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語宙

50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將宇宙中已知唯一的智能生命從地球送到另一個從未涉足的星球,這一幕,是人類在理想主義、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中前行的巔峰時刻。美國阿波羅計劃的這一成果之所以被認為“屬於全人類”,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半世紀間的幾代人在學習瞭解這個世界時,阿波羅登月構成了我們共同的知識底色的一部分。

半個世紀,又近又遠。不敢相信,那美麗的第一步竟然已經邁出了50年。不敢相信,包括阿波羅登月在內的人類航天事業,竟然才誕生了短短62年。不敢相信,在登月工程結束至今的47年裡,人類竟然一直徘徊在近地軌道,再也未能走得更遠!以複雜情感於多維座標之中回看歷史,登月更顯其偉大。

登月50年,我們向人類求索未知的勇氣致敬。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將到那裡去?或許,從我們剛剛學會直立行走的祖先抬起頭來凝望滿天星斗的一刻起,世界上最古老而無解的問題就誕生了。與地球萬物相比,人類這個延綿不過百萬年的物種是多麼不一樣啊。我們歷盡苦難地活著,卻並不滿足於眼前盛宴。沉沉黑暗中,我們也能向著某個遙不可及的地方寫下閃閃發光的夢想。我們帶著好奇心從非洲走向更多的大陸、海洋、高山,又帶著好奇心從大氣層內飛入外太空。

阿波羅11號任務開啟之際,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為可能發生的悲劇準備了另一篇演講。“這些勇敢者們——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奧爾德林,知道自己沒有返回地球的希望。但他們也知道,他們的犧牲之中孕育了人類的希望。”點燃這希望的,就是千百年來人類一次次衝出安全地帶與舒適區的自我否定,就是明知可能失敗仍決意奔赴的心猶不甘,是以一個人、一代人、幾代人的犧牲築就人類進步階梯的豁達。

"

文 | 語宙

50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將宇宙中已知唯一的智能生命從地球送到另一個從未涉足的星球,這一幕,是人類在理想主義、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中前行的巔峰時刻。美國阿波羅計劃的這一成果之所以被認為“屬於全人類”,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半世紀間的幾代人在學習瞭解這個世界時,阿波羅登月構成了我們共同的知識底色的一部分。

半個世紀,又近又遠。不敢相信,那美麗的第一步竟然已經邁出了50年。不敢相信,包括阿波羅登月在內的人類航天事業,竟然才誕生了短短62年。不敢相信,在登月工程結束至今的47年裡,人類竟然一直徘徊在近地軌道,再也未能走得更遠!以複雜情感於多維座標之中回看歷史,登月更顯其偉大。

登月50年,我們向人類求索未知的勇氣致敬。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將到那裡去?或許,從我們剛剛學會直立行走的祖先抬起頭來凝望滿天星斗的一刻起,世界上最古老而無解的問題就誕生了。與地球萬物相比,人類這個延綿不過百萬年的物種是多麼不一樣啊。我們歷盡苦難地活著,卻並不滿足於眼前盛宴。沉沉黑暗中,我們也能向著某個遙不可及的地方寫下閃閃發光的夢想。我們帶著好奇心從非洲走向更多的大陸、海洋、高山,又帶著好奇心從大氣層內飛入外太空。

阿波羅11號任務開啟之際,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為可能發生的悲劇準備了另一篇演講。“這些勇敢者們——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奧爾德林,知道自己沒有返回地球的希望。但他們也知道,他們的犧牲之中孕育了人類的希望。”點燃這希望的,就是千百年來人類一次次衝出安全地帶與舒適區的自我否定,就是明知可能失敗仍決意奔赴的心猶不甘,是以一個人、一代人、幾代人的犧牲築就人類進步階梯的豁達。

阿波羅登月對人類的意義有多大?

登月50年,我們向人類的科學信仰致敬。

穿過自然崇拜、神話想象和宗教桎梏的漫長歲月,科學之光照亮人類社會,不過是這幾百年的事,但它卻深刻地改變了這個世界與每一個人。我們在地球上生存發展的命運,早已與科學緊密聯繫。我們探索太空的未來命運,更是繫於科學及其技術、工程的引擎。科學,為人類的好奇本能以及在勞動中變得愈發豐沛的大腦思維提供了全新滋養;航天科學技術的發展,則使得見證了火箭轟鳴的幾代人,幸運地能夠以瞭解科學知識為榮,以竭力為子孫延續人類文明饋贈為傲。

