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皮書》:眼前的黑,不是黑,終於看到阿里感性的一面了!

阿里巴巴 阿里影業 奧斯卡 馬雲 投資 華商韜略 2019-03-01
《綠皮書》:眼前的黑,不是黑,終於看到阿里感性的一面了!

這是中國電影業離奧斯卡最近的一次

文 / 華商韜略 張津京

北京時間2月25日上午,第91屆奧斯卡頒獎典禮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落幕。由阿里影業聯合出品的電影《綠皮書》,一舉囊括最佳影片、最佳編劇和最佳男配角三項大獎。

當晚,在北京博納悠唐國際影城,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及柳傳志等眾多企業界、電影業名人出席了阿里影業舉辦的《綠皮書》這部電影的超前觀影禮。

馬雲在電影放映結束後發表了講話,高度評價了《綠皮書》這部電影的普世價值,並就中國電影和阿里影業發展發表了看法。在他看來,“要想真正拍出好電影,就要熱愛電影,而不是熱愛名利。”

實際上,在《綠皮書》獲得奧斯卡獎並被第一時間引入中國內地電影市場的背後,凸顯的是阿里影業已經成型的國際化道路。

不一樣的國際化道路

阿里影業的國際化跟很多中國製片公司進軍海外不太一樣。用阿里影業總裁張蔚的原話表示“我們做國際業務,也特別希望為國際電影人更好的建立一條通路,能夠銜接到中國的觀眾。”

說實話,中國電影製片公司進軍國際市場,尤其是進軍好萊塢,一般都以收購當地製片公司或者影劇院作為開篇,然後投巨資開拍中國製造的“好萊塢”電影。但目前看,這條路還沒有比較成功的案例

然而,阿里影業的國際化卻選擇另一條道路。

從創業開始,阿里集團一直就非常清楚自己對外拓展的思路,那就是要跟合作伙伴共同進步,留下空間讓他們發展成長。

因此,阿里影業的國際化選擇入股好萊塢知名製片公司安培林,其中蘊含的企業文化非常明顯。

阿里影業總裁張蔚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現在阿里影業跟合作伙伴都是致力於建立起我們的概念,我們怎麼一起做事情,我怎麼補你的資源,你好的地方堅持做,我能夠幫到什麼,這個心態是很不一樣的。”

《綠皮書》:眼前的黑,不是黑,終於看到阿里感性的一面了!

就拿此次《綠皮書》在中國內地第一時間上映來說,阿里影業在發行過程中幫助安培林規劃在中國的發行策略,並選擇合作的發行方。因為不是所有好萊塢的片子都能在中國上院線,所以針對這部影片要選擇最適合中國觀眾的發行方式和院線。

而從好萊塢製片方的感受來看,阿里影業可以說是每一家都喜歡的合作伙伴。

歷史上有很多國家的資本都進入過好萊塢,大部分是去搶市場搶資源的。而對於背靠世界最大的電影市場阿里影業來說,他們在好萊塢異常從容。

阿里影業非常明白,要滿足好中國市場的內需,需要真心幫助好萊塢的合作伙伴更好的在中國發展,成為好萊塢進入中國市場的“橋樑”。

畢竟阿里影業是國內唯一一個擁有全體系能力的電影公司,從製片,到淘票票的發行,到燈塔的數據和集團其他公司的財務支持、衍生品等內容,可以為好萊塢影片在中國的拓展起到倍增器的作用。

“小大正”的選擇

阿里影業在國際化過程中,也是有著自己的堅持。尤其大IP和特效,並不是阿里影業在國際化過程中選擇影片的標準。

對於張蔚而言,並不是任何大製作都進行投資,也不是什麼影片都引入中國市場。反而是那些與阿里集團文化內涵一致的影片,更易引起阿里影業的關注。

例如這次引入的《綠皮書》講的是友情,與eOne合作的《小豬佩奇過大年》講的是親情,還有經過阿里影業推廣贏得類型片票房紀錄的《一條狗的使命》,講的也是人與寵物的真摯情誼。這些選片,屬於讓人內心溫暖、帶有希望的作品。

這就是所謂的“小大正”,也是現階段阿里影業挑選國際合作影片的原則。

由於阿里集團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所以阿里集團乃至旗下公司都特別關注中小企業和小人物的成長。從這樣的企業文化來看,阿里影業特別喜歡“小大正”題材也是一脈相承。

當然,這裡的小,有時候也有另一番意味。在阿里影業看來,電影不是簡單的靠錢堆起來的,再多的錢不代表可以講一個好的故事,有時候故事講好了,並不用花很多的錢在特效上也能夠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正如張蔚在超前觀影禮結束後所介紹的一樣:“阿里是講文化價值觀的地方,這種大愛,這種關注小人物,這種非常普適的想法和正能量已經滲透到骨子裡了,在這種文化價值觀背景下我們會選這種片子,而不是純從商業角度看這個內容。”

慢打磨,小步快跑

在國際化的過程中,阿里影業其實遵循的是“小步快跑”的戰略。從阿里影業總裁張蔚接受採訪時的表述中可以看出,阿里影業其實已經把國際化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聯合出品,學習對方做內容的能力。在張蔚看來,很多好的劇本一打磨就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這些經驗和技巧的沉澱,需要認真的學習。而利用阿里影業對中國的熟悉和宣發、全體系的服務能力以及技術水平,換來深度參與好萊塢影片的製作,在他看來,非常有必要。

第二個階段,也是阿里影業現在在進行的階段,就是結合好萊塢製片公司的經驗,在內容的研發製作上共同探討,做出真正的所謂的全球化的合拍片出來。

在張蔚看來,阿里影業很懂中國觀眾,而合作方很懂中國之外的全球觀眾,這就是合作的優勢所在。“比如我們做的《一條狗的使命2》,在美國粗剪的試映讓大家耳目一新,海外的主流電影中沒有一個華人的面孔扮演一個那樣的角色。我們一直在和安培林打磨這個劇本,我們不想硬塞進中國元素,他一定是和這個故事非常有機的結合。”

當然,阿里影業最終的目標就是想把類似《流浪地球》這樣的國產大片介紹、發行到海外市場,幫助中國電影走出去,被國外主流觀眾接受,甚至去衝擊奧斯卡,這是阿里影業的志向。

“在阿里影業成立之初,我們一直認為全球化國際化是我們戰略版塊中非常重要的一塊,所以阿里影業在創立初期就在洛杉磯建立了海外辦公室。”提及阿里影業國際化,張蔚一開始就在講阿里影業很早的佈局。

《綠皮書》:眼前的黑,不是黑,終於看到阿里感性的一面了!

實際上,不管是馬雲還是張蔚,在他們看來,阿里做文化娛樂很重要的目的是希望為這個行業加分,讓這個產業更好的發展。

因此,阿里影業現在所做的國際化努力,其實就是為了更好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讓海外瞭解中國,同時也希望把好的內容帶到國內。

也許,這樣的阿里影業才能真正把好萊塢“帶回家”。

——END——

圖片均來自網絡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