宋統治者欲請其輔政的邀請。然而他卻毅然接受了成吉思汗之邀,不辭數萬裡艱苦跋涉,西行至雪山(今阿富汗境內興都庫什山)行營,面見蒙古大汗,充分表現出這位道教領袖在政治上高瞻遠矚的洞察力。

一方面,他深明天下大勢,看到了結束戰亂使國家統一的重任已歷史性地落到成吉思汗及蒙元政權身上,為全真教日後的發展和實現自己的宿願,必須要得到即將出現的新的封建王朝的支持。

另一方面,丘處機也從成吉思汗向其下達的詔書中看到了希望,受到了鼓舞。成吉思汗的邀請書表面上請丘處機為己講養生之道,實際上則是詢問治國安邦大計。成吉思汗為治理國家求賢若渴的心境躍然紙上,其深情打動了丘處機,使他把實現理想和抱負的希望寄託在成吉思汗身上,所以能不顧72歲高齡,歷盡艱辛,萬里西行,開始又一次“外修真功”的重大實踐。

在駐紮今阿富汗境內的成吉思汗西征軍行營內,丘處機與這位大汗朝夕相處數月,多次與之論道,具體內容見於耶律楚材所編的《玄慶風會錄》一書中。從該書的記載看,丘處機對成吉思汗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宣傳“去暴止殺”,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蒙元統治者對所征服地區人民所推行的殘酷殺戮政策。丘處機針對成吉思汗希冀長生之心理,要他將追求“成仙”與行善結合起來,勸告成吉思汗,養生之道重在“內固精神,外修陰德”。內固精神就是不要四處征伐,外修陰德就是要去暴止殺。丘處機首先讚揚了成吉思汗起兵滅西夏和金是符合天意民心的,迎合了這位大汗的心理,然後勸其務須禁止殘暴殺戮,才能使事業最後成功。

丘處機熒幕形象

成吉思汗後期統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緩,在山東為官的木華黎及其繼任者對各地反抗大都採用招安措施,固然是由多種因素推動的,但丘處機雪山論道無疑產生了重要影響。此後,丘處機仍然不斷勸告蒙元將帥,減少對人民的屠殺,“凡將帥來謁,必方便勸以不殺,人有急必周之,士有俘於人者必援而出之,士馬所至以師與之名,脫欲兵之禍者甚眾”。後人對此有很高的評價,認為他“救生靈於鼎鑊之中,奪性命於刀鋸之下”。“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

二是宣傳濟世安民思想,為恢復和發展中原地區社會經濟、救濟貧困百姓、安定社會秩序做出了貢獻。長期以來,丘處機盼望出現一個好皇帝,以便讓人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金世宗統治時期,一度政治比較清明,因此,獲得丘處機的擁戴和高度評價。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元軍進入中原,與金戰爭不斷,造成山河破碎,人民流離失所。目睹人民痛苦,生靈塗炭,丘處機寫下了“天蒼蒼兮臨下土,胡為不救萬靈苦?萬靈日夜相凌遲,忍氣吞聲死無語。仰天大叫天不應,一物細瑣徒勞形”等滿懷悲憤的感人詩句。他把西行面見成吉思汗當作一個實現自己濟世安民理想的良好契機,並在西行途中,用詩句來表白自己的這一宿願:“十年兵火萬民愁,千萬中無一二留。去歲幸逢慈詔下,今春須合冒寒遊。不辭嶺北三千里,仍念山東二百州。窮急漏誅殘喘在,早教身命得消憂。”他不顧年邁,跨戈壁,過草原,心中唸的是“山東二百州”人民。這首詩正是表達了他不辭勞苦萬里西行欲救民於水火的心情。

在成吉思汗大營,丘處機反覆向其灌輸愛民的道理。《元史·丘處機傳》雲:“(太祖)問為治之方,則對以敬天愛民為本。”丘處機還巧妙地借用雷震等自然現象,勸告成吉思汗及蒙古人要有行孝之心。他說:“嘗聞三千之罪,莫大於不孝者,天故以是警之。今聞國俗不孝父母,帝乘威德,可戒其眾。”丘處機特別向成吉思汗論述了治理好中原地區的重要性:“普天之下,所有國土不啻億兆,奇珍異寶比比出之,皆不如中原天垂經教,治國之術為之大備。山東、河北天下美地,多出良禾、美蔬、魚、鹽、絲、蛋,以給四方之用,自古得之者為大國,歷代有國家者,唯爭此地耳。”他強調蒙元政權如要治理好中原,首先要讓百姓“獲蘇息之安”,減免中原地區百姓賦稅,真正做到“恤民保眾,使天下懷安”。

丘處機朝見成吉思汗

由於丘處機循循善誘的說教,對成吉思汗思想多有所觸動,認為:“神仙是言,正合朕心。”他還召集太子和其他蒙古貴族,要他們按丘處機的話去做,又派人將仁愛孝道主張遍諭各地。