阿波羅11號登月時,後來成為加拿大宇航員的克里斯·哈德菲爾德(Chris Hadfield)還是一個9歲的孩子。“但我非常清楚自己正在見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了。月亮不再是一個遙遠的、不可知的球體,而是人類行走、交談、工作甚至睡覺的地方。那一刻,我知道自己這一生想做什麼——我要跟隨剛才留在月球表面的那些腳印。”同樣,那首東方紅樂曲從外太空傳來,成為了鼓舞許多中國人投身航天的啟蒙時刻。

當一個人認識到科學可以在渺小的個體與星球、宇宙之間建立臍帶時,科學就會成為信仰和常識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我們要特別警惕反智——儘管它們仍然很有市場。素質教育非常重要,但它絕對不等於“讀書無用”,而是研究和實踐怎樣更加深入、全面、可協調地讀書。面對歐洲衛星導航系統的故障或中國航天工程的推遲,我們可以更為冷靜地探討航天作為大科學工程的系統複雜性,而不是膚淺比較“誰行誰不行”。“陰謀論”挺熱鬧,但我們應該向孩子們講述阿波羅登月中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而不是道聽途說孰真孰假。這樣,我們的孩子們、以及他們的孩子們就會知道,無論未來遭遇怎樣的挑戰,掌握了科學技術的人類,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

文 | 語宙

50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將宇宙中已知唯一的智能生命從地球送到另一個從未涉足的星球,這一幕,是人類在理想主義、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中前行的巔峰時刻。美國阿波羅計劃的這一成果之所以被認為“屬於全人類”,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半世紀間的幾代人在學習瞭解這個世界時,阿波羅登月構成了我們共同的知識底色的一部分。

半個世紀,又近又遠。不敢相信,那美麗的第一步竟然已經邁出了50年。不敢相信,包括阿波羅登月在內的人類航天事業,竟然才誕生了短短62年。不敢相信,在登月工程結束至今的47年裡,人類竟然一直徘徊在近地軌道,再也未能走得更遠!以複雜情感於多維座標之中回看歷史,登月更顯其偉大。

登月50年,我們向人類求索未知的勇氣致敬。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將到那裡去?或許,從我們剛剛學會直立行走的祖先抬起頭來凝望滿天星斗的一刻起,世界上最古老而無解的問題就誕生了。與地球萬物相比,人類這個延綿不過百萬年的物種是多麼不一樣啊。我們歷盡苦難地活著,卻並不滿足於眼前盛宴。沉沉黑暗中,我們也能向著某個遙不可及的地方寫下閃閃發光的夢想。我們帶著好奇心從非洲走向更多的大陸、海洋、高山,又帶著好奇心從大氣層內飛入外太空。

阿波羅11號任務開啟之際,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為可能發生的悲劇準備了另一篇演講。“這些勇敢者們——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奧爾德林,知道自己沒有返回地球的希望。但他們也知道,他們的犧牲之中孕育了人類的希望。”點燃這希望的,就是千百年來人類一次次衝出安全地帶與舒適區的自我否定,就是明知可能失敗仍決意奔赴的心猶不甘,是以一個人、一代人、幾代人的犧牲築就人類進步階梯的豁達。

阿波羅登月對人類的意義有多大?

登月50年,我們向人類的科學信仰致敬。

穿過自然崇拜、神話想象和宗教桎梏的漫長歲月,科學之光照亮人類社會,不過是這幾百年的事,但它卻深刻地改變了這個世界與每一個人。我們在地球上生存發展的命運,早已與科學緊密聯繫。我們探索太空的未來命運,更是繫於科學及其技術、工程的引擎。科學,為人類的好奇本能以及在勞動中變得愈發豐沛的大腦思維提供了全新滋養;航天科學技術的發展,則使得見證了火箭轟鳴的幾代人,幸運地能夠以瞭解科學知識為榮,以竭力為子孫延續人類文明饋贈為傲。

阿波羅11號登月時,後來成為加拿大宇航員的克里斯·哈德菲爾德(Chris Hadfield)還是一個9歲的孩子。“但我非常清楚自己正在見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了。月亮不再是一個遙遠的、不可知的球體,而是人類行走、交談、工作甚至睡覺的地方。那一刻,我知道自己這一生想做什麼——我要跟隨剛才留在月球表面的那些腳印。”同樣,那首東方紅樂曲從外太空傳來,成為了鼓舞許多中國人投身航天的啟蒙時刻。

當一個人認識到科學可以在渺小的個體與星球、宇宙之間建立臍帶時,科學就會成為信仰和常識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我們要特別警惕反智——儘管它們仍然很有市場。素質教育非常重要,但它絕對不等於“讀書無用”,而是研究和實踐怎樣更加深入、全面、可協調地讀書。面對歐洲衛星導航系統的故障或中國航天工程的推遲,我們可以更為冷靜地探討航天作為大科學工程的系統複雜性,而不是膚淺比較“誰行誰不行”。“陰謀論”挺熱鬧,但我們應該向孩子們講述阿波羅登月中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而不是道聽途說孰真孰假。這樣,我們的孩子們、以及他們的孩子們就會知道,無論未來遭遇怎樣的挑戰,掌握了科學技術的人類,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阿波羅登月對人類的意義有多大?

