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 一類方《小兒藥證直訣》

六味地黃丸 一類方 《小兒藥證直訣》

六味地黃丸應該看做基礎方,滋補肝腎陰虛的基礎方。

主治證候分析

肝腎陰虛

精髓不足

腰膝痠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足跟痛,牙齒鬆動,小兒囟門遲閉。

虛熱內擾

手足心熱,口燥咽乾,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滑精,牙痛,消渴

舌紅少苔,脈細數

它的主治,應該說就兩部份構成,一部份是腎精不足的基本表現。由於它腎精內含元陰,元陽,它陰的成份不足以後,叫它陰虛,而不叫精虧,是由於它有虛熱內擾。由於它突出反映在一種腎精不足,又反映在陰不制陽,產生虛熱,虛熱內擾證。腰膝痠軟,頭目眩暈,耳鳴耳聾,足跟痛,牙齒鬆動,這些現象不僅僅是陰虛有,精虧一樣有。小兒囟門遲閉,這反映一種五遲證。腎精不足,加上虛熱內擾,就是典型的肝腎陰虛證。這裡講骨蒸潮熱,程度不重的。骨蒸潮熱,如果熱很高,比較高了,現在我們臨床上譬如有時候這種虛熱,38.5度以上,有出現這個,往往要考慮火旺,火為熱之極。特別是伴隨有明顯的盜汗,規律性的持續盜汗,那這是有火旺了。一般盜汗較輕,骨蒸潮熱熱度不高的,那這個屬於虛熱內擾。虛熱擾亂精室,可以遺精、滑精,腎精不足可以腎虛牙痛。一般虛熱可以。當然虛火上炎那個牙痛,伴隨著可以牙齦潰爛,甚至灼傷肺絡出血這個都可能。陰虛的消渴,那涉及到腎陰不足,基礎上,也涉及到中焦的陰傷了。中焦氣陰受損傷。舌紅少苔,脈細數這是腎陰虛,以及陰虛火旺共有的,普遍有的。

所以六味地黃丸是個基礎方,針對的基礎病機,這基礎病機可以兩部份組成來體會,一部份是一種腎的,腎精不足,基礎物質不足。加上陰不制陽的虛熱內擾證,基本就是腎陰不足證。如果虛火突出,或者虛熱較旺,有上炎之勢,那就叫陰虛火旺證。

滋補肝腎。

三補

熟地

滋陰填精補髓

利溼瀉濁

防熟地之滋膩

澤瀉

三瀉

山茱萸

滋腎補肝

溫精斂汗

瀉相火

丹皮

山藥

滋腎補脾

收澀腎精

健脾滲溼

茯苓

補腎肝脾三陰之不足─治本

瀉虛火溼濁之有餘─治標

上次課講到六味地黃丸的主治證候分析。它由兩個部分構成。一個部分是一種肝腎陰虛的基礎見證,也就是腎精不足。再加上陰不制陽的虛熱內擾,這兩部分構成。

這個方是個基礎方,從配伍來看,有兩隊藥。第一組,以補為主的藥,君藥熟地,熟地能夠滋補腎陰,又能養肝血,體現肝腎同治,也針對了肝腎同源,稱它為填精補髓,不僅是滋腎陰,補肝血,能夠填腎精。這是熟地作為君藥。君藥在方中用量一般最大。

臣藥,山茱萸和山藥,山茱萸和山藥分別用來補肝補脾,這方說起來它三補,腎、肝、脾兼顧。實際上它不能說它同時補腎、肝、脾,而是圍繞著肝腎陰虛,通過補脾,通過補肝,來加強補腎作用,應該是這樣解釋。這兩個說法思路不同的。過去都說三個同補,那似乎就是這個方里也能補脾,有能補肝,應該說它不是這個同補,是通過補脾補肝來間接地增強補腎作用。圍繞還是腎陰虛、腎精不足。山茱萸是酸溫的,可以補腎精,補肝血,它補腎精的特點,它酸收,有個收澀腎精的作用,又能補肝血。

山藥,能補脾,能夠固腎,山茱萸補肝是針對肝腎同源,精血同源,山藥補脾是考慮到脾為後天之本,脾氣充足了,五臟六腑之精下歸於腎,能夠增加滋養補益腎精的作用。所以這三味藥,山茱萸山藥是臣,熟地君藥,君臣藥結合,體現了腎、肝、脾三陰並補,其目的是補腎。所以它補腎為主。

這三補之外,六味地黃丸又配伍三瀉。三瀉是屬於佐藥。其目的是考慮到正虛以後,相應會產生病理產物。有虛中兼實,因虛致瘀,產生病理產物的一個消除問題,第二個是為了對於補益藥物,用的時間可以長久一些,適合緩治,緩圖,所以能夠使得補而不滯,滋而不膩。總的來說,三瀉作用,既有協同作用,又有佐製作用。