丘處機不僅宣傳濟世安民主張,而且也身體力行。在蒙古軍控制的邪米思干城(今阿富汗境內),他就將從蒙古貴族那裡得到的糧食救濟饑民。史載:“自師之至斯城也,有餘糧則惠饑民,又時設粥,活者甚眾。”為蒙古統治者樹立了榜樣。他返回中原時,沒有要成吉思汗饋贈的大批金銀財寶,卻接受了成吉思汗免除全真教徒賦稅的“聖旨”。他利用成吉思汗授與“掌管天下道門大小事務,一聽神仙處置,宮觀差役盡行蠲免,所在官司常切護衛”這種特權,在黃河流域大建全真教宮觀,“自燕齊及秦晉,接漢沔,星羅棋佈,凡百餘區”。他利用宮觀廣發度牒,安撫了大批無以為生的流民,使之加入全真教,從而免除了他們承擔的苛捐雜稅。

《元史·丘處機傳》稱:“處機還燕,使其徒持牒招求於戰伐之餘,由是為人奴者得復為良,與濱死而得更生者,毋慮二三萬人,中州至今稱道之。”此舉在當時影響巨大,以致各階層人士紛紛湧入全真教門下,文人、官吏以與全真教相交為榮,道教其他派別甚至佛教寺廟也掛起全真旗號。丘處機在北京建長春宮(今白雲觀),作為全真教大本營,又在各地建立道觀向全國推廣。在元政府支持下,一時間全真教達到“古往今來未有如此之盛”的興旺局面。

文化方面

丘處機不僅在政治上有遠見卓識和濟世安民的抱負,而且有淵博的文化知識,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對外文化交流中也做出了貢獻。

一代文豪

丘處機詩詞也有較高的文學造詣,從保留下來的近五百首詩和一百五十首詞看,丘處機繼承了唐詩宋詞之長,不追求辭藻之華麗,自有樸實、流暢、明快之風格。他把寫詩填詞作為宣傳道教理論、談機鋒、唱玄的一種方式,許多與文人學士唱和的詩詞中都表現出共同研討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還有部分詩詞直接反映社會狀況和人民生活,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如《憫物》、《因旱作》等詩將社會動亂、萬民塗炭、百姓的痛苦生活和自己悲憤的心境描寫得淋漓盡致。

王重陽與“七真”

丘處機對道教傳統文化的彙集尤為重視,“嘗視道經泯滅,宜為修復之事”,晚年組織了重新修撰《道藏》的工作。他委託其弟子宋德芳,在元朝政府支持下,歷時八年,完成重印《道藏》120卷。《道藏》的重修印行,不僅保存了完整的道教典籍,同時也弘揚了中國古老的傳統文化。

文化傳播

丘處機西行面晤成吉思汗,也是元初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個縮影。丘處機西行途中遍及今蒙古、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等國,在所經過的城鎮,宣講道教等中國傳統文化,讓當地人民瞭解中國和中國的傳統文化,起到了宣傳推動作用。

在今蒙古西部科布多,他還讓弟子宋道安、李志常等留駐於此,建立起全真教的棲霞觀,在當地各民族中招徒授道,宣傳中國傳統文化,並仿效山東等地全真教組織法在當地建立了全真教組織。在中亞的撒馬爾罕等地,除了宣傳道教文化外,還利用成吉思汗賜予的糧食賑濟災民,頗得當地人民擁戴,從而擴大了丘處機和全真教在中亞人民中的影響。丘處機一行所到之處,受到各國統治者和人民的熱烈歡迎。

在蒙古境內大石林牙(今吉爾吉斯伏龍芝)、塔什干、邪米思乾等地,當地人民均獻出美酒佳餚,甚至出現“以彩幡、華蓋、香花前導”的盛大歌舞歡迎場面bt。李志常在《長春真人西遊記》中,多處記載了丘處機一行受到中亞各國、各族人民歡迎的實況。可以認為,丘處機西行過程也是一次增進中國與中亞人民友誼,傳播中原文化,促進中西文化交流的過程。

總觀丘處機一生,他的三教合一的理論,他的濟世救民的思想與實踐,以及他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和對外文化交流等方面所作的貢獻,都對當時和後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與同時代宗教界、思想界代表人物相比較,可以說無出其右者。

培養人才

他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還培養了一批學識淵博的接班人,如尹志平、李志常、宋德芳等弟子,均是名聞遐邇的高士。尹志平撰寫的《北遊錄》等書,創造性地繼承、發揮了丘處機三教合一思想,是元代全真教最重要的理論著作之一。李志常儒學功底也很深厚,元太宗窩闊臺曾邀其為皇太子講授《道德經》、《孝經》、《易》、《書》等。元憲宗蒙哥還向其請教治國保民之術。他根據親身伴隨丘處機西行的經歷所撰寫的《長春真人西遊記》,內容翔實,文筆生動,堪稱元代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佳作。

醫學方面

丘處機《攝生消息論》作品

丘處機還是一位有傑出成就的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他堅持全真教“修仁蘊德濟貧拔苦,見人患難,常懷拯救之心”宗旨,不僅做到了匡救時弊,而且時刻樂於助人。他認為養生學和醫學知識是救人性命不可缺少的手段。因此他長期研習中國傳統醫學知識,充分汲取《內經》等理論,寫出了《攝生消息論》這部養生學、醫藥學專著。

在這部書中,他根據人身及其活動應與四時相適應的原則,從起居、飲食、精神、環境和防病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如在起居方面,主張人體氣血運行盛衰及腑臟經絡生理機能與四季晝夜之間發生陽消陰長、陰消陽長的生理變化相適應。春季要“夜臥早起,廣步於庭”;夏季要“夜臥早起,無厭於日”;秋季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冬季要“早臥晚起,以待陽光”。起居要保持一定的規律。

