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是我國除夕之外的第二大“團圓節”,是億萬國人渴望闔家團聚的日子,對每位中華兒女來說都意義非凡。在外謀生的人們不管平日裡有多忙碌,若是在此良辰,能夠與家人相聚在一起好好吃頓團圓飯,就會感到格外滿足和幸福。

"

中秋,是我國除夕之外的第二大“團圓節”,是億萬國人渴望闔家團聚的日子,對每位中華兒女來說都意義非凡。在外謀生的人們不管平日裡有多忙碌,若是在此良辰,能夠與家人相聚在一起好好吃頓團圓飯,就會感到格外滿足和幸福。

明月心中照,團圓永無缺

然而,古往今來,每逢佳節,太多遊子無法與親人團聚,遂望明月遙寄相思,生花妙筆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動人詩篇。

無論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的直抒胸臆,還是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的豪邁灑脫,抑或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的款款深意,都深切表達了漂泊遊子的思親念鄉之情。可見,在中國文化的傳統之中,中秋節是與明月緊密相連的,甚至可以說,明月是中秋節的一個最為顯著的文化符號。

細細品味古人描繪“明月”的詩詞,便會發現明月既照出了闔家團圓時的歡喜,也照出了獨自漂泊時的無奈。明月的和諧、寧靜、婉約、朦朧、淡泊,所有的這些特質與其說是形容月之本身,毋寧說是人們心靈的映像,而月之陰晴圓缺,實則象徵著人之悲歡離合。

於是,中秋節的文化意蘊,便不只是表達了人們對闔家團圓的期盼,更是寄寓著對人生幸福圓滿的追求。

"

中秋,是我國除夕之外的第二大“團圓節”,是億萬國人渴望闔家團聚的日子,對每位中華兒女來說都意義非凡。在外謀生的人們不管平日裡有多忙碌,若是在此良辰,能夠與家人相聚在一起好好吃頓團圓飯,就會感到格外滿足和幸福。

明月心中照,團圓永無缺

然而,古往今來,每逢佳節,太多遊子無法與親人團聚,遂望明月遙寄相思,生花妙筆寫下了千古傳誦的動人詩篇。

無論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的直抒胸臆,還是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的豪邁灑脫,抑或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的款款深意,都深切表達了漂泊遊子的思親念鄉之情。可見,在中國文化的傳統之中,中秋節是與明月緊密相連的,甚至可以說,明月是中秋節的一個最為顯著的文化符號。

細細品味古人描繪“明月”的詩詞,便會發現明月既照出了闔家團圓時的歡喜,也照出了獨自漂泊時的無奈。明月的和諧、寧靜、婉約、朦朧、淡泊,所有的這些特質與其說是形容月之本身,毋寧說是人們心靈的映像,而月之陰晴圓缺,實則象徵著人之悲歡離合。

於是,中秋節的文化意蘊,便不只是表達了人們對闔家團圓的期盼,更是寄寓著對人生幸福圓滿的追求。

明月心中照,團圓永無缺

毋庸置疑,現代社會的物質文明要遠遠優勝於古代。一部網絡手機就可將千里之外的家人視頻於眼前,傳達此時此刻的思念,一張機票或車票就可即日返回故鄉,和家人團聚在一起,尚可來得及共賞明月!這種便利,是古人所不能想象的,也是無福消受的,科技的確給現代人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幸福感。然而,古人的幸福指數恐怕也不見得一定會比現代人低。

中國屬於農業文明古國,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滋養下,中國人養成了安土重遷的生活習性,在傳統的民間社會,大家往往聚族而居,人與人之間都比較熟悉,彼此信任,友愛互助,形成了“倫理本位”的社會結構。在這種環境中生活的人,定不會背井離鄉太遠太久,每逢中秋佳節,他們定會返回家鄉和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此外,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培育、薰陶下,即儒、釋、道三家的思想積澱,以及詩、琴、書、畫藝術情操的陶冶等,古代文人往往具備剛毅進取、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同時也懂得調節生活情趣,所以他們往往生活得張弛有度,圓滿自在。

反觀現代人的生活,則普遍存在著種種焦慮,住房、教育、婚姻、養老等壓在人們身上的擔子愈發沉重,這也造成了不少家庭聚少離多的社會現實。今昔對比,誰又比誰幸福呢?

那麼,如何面對這種生存境遇造成的尷尬處境、人生缺憾呢?

著名學者餘敦康先生曾用“提得起,放得下,看得開”三句話來概括儒釋道三家的精神旨趣,即“儒家是提得起,道家是放得下,佛家是看得開”,亦莊亦諧,頗為耐人尋味。

在我們看來,所謂“提得起”,主要是指自覺承擔起應盡的職責義務,勇於擔當;“放得下”是指順其自然的辯證思維與人生態度;而“看得開”則是不執著於自我的得失成敗,從緣起性空的教理去看待萬事萬物。

這是就各家的優長處分開而言,亦可融通地來看,即將儒釋道三家的人生智慧融會貫通地靈活運用於自身,那麼,這樣的人生定會是圓滿自在、憂樂圓融的。這一點在王陽明身上得到很好的印證。

王陽明,明代心學家、軍事家、教育家,他融道德、事功和治學為一體,光大儒家“內聖外王”之道,故被後人高度讚譽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萬人師”。雖以“大儒”世稱,但他也研習佛、道,他的心態是兼容幷包的,人生智慧也自然是儒釋道合一的。

王陽明的一生並非一帆風順,也是“千死百難”,經歷過廷杖、貶謫、誣陷等等。那麼,王陽明又是如何超拔出種種人生困境,且又建立如此豐功偉績的呢?

我們無意從整全的視角來綜合考察,而是選取王陽明在1521年中秋佳節所寫的一首詩為例,來具體分析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其詩如下:

去年中秋陰復晴,今年中秋陰復陰。

百年好景不多遇,況乃白髮相侵尋。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

山河大地擁清輝,賞心何必中秋節。

首聯交代了近兩年中秋節的天氣狀況,陰晴不定意味著人們難得看到圓月;頷聯則觸景生情,感嘆世事無常,而今已白髮蒼蒼;頸聯最為動人心魄,充分表達出了王陽明的千古豪情,其背後也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非常值得玩味;尾聯則再現了他心中“光明月”的獨特魅力,自此賞心中月便不再受時空條件的限制。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團圓永無缺”,這是何等的豪邁和達觀啊!不過,這裡的“光明月”到底是指什麼呢?那便是王陽明歷經種種磨難所體悟到的良知本體。誠如他自己所言:“某於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實千古聖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文錄序說》)儘管天空中的月亮時有圓缺,但只要心中的“光明月”(即良知)不受矇蔽、不迷失,並自覺地依循內心良知而敦倫盡分的話,那麼何愁不能實現人生的圓滿呢?

“天理在人心,亙古亙今,無有終始。天理即是良知。”也就是說,天理在人心永不泯滅,無論外在環境如何,也不管自己遭受到什麼挫折,只要守護住自己的良知,切實做好為善去惡的“致良知”行動,那麼,終究會成就“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偉岸人格。

在王陽明看來,我們所處的世界也是我們的良知所顯現和創造出來的,只要我們自覺地致良知的話,那麼這個世界也就會變得越來越美好!

儘管中秋佳節一年僅一度,遊子能否與家人團圓也未可知,但只要我們心中葆有那份“光明月”,充斥對人世間的美滿與溫暖之嚮往,努力生活,便會“千古團圓永無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