具體來講,澤瀉和熟地相配的話,體現出它能夠洩腎濁,以前說到腎陰不足可以產生腎濁,這是它的協同的一方面。同時有澤瀉的淡滲,減少熟地的一種滋膩。

丹皮,它有涼血、清熱作用,特別治療血熱,虛熱常用。所以針對這個虛熱內擾,它可以有清腎虛所產生的虛熱作用。第二,它和山茱萸相配,山茱萸酸溫,入肝腎經,丹皮入肝經,能涼血。能制約山茱萸的溫性。所以它也存在一個相互既協同又制約這個關係。

茯苓是淡滲利水的藥,和山藥相配,使山藥的補脾能夠結合健運。單補脾,不健運,服用長時間,可以使悳脾胃氣機壅滯,用茯苓的健運和山藥的補脾合作。體現出健運、補益相結合。而且茯苓淡滲利水,也可以使山藥補而不滯。這是茯苓的含義。

佐藥的三味和君臣藥相配,體現了三補三瀉兼顧,揚長補短。

配伍特點

(1)腎、肝、脾三陰並補,圍繞著腎陰為核心,補腎為主。

(2)三補三瀉同用,以補為主。

一般的用量特點,三補為主,比如說,原方熟地為君,它可以用八兩,作為臣藥的兩味藥,補肝、脾都是四兩。佐藥,那就是三兩。就是說從用量體現出一個主次。所以它是以補為主。

運用

辨證要點

腰膝痠軟,頭暈目眩,咽乾口燥,舌紅少苔,脈細數,為補腎陰的基礎方。

腰膝痠軟,頭暈目眩代表了基本的腎虛。陰不足,不能制陽,咽乾口燥,舌紅少苔,脈細數,這個像一種標準公式一樣,形容肝腎陰虛的舌脈表現。它是一個補腎陰的基礎方。

隨證加減

陰虛火旺者,加知母、黃柏、玄蔘。

脾虛氣滯者,加白朮、砂仁、陳皮。

六味地黃丸清虛熱力量較小,對於虛熱內擾,虛熱輕證比較適合,也適合久服。知母、黃柏、玄蔘擅長於滋陰,清熱,退虛火的一些藥結合。特別後面要說到的知柏地黃丸。所以再加知母、黃柏、玄蔘這類的。

另一個呢,六味地黃丸畢竟是補腎陰的。其中三補呢,熟地、山藥這些,比較滋膩,容易使氣機壅滯,所以脾胃虛弱,或者脾胃氣滯,這一類容易阻滯氣機,裡面要結合一些運脾,特別是化溼行氣的藥。

臨床 加減方法

1. 消渴

+補陰藥 (玉竹、知母、葛根)

+補氣藥 + 活血藥

2. 頭暈頭痛

(陰虛陽亢)

高血壓 + 首烏、鉤藤、天麻、菊花

伴動脈硬化 + 丹蔘、葛根

3. 痴病、記憶力減退

(腦失髓養)

+ 填精補髓藥(血肉情之品)

+ 開竅化濁藥

+ 活血藥 + 通絡藥

4. 遺精、滑精

(虛火擾動精室)

+ 知母 黃柏─知柏地黃丸

+ 收澀藥

六味地黃丸常用於陰虛,以腎陰虛為主的下焦證,消渴。那要增加一種補陰成份。同時有的涉及到一種氣虛氣陰兩傷,可以加補氣藥。特別六味地黃丸加一點活血藥,久服效果更好。陰虛以後容易陽亢,引起頭暈頭痛,肝陽偏亢引起風陽上擾,氣血逆亂,頭暈頭痛,這也是經常加的一些,結合一些潛陽平肝,針對風這類藥物。鉤藤、天麻、菊花、首烏這類常用。現代經驗,像動脈硬化,痙攣這一類,它也可以出現頭暈,頭痛。可以結合丹蔘、葛根。丹蔘可以養血活血、葛根升清陽。但這裡葛根還是比較潤,又有清熱作用。現代使用當中,也是一種現代研究的一種辨病。發現這個藥在心血管方面一些作用。

因為六味地黃丸有填精補髓的作用,特別像熟地,滋補腎精,所以對於一些特別老年人,老年痴呆這一類,它是涉及到一個腎精不足,不能生髓、養絡、充腦。所以要增加填精補髓藥,像龜板,鹿膠這一類。它都是動物的血肉有情之品。所以有比較強的填精補髓作用。可以結合的,在這類,特別老年痴呆這類,還涉及到一個腎精不足。腎精不足,肯定有溼濁,腎濁佔居其位,所以不是光補,還要開竅。開竅化痰,化溼濁這類藥物,活血通絡結合,這是一個作為用藥思路上,以六味地黃丸為基礎,可以這樣加味。

虛火擾動精室,既要清降虛火,滋陰降火,又要有一些芡實、金櫻子,牡蠣這類的收澀,相結合。

這裡還列了一些遇到不同的症狀,傾向那個方面,的一些用藥。這個用藥涉及到中藥學學習的時候,很多功能大家也比較熟悉的了。但就是說要抓住一個本質,它是用於腎精不足、腎陰不足的方,腎精不足、腎陰不足用這個做基礎方。應該說還是有一定的虛熱的這種類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