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討厭現在的 Vlog

這可能是一篇幫助總是在追蹤年輕人喜好卻總也追不上的中年人舒緩焦慮的文章,但我的本意不是如此。

Vlog 的歷史甚至比 YouTube 還要長,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它都默默無聞。大約從 2015 年開始,隨著一些標杆性的 Vlogger(Vlog 拍攝者)的帶動、年輕人表達自我的需求增強、以及智能手機攝像頭的進步,才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去拍攝 Vlog。

我為什麼討厭現在的 Vlog


Vlog 的形式很簡單,它的基本內容是記錄拍攝者的日常,特點是真實、去表演化,有平臺甚至給出了一個定義:有拍攝者露面,以第一人稱向鏡頭解說的短視頻才是 Vlog。但是,在最優秀的 Vlogger 看來,Vlog 應該像戲劇一樣,有「開頭——衝突——結局」這樣的結構。

從 2018 年起,Vlog 在中國也開始快速發展,但這背後最重要的推動力量是視頻網站和社交網絡平臺的激勵。

人天生有記錄和表達的慾望,Vlog 只是一種視頻形式,它適合某些情況下的表達,固定的形式也可以降低「視頻製作」這個過去門檻頗高的創作行為的難度。但歸根結底,形式應該為內容服務,在「金錢」、「紅利」和「跟風」驅動下的 Vlog 風潮很難成為一個健康的生態。

我嘗試分幾個部分闡述這些問題。

史上第一支 Vlog

Entry #1

「我們在去洛杉磯的路上,傑西的車加了拖掛只能開得很慢……今天天氣不錯,我們在印第安納州遇到了一點小雨,但開出來之後就一片晴朗,溫度大約 18 度……我們的貓今天很不好,給他餵了鎮靜的藥之後他還是一直叫,我們訂的酒店居然還不讓寵物進入,我們決定把他偷偷帶進去……」

2000 年 1 月,準備跨州旅行,到洛杉磯實現夢想的小夥子亞當(Adam Kontras)開了個博客,一路記錄自己每天的行程以便知會家人和朋友。他的博客以「Entry #1」(entry 意為「記錄」)為格式,一直更新到了「Entry 1000+」。

形式和內容是不是很像今天的 Vlog?時長短(通常在 10 分鐘以內),內容主要是自己真實的日常,沒有表演。

事實上,亞當在第一篇博文裡真的插入了一則視頻,內容是他、傑西和另外一位朋友把貓偷偷帶進酒店的片段,整個視頻只有 14 秒,鏡頭裡的兩人滿臉疲憊,貓反而滿眼好奇。

我為什麼討厭現在的 Vlog


就像 YouTube 的第一個視頻是一個男孩在動物園對著鏡頭說大象的鼻子有多長一樣,這個單看起來沒頭沒尾的視頻也被載入了在線視頻的史冊——史上第一個 Vlog。

如果你稍微細心一點會發現,YouTube 上線於 2015 年,也就是說,Vlog 的歷史其實非常長。

讓 Vlog 流行起來的 Casey Neistat

但在線視頻蓬勃發展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Vlog 都是默默無聞的狀態,甚至所謂的「史上第一支 Vlog」也有點事後強行追認的意思。

美國人 Casey Neistat 是一個讓 Vlog 進入主流視野,並被無數 Vlogger 模仿的人。

我為什麼討厭現在的 Vlog


▲Casey Neistat. 圖片來自:nrkbeta

2015 年 3 月的一天,Casey Neistat 突然在 YouTube 宣佈,他將開始一項「每天更新一則 Vlog」的挑戰,而且他真的堅持下來了,或者說他是輕輕鬆鬆就達成了這樣的目標。直到 2016 年 11 月,他才停下了 Vlog 更新的節奏,理由是「這些拍攝已經毫無挑戰性」,他要開始新的嘗試。也是在這段時期內,他從一個小有名氣的 YouTube 播主,成為了粉絲增長最快的超級網紅。