他還根據內臟病理變化與症狀表現,分述了相肝臟病法、相心臟病法、相肺臟病法、相腎臟病法及其內臟病變的外在表現等,並提出了因時制宜,運用理、法、方、藥進行辯證治療的方法。如強調肝病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酸以補之;當服升麻疏散之劑。心病欲濡,急食鹹以濡之,用苦以補之,甘以瀉之;宜服補腎湯藥,壯腎陽,濡心陰,制心火。肺病宜酸以收之,用辛以補之,苦以瀉之;肺氣燥,宜食芝麻以潤其燥。腎病,宜食鹹以補之,用苦以瀉之,辛以潤之;宜以溫補腎陽、滋補腎陰,利溼化痰等等。

書中還把一年四季按五行、五味與臟腑相配,依照生剋制化與陰陽消長原理,論述了每季攝生消息及注意事項。丘處機在書中提出的養生學和醫藥學知識,至今仍有其科學性極高的參考價值。

個人著作

綜述

丘氏有很高的文學修養,其道教詞是同類中的上乘之作,前人對其評價甚高,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詞》收入其詞作的全部內容,顧嗣立編《元詩選》、陶湘補編《景宋金元明詞》、周泳先編《唐宋金元詞鉤沉》、朱祖謀輯《瞗村叢書》亦收入其詩詞。 丘詞收入《磻溪集》,該書主要是丘處機居磻溪、龍門修道時所作,後由其門人編輯結集,共六卷,《正統道藏》收入太平部。唐圭璋先生的《全金元詞》收入其詞作的全部內容,該書“據影印金本及道藏校補朱本”,又據相關書籍增補了十九首,這樣一來,丘詞被唐圭璋先生蒐羅殆盡。

丘處機遺著有《大丹直指》、《攝生消息論》、《蹯溪集》和《鳴道集》等。其詩詞作品,在金、元之交有一定的代表性,後人所編《元詩別裁》、《詞林紀事》都選有他的作品。《蹯溪詞》一卷,由近人朱孝成輯於《疆村叢書》。丘處機西遊經歷,由其弟子李志常的《長春真人西遊記》詳載。

詩選

丘處機文學作品

十年兵災萬民愁,千萬中無一二留。

往年幸逢慈詔下,今春須合冒寒遊。

不辭嶺北三千里,仍念山東二百州。

窮極漏諸殘喘在,早教生民得消憂。

自古中秋月最明,涼風屆後夜彌清。

一天氣象沉銀漢,四海魚龍躍水精。

吳躍樓臺歌吹滿,燕秦部曲酒餚盈。

我之帝所臨河上,欲罷干戈致太平。

天蒼蒼兮臨下土,胡為不救萬民苦?

萬靈日夜相凌遲,飲氣吞聲死無語。

仰天大叫天不應,一物細瑣徒勞形。

安得大千復混沌,免教造物生精靈。

嗚呼天地廣開闢,化生眾生千萬億。

暴惡相侵不暫停,循環受苦知何報。

皇天后土皆有神,見死不救知何因?

下士悲心卻無福,徒勞日夜含酸辛。

極目山川無盡頭,風煙不斷水長流。

如何造物開天地,到此令人放馬牛。

飲血茹毛同上古,峨冠結髮異中州。

聖賢不得垂文化,歷代縱橫只自由。

坡陀折迭路彎環,到處鹽場死水灣。

盡日不逢人過往,經年時有馬回轘。

地無木植惟荒草,天產丘陵沒大山。

五穀不成資奶酪,皮裘氈帳亦開顏。

歷史評價

一言止殺

丘處機熒幕形象

丘處機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當時,蒙古鐵騎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打遍天下無對手,滅國無數,建立了一個世界歷史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當時,蒙古騎兵每攻佔一個城市、一個國家,輕者大肆劫掠、抓戰俘和女人為奴隸,重者屠城,滿城人口盡數屠殺。可是後來當成吉思汗的子孫滅宋之時卻少有屠城,也使得中國多少年來的文化、建築等等諸多方面沒有遭到毀滅性打擊,這中間丘處機所起的作用的不可估量。成吉思汗西征印度之時,丘處機受成吉思汗邀請第一次去會見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深感丘處機知識淵博,以長者之禮待之,丘處機於是以中原文化,諸如孔孟之道引導成吉思汗,才使成吉思汗放棄了攻進中原後大肆屠城掠奪的打算,並且讓其子女學習中原文化,以禮御兵。只因丘處機乃一個道士,在儒家文化為主導的宋朝乃至後世,歷史並沒有給丘處機一個公正的待遇。

金庸是很懂歷史的,而且書中所記錄的丘處機的詩歌乃是歷史上流傳下來真正由丘處機所寫的,而黃藥師是一個虛構的人物,金庸不會為其代筆的。

丘處機對成吉思汗的勸說,減少了蒙古軍進攻中原時的殺戮和破壞,使他在當時已得到大眾的高度評價,亦使全真道成為當時最興盛的宗教。後世不少評價,都盛讚丘處機拯救生靈的功德,甚至超越他在宗教上的貢獻,例如全真道道士撰寫的《金蓮正宗記》便收錄了一個故事,記載三個人在討論丘處機的貢獻,首兩個人分別稱許他的修煉精湛和弘道有功,而最後一人則批評兩者“見其小不見其大”,讚揚丘處機的最大貢獻是使“四百州半獲安生”,倖免於難的百姓“不啻乎百千萬億”;又清高宗撰寫一副對聯,謂“萬古長生,不用餐霞求祕訣;一言止殺,始知濟世有奇功”,都表達了同類的看法,其中“一言止殺”四字成為簡括丘處機貢獻的常用詞。

