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忘讓老人更豁達

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出現一些生理變化,是不可抗拒的客觀規律。如果老人特別在意生理年齡和體力減退,就會出現心理障礙和意志消沉,而通過調整心態是可以繼續保持進取精神和活力的。

忘老。沒有任何人能夠無視自己在慢慢變老,問題在於對這種自然規律應該有什麼樣的心理反應。很多老人掛在嘴邊的話都是,“歲月不饒人啊”,一句話就給歲月定了性;要麼就是“老了不中用”了,彷彿老了的結果就一定是不中用。如何看到衰老,直接關係著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狀態,我們應該調整好心態,從精神上愉悅地接受衰老。當你的腿腳不再靈便,仍然願意走進自己的院子看花開葉落;當你逐漸因衰老失去聽力和記憶,仍然願意牽著老伴兒的手跟她說幾句貼心話,一起追憶年輕的過往;這時的你,就已經因為忘記衰老而享受歲月恩賜,使衰老由一個敵人成為你的夥伴。

忘憂。老人們憂從何來,都從自身認識的侷限與誤區中來。生病、受傷、精力不濟、鰥寡孤獨、心情抑鬱……老人們注意到的往往都是生活中的負面,卻很少關注到很多生活內容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進。第一,年紀越大,經濟和社會地位越高,也更受尊重,這些既是靠年輕時的努力打拼獲取的,也是時代與社會對老年人的偏愛,晚年正是享受這些紅利的時刻。第二,年過花甲後,事業漸漸攀上頂峰,孩子也上了大學或大學畢業,養育的責任減輕,老年朋友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和經濟條件幹自己所喜歡的事情,這是一種無法被奪走的自由與快樂。可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種有錢有閒的生活正是無數年輕人奮鬥的目標。第三,作為老年人,無論人生閱歷、見識還是視野都應比年輕人更開闊,更能夠辯證地看待自身得失,如能做到既能笑對有憂的現實,還可抵達無憂的境界,晚年生活一定更豁達快樂。

忘病。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與精神因素有關的疾病佔到80%以上。醫學奇蹟往往發生在那些精神上沒被疾病打倒的老人身上。忘病不等於不積極去診病、治病,而是不被疾病嚇倒。第一,正確看待疾病,對生病這件事一定要重視,但也不要將其視為洪水猛獸。感覺身體不適要及時看醫生,在查明病因的基礎上,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並堅持到底。第二,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疾病。要相信科學、相信自己,堅信自己一定能戰勝疾病,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第三,不要諱疾忌醫,對疾病切忌不在乎,若有病不看也不治,任其發展、盲目自信、盲目樂觀,將會貽誤治療時機。(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李 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