沒有人質疑他放棄 Vlog 更新的理由,因為他的視頻清晰、畫面穩定,同時散發著超強的個人魅力。比如在一條「日更 Vlog」裡,Casey Neistat 在大雪後的紐約的大街上,嘗試了一次如城市探險般的滑雪。

我為什麼討厭現在的 Vlog


▲即使把它看成超級大牌的廣告也毫不為過

Casey Neistat 的履歷支撐了他這麼做。17 歲從高中輟學,並有了第一個兒子,他也因此離開自己的家,直到 20 歲,他都住在流浪公園中。

20 歲時,他搬去紐約成為了一名海鮮餐廳的洗碗工,也是這一年,他開始為裝置藝術家 Tom Sachs 工作,並拍攝了一系列關於藝術家作品的影片,也是這段經歷改變了他的人生。

3 年後,他和自己的兄弟 Van Neistat 一起製作了一個叫《科學實驗》的系列節目,每期用 15 分鐘的時間展示各種有趣的實驗,節目大受歡迎;2008 年,他拍攝的電視劇《The Casey Brothers》以 200 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 HBO;2010 年,他開始在 YouTube 上傳視頻,2014 年,他已經位列「Top 100 新媒體明日之星」。

和製作水平一樣突出的是 Casey Neistat 的態度,早在 2003 年,22 歲的他就製作了一個 3 分鐘的視頻,控訴蘋果給 iPod 制定的「天價電池更換計劃」。這個視頻獲得了國際媒體的廣泛關注,甚至迫使蘋果制定了新的電池更換計劃。

我為什麼討厭現在的 Vlog


▲今天,甚至在中國互聯網上也能找到 Casey Neistat 對 iPod 控訴的痕跡

在 Casey Neistat 日更 Vlog 的那短時間裡,他的粉絲漲到了 570 萬,《華盛頓郵報》把他做 Vlog 形容為「Casey Neistat 把他的電影製作經驗帶到了一個滿是初學者的領域,獲得了超過 12 億的播放量(以及大概幾百萬美元)的回報。」

知乎用戶剋克注意到,YouTube 上出現了非常多使用 Casey Neistat 同款拍攝設備、同款滑板,並模仿他的風格和剪輯的視頻,甚至有很多視頻專門講解 Casey 的設備清單。

但在一則《Casey Neistat 教你如何像 Casey Neistat 一樣拍 Vlog》的 Vlog 中,在拍攝設備、技巧之外,他給出了最重要的建議:

Vlog 不應該用來記錄你的全部日常,它不是日記。Vlog 的核心同樣應該是故事,而故事就應該有開始、衝突和結局(set up、conflict、resolution)。所以,我向自己保證絕不向你們分享我每天生活的點滴,而是努力去發現有沒有符合上述三要素的故事。

中國的 Vlogger 們

中國的 Vlog 也在快速發展。

從百度指數可以看出,從 2018 年開始,Vlog 的熱度開始迅速飆漲,曾經風靡一時,同樣有了自己特定的格式和定義的「開箱」、「評測」等形式的視頻,被 Vlog 遠遠甩在了後面。

我為什麼討厭現在的 Vlog


視頻網站和社交網絡平臺也在助推 Vlog 風潮。我從一位視頻從業者那裡瞭解到,從 2018 年起,B 站、微博、秒拍、今日頭條、騰訊等各個平臺都對 Vlog 加大補貼,某些情況下,只要視頻創作者願意在視頻信息加上「Vlog」的標籤,就能獲得更多的曝光的更高的廣告補貼。

Vlog 這種形式大幅降低了視頻拍攝的門檻,很多情況下,一個人、一臺攝像機,甚至是手機就能完成 Vlog 的製作。如果通過補貼能讓更多的人加入 Vlog 拍攝的行列,對平臺來說是回報率頗高的投資。

