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戰艦聯盟(戰艦世界)是否應該取消AP彈?為什麼?

忽然想到甲午海戰中,如果北洋水師的人們像我玩遊戲一樣,使用類似日本那種苦味酸炮彈,全程使用苦味酸炮彈,會不會改寫歷史,據說北洋水師的人們見過苦味酸炮彈,本來想學習仿造新式炮彈,但是卻被新炮彈爆炸的威力嚇到了,膽子太小,把新的炸藥和炮彈扔在了一邊,失去了機會,這是真的嗎?\n
2 個回答
敢为青年游场
2019-08-16

敢哥覺得肯定不應該呀,每種炮彈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如果單純因為AP彈傷害不穩定就取消AP彈,那麼遊戲會變的同質化嚴重,缺乏可玩性,久而久之肯定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這個是我們這些玩家不想看到的。

敢哥覺得肯定不應該呀,每種炮彈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如果單純因為AP彈傷害不穩定就取消AP彈,那麼遊戲會變的同質化嚴重,缺乏可玩性,久而久之肯定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這個是我們這些玩家不想看到的。

AP彈AE彈區別

敢哥覺得肯定不應該呀,每種炮彈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如果單純因為AP彈傷害不穩定就取消AP彈,那麼遊戲會變的同質化嚴重,缺乏可玩性,久而久之肯定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這個是我們這些玩家不想看到的。

AP彈AE彈區別

AP彈即穿甲彈,打厚裝甲目標有穩定輸出,可以用來打對方內部模塊,但是打輕型裝甲會導致過穿而降低造成的傷害。在戰艦裡面是一般爆敵人核心,炸敵人彈藥庫造成殉爆,但是沒有穿甲就很尷尬了傷害低而且跳彈的機率特別大。AE彈有名高爆彈,簡單粗暴還能引起起火。打輕裝甲目標有奇效,而且還能點火。

AP彈優劣勢

敢哥覺得肯定不應該呀,每種炮彈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如果單純因為AP彈傷害不穩定就取消AP彈,那麼遊戲會變的同質化嚴重,缺乏可玩性,久而久之肯定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這個是我們這些玩家不想看到的。

AP彈AE彈區別

AP彈即穿甲彈,打厚裝甲目標有穩定輸出,可以用來打對方內部模塊,但是打輕型裝甲會導致過穿而降低造成的傷害。在戰艦裡面是一般爆敵人核心,炸敵人彈藥庫造成殉爆,但是沒有穿甲就很尷尬了傷害低而且跳彈的機率特別大。AE彈有名高爆彈,簡單粗暴還能引起起火。打輕裝甲目標有奇效,而且還能點火。

AP彈優劣勢

AP彈雖然在很多時候不如HE彈好用,在新手嚴重HE彈就是萬能的,但是AP彈在很多老玩家手中就是神器。當主炮AP彈穿深足夠擊穿目標裝甲時,可以造成比HE彈更高的瞬時傷害,穿透裝甲可造成致命傷害,並且峰值傷害比HE高但是不穩定。AP彈有跳彈的設定,所以遠距離拋射的AP彈傷害並不可靠。

適用

敢哥覺得肯定不應該呀,每種炮彈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如果單純因為AP彈傷害不穩定就取消AP彈,那麼遊戲會變的同質化嚴重,缺乏可玩性,久而久之肯定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這個是我們這些玩家不想看到的。

AP彈AE彈區別

AP彈即穿甲彈,打厚裝甲目標有穩定輸出,可以用來打對方內部模塊,但是打輕型裝甲會導致過穿而降低造成的傷害。在戰艦裡面是一般爆敵人核心,炸敵人彈藥庫造成殉爆,但是沒有穿甲就很尷尬了傷害低而且跳彈的機率特別大。AE彈有名高爆彈,簡單粗暴還能引起起火。打輕裝甲目標有奇效,而且還能點火。

AP彈優劣勢

AP彈雖然在很多時候不如HE彈好用,在新手嚴重HE彈就是萬能的,但是AP彈在很多老玩家手中就是神器。當主炮AP彈穿深足夠擊穿目標裝甲時,可以造成比HE彈更高的瞬時傷害,穿透裝甲可造成致命傷害,並且峰值傷害比HE高但是不穩定。AP彈有跳彈的設定,所以遠距離拋射的AP彈傷害並不可靠。

適用

AP彈威力一般大於HE彈。對付露側面的巡洋艦可以直接一輪AP彈抽過去。幸運的話可以打出核心區。戰列艦一般都是用AP彈。部分巡洋艦也使用AP彈。

敢哥覺得肯定不應該呀,每種炮彈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如果單純因為AP彈傷害不穩定就取消AP彈,那麼遊戲會變的同質化嚴重,缺乏可玩性,久而久之肯定會造成不可逆的損傷,這個是我們這些玩家不想看到的。

