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盪滌心靈的採訪

CCTV 好聲音 焦點訪談 社會 遵義在線網 2017-04-29

一次盪滌心靈的採訪

採訪組實地體驗絕壁上的“大發渠”

一次盪滌心靈的採訪

面對記者的採訪,黃大發每一次都很認真地回答問題

一次盪滌心靈的採訪

美國人艾瑞克是中國日報的記者,他用流利的中文采訪黃大發

一次盪滌心靈的採訪

記者採訪黃大發修渠的經過

一次盪滌心靈的採訪

黃大發給團結村小學的學生上黨課

有些人,總會被人反覆談及;有些事,總會讓人淚流滿面。黃大發就是這樣的人。

4月25日晚11時18分,在中央電視臺時代楷模發佈廳,黃大發被正式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一生只為一條渠,在這之前的一段時間裡,隨著各級媒體的集中報道傳播,一直生活在大山深處、已經82歲的黃大發老人,被人們所熟知,併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和學習的榜樣。

時光回溯,一個月前,3月25日至4月1日,由中宣部組織,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南方都市報等10餘家中央、省內外媒體的60餘名記者,齊聚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對黃大發先進事蹟進行集中採訪。

同吃、同住、同勞動,在為期一週的時間裡,記者們通過實地體驗與面對面交流,不停地尋訪、追問,不停地思索、探究,一步一步地走近老人,用各自的視角解讀著他們心目中的黃大發。

現場“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一年四季苞沙飯,過年才有米湯喝。”這是過去團結村最真實的寫照。

缺水,是致使團結村貧困落後的首要問題。對此,作為一名黨員,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黃大發便帶領鄉親們修渠引水,雖然歷時10餘年,但由於技術等原因宣告失敗。面對挫折,黃大發沒有氣餒,通過自己的專研學習,再一次動員鄉親們投工投勞,用兩年的時間,於1994年端午節前,終於開鑿出一條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生命”之渠,為村裡的發展引來了源頭活水。

這是一條怎樣的水渠?帶著疑問,記者們紛紛出發,翻山越嶺,沿渠而上。

“我只能用震撼來形容我的感受。很難想象,在這樣險峻的懸崖上,連走路都很困難,還能人工一錘一錘鑿出一條水渠,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經濟日報記者王荊陽在走完7200米的主渠後,感慨地說。

走過不少地方,拍過不少險峻的素材,然而,當中新社貴州分社攝影記者賀俊怡將他的鏡頭對準“大發渠”的時候,還是興奮不已。

“過去拍攝的許多人造景觀中,也有特別險峻的,但是他們大多是現代技術建造的,像大發渠這樣,在絕壁上靠人工開鑿出來的這麼雄偉的景觀,確實少見。”賀俊怡說。

正因為如此,恐高的賀俊怡動用了無人機,他希望將這條蜿蜒盤桓的水渠,通過不同的角度展示出來。

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20多年,但是水渠裡的水依然汩汩流淌,源源不斷地流向村莊,流向田地,流向家家戶戶。

看著眼前這汪清水,記者們感受著、記錄著。

對話“他將人性與黨性高度統一”

在那個物資相對匱乏的年代,在那個技術相對落後的年代,黃大發是憑藉什麼樣的力量在大山的絕壁中鑿渠引水的呢?

在實地考察體驗了大發渠以後,各路記者又將目光轉向了黃大發本人、親戚朋友、鄉親和與之相關的人群,並展開深入細緻地採訪。

“這次來採訪,既是體驗也是來尋找答案。之前,對於老人的報道我都進行了認真的梳理,我就一直在想:人與渠,這其中的關聯是什麼?一個人是憑藉怎樣的力量,在經歷失敗後還能一直堅持,最終成功?到了現場,在與大家交流後,我漸漸明白了,這是一個與生存有關,與大公無私的人格魅力有關的故事,所以我們必須做好這個採訪,講好這個故事。”澎湃新聞視頻部總監王辰說。

作為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的記者,在與黃大發老人朝夕相處的時間裡,瞿貴詳的感觸尤為深刻。

“從修渠到護渠,從修路到修學校,從帶領大家實施坡改梯到發展產業,幾十年的時間裡,黃大發老人用堅韌不拔的意志和一心為民的公心,完成了一個又一個在當時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帶領大家一步一步擺脫貧困,奔向小康。在他身上,人性和黨性得到了高度統一。從某種程度來說,也算是一種長征精神的延續。”瞿貴詳說。

有著相同的感受,在採訪過程中,人民日報記者吳儲岐在與每一個人交流時,都認真聆聽,仔細記錄,生怕遺漏掉最精彩的細節。

“他對自己特別摳門,家裡的灶臺破損了,妻子向他要一碗水泥修補一下,他硬是沒給;可是他對集體的事情卻特別慷慨,為了修渠,他幾乎拿出了家裡全部的積蓄。黃大發老人將一個共產黨人克己奉公,一心為民的本色演繹得淋漓盡致。”吳儲岐說。

感受“這樣的精神,值得好好學習”

就在集中採訪期間,村裡召開了一次群眾會,共同商議從團結村到松林鎮新莊村的道路連接事宜。

認真聽了大家的建議後,黃大發老人在會上發言。

“要想富,先修路。在黨和政府的關心下,幫助我們發展產業,我們就應該把路修好,今後我們的東西才能拉出去,才能換成錢,日子才會過得越來越好。國家花大力氣幫扶我們,我們也不能光是等、靠、要,我們要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大家都要拿出當年修渠引水的勁頭,好好幹,不辜負黨和國家的關心。”已經82歲高齡的黃大發老人意氣風發地說。

黃大發老人的言語讓在場的記者動容。

光明日報社光明網記者王恩慧表示,在黃大發老人身上,所凸顯的那份擔當與責任感,以及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品質,值得現在的年輕人學習。

“在當年那樣艱苦的環境下,他依然鍥而不捨,堅韌不拔,帶領大家修渠引水,改善了大家的生活,從而帶動大家擺脫貧困。這種精神,不僅在過去具有先進性和典型性,就是在今天,在國家全面決戰小康的關鍵時期,這樣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年輕人學習和傳承。”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王洹星說。

為了與老人零距離接觸,感受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現代快報的4名記者專門選擇了離黃大發較近的老鄉家裡住下。

“近水樓臺先得月,我們住的地方離老人家很近,方便了我們詳細記錄他每天的生活起居。雖然老人已經80多歲了,然而他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生活習慣,做飯、下地幹活,和大夥一道商量村裡的發展。樸實的生活方式,越發彰顯出老人身上那種平凡中的偉大。”現代快報本次採訪組的總協調朱儁駿說。

美國人艾瑞克,是中國日報特稿部的一名記者,在聽說了黃大發老人的事蹟後,他主動請纓,提前擬好了採訪提綱。

“當時修水渠時用的哪些工具?”“有人說你是愚公移山裡的愚公,你是怎麼想的?”……

“僅僅靠揹簍、鋼釺、鐵錘、鋤頭等這些簡單的工具,就能在大山中修建一條水渠,非常不容易,沒有堅定的意志力是肯定實現不了的。修水渠是黃大發心中的一個目標,雖然看起來不可能完成,但他仍然執著地去做,直至完成,這種品質值得傳承。”艾瑞克用流利的中文表達自己採訪後的感想。

雖然集中採訪已經結束,然而關於黃大發老人先進事蹟的報道才剛剛開始。相信,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走進老人的世界,寫出好故事,傳播好聲音,將他的精神發揚光大。

■ 遵義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仕 徐飛 朱懿

(責任編輯:張輝/實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