我為什麼討厭現在的 Vlog


但直到今天,Vlog 領域還是沒有像 Casey Neistat 這樣把 Vlog 帶入主流視野的人。愛範兒曾經採訪過多位國內最知名的 Vlogger,現在,Vlog 領域的標誌性人物依然是那幾位:王曉光、flypig、井越、冉發財等等。

有個好玩的現象,現在活躍的 Vlogger 中,有很多是曾經的豆瓣紅人。在這個被稱為精神角落,也被一些人認為是「無價值用戶聚集地」的地方,有非常多真誠、有趣的人。直到今天,如果你關注對的人,豆瓣廣播依然是個有趣的靈魂閃閃發光的地方。

我為什麼討厭現在的 Vlog


▲豆瓣裡有很多善於發現我們熟悉的生活中的閃光點的人們

如果套用 Casey Neistat 的建議,這些人也是最容易發現日常生活中的戲劇衝突的人。不過,如果對比他們的文字,我覺得絕大部分的 Vlog 的有趣程度十不及一。

Vlog 已經把門檻放到了很低,但對大部分人來說,視頻這種創作方式依然是個妥協的藝術。相比在簡短的文字中做獨立國王,拍視頻要顧慮太多太多。美妝視頻、做菜、出席活動、外出旅行……所有人的 Vlog 都在拍這些內容。

這已經是最優秀的 Vlog 了,但依然難以讓除粉絲和學習製作 Vlog 之外的人堅持看下去。那些最初的 Vlog 紅人們,在公眾的認知裡,更多的依然是「Vlog 佈道者」,而不是 Vlogger 本身。

我為什麼討厭現在的 Vlog


▲ 王曉光《平凡料理》. 圖片來自:@cbvivi

還有很多追逐風口,強行拍攝 Vlog 的人拍攝的 Vlog,很多時候連基本的製作、真誠度都不過關,更加難以打動人。

分享個好玩的事情,德雲社是最早發現 Vlog 風潮,並參與其中的明星團體,對,就是那家說相聲的。

公眾號「跳海大院」發現,或許是深諳網絡運營規律的德運班主郭德綱發現了 Vlog 的火熱,把拍 Vlog 納入了工作績效指標,於是德雲社上上下下的演員從郭麒麟到孟鶴堂、燒餅,都在拍 Vlog。

我為什麼討厭現在的 Vlog


但你猜德雲社的大公子郭麒麟拍了什麼?和(huo,四聲)餃子餡兒,3 分鐘的時間裡,除了開頭介紹我是誰在幹嘛,整個視頻再沒說過第二個字。

忘掉形式,專注於創造

這部分我打算寫短一點,因為它看上去很像正確的廢話。

前幾天有個好玩的事情,可能是中國 Vlog 拍得最好的明星歐陽娜娜對 Vlog 的發音上了微博熱搜。也是這一次,很多人才知道 Vlog 的「V」發音類似於「烏」,而不是字母「V」的讀音。

我為什麼討厭現在的 Vlog


很多人對 Vlog 的瞭解也不過於此。但是,它重要嗎?

我和「總是拒絕拍 Vlog 要求」的愛範兒視頻組同事聊過 Vlog 這件事兒,他常年拍攝開箱、評測、黑科技介紹等各種視頻。在他看來,Vlog 只是個視頻形式,想要給家人、朋友看自己的近況,KOL 想和粉絲有更親密的聯繫,哪怕是為了出名或者獲得實質的金錢補貼,Vlog 都是很好的可以選擇的形式。

但是,那些為了出名或者獲得金錢補貼而強行把任何視頻都說是 Vlog 的行為,就是不對的。

這可能是中國互聯網獨有的平臺強補貼政策下的亂象,作為一名視頻創作者,我的這位同事還是很在意創作者的真誠。

而我想稍微延伸一下,在我看來,如果你有旺盛的表達欲,去學習拍攝的技巧,讓它更貼切地傳達你要表達的東西;去嘗試更多的平臺和形式,限制你創意的,只有狹隘和偏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