侷限性

在充分肯定丘處機歷史功績的同時,也要認識到他還有其歷史的和階級的侷限性。例如他的濟世安民思想與實踐活動,雖然對元統治者施行某些緩和民族矛盾的政策有一定影響,但卻難以從根本上改變統治階級對各族人民殘酷剝削和壓迫的狀況。他利用蒙元統治者賦予全真教的特權,雖一時拯救了許多無以為生的貧苦農民,但對元朝統治下的廣大人民的幫助仍是杯水車薪,顯得軟弱無力。從本質上說,丘處機仍是一位虔誠的宗教領袖,他的所作所為在很大程度上是為宣傳和推廣其教派服務的。

宗教在金元時期是統治階級維護和鞏固其統治的重要工具,不可能真正為勞苦大眾服務。再者全真教本身也有不可克服的侷限性,它的宗旨與活動和人民群眾的要求與願望仍有很大差距,因此也就決定了丘處機在當時所能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

人物軼事

電影《止殺令》丘處機熒幕形象

金興定三年(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途中,聽隨行的中原人介紹丘處機法術超人,遣使相召。1220年秋,丘處機率弟子從山東萊州動身,經宜化(今河北宜德),越野狐嶺,東北行至呼倫貝爾,再沿怯綠連河西行,穿越蒙古高原、金山,甫下經別十八里、昌八里(今薪疆昌吉)、阿力麻裡,塔刺思河、塞藍。(今哈薩克斯坦奇姆肯特)、霍闡沒輦(錫爾河)、撒馬爾罕、碣石(今烏茲別克斯坦沙赫裡·沙勃茲),越阿姆河而南,1222年初夏在大雪山(今阿富汗興都庫什山)與成吉思汗會見。進言“敬天愛民為本”,“清心寡慾為要”,被尊稱“神仙”。東歸後,受命在燕京太極宮主管天下道門,使全真道得到較大發展。死後遺骸葬於白雲觀(在今北京宣武區),著有《溪集》、《鳴道集》等。徒弟李志常著《長春真人西遊記》,記其西行經過。

成吉思汗對他的話很讚賞,感嘆地說:“天賜仙翁,以悟朕志”。命左右記錄下來,以此教育幾個兒子,並賜予丘處機虎符和璽書。璽書內容就是現存於內鄉縣石堂山普濟宮《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碣》的碑文。後人評說丘處機有“一言止殺”之功。在行宮中,成吉思汗對丘處機尊禮備至,不喚其姓名,只稱呼“神仙”,並命丘處機統管天下僧道,豁免道士賦稅差役。他們雖為君臣,無綱常之禮,誠摯相見,肝膽相照,被後人傳為佳話。

《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碣》全文共406字,至大二年(1309年)四月石堂山普濟宮道人們為不忘成吉思汗的皇恩,紀念丘神仙的功德,請鄧州(當時內鄉隸屬鄧州)石堂山石匠李進忠將此手詔刻於圓頂石碑上,以詔後人。碑高2米,寬0.63米,碑文行楷。

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碣-手詔碑文

手詔碑文如下:

天厭中原驕華太極之性,朕居北野嗜慾莫生之情,反樸還淳,去奢從儉。每一衣一食,與牛豎馬圉共弊同餐。視民如赤子,養士若兄弟,謀素和,恩素畜。練萬眾以身人之先,臨百陣無念我之後。七載之中成大業,六合之內為一統。非朕之行有德,蓋金之政無恆,是以受天之佑,獲承至尊。南連蠻宋,北接回紇,東夏西夷,悉稱臣佐。念我單于國千載百世以來未之有也。然而任大守重,治平猶懼有缺。且夫刳舟剡楫,將欲濟江河也;聘賢選佐,將以安天下也。朕踐祚以來,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見其人。訪問丘師先生體真履規,博物洽聞……知先生猶隱山東舊境,朕心仰懷無已。先生豈不聞渭水同車、茅廬三顧之事,奈何山川防闊,有失躬迎之禮。朕但遲位側身,齋戒沐浴,選差近侍官劉仲祿,備輕騎素車,不遠千里謹邀。先生仙步,不以沙漠悠遠為念,或以憂民當世之務,或以恤朕保身之術。朕親侍仙座,欽惟先生將咳唾之餘,但授一言,斯可矣。今者,聊發朕之微意萬一,明於詔章。誠望先生既著大道之端,要善無不應,亦豈違眾生小願哉!故慈詔示,惟宜之悉。御寶五月初一。

《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碣》立於石堂山山坳裡,石堂山普濟宮毀於20世紀中期。1976年石堂山普濟宮被內鄉縣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成吉思皇帝賜丘神仙手詔碣》歷經690多個春秋,被完好地保存下來。

紀念活動

農曆正月十九,都要舉辦“燕九節”,這個節日是怎麼來的呢?