AP彈AE彈區別

AP彈即穿甲彈,打厚裝甲目標有穩定輸出,可以用來打對方內部模塊,但是打輕型裝甲會導致過穿而降低造成的傷害。在戰艦裡面是一般爆敵人核心,炸敵人彈藥庫造成殉爆,但是沒有穿甲就很尷尬了傷害低而且跳彈的機率特別大。AE彈有名高爆彈,簡單粗暴還能引起起火。打輕裝甲目標有奇效,而且還能點火。

AP彈優劣勢

AP彈雖然在很多時候不如HE彈好用,在新手嚴重HE彈就是萬能的,但是AP彈在很多老玩家手中就是神器。當主炮AP彈穿深足夠擊穿目標裝甲時,可以造成比HE彈更高的瞬時傷害,穿透裝甲可造成致命傷害,並且峰值傷害比HE高但是不穩定。AP彈有跳彈的設定,所以遠距離拋射的AP彈傷害並不可靠。

適用

AP彈威力一般大於HE彈。對付露側面的巡洋艦可以直接一輪AP彈抽過去。幸運的話可以打出核心區。戰列艦一般都是用AP彈。部分巡洋艦也使用AP彈。

敢哥總結:敢哥覺得沒有最厲害的炮彈,只有最適用的炮彈,AP彈當然不應該被淘汰呀。

响宝宝改二甲
2019-06-03

先說說什麼是苦味酸吧

苦味酸,化學名2,4,6-三硝基苯酚,字母縮寫TNP、PA是一種炸藥,名字由希臘語的πικρος(苦味)得來,味道很苦。純淨物室溫下呈略帶黃色的結晶,難溶於四氯化碳,微溶於二硫化碳,易溶於丙酮、苯等有機溶劑,溶於熱水、乙醇、乙醚。它是苯酚的三硝基取代物,受硝基吸電子效應的影響而有很強的酸性。

乾燥的苦味酸感度較低,略高於TNT(三硝基甲苯),儲存和運輸都比較安全。但是某些苦味酸鹽的感度較高,因此儲存苦味酸必須用非金屬容器,裝於彈體中的苦味酸必須經過嚴格的乾燥,以阻止苦味酸腐蝕金屬,生成高感度的鹽。

苦味酸的氧平衡為-45.39%,爆發點320℃(5s),當密度為1.70g·cm-3時,爆熱和爆速分別為4.52MJ·kg-1和7.35km·s-1;密度為1.72g·cm-3時,爆壓為26.5GPa,爆溫約3000K,爆容約680L·kg-1。撞擊感度24%-36%,對摩擦不敏感。做功能力為315cm3(鉛孔擴張值),等效105%TNT當量;猛度16mm(鉛柱壓縮值),等效103%TNT當量。

先說說什麼是苦味酸吧

苦味酸,化學名2,4,6-三硝基苯酚,字母縮寫TNP、PA是一種炸藥,名字由希臘語的πικρος(苦味)得來,味道很苦。純淨物室溫下呈略帶黃色的結晶,難溶於四氯化碳,微溶於二硫化碳,易溶於丙酮、苯等有機溶劑,溶於熱水、乙醇、乙醚。它是苯酚的三硝基取代物,受硝基吸電子效應的影響而有很強的酸性。

乾燥的苦味酸感度較低,略高於TNT(三硝基甲苯),儲存和運輸都比較安全。但是某些苦味酸鹽的感度較高,因此儲存苦味酸必須用非金屬容器,裝於彈體中的苦味酸必須經過嚴格的乾燥,以阻止苦味酸腐蝕金屬,生成高感度的鹽。

苦味酸的氧平衡為-45.39%,爆發點320℃(5s),當密度為1.70g·cm-3時,爆熱和爆速分別為4.52MJ·kg-1和7.35km·s-1;密度為1.72g·cm-3時,爆壓為26.5GPa,爆溫約3000K,爆容約680L·kg-1。撞擊感度24%-36%,對摩擦不敏感。做功能力為315cm3(鉛孔擴張值),等效105%TNT當量;猛度16mm(鉛柱壓縮值),等效103%TNT當量。