登月50年,我們向終將飛得更遠的人類致敬。

NASA的影像記錄顯示,登月宇航員在六分之一地球重力的荒涼世界裡行走,一路跌跌撞撞。與瑰麗的太空科幻片相比,畫面樸素得粗糲,卻美不可言。這是地球人與另一個星球的第一次笨拙擁抱,是孤獨的智能物種為陌生宇宙帶去的第一行足印。

SpaceNews網站7月19日發佈的一篇文章,將阿波羅登月與中國鄭和艦隊之旅並提:“二者最大相似處在於,它們都是政治的產物,因此沒能持續進行下去。”阿波羅工程1972年結束,而鄭和七次下西洋,也未能讓海洋所承載的開放理念替代農業帝國的內向封閉。

太巧了。讀到這篇文章之前,一位友人在與我談起登月時就曾進行過相似的比較。他認為,阿波羅登月之於人類走出地球的歷史進程,如同鄭和船隊之於近代人類文明走出歐亞大陸——來自東方的鄭和艦隊作為近代文明走出歐亞大陸第一波次的衝鋒雖然戛然而止,但近代文明還是在近百年後由來自歐亞大陸另一端的力量持續了大航海的浪潮,並最終把地球變成一個村;阿波羅工程結束了,但作為人類文明走向太陽系的新的偉大浪潮之開端,必將有後來者把這一進程推向前方,人類一定會再訪月球、登陸火星,並繼續飛得更遠。

是的。儘管大自然賦予地球人類的初級工業材料和化學能從根本上並不能為人類提供飛出地球的可能,但人類創造了使用再生冷卻技術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發明了多級火箭,成功實現了擺脫地球引力的夢想;儘管個體壽命在宇宙尺度裡短暫得不值一提,我們能夠以智慧的頭腦組成雄壯的接力,以持之以恆的信念讓人類力量實現前赴後繼的傳遞。

回到那個終極之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將到那裡去?問題依然無解,但假如、假如人類來自某種力量的創造,造物主的目的,是要讓人類庸如草芥,還是賦予了我們特殊使命?人類在登月等偉大跋涉中所呈現的非凡智慧與毅力,是造物主的系統bug,還是原本設定?

無論如何,我們已經出發,並終將抵達。生活如此平凡,願你我心有星辰。

"

文 | 語宙

50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將宇宙中已知唯一的智能生命從地球送到另一個從未涉足的星球,這一幕,是人類在理想主義、英雄主義與浪漫主義中前行的巔峰時刻。美國阿波羅計劃的這一成果之所以被認為“屬於全人類”,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半世紀間的幾代人在學習瞭解這個世界時,阿波羅登月構成了我們共同的知識底色的一部分。

半個世紀,又近又遠。不敢相信,那美麗的第一步竟然已經邁出了50年。不敢相信,包括阿波羅登月在內的人類航天事業,竟然才誕生了短短62年。不敢相信,在登月工程結束至今的47年裡,人類竟然一直徘徊在近地軌道,再也未能走得更遠!以複雜情感於多維座標之中回看歷史,登月更顯其偉大。

登月50年,我們向人類求索未知的勇氣致敬。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將到那裡去?或許,從我們剛剛學會直立行走的祖先抬起頭來凝望滿天星斗的一刻起,世界上最古老而無解的問題就誕生了。與地球萬物相比,人類這個延綿不過百萬年的物種是多麼不一樣啊。我們歷盡苦難地活著,卻並不滿足於眼前盛宴。沉沉黑暗中,我們也能向著某個遙不可及的地方寫下閃閃發光的夢想。我們帶著好奇心從非洲走向更多的大陸、海洋、高山,又帶著好奇心從大氣層內飛入外太空。

阿波羅11號任務開啟之際,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為可能發生的悲劇準備了另一篇演講。“這些勇敢者們——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埃德溫·奧爾德林,知道自己沒有返回地球的希望。但他們也知道,他們的犧牲之中孕育了人類的希望。”點燃這希望的,就是千百年來人類一次次衝出安全地帶與舒適區的自我否定,就是明知可能失敗仍決意奔赴的心猶不甘,是以一個人、一代人、幾代人的犧牲築就人類進步階梯的豁達。

阿波羅登月對人類的意義有多大?

