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方藥配伍看《傷寒論》的心法運用

從方藥配伍看《傷寒論》的心法運用

先看桂枝湯與麻黃湯:兩者都是太陽病表證,都有共用藥桂枝甘草。桂枝湯,陽浮而陰弱汗出,汗出傷津,津液由中焦胃家所化,消耗了胃家津液。藥配以芍藥生薑大棗,其作用點當有意於胃家。麻黃湯陰陽俱緊無汗而喘,皮膚毛竅閉而不開,肺主皮毛,喘也因於肺氣宣通不利,藥配麻黃杏仁,其作用點應該有意於肺。麻黃湯去桂用石膏,變成了麻杏甘石湯,治證變為汗出而喘無大熱,無表證。喘為肺氣不利,無大熱說明有熱,太陽外證之發熱汗出當有惡風證,無惡風應該是內熱外蒸。汗出與喘並見,說明是鬱熱與胸中。麻黃湯中加入石膏與生薑紅棗,方變為大青龍湯。也有如麻黃湯證之惡寒發熱身疼痛,同時無汗。然而多了個煩躁證,無汗而煩躁加石膏生薑紅棗。石膏是為了胸中鬱熱,煩躁從心胸而生。胸中乃宣發陽氣之地,麻杏石甘湯因有汗出而無煩躁證,因於鬱熱外蒸,熱氣能隨汗而外洩。此證無汗則胸中之鬱熱外蒸而不得外洩。則肢體會產生熱耗榮衛精氣,此煩躁,也可能因肢體被熱所擾而躁動。胸有鬱熱故用石膏,榮衛精氣被傷,故用姜棗。大青龍湯有麻黃湯與麻杏甘石湯以及越婢湯方意在其中,故當同時可見麻黃湯證之有表證而兼喘,也可見胸中鬱熱之喘,也可能會有一身釋腫之之證同見。此方之妙在於,桂枝與石膏同見。

麻黃湯與麻杏甘石湯同處一方之中,一用於無汗而喘,一用於汗出而喘;一為有表證之喘,一為無表證之喘。合用之後成了有麻黃湯之表證而生煩躁。大青龍去桂枝杏仁而變出越婢湯,則是治風水之證,風水惡風,一身釋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惡風,一身釋腫,脈浮不渴,皆是太陽表證。續自汗出,無大熱:按理說,都一身釋腫了,應該是無汗才合理,而卻汗出,這裡又用瞭如麻杏石甘湯的語調無大熱。說明此熱也是胸中鬱熱外溢。無杏仁與麻黃相配,則不見喘證。麻杏石甘湯之杏仁換成姜棗則有一釋腫證,且無桂枝而見脈浮惡風等表證,此處證明了有太陽表證不一定非要用桂枝。此證胸中有鬱熱而見表證,同樣如大青龍湯用了姜棗。大青龍無汗而此湯證有汗,但此湯證有腫,說明榮衛氣弱,難以正常運行生化而致壅滯成腫。

說明姜棗不但作用於胃家有助化谷,同時具有調節運行榮衛的作用。從此推去,則傷寒論各方各藥的作用機制便能一一得到解釋。

如此的話,那麼臨證處方便是自然天成。聖人之作真是百讀不厭,讀一遍自有一遍的收穫。難怪古人云:讀經典能增智開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