直接硝化苯酚會造成氧化,使產率降低,因此苦味酸是通過苯酚的磺化製得苯酚二磺酸,再用濃硝酸硝化製得。該過程利用了磺化反應的可逆性,既避免了氧化,也引入了硝基。

苦味酸發明於公元1771年,在發明之後近一個世紀時間裡,一直用作黃色染料。後因為爆炸事故,爆炸性質才被人們發現,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炸藥。基於它用做黃色染料的歷史和極強的染黃色能力,又被稱為黃色炸藥,曾廣泛用於裝填炮彈、航空炸彈、地雷、手榴彈等幾乎所有軍用彈藥。1873年,Hermann Sprengel發現苦味酸可以作為起爆藥,並可用於軍事高爆炸藥。 1885年,法國化學家Eugène Turpin申請了專利,把苦味酸作為炸藥與炮彈發射裝藥。全世界主要國家迅速發生了一場軍事技術革命:1887年法國採用了苦味酸與火棉混合炸藥,稱為melinite(中譯麥寧炸藥);1888年英國開始製造類似的炸藥,稱為lyddite(中譯立德炸藥、裂地藥、列底炮藥);日本製造了改進的下瀨火藥;1889年,奧匈帝國開始製造了苦味酸與三硝基甲酚胺鹽混合的炸藥ecrasite;1894年,沙俄開始把苦味酸用作炮彈發射藥;1906年,美國使用苦味酸胺(稱作Dunnite或explosive D)。

先說說什麼是苦味酸吧

苦味酸,化學名2,4,6-三硝基苯酚,字母縮寫TNP、PA是一種炸藥,名字由希臘語的πικρος(苦味)得來,味道很苦。純淨物室溫下呈略帶黃色的結晶,難溶於四氯化碳,微溶於二硫化碳,易溶於丙酮、苯等有機溶劑,溶於熱水、乙醇、乙醚。它是苯酚的三硝基取代物,受硝基吸電子效應的影響而有很強的酸性。

乾燥的苦味酸感度較低,略高於TNT(三硝基甲苯),儲存和運輸都比較安全。但是某些苦味酸鹽的感度較高,因此儲存苦味酸必須用非金屬容器,裝於彈體中的苦味酸必須經過嚴格的乾燥,以阻止苦味酸腐蝕金屬,生成高感度的鹽。

苦味酸的氧平衡為-45.39%,爆發點320℃(5s),當密度為1.70g·cm-3時,爆熱和爆速分別為4.52MJ·kg-1和7.35km·s-1;密度為1.72g·cm-3時,爆壓為26.5GPa,爆溫約3000K,爆容約680L·kg-1。撞擊感度24%-36%,對摩擦不敏感。做功能力為315cm3(鉛孔擴張值),等效105%TNT當量;猛度16mm(鉛柱壓縮值),等效103%TNT當量。

直接硝化苯酚會造成氧化,使產率降低,因此苦味酸是通過苯酚的磺化製得苯酚二磺酸,再用濃硝酸硝化製得。該過程利用了磺化反應的可逆性,既避免了氧化,也引入了硝基。

苦味酸發明於公元1771年,在發明之後近一個世紀時間裡,一直用作黃色染料。後因為爆炸事故,爆炸性質才被人們發現,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炸藥。基於它用做黃色染料的歷史和極強的染黃色能力,又被稱為黃色炸藥,曾廣泛用於裝填炮彈、航空炸彈、地雷、手榴彈等幾乎所有軍用彈藥。1873年,Hermann Sprengel發現苦味酸可以作為起爆藥,並可用於軍事高爆炸藥。 1885年,法國化學家Eugène Turpin申請了專利,把苦味酸作為炸藥與炮彈發射裝藥。全世界主要國家迅速發生了一場軍事技術革命:1887年法國採用了苦味酸與火棉混合炸藥,稱為melinite(中譯麥寧炸藥);1888年英國開始製造類似的炸藥,稱為lyddite(中譯立德炸藥、裂地藥、列底炮藥);日本製造了改進的下瀨火藥;1889年,奧匈帝國開始製造了苦味酸與三硝基甲酚胺鹽混合的炸藥ecrasite;1894年,沙俄開始把苦味酸用作炮彈發射藥;1906年,美國使用苦味酸胺(稱作Dunnite或explosive D)。

中日甲午戰爭、1898年英國殖民蘇丹的恩圖曼戰役、布爾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都廣泛使用了苦味酸炸藥。

由於苦味酸容易與彈體金屬反應,產生感度很高的苦味酸鹽,所以時常發生彈藥的意外爆炸,造成士兵傷亡。1917年12月6日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大爆炸造成了2000餘人死亡,就是由於苦味酸炮彈的安全事故造成的。1943年陸奧號戰列艦爆炸也被懷疑與之相關。1902年,德國開始用更穩定、安全的TNT替代苦味酸作為炮彈裝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其它各國陸續完成替換苦味酸軍用炸藥。在20世紀下半葉趨於淘汰。苦味酸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酸鹼指示劑和醫用收斂藥。