“這是紀念丘處機的節日。”棲霞市太虛宮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農曆正月十九是丘處機的生日。據載,丘處機仙化不久,有人看到他,衣帽穿戴與以前一樣等等,由此白雲觀就熱鬧了起來,就有了燕九節盛會。它的本意是“宴丘”,即用酒席祭祀丘處機,叫白了成了“燕九”。

“燕九節”

相傳,正月十八晚,丘處機化身為士族、官吏,或裝成遊人、婦女,或打扮成乞丐重返故居,誰有運氣碰到這位神仙,就能祛病延年。於是,皇帝派人送來祭祀酒席,前來宮內頂禮膜拜的人絡繹不絕,道徒們在松樹下構築十九座簡易圓房,盤腿而坐,進行說法,人人希望有幸遇到道祖真師。有些人索性前往觀內,徹夜不眠,或躲在觀內的僻靜角落,期望會到神仙。因此,清代成書的《燕九節枝詞》詩云:“正月十五燕九節,神仙肯授長生訣,只今留得白雲觀,峭寒遍地霜花結。”正月十九,活動達到高潮。

“燕九節”,也並不是只有十九日這一天,而是從正月初一日就開始了,初八日祭星日,遊人始盛。元代熊夢祥著《析津志》中言“正月初一至十九日,都城人謂之‘燕九節’,傾城士女曳竹枝,俱往南城長春宮、白雲觀,宮觀蕆揚法事燒香,縱情宴玩以為盛節。”

正月十九日,彷彿丘處機的音容笑貌,又浮現在眾人面前。明朝劉侗、於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這樣記載,正月十九日,“相傳是日,真人必來,或化冠紳,或化遊仕冶女,或化乞丐。故羽士十百,結圜松下,冀幸一遇之”。這一天誰有幸遇上長春真人,就能驅除百病,延年益壽。於是,皇帝也遣臣在白雲觀內,擺下酒席,隆重祭丘。前來進香朝拜者,於十八日,從四面八方絡繹不絕趕來白雲觀。丘處機的弟子們,在觀內松樹下,搭起了數座簡易棚房,坐禪說法。有的遊人,乾脆躲在觀內僻靜之處,徹夜不眠,以待良機,何許會喜遇丘真人。十九日,白雲觀內外,遊人如潮,車水馬龍,活動達到高潮。隨著時間的推移,“燕九節”的內容,也在不斷地豐富多彩,逐漸形成大的廟會。有戲劇表演,武術雜技,名盛小吃,工藝品展賣等。廟會的氣氛活躍,規模盛大。

丘處機於公元1191年,由陝西東歸,在故里棲霞縣濱都裡,修建琳宮,敕賜曰“太虛”,即“太虛宮”,當地人也稱“濱都宮”。“燕九節”這天,白雲觀的廟會多熱鬧,濱都宮的廟會就有多熱鬧。丘祖家鄉的“燕九節”與北京白雲觀的廟會,一線相連,遙相呼應,共同紀念丘處機的生日。濱都宮的廟會,更富神話色彩。如棲霞的八大景之一的“長春仙井”,它本是在大旱之年,丘處機為拯救抗旱百姓,與弟子們在濱都宮後,平山腳下,鑿的一眼井。井水確實清澈甘醇,當地和過路的人,都願喝此井的水。後來則傳為:此井是仙井,即“長春仙井”,喝了此井的水,可祛病長壽。所以每逢“燕九節”,汲仙水的人把仙井圍得水洩不通,從早到晚,汲水者川流不息。濱都宮山門前,兩側有一對大石獅子,遊人到此,駐足相觀,令人注目。

“燕九節”這天,兒童們從幾十裡外,由父母帶來,摸摸獅子,可保好養、長大成才。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電影《止殺令》丘處機熒幕形象

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丘處機與其餘六位同門合稱“全真七子”,是一位武學名家。

周浩東版丘處機(20張)

一位豪邁奔放、武藝高強的道士,以及抗金護民的民族英雄人物,這也使他更為大眾所知。

影視形象

1958年電影《射鵰英雄傳》,石堅飾演丘處機;

1976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麥天恩飾演丘處機;

1977年電影《射鵰英雄傳》,楊雄飾演丘處機;

1983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夏雨飾演丘處機;

1984年電視劇《神鵰俠侶》,毛靜順飾演丘處機;

3張

周浩東版丘處機

1988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楊元璋飾演丘處機;

1994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林尚武飾演丘處機;

1995年電視劇《神鵰俠侶》,郭德信飾演丘處機;

1998年電視劇《神鵰俠侶》,李海傑飾演丘處機;

1998年電視劇《神鵰俠侶》,潘虹飾演丘處機;

2000年電視劇《成吉思汗》,宋桂馥飾演丘處機;

2003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周浩東飾演丘處機;

2006年電視劇《神鵰俠侶》,陳繼銘飾演丘處機;

2008年電視劇《射鵰英雄傳》,趙毅飾演丘處機;

2009年2月4日電視劇《丘處機》拍攝;