登月50年,我們向人類的科學信仰致敬。

穿過自然崇拜、神話想象和宗教桎梏的漫長歲月,科學之光照亮人類社會,不過是這幾百年的事,但它卻深刻地改變了這個世界與每一個人。我們在地球上生存發展的命運,早已與科學緊密聯繫。我們探索太空的未來命運,更是繫於科學及其技術、工程的引擎。科學,為人類的好奇本能以及在勞動中變得愈發豐沛的大腦思維提供了全新滋養;航天科學技術的發展,則使得見證了火箭轟鳴的幾代人,幸運地能夠以瞭解科學知識為榮,以竭力為子孫延續人類文明饋贈為傲。

阿波羅11號登月時,後來成為加拿大宇航員的克里斯·哈德菲爾德(Chris Hadfield)還是一個9歲的孩子。“但我非常清楚自己正在見證什麼:不可能的事情,發生了。月亮不再是一個遙遠的、不可知的球體,而是人類行走、交談、工作甚至睡覺的地方。那一刻,我知道自己這一生想做什麼——我要跟隨剛才留在月球表面的那些腳印。”同樣,那首東方紅樂曲從外太空傳來,成為了鼓舞許多中國人投身航天的啟蒙時刻。

當一個人認識到科學可以在渺小的個體與星球、宇宙之間建立臍帶時,科學就會成為信仰和常識的一部分。正因如此,我們要特別警惕反智——儘管它們仍然很有市場。素質教育非常重要,但它絕對不等於“讀書無用”,而是研究和實踐怎樣更加深入、全面、可協調地讀書。面對歐洲衛星導航系統的故障或中國航天工程的推遲,我們可以更為冷靜地探討航天作為大科學工程的系統複雜性,而不是膚淺比較“誰行誰不行”。“陰謀論”挺熱鬧,但我們應該向孩子們講述阿波羅登月中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而不是道聽途說孰真孰假。這樣,我們的孩子們、以及他們的孩子們就會知道,無論未來遭遇怎樣的挑戰,掌握了科學技術的人類,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阿波羅登月對人類的意義有多大?

登月50年,我們向終將飛得更遠的人類致敬。

NASA的影像記錄顯示,登月宇航員在六分之一地球重力的荒涼世界裡行走,一路跌跌撞撞。與瑰麗的太空科幻片相比,畫面樸素得粗糲,卻美不可言。這是地球人與另一個星球的第一次笨拙擁抱,是孤獨的智能物種為陌生宇宙帶去的第一行足印。

SpaceNews網站7月19日發佈的一篇文章,將阿波羅登月與中國鄭和艦隊之旅並提:“二者最大相似處在於,它們都是政治的產物,因此沒能持續進行下去。”阿波羅工程1972年結束,而鄭和七次下西洋,也未能讓海洋所承載的開放理念替代農業帝國的內向封閉。

太巧了。讀到這篇文章之前,一位友人在與我談起登月時就曾進行過相似的比較。他認為,阿波羅登月之於人類走出地球的歷史進程,如同鄭和船隊之於近代人類文明走出歐亞大陸——來自東方的鄭和艦隊作為近代文明走出歐亞大陸第一波次的衝鋒雖然戛然而止,但近代文明還是在近百年後由來自歐亞大陸另一端的力量持續了大航海的浪潮,並最終把地球變成一個村;阿波羅工程結束了,但作為人類文明走向太陽系的新的偉大浪潮之開端,必將有後來者把這一進程推向前方,人類一定會再訪月球、登陸火星,並繼續飛得更遠。

是的。儘管大自然賦予地球人類的初級工業材料和化學能從根本上並不能為人類提供飛出地球的可能,但人類創造了使用再生冷卻技術的液體火箭發動機,發明了多級火箭,成功實現了擺脫地球引力的夢想;儘管個體壽命在宇宙尺度裡短暫得不值一提,我們能夠以智慧的頭腦組成雄壯的接力,以持之以恆的信念讓人類力量實現前赴後繼的傳遞。

回到那個終極之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又將到那裡去?問題依然無解,但假如、假如人類來自某種力量的創造,造物主的目的,是要讓人類庸如草芥,還是賦予了我們特殊使命?人類在登月等偉大跋涉中所呈現的非凡智慧與毅力,是造物主的系統bug,還是原本設定?

無論如何,我們已經出發,並終將抵達。生活如此平凡,願你我心有星辰。

阿波羅登月對人類的意義有多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