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醫穴位主治及功效大全

•板門

•[位置]:大魚際處。

•[操作]:揉或推,

•[主治]:食積腹脹,嘔吐腹瀉。

•[臨床應用]:健脾合胃,助消化。常與摩腹、揉足三裡合用。板門推向橫紋止瀉,橫紋推向板門止嘔。

•內勞宮

•[位置]:掌心中,握拳中指端是穴。

•[操作]:按揉或運法,由中指沿內勞宮運之。30~50次。

•[主治]:退熱發汗。

•[臨床應用]:清熱(虛熱)除煩,用於口舌生瘡、發熱、煩渴,常與補腎經、掐二扇門合用。

•板門

•[位置]:大魚際處。

•[操作]:揉或推,

•[主治]:食積腹脹,嘔吐腹瀉。

•[臨床應用]:健脾合胃,助消化。常與摩腹、揉足三裡合用。板門推向橫紋止瀉,橫紋推向板門止嘔。

•內勞宮

•[位置]:掌心中,握拳中指端是穴。

•[操作]:按揉或運法,由中指沿內勞宮運之。30~50次。

•[主治]:退熱發汗。

•[臨床應用]:清熱(虛熱)除煩,用於口舌生瘡、發熱、煩渴,常與補腎經、掐二扇門合用。

古中醫穴位主治及功效大全

•內八卦

•[位置]:以掌心為圓心,以掌心至中指根的2/3為半徑作圓。

•[操作]:拇指運法,30~50次。

•[功效]:寬胸利膈,開鬱降氣,助氣調氣,消痞化積。

•[主治]:五臟之氣不調之胸膈滿悶、痰火鬱結、喘嗽交作等

•[臨床應用]:多與推脾經、推肺經、揉板門、揉中脘等合用。

•小天心

•[位置]:手掌大、小魚際交接處。

•[操作]:用指掐、揉、搗。3~5次。

•[主治]:驚風、神昏、夜啼。

[臨床應用]:可配合掐老龍、掐人中、清肝經

•總筋

•[位置]:掌後橫紋中點。

•[操作]:按揉或掐。按揉30~50次;掐3~5次。

•[主治]:口舌生瘡、潮熱、夜啼。

•[臨床應用]:多與清天河水、清心經配合應用。

關注“小哥談音樂”頭條號,成為小哥粉絲福利多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