2013年電影《止殺令》,趙有亮飾演丘處機。

2張

丘處機圖冊

3張

丘處機圖冊

相關記載

醫源資料庫

與丘處機相關書籍

《醫源資料庫》:丘處機 ,著名道士、養生家。1148-1227年,字通密,自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煙臺市)人。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曾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詔前往西域雪山,應其“有長生之藥否”之問時,答以“有衛生之道,無長生之藥。”“敬天愛民之本”“清心寡慾為要”,並以戒殺、清心寡慾等養生之理勸喻太祖。太祖深深折服,並予虎符及璽書贈之。後定居北京,建白雲觀,卒葬後殿中,墓今尚存。養生專著有《攝生消息論》一卷等。

金庸小說

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丘處機與其餘六位同門合稱“全真七子”,是一位武學名家。小說描寫與歷史事實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特別是丘處機傾向支持南宋的立場,便與歷史大相逕庭。

殷謙小說

太祖十四年①,大汗西征,懸旌萬里,金戈鐵馬,直搗花剌子模國。行軍中見彗星出西北,遂以為不祥。大汗問耶律楚材曰:“彗星西出,此何徵兆也?”耶律楚材曰:“臣聞宋有方士丘處機,百歲之人能與神通,且天文地理無所不知,傳其洞悉長生之術,宋人皆謂之神仙也,君可詔召入見。”大汗曰:“神仙可來否?”耶律楚材曰:“金人貪而無道,而宋怨之。今大汗欲西征,必得西域之地,而後滅夏,金可得矣。鐵騎所到之處,無有不降者,所指者下,天下莫敢不服。今宋人皆自危,大汗詔召入見,方士必來。臣聞方士年邁,只恐……”大汗曰:“無妨,既是神仙,自異於常人也,縱有萬里之遙,如近在咫尺。”耶律楚材聞之,默然無以應。

太祖十五年②春,金將武仙於真定入降。九月,木華黎駐軍真定,當是時,大汗以近臣劉仲祿為使,奉《召丘神仙手詔》南下聘丘處機。木華黎聞宋、金亦遣使詔丘處機,令武仙以三千騎先遣往謁,告真人曰:“天子欲召見真人,請待來使。”丘處機猶豫未決。十月,劉仲祿至,宣大汗詔諭,乃教真人應詔西行。眾皆憂勞真人,乃勸辭之,以應詔宋、金。丘則不然,謂眾曰:“今大汗欲成霸業,故得數萬之眾不足以為疆,得千里之地不足以為廣,今御駕親征,西伐異域,難得而制也。其後必東征大金,南服宋夏,背北而成天下王。老朽悉知鐵騎過往之處,千里無煙,民不堪命,故憂之也。當此之時,棄民墜塗炭而不顧,於心何忍也,此番西行,望化梟為鳩,實乃天賜蒼生之洪福也。”眾復勸之不能。真人意決,攜十八弟子隨劉仲祿西行,自為詩曰:“辭家別袂到西壤,萬里赤地話淒涼。豈我薄情絕親友,只為蒼生免災殃。”眾閱之,無不流涕而去者,遂於一夜眾口交傳,出行之日,萬民攀送,淚別百里……(內容節選自長篇小說《成陵密碼》,殷謙著,北京東方資治文化傳播中心版權所有。)

《全真脊樑:丘處機大傳》

七真

“知人論世。”丘處機生逢亂世,一生經歷了金朝七帝、南宋五帝。在他人生的八十載歲月中,他經歷了金、南宋、西夏三個並立的王朝從發展到衰落,並親眼看到了蒙古帝國的崛起。他逝世的那一年(1227),西夏滅亡,南宋立國一百週年,蒙古帝國立國二十一週年,成吉思汗去世。在他去世七年後金滅亡,四十四年後元朝建立,半個世紀後南宋滅亡。作為一個風雲人物,丘處機言行思想的形成和他那個時代密切相關,所以本書力圖在一個恢弘壯闊而又錯綜複雜的歷史背景下來刻畫丘處機,說明時勢英雄、英雄時勢相輔相成。

但是,僅止於此,仍不能全面地刻畫丘處機,因為這只是橫向方面。從縱向方面說,丘處機還是中國道教史上的一個著名人物、全真教的領軍人物,所以本書還力圖在道教和全真教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來刻畫丘處機在寫作過程中,筆者從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出發,摒棄了道教記載中的大量荒誕、虛幻的東西,並通過歷史事實加以剖析、否定,客觀、真實地記載和評價全真教及丘處機其人,還歷史以本來面目,給讀者一個真實可信的丘處機。

由王重陽創立、丘處機發揚光大的全真教雖然為了維護宗教的神祕性,仍然保留了一些諸如“仙人授經”的東西,但比之以前的道教卻有了較大的進步,其思想和主張增加了許多現實性、可行性、合理性的成分。比如:傳統的道教宣揚的是修煉成仙、脫胎換骨、飛昇永生,而王重陽認為這是愚蠢的。

王重陽批判道:“欲永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也。”他強調只要保全真性、萬緣不掛,就是長生了。丘處機則更明確地提出:“有衛生之道,而無長生之藥。”我想,正是因為丘處機的這些現實性和理性的思想加上他拯世濟民的人文思想及行動,使得他在中國的宗教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成就為一代宗師。