其實上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為什麼不用苦味酸作為炮彈裝藥

另外不要忘記一個問題

苦味酸彈藥的反應方式更接近於高爆炸藥

此種炮彈無論鐵木中彈即燃

這種炮彈對於輕裝甲目標非常有效

但對於重裝甲目標作用實際有限

黃海海戰中

定遠號和鎮遠號均中單兩百發以上,但均為失去戰鬥力

對於鐵甲艦這種重型目標

唯有擊穿其厚重的主要裝甲並傷害到其核心組件才能造成有效的傷害

例如彈藥艙 輪機艙

這類核心艙室一般都在主裝甲的保護下

但一旦主裝甲被擊穿,這些核心艙室受到損傷

即使是戰列艦也會很快失去戰鬥力

而苦味酸並不太適合用於穿甲用途

一般的穿甲彈的內部裝藥並不向高爆彈(榴彈)那麼多

因為其的主要目的是擊穿裝甲

另外

想想黃海海戰如果北洋水師使用了苦味酸炮彈會發生什麼吧

實際上改變不了什麼

因為這場海戰再開打前就基本上註定要輸

以下有幾點分析

  1. 1894年中日對比是20CM以上火炮:31/15,20CM以下火炮230/140,速射機關炮244/294,魚雷管39/43,航速11.48/12.84,鐵甲艦2/0,裝甲巡洋艦3/1,防護巡洋艦3/8。
  2. 日軍戰術發揮速度優勢。日軍第一遊擊隊因此在開戰時能把握時機,集中火力攻擊清軍隊形最弱的地方,並且成功追擊擊沈一艘逃逸的敵艦。
  3. 日軍掌握了戰場主動權。日軍單縱陣保持了最大戰術彈性,容易執行,保持戰列線的整齊,充分發揮了舷側火力。清軍採用的橫陣本不一定處於劣勢,但此陣要求各艦軍官嫻熟駕駛,而清軍並沒有此素質,開戰不久就隊形混亂,陷入各自為戰的局面,北洋主力還一度被日軍從兩面夾擊。
  4. 北洋海軍將領素質低於日軍。北洋海軍將領大多數是福建船政學堂駕駛班早期畢業生,由於早期辦學水平不足,他們在船政學堂僅接受簡單的英文、算法、駕駛、測算、槍炮操法培訓。1877年春,清政府在福建船政學堂第一、二屆畢業生中選出12人的海軍留學生,打算進入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培訓。但其中劉步蟾、林泰曾、蔣超英三人到英國後僅上艦實習就結束訓練。黃建勳、林穎啟、江懋祉三人未通過入學考試,也只參與上艦實習,只有包括嚴復的六人入校。而留學生監督官李鳳苞向朝廷稟報,成績排名卻是“甲等:劉步蟾、林泰曾、嚴復、蔣超英;乙等:薩鎮冰、方伯謙、何心川、葉祖珪;丙等:林永升、林穎啟、江懋祉、黃建勳。”劉步蟾、林泰曾日後成為北洋海軍的主要將領。進入北洋水師後,以劉步蟾為首的北洋“福建幫”管帶群體,將對北洋水師嚴加訓練的英國教官琅威理逼走。
  5. 倪樂雄認為,日軍單位時間火力十倍於清軍。如果日本聯合艦隊決定晚一小時再收兵,北洋水師將被多擊沉2艘主力軍艦。
  6. 北洋軍艦中彈遠多於日軍。日軍中彈最多的是赤城號,中彈30發,餘艦中有7艘中彈是個位數。相比之下,北洋除濟遠號因先逃而中彈15發,其餘各艦中彈都在百發以上,鎮遠號、來遠號中彈至少二百發,被擊沉各艦中彈也至少二百發。這顯示清軍射擊命中率低於日軍。

以上幾點基本上已經註定黃海海戰打不贏

雖然火力上有一定的優勢

但由於軍事素養基本沒有

軍備又有差距

說句不好聽的

就按照北洋水師的那個炮術

開個大和過來都打不贏

不管你使用什麼彈藥

打的中才行吧?

