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劇變臉失敗”事小 這些股票“業績變臉”風險很大

IPO 次新股 川劇 股票 智通財經網 2017-06-24
“川劇變臉失敗”事小 這些股票“業績變臉”風險很大

近日,一段“川劇變臉失敗”後尷尬離場的視頻在網上瘋傳。據瞭解,6月18日,河北保定一商場內的某火鍋店,請來一位川劇演員表演變臉。然而,表演剛開始不久,他便頻頻出現失誤,在連續變臉失敗後,表演者只能捂著臉尷尬離場。對股民來說,雖然這段視頻只是為茶餘飯後增添了一點不足為道的談資,但是隨著年中的臨近,半年報“業績變臉”卻是實實在在的風險。

進入6月份,陸續有上市公司開始披露上半年業績預告,而從7月中旬開始,A股將進入中報的集中披露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滬深兩市已有1133家公司披露了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業績預喜公司847家,佔比74.76%。

這樣看起來,好像成績還不錯,但是俗話說,只有當潮水退去後,才能看到誰在裸泳。從過往經驗看,到了財報真正披露完畢的時候,“業績變臉”的公司不在少數,而次新股往往是重災區。

去年以來,IPO進入常態化,新股發行的速度創下了歷史新高。隨著新股的開閘,次新股的質量也變得魚龍混雜。而由於A股上市門檻較高,擬上市公司為了增加上市概率,通常會在財務報表上狠下功夫,把往年數據“包裝”得比較靚麗。一旦成功上市,潮水退去後不得不面對沒有“底褲”的尷尬,這也是次新股“業績變臉”概率更高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2016年至今上市的453只新股和次新股中,已有34家公司2017年一季報出現虧損,佔比約7.51%;一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公司為107家,佔比達23.62%。從已經發布中報業績預告的公司來看,140只次新股中,有11家公司的淨利潤預計跌幅超30%,其中兩家虧損。也難怪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今年一季度經濟復甦大背景下,如此之高的次新股業績首虧和首減比例,為歷年所罕見。

目前,財經圈對於次新股質量不佳與IPO提速的關係正在爭論不休,有贊同派認為IPO抽血、配套機制不完善是市場下跌的主因,也有反對派認為融資是資本市場的核心功能、IPO和二級市場走勢沒有必然關係。不管結論如何,對於普通股民來說,如何規避風險,避免“踩雷”才是最需要關心的。

以下為半年報業績預告跌幅較大的次新股:

“川劇變臉失敗”事小 這些股票“業績變臉”風險很大

此外,幾家歡喜幾家愁,我們來看看這些半年報業績預告同比超過500%的上市公司:

“川劇變臉失敗”事小 這些股票“業績變臉”風險很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