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如題
4 個回答
昨日雷声
2017-03-31

有人說武則天閨名叫“武元華”,你同意嗎?

先不說這個名字對不對,光說這個名字土不土吧?反正我覺得土得掉渣、土得冒泡。要是武則天泉下有知,估計乾陵裡面她的棺材板兒怕是按不住了。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要知道武則天來自官宦人家。老爹武士矱是唐高祖李淵欽定的“十八元謀”。“十八元謀”裡面的第一名就是秦王李世民,即後來的唐太宗。

寫到這裡,又該有人不同意了:他們會說武士矱不過是一個大木材商人。但是我要問:商人就沒有文化了嗎?春秋時期,陶朱公、管仲做過商人,戰國時期呂不韋也是商人。所以,武士矱做為一個商人;又是李淵的得力助手,也是可以為武則天提供一個非常良好的文化氛圍的。那麼,武則天在進皇宮之前的名字必定是極美的,至少應該是拿的出手的。

從這一點來看,她的本名必定不是“武元華”。不然,唐太宗和武則天花前月下的時候,李世民來一句“元華,……”

那該多煞風景啊!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但是,專家力推武則天本名是“武元華”,似乎言之鑿鑿、能夠自圓其說。

他們的觀點如下:

一、武則天的兄弟名字叫做“武元爽”,所以武則天在孃家的時候應該是“元”字輩的。

哥哥是“元”字輩,妹妹必定是“元”字輩。這是中國的傳統,沒有錯誤。但是哥哥叫“元爽”,那麼他就一定是元字輩嗎?我看未必。哥哥按“元”字輩起名,妹妹就也一定按照“元”字輩起名嗎?我也覺得大可不必。

所以,武則天不一定是“元”字輩、不一定是按“元”字輩起名的。在這一點上,專家是想當然了,犯了簡單類推的毛病。這和不會認的字只認半邊是沒有區別的。

第二、專家認為武則天在位期間,在全國範圍內對“華”字進行了避諱。他們舉例華容、華陰、華山等等都在武則天在位期間被更名。所以他們得出武則天待字閨中的時候,閨名有一個“華”字。

這個就更加搞笑了。《紅樓夢》裡林黛玉寫“敏”字總是多寫或者少寫一個筆畫。她念“敏”字也經常念成“密”。無疑她是避諱“敏”字的。照專家的說法,她的名字應該有個“敏”字。

那麼問題來了:黛玉要是名字裡面有“敏”,那麼“林黛玉”是誰的名字?

這個問題賈雨村已經研究出來了:林黛玉的母親叫“賈敏”,所以林黛玉要避諱“敏”字。

我懷疑考證武則天閨名的專家連《紅樓夢》都沒有看過,否則他們萬萬不會得出那個結論出來。

真實的情況是,武則天的爺爺叫“武華”。所以,武則天要避諱“華”字。

現在,我們可以肯定武則天的閨名不是專家考證的“武元華”。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閨名自然也不是武則天。“武則天”是705年正月神龍政變、武則天退位後她的稱呼。因為唐中宗李顯在母親武則天退位後,為她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武則天收到這個稱號後,乾脆大筆一揮,改為“'則天大聖皇后”。從此“則天”才成為她的稱呼。

當然也不是武曌。“曌”是她登基做皇帝后才發明的漢字,意思是日月當空照。這是她自己發明漢字,並做為自己的名字。

那麼她的本名是什麼呢?

歐陽修的《新唐書》說的很清楚:“武氏諱珝”。

所以武則天的閨名就是“武珝”。“珝”(音同許)是美玉的意思。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至此,我們真的服了所謂的專家:研究武則天,連個《新唐書》都不看,還煞有介事地研究來、研究去。最後得出的結論也讓人哭笑不得。

除了不學無術,更可笑的是他們還敢恬不知恥地拿出來現世。

我用現在的流行語來總結他們:你咋不上天呢?