以北洋水師各艦的命中率

打的贏才有鬼了

另外穿甲彈肯定是不可能被代替的

現實中的高爆彈並沒有遊戲裡那麼實在

火災的確會帶來很多連鎖反應

但對於戰列艦級別的重型艦艇

火災能造成的實際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這也是為什麼在進入無畏艦時代之後艦炮開始向大口徑和長射程發展

魚雷的概念實際上也是一樣的

無非都是擊穿裝甲

但高爆炸彈並不能很好地執行這個任務

至少對於重型艦艇來說不行

另外前面也說了苦味酸在乾燥情況下還算安全

但受潮以及和彈體金屬接觸之後就容易變得不穩定

所以這種裝藥才慢慢地被淘汰了(基本上一戰之後就沒有太多的使用)

對於軍艦這種長時間和水打交道的

苦味酸的危險性更大

而彈藥殉爆的代價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

轉發點贊人人有責

本人專業解答戰艦世界相關問答(有時候還寫一點GalGame相關文章)

先說說什麼是苦味酸吧

苦味酸,化學名2,4,6-三硝基苯酚,字母縮寫TNP、PA是一種炸藥,名字由希臘語的πικρος(苦味)得來,味道很苦。純淨物室溫下呈略帶黃色的結晶,難溶於四氯化碳,微溶於二硫化碳,易溶於丙酮、苯等有機溶劑,溶於熱水、乙醇、乙醚。它是苯酚的三硝基取代物,受硝基吸電子效應的影響而有很強的酸性。

乾燥的苦味酸感度較低,略高於TNT(三硝基甲苯),儲存和運輸都比較安全。但是某些苦味酸鹽的感度較高,因此儲存苦味酸必須用非金屬容器,裝於彈體中的苦味酸必須經過嚴格的乾燥,以阻止苦味酸腐蝕金屬,生成高感度的鹽。

苦味酸的氧平衡為-45.39%,爆發點320℃(5s),當密度為1.70g·cm-3時,爆熱和爆速分別為4.52MJ·kg-1和7.35km·s-1;密度為1.72g·cm-3時,爆壓為26.5GPa,爆溫約3000K,爆容約680L·kg-1。撞擊感度24%-36%,對摩擦不敏感。做功能力為315cm3(鉛孔擴張值),等效105%TNT當量;猛度16mm(鉛柱壓縮值),等效103%TNT當量。

直接硝化苯酚會造成氧化,使產率降低,因此苦味酸是通過苯酚的磺化製得苯酚二磺酸,再用濃硝酸硝化製得。該過程利用了磺化反應的可逆性,既避免了氧化,也引入了硝基。

苦味酸發明於公元1771年,在發明之後近一個世紀時間裡,一直用作黃色染料。後因為爆炸事故,爆炸性質才被人們發現,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炸藥。基於它用做黃色染料的歷史和極強的染黃色能力,又被稱為黃色炸藥,曾廣泛用於裝填炮彈、航空炸彈、地雷、手榴彈等幾乎所有軍用彈藥。1873年,Hermann Sprengel發現苦味酸可以作為起爆藥,並可用於軍事高爆炸藥。 1885年,法國化學家Eugène Turpin申請了專利,把苦味酸作為炸藥與炮彈發射裝藥。全世界主要國家迅速發生了一場軍事技術革命:1887年法國採用了苦味酸與火棉混合炸藥,稱為melinite(中譯麥寧炸藥);1888年英國開始製造類似的炸藥,稱為lyddite(中譯立德炸藥、裂地藥、列底炮藥);日本製造了改進的下瀨火藥;1889年,奧匈帝國開始製造了苦味酸與三硝基甲酚胺鹽混合的炸藥ecrasite;1894年,沙俄開始把苦味酸用作炮彈發射藥;1906年,美國使用苦味酸胺(稱作Dunnite或explosive D)。

中日甲午戰爭、1898年英國殖民蘇丹的恩圖曼戰役、布爾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都廣泛使用了苦味酸炸藥。

由於苦味酸容易與彈體金屬反應,產生感度很高的苦味酸鹽,所以時常發生彈藥的意外爆炸,造成士兵傷亡。1917年12月6日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大爆炸造成了2000餘人死亡,就是由於苦味酸炮彈的安全事故造成的。1943年陸奧號戰列艦爆炸也被懷疑與之相關。1902年,德國開始用更穩定、安全的TNT替代苦味酸作為炮彈裝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其它各國陸續完成替換苦味酸軍用炸藥。在20世紀下半葉趨於淘汰。苦味酸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酸鹼指示劑和醫用收斂藥。