相關新聞

3張

電影《止殺令》

趙有亮顛覆性演繹丘處機 《止殺令》進北美院線

2013年4月,在電影《止殺令》中,趙有亮飾演的丘處機,顛覆了所有人的印象,影片講述的是歷史上真實發生的丘處機勸阻成吉思汗“止殺令東歸”的傳奇,電影《止殺令》也憑藉國際題材和製作水準打入了北美主流院線。全真七子之一的“丘處機”,因為金庸的作品被屢次改編成影視作品,而成為觀眾耳熟能詳的人物。

没怎么大变样
2017-03-30

歷史上確有其人一金庸小說人物並非杜撰

丘處機(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號長春子,南宋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

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
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並因以74歲高齡而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世界(行程35000裡)。在道教歷史和信仰中,丘處機被奉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龍門派的祖師。

早年經歷

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
年十九出家寧海昆嵛山,(今牟平境內)。1167年開始學道。1168年拜全真道祖師王重陽為師,王重陽為他取名處機,字通密,號長春子。

聲名大振

1188年(大定二十八年)三月,丘處機應金世宗召,從王重陽故居赴燕京(今北京),奉旨塑王重陽、馬丹陽(時已去世)像於官觀,並職“高功”,主持了“萬春節”醮事。對皇帝作出了“持盈守成”的告誡。此時丘處機已名聲大振。

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

1191年(明昌二年)秋,丘處機東歸故里,修建了一處修道之所,金章宗賜匾額“太虛觀”,即後來的太虛宮。因該宮地處濱都裡村,棲霞人俗稱之濱都宮

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

1227年(正大四年)農曆七月初九日,丘處機在長春宮寶玄堂逝世,享齡80歲,瑞香氤氳整個北京城三日,世人稱奇。逝世一週年,他的弟子將他安葬在長春宮內的處順堂。

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

元世祖時,追尊其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為紀念“邱神仙”的無量功德,遂定其生辰正月十九為燕九節,歲歲慶祝至今,現已成為京津地區的著名風俗之一

旺财转运寻微sLx399
2017-04-10

然而現在有兩個不同的聲音,有的認為丘處機武功已經得到了原著中的認可,是無可辯駁的全真教王重陽之下的頂尖人物,有的人卻覺得丘處機雖然憑著性格直率,嫉惡如仇,有一股衝勁,但是在內功修為和道法的研習上,遠遠不及馬鈺。

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

黃藥師曾經誇獎馬鈺為全真教首徒當之無愧;江南七怪均認為馬鈺的功夫不在丘處機之下,只是馬鈺專注於習武、練氣、辟穀、修習內功等多方面,為人低調不張揚,因此名聲遠不如丘處機。

在劍術方面,馬鈺和丘處機都成就非凡,是全真七子裡的佼佼者;在內功方面,是為人低調的馬鈺道高一籌,丘處機則因為常年在外奔波,或許疏於練功導致了不進則退;

在辟穀方面,丘處機性情豪爽,飲酒食肉不在話下,並沒有刻意去辟穀練氣;而馬鈺在辟穀方面卻是大有所成。心情恬淡的馬道長常年堅持辟穀,用丹藥代替五穀來維持生命所需,不僅內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他的外貌也變得神清氣爽,仙風道骨,貌似神仙中人。

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

真正的武林高手,往往因為修為太高,看透了生死輸贏,所以已經不屑於爭勝負,論高下。而馬鈺就是此道中人。在王重陽逝世後,馬鈺成為了全真道第二任掌教。

因此看來,馬鈺和丘處機誰厲害這個問題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馬鈺作為全真道第二任掌教真人,可以說是內外兼修,道法高深,自然比丘處機更勝一籌了。

null142920159
2017-03-30

歷史上有丘處機本人,傳說的“全真七子”的確有。丘處機在今天的煙臺牟平昆嵛山修行,受於牟平首富周伯通供養(和金庸小說不一樣在於丘處機和周伯通的關係在現實中實屬師徒(友)關係),使得全真教義得以傳播。晚年北上西行勸過成吉思汗憐憫蒼生停止殺戮,後人傳為“止殺”故事。基於這個故事前些年被拍作電影《止殺令》。目前在昆嵛山也留下了許多古蹟,當地也有很多丘處機真人的傳奇故事。

附加百度記錄的詞條內容:

丘處機(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並因以74歲高齡而遠赴西域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世界(行程35000裡)。

爱打台球de钟舒欣

像他這種類型的人很多!打著正義的旗號卻連累了無辜!射鵰的悲劇皆因他而起!是個很噁心的人渣像他這種類型的人很多!打著正義的旗號卻連累了無辜!射鵰的悲劇皆因他而起!是個很噁心的人渣像他這種類型的人很多!打著正義的旗號卻連累了無辜!射鵰的悲劇皆因他而起!是個很噁心的人渣!