用户58665399105
2017-03-30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空前絕後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好像有很多名字,但實際上她並沒有給我們留下她最真實的名字。

武則天是大唐開國功臣武士彠的二女兒,祖籍幷州文水,就是現在的山西省文水縣,和女英雄劉胡蘭是老鄉。武則天於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正月二十三在利州(今四川省廣元市)出生,當時他父親正在利州都督任上。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不幸的是,武則天十二歲時,父親武士彠去世,她和母親楊氏受到族兄的虐待,於是,在貞觀十一年(637年),十四歲的武則天被迫入宮服侍唐太宗,唐太宗最初非常寵愛她,賜名“武媚”,封她為正五品的才人,武媚娘,武才人這兩個名號就是從這兒來的。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武則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終沒有得到提升,她萬分失望,幾近崩潰,沒想到竟然在唐太宗病重期間和太子李治,即後來的唐高宗,建立了特別的感情。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駕崩,武則天和沒有子女的嬪妃們一起被送到感業寺做尼姑,法號明空,但是她與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斷絲連,暗中往來。

唐高宗即位後,在宮中最寵愛蕭淑妃,王皇后來了個“以毒攻毒”之計,把26歲的武則天召回後宮。武則天回宮後迅速打敗蕭淑妃,獲得了高宗的寵愛,第二年便被封為二品的昭儀,所以武則天又稱為武昭儀。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武則天幾十年間在大唐後宮一路摸爬滾打,終於從昭儀升皇后,從皇后轉天后,從天后變皇帝,把國號從“唐”改為“周”,稱著孤道著寡坐在了獨一無二的龍椅之上。

新朝當然要有新氣象,精神煥發,心潮澎湃的武則天連自己的名字也要換個新的,於是就於稱帝前夕,從她的堂外甥,鳳閣侍郎宗秦客(這個人還是李白的老丈人的伯父)所獻的12個新字中選了第一個字——“曌”作為她的新名字。“曌”字雖然與“照”字發音相同意義相同,但結構特殊,能使人聯想起“日月凌空,光被萬物”這一磅礴景象。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武則天之所以獨獨鍾情於“曌”字,應該還有兩個原因,其一,武則天自稱是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彌勒佛轉世,“曌”字的字形很像大肚彌勒佛頭頂日月;其二,“曌”字的造字靈感明顯來自於武則天被迫出家為尼時的法號“明空”,可以最大程度地給她帶來麻雀變鳳凰的快感。

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重,“大周革命”玩完了,兒子中宗李顯復位,給她上了一個“則天大聖皇帝”的尊號。不久,一代女皇在孤獨寂寞中死去,她死後,唐中宗說他媽在遺囑中要求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從這以後,才有了我們今天熟悉的武則天這個稱呼。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說了這麼多,我們還是沒有搞清楚武則天在更名為武曌之前究竟叫什麼名字呢?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新唐書》中的地理部分有這樣的記載:“華州華陰郡,上輔。義寧元年析京兆郡之鄭、華陰置。垂拱二年避武氏諱曰大州,神龍元年復故名。”由此可以確定,一代女皇武則天的尊姓大名中應該含著一個“華”字,但關於她的名字的其他細節仍然是等待人們破解的歷史之謎。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憶江南/文

猴子也疯狂
2017-03-30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武則天,很多人知道她還叫武媚娘、武曌等。

貞觀十一年(637年)十一月,武則天年十四歲時,唐太宗聽說她儀容舉止美,召她入宮,封為五品才人,賜號“武媚”,後世訛稱武媚娘,這也是武才人的稱號。

唐高宗

時封

昭儀

,即“武昭儀”。後為

皇后

,尊號“

天后

”,與高宗

李治

並稱“

二聖

”。高宗駕崩後,作為

唐中宗

唐睿宗

的皇太后

臨朝稱制

。期間,改名為“曌”,這就是武曌的由來。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旧梦空城123
2017-05-01

武則天原名武曌,據說這個“曌”字還是武則天自己發明的呢!“曌”字有日月當空的意思,所以武則天念“曌”zhao四聲,同音“照”。


武則天到底叫個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