其實上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為什麼不用苦味酸作為炮彈裝藥

另外不要忘記一個問題

苦味酸彈藥的反應方式更接近於高爆炸藥

此種炮彈無論鐵木中彈即燃

這種炮彈對於輕裝甲目標非常有效

但對於重裝甲目標作用實際有限

黃海海戰中

定遠號和鎮遠號均中單兩百發以上,但均為失去戰鬥力

對於鐵甲艦這種重型目標

唯有擊穿其厚重的主要裝甲並傷害到其核心組件才能造成有效的傷害

例如彈藥艙 輪機艙

這類核心艙室一般都在主裝甲的保護下

但一旦主裝甲被擊穿,這些核心艙室受到損傷

即使是戰列艦也會很快失去戰鬥力

而苦味酸並不太適合用於穿甲用途

一般的穿甲彈的內部裝藥並不向高爆彈(榴彈)那麼多

因為其的主要目的是擊穿裝甲

另外

想想黃海海戰如果北洋水師使用了苦味酸炮彈會發生什麼吧

實際上改變不了什麼

因為這場海戰再開打前就基本上註定要輸

以下有幾點分析

  1. 1894年中日對比是20CM以上火炮:31/15,20CM以下火炮230/140,速射機關炮244/294,魚雷管39/43,航速11.48/12.84,鐵甲艦2/0,裝甲巡洋艦3/1,防護巡洋艦3/8。
  2. 日軍戰術發揮速度優勢。日軍第一遊擊隊因此在開戰時能把握時機,集中火力攻擊清軍隊形最弱的地方,並且成功追擊擊沈一艘逃逸的敵艦。
  3. 日軍掌握了戰場主動權。日軍單縱陣保持了最大戰術彈性,容易執行,保持戰列線的整齊,充分發揮了舷側火力。清軍採用的橫陣本不一定處於劣勢,但此陣要求各艦軍官嫻熟駕駛,而清軍並沒有此素質,開戰不久就隊形混亂,陷入各自為戰的局面,北洋主力還一度被日軍從兩面夾擊。
  4. 北洋海軍將領素質低於日軍。北洋海軍將領大多數是福建船政學堂駕駛班早期畢業生,由於早期辦學水平不足,他們在船政學堂僅接受簡單的英文、算法、駕駛、測算、槍炮操法培訓。1877年春,清政府在福建船政學堂第一、二屆畢業生中選出12人的海軍留學生,打算進入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培訓。但其中劉步蟾、林泰曾、蔣超英三人到英國後僅上艦實習就結束訓練。黃建勳、林穎啟、江懋祉三人未通過入學考試,也只參與上艦實習,只有包括嚴復的六人入校。而留學生監督官李鳳苞向朝廷稟報,成績排名卻是“甲等:劉步蟾、林泰曾、嚴復、蔣超英;乙等:薩鎮冰、方伯謙、何心川、葉祖珪;丙等:林永升、林穎啟、江懋祉、黃建勳。”劉步蟾、林泰曾日後成為北洋海軍的主要將領。進入北洋水師後,以劉步蟾為首的北洋“福建幫”管帶群體,將對北洋水師嚴加訓練的英國教官琅威理逼走。
  5. 倪樂雄認為,日軍單位時間火力十倍於清軍。如果日本聯合艦隊決定晚一小時再收兵,北洋水師將被多擊沉2艘主力軍艦。
  6. 北洋軍艦中彈遠多於日軍。日軍中彈最多的是赤城號,中彈30發,餘艦中有7艘中彈是個位數。相比之下,北洋除濟遠號因先逃而中彈15發,其餘各艦中彈都在百發以上,鎮遠號、來遠號中彈至少二百發,被擊沉各艦中彈也至少二百發。這顯示清軍射擊命中率低於日軍。

以上幾點基本上已經註定黃海海戰打不贏

雖然火力上有一定的優勢

但由於軍事素養基本沒有

軍備又有差距

說句不好聽的

就按照北洋水師的那個炮術

開個大和過來都打不贏

不管你使用什麼彈藥

打的中才行吧?

以北洋水師各艦的命中率

打的贏才有鬼了

另外穿甲彈肯定是不可能被代替的

現實中的高爆彈並沒有遊戲裡那麼實在

火災的確會帶來很多連鎖反應

但對於戰列艦級別的重型艦艇

火災能造成的實際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這也是為什麼在進入無畏艦時代之後艦炮開始向大口徑和長射程發展

魚雷的概念實際上也是一樣的

無非都是擊穿裝甲

但高爆炸彈並不能很好地執行這個任務

至少對於重型艦艇來說不行

另外前面也說了苦味酸在乾燥情況下還算安全

但受潮以及和彈體金屬接觸之後就容易變得不穩定

所以這種裝藥才慢慢地被淘汰了(基本上一戰之後就沒有太多的使用)

對於軍艦這種長時間和水打交道的

苦味酸的危險性更大

而彈藥殉爆的代價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

轉發點贊人人有責

本人專業解答戰艦世界相關問答(有時候還寫一點GalGame相關文章)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煩請點個贊,或者轉發最好是能關注一下啦