等待腾空而起
2017-03-30

有的。我曾看過《中華上下五千年》,裡面就有一節內容是講丘處機的。丘處機,乾道,字通密,道號長春子,是道教主流全真道掌教教主以及執掌天下道教的宗教領袖,登州棲霞人士(今屬山東),中國金代著名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道教領袖、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並因以74歲高齡而遠赴西域行程35000裡勸說成吉思汗止殺愛民而聞名世界。他的形象也被用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更為人所熟知。

东都有湘
2017-04-04

丘處機乃中國歷史上宋、金、蒙時期階段的全真教教主,也就是中國道教中人。丘處機之所以能夠歷史留名,主要就在於有記載稱丘處機74歲那年遠赴萬里北上西行覲見成吉思汗,並勸阻開導成吉思汗止殺愛民的思想,因而丘處機以這個“止殺令”聞名天下。

那麼中國歷史上真有丘處機嗎?關於這一點,本文認為中國歷史上是否真有丘處機這個人其實並不重要,然而重要的是,恰恰卻說明了在中國歷史上這段時期階段,應該是真實的發生了一個讓中國儒家主流思想無比忌諱的難堪事件,所以極大可能這個事件被進行了移花接木的本來面貌篡改顛覆。

因為我們知道在中國存在有兩大教義,佛教和道教。而道教一般是受到來自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統治階級皇權政治的重視,佛教卻是受到了廣大的普通百姓膜拜敬重。因此道教無形之中就與普通的廣大老百姓自然拉開了距離,所以在老百姓看來道教就越發顯得神祕莫測。

可是實際上的中國道教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多濃厚神祕色彩,因為道教在中國曆代封建皇權統治者眼裡,無非就是屬於服務方向地理標示的行業。要知道在中國古代想要確定一個地理的方向位置,可沒有我們今天想象的那麼容易簡單。

但是地理位置的方向重要性,對於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封建統治階級來說,這可就是關係到政權安危的天大事情。試想一個王朝的統治階級首先如果連最起碼的本地域範圍內,所有重要位置的地理方向都搞不清,又如何可以要求進行統治?

因此中國的道教也就是憑據天象星辰的自然佈局這些可視特點,通過隨時觀察來進行標示調整,作為最終要求確定的地理方向位置參照座標。中國道家之所以喜歡雲遊四海,不就是因為這些標註的天象星辰座標需要進行現場實地印證。

毫無疑問,做為成吉思汗肯定是不會迷信世界上有什麼長生不老的荒謬傳聞。那麼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丘處機在憑據天象星辰來做為地理方向位置要求的座標準確造化上,具有顯著的專業成效性。因此這些對於善長帶兵打仗、長途奔襲的成吉思汗來說,當然是很重要的。

不過即便丘處機具有這些顯著要求的專業成效性,但還不至於讓成吉思汗親自來發出邀請。因為這也只是屬於一個專業技術性要求的必有事情,並不屬於思想性要求的策略實施認知意識。而且同樣蒙古帝國在此方面肯定是專門設置有要求對口的機構部門。

何況是在中國歷史上發生的歷朝歷代政權更替戰爭當中,也沒有特別彰顯過像丘處機這種類型的歷史人物,同樣也受到了來自新建立政權的統治者們像成吉思汗一般的特別禮待。至少做為統治者們要求的統治基點價值對象,基本上都是一致的,而不可能出現什麼例外的與眾不同。

說明中國歷史在這段時期階段有關成吉思汗親自邀請丘處機北上西行覲見,應該對當時的宋、金、蒙民間社會產生了相當強烈的轟動和震撼效應。可以想象按照成吉思汗要求建立的蒙古軍事帝國特點來看,只會是要求採取集結大規模軍隊,公開正式進行橫跨宋、金境內的絕對邀請。

反映出只有是在蒙古帝國的軍事力量強大性上已經超越了宋、金兩朝,成吉思汗才可能親自發出這種邀請要求。因為這不僅是完全代表了成吉思汗神聖不可侵犯的最高權威要求性,更是完全代表了蒙古帝國整體對外要求的形象尊嚴性。

所以做為成吉思汗擁有的地位認知高度,能夠發出這種邀請就不會是簡簡單單的“發邀等邀”,而是“發邀必達”!那麼宋、金兩朝只會是面臨要不選擇爆發戰爭,還是就是保證滿足成吉思汗要求強勢的和平入鏡。

並且可想而知,宋、金兩朝並不能確定成吉思汗是衝著這種邀請而來?還是故意借這種邀請被拒來尋找戰爭理由?當然宋、金兩朝肯定都會選擇同意蒙古帝國這種非戰爭要求的和平入境邀請行為。都不想直接成為是成吉思汗個人以及整個蒙古帝國要求的死敵。

不過蒙古大軍大部應該還是位於邊境線上,形成邀請需要保證的絕對強大軍事震撼性。但是歷史上被成吉思汗親自邀請的除了丘處機之外,沒有第二個人了。這就好像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希特勒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求學期間,得到了來自一對中國夫婦無私的真誠幫助,當希特勒成為德國元首時,親自派人滿歐洲的尋找這對中國夫婦未果。

現在再來對應成吉思汗,能夠讓成吉思汗親自派人發出邀請的,絕對不會是這個什麼道家中人丘處機!而是成吉思汗在做奴隸期間受到了一位來自中國內地還識幾個字、但博有遠見的普通庶族發配人士真誠的認知幫助開導,由於此人的身份、連中國儒家思想要求的外圍的外圍中人都不是。

沒想到竟然可以受到來自大蒙古帝國的成吉思汗親自邀請,這不就是直接羞煞死了中國的儒家思想大儒們身上那可憐又無恥的自尊心嗎?雖然成為不了成吉思汗哪個實際邀請的人,但是中國的儒家思想大儒們,卻可以通過控制的筆桿子來意淫出另外一個受到成吉思汗邀請的人物。常言說得好“最毒不過婦人心”,“最壞就在惡儒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