如果您覺得寫的有什麼問題,還請評論區提出來,但是不接受噴子哦。

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您有其他的看法,也可以寫出來。

本萌已經轉西瓜直播啦,有興趣的同學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直播可以再頭條以及西瓜視頻上觀看

例行一圖結尾

先說說什麼是苦味酸吧

苦味酸,化學名2,4,6-三硝基苯酚,字母縮寫TNP、PA是一種炸藥,名字由希臘語的πικρος(苦味)得來,味道很苦。純淨物室溫下呈略帶黃色的結晶,難溶於四氯化碳,微溶於二硫化碳,易溶於丙酮、苯等有機溶劑,溶於熱水、乙醇、乙醚。它是苯酚的三硝基取代物,受硝基吸電子效應的影響而有很強的酸性。

乾燥的苦味酸感度較低,略高於TNT(三硝基甲苯),儲存和運輸都比較安全。但是某些苦味酸鹽的感度較高,因此儲存苦味酸必須用非金屬容器,裝於彈體中的苦味酸必須經過嚴格的乾燥,以阻止苦味酸腐蝕金屬,生成高感度的鹽。

苦味酸的氧平衡為-45.39%,爆發點320℃(5s),當密度為1.70g·cm-3時,爆熱和爆速分別為4.52MJ·kg-1和7.35km·s-1;密度為1.72g·cm-3時,爆壓為26.5GPa,爆溫約3000K,爆容約680L·kg-1。撞擊感度24%-36%,對摩擦不敏感。做功能力為315cm3(鉛孔擴張值),等效105%TNT當量;猛度16mm(鉛柱壓縮值),等效103%TNT當量。

直接硝化苯酚會造成氧化,使產率降低,因此苦味酸是通過苯酚的磺化製得苯酚二磺酸,再用濃硝酸硝化製得。該過程利用了磺化反應的可逆性,既避免了氧化,也引入了硝基。

苦味酸發明於公元1771年,在發明之後近一個世紀時間裡,一直用作黃色染料。後因為爆炸事故,爆炸性質才被人們發現,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合成炸藥。基於它用做黃色染料的歷史和極強的染黃色能力,又被稱為黃色炸藥,曾廣泛用於裝填炮彈、航空炸彈、地雷、手榴彈等幾乎所有軍用彈藥。1873年,Hermann Sprengel發現苦味酸可以作為起爆藥,並可用於軍事高爆炸藥。 1885年,法國化學家Eugène Turpin申請了專利,把苦味酸作為炸藥與炮彈發射裝藥。全世界主要國家迅速發生了一場軍事技術革命:1887年法國採用了苦味酸與火棉混合炸藥,稱為melinite(中譯麥寧炸藥);1888年英國開始製造類似的炸藥,稱為lyddite(中譯立德炸藥、裂地藥、列底炮藥);日本製造了改進的下瀨火藥;1889年,奧匈帝國開始製造了苦味酸與三硝基甲酚胺鹽混合的炸藥ecrasite;1894年,沙俄開始把苦味酸用作炮彈發射藥;1906年,美國使用苦味酸胺(稱作Dunnite或explosive D)。

中日甲午戰爭、1898年英國殖民蘇丹的恩圖曼戰役、布爾戰爭、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都廣泛使用了苦味酸炸藥。

由於苦味酸容易與彈體金屬反應,產生感度很高的苦味酸鹽,所以時常發生彈藥的意外爆炸,造成士兵傷亡。1917年12月6日加拿大的哈利法克斯大爆炸造成了2000餘人死亡,就是由於苦味酸炮彈的安全事故造成的。1943年陸奧號戰列艦爆炸也被懷疑與之相關。1902年,德國開始用更穩定、安全的TNT替代苦味酸作為炮彈裝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世界其它各國陸續完成替換苦味酸軍用炸藥。在20世紀下半葉趨於淘汰。苦味酸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酸鹼指示劑和醫用收斂藥。

其實上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為什麼不用苦味酸作為炮彈裝藥

另外不要忘記一個問題

苦味酸彈藥的反應方式更接近於高爆炸藥

此種炮彈無論鐵木中彈即燃

這種炮彈對於輕裝甲目標非常有效

但對於重裝甲目標作用實際有限

黃海海戰中

定遠號和鎮遠號均中單兩百發以上,但均為失去戰鬥力

對於鐵甲艦這種重型目標

唯有擊穿其厚重的主要裝甲並傷害到其核心組件才能造成有效的傷害

例如彈藥艙 輪機艙

這類核心艙室一般都在主裝甲的保護下

但一旦主裝甲被擊穿,這些核心艙室受到損傷

即使是戰列艦也會很快失去戰鬥力

而苦味酸並不太適合用於穿甲用途

一般的穿甲彈的內部裝藥並不向高爆彈(榴彈)那麼多

因為其的主要目的是擊穿裝甲

另外

想想黃海海戰如果北洋水師使用了苦味酸炮彈會發生什麼吧

實際上改變不了什麼

因為這場海戰再開打前就基本上註定要輸

以下有幾點分析

  1. 1894年中日對比是20CM以上火炮:31/15,20CM以下火炮230/140,速射機關炮244/294,魚雷管39/43,航速11.48/12.84,鐵甲艦2/0,裝甲巡洋艦3/1,防護巡洋艦3/8。
  2. 日軍戰術發揮速度優勢。日軍第一遊擊隊因此在開戰時能把握時機,集中火力攻擊清軍隊形最弱的地方,並且成功追擊擊沈一艘逃逸的敵艦。
  3. 日軍掌握了戰場主動權。日軍單縱陣保持了最大戰術彈性,容易執行,保持戰列線的整齊,充分發揮了舷側火力。清軍採用的橫陣本不一定處於劣勢,但此陣要求各艦軍官嫻熟駕駛,而清軍並沒有此素質,開戰不久就隊形混亂,陷入各自為戰的局面,北洋主力還一度被日軍從兩面夾擊。
  4. 北洋海軍將領素質低於日軍。北洋海軍將領大多數是福建船政學堂駕駛班早期畢業生,由於早期辦學水平不足,他們在船政學堂僅接受簡單的英文、算法、駕駛、測算、槍炮操法培訓。1877年春,清政府在福建船政學堂第一、二屆畢業生中選出12人的海軍留學生,打算進入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培訓。但其中劉步蟾、林泰曾、蔣超英三人到英國後僅上艦實習就結束訓練。黃建勳、林穎啟、江懋祉三人未通過入學考試,也只參與上艦實習,只有包括嚴復的六人入校。而留學生監督官李鳳苞向朝廷稟報,成績排名卻是“甲等:劉步蟾、林泰曾、嚴復、蔣超英;乙等:薩鎮冰、方伯謙、何心川、葉祖珪;丙等:林永升、林穎啟、江懋祉、黃建勳。”劉步蟾、林泰曾日後成為北洋海軍的主要將領。進入北洋水師後,以劉步蟾為首的北洋“福建幫”管帶群體,將對北洋水師嚴加訓練的英國教官琅威理逼走。
  5. 倪樂雄認為,日軍單位時間火力十倍於清軍。如果日本聯合艦隊決定晚一小時再收兵,北洋水師將被多擊沉2艘主力軍艦。
  6. 北洋軍艦中彈遠多於日軍。日軍中彈最多的是赤城號,中彈30發,餘艦中有7艘中彈是個位數。相比之下,北洋除濟遠號因先逃而中彈15發,其餘各艦中彈都在百發以上,鎮遠號、來遠號中彈至少二百發,被擊沉各艦中彈也至少二百發。這顯示清軍射擊命中率低於日軍。

以上幾點基本上已經註定黃海海戰打不贏

雖然火力上有一定的優勢

但由於軍事素養基本沒有

軍備又有差距

說句不好聽的

就按照北洋水師的那個炮術

開個大和過來都打不贏

不管你使用什麼彈藥

打的中才行吧?

以北洋水師各艦的命中率

打的贏才有鬼了

另外穿甲彈肯定是不可能被代替的

現實中的高爆彈並沒有遊戲裡那麼實在

火災的確會帶來很多連鎖反應

但對於戰列艦級別的重型艦艇

火災能造成的實際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這也是為什麼在進入無畏艦時代之後艦炮開始向大口徑和長射程發展

魚雷的概念實際上也是一樣的

無非都是擊穿裝甲

但高爆炸彈並不能很好地執行這個任務

至少對於重型艦艇來說不行

另外前面也說了苦味酸在乾燥情況下還算安全

但受潮以及和彈體金屬接觸之後就容易變得不穩定

所以這種裝藥才慢慢地被淘汰了(基本上一戰之後就沒有太多的使用)

對於軍艦這種長時間和水打交道的

苦味酸的危險性更大

而彈藥殉爆的代價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

轉發點贊人人有責

本人專業解答戰艦世界相關問答(有時候還寫一點GalGame相關文章)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煩請點個贊,或者轉發最好是能關注一下啦

如果您覺得寫的有什麼問題,還請評論區提出來,但是不接受噴子哦。

歡迎大家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您有其他的看法,也可以寫出來。

本萌已經轉西瓜直播啦,有興趣的同學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直播可以再頭條以及西瓜視頻上觀看

例行一圖結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