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最美家庭 環境保護 文章 正能量 廣元女兒美 2017-06-09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為深入開展“最美家庭”活動,挖掘和大力宣傳家庭先進事蹟,更廣泛的傳播正能量,在市婦聯的指導下,連日來,旺蒼縣婦聯深入開展了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走訪慰問了10餘位百歲老人。家教嚴格,家庭和睦,性格樂觀,勤儉節約,吃苦耐勞,知足常樂,是這些百歲老人的共有特點,他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潛移默化的感染著家人,溫暖著大家。談家風,百歲老人這樣說——

勤儉節約的楊貴中老人

楊貴中老人1916年5月出生於旺蒼縣高陽鎮棗樹村,其父親1923年因病早逝,因家境貧寒,母親無奈將一個兒子送與地主家當長工,一個女兒送給別人當童養媳,然後帶著他和妹妹逃荒到現在的張華鎮大梁村3社,嫁給了當地村民楊萬勤為妻。楊貴中老人當過長工,當過佃戶,打過短工,就這樣辛辛苦苦、勤勤懇懇支撐起一個家。老人育有1子3女,2女兒和3女兒已去世,現五世同堂共53人。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老人一生十分節儉,他說:“我是從非常艱苦的條件下過來的人,笑破不笑補,粗茶淡飯最養人,在我的家裡,不準講排場,不準圖虛名,不準鋪張浪費。”打開老人房間的衣櫃,依然有那些縫了又縫、補了又補的舊衣服和一雙雙他自己編織的草鞋。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楊貴中老人的勤儉節約影響著下一代的言行舉止,在這個五世同堂的大家庭裡,成員之間都能做到勤儉持家,寬容謙讓,這就是老人給後人留下的寶貴的“家風家訓”。

善良愛美的雷開蓮老人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雷開蓮老人1918年1月3日出生於旺蒼縣嘉川鎮石橋村二社,育有4個兒子1個女兒,大女兒已去世。老人一生正直善良,特別愛乾淨。現五世同堂,共有44人。

老人一生正直善良,她說:“別人有困難,都要盡力幫一把,這是我們祖祖輩輩傳下來的,不能在我這裡丟了。”老人長期無償讓社裡沒有房子住的家庭住在自己的房子裡,有的長達七、八年。困難時期經常給從外省來川乞討的人煮飯吃,送糧食;因家住茶山邊,集體生產時茶山專業隊的社員長期在家喝水、吃飯,幾十年來從無怨言。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老人一生特別愛美,她笑著說:“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環境收拾得乾乾淨淨的,呼吸都要順暢些,看不慣那些不愛乾淨的人。”老人看見周圍環境不乾淨,都要求自己的兒孫打掃乾淨;為了“美”,她養成了穿高領內衣和戴眼鏡遮擋住頸部和臉上的皺紋才出門的習慣,每天堅持泡腳,擦身體。直到現在,老人依然皮膚細膩有光澤,衣著整潔光鮮。

在老人的言傳身教下,她們全家老小也都養成了樂於助人、崇尚環保、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知足常樂的謝玉珍老人

謝玉珍老人1918年1月出生於黃洋鎮仕安村五組,一生坎坷,命運多舛。生了12個孩子,只活了1個兒子,現已75歲;媳婦72歲,三年前患腰椎突出,骨質增生;大孫媳婦患尿毒症四年,生活極其貧困。現四世同堂,共有10人。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老人生活雖然清貧,但心態極好,她說:“我以前吃不上喝不上,與以前相比,今天這樣的生活我連想都不敢想,現在我可知足了。”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老人積極的生活態度深深地影響著她的家人,他們沒有被貧困的生活壓倒,努力外出掙錢,勤儉節約持家,在政府的幫助下(大孫子家被評為精準貧困戶)生活得到逐步改善。他們堅信:沒有過不去的坎。知足常樂,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老有所養的趙德邦老人

趙德邦老人1918年10月出生於三江鎮下石村五組,14個孩子小時候都先後去世了,40餘歲時老婆也離他而去,留下了孤苦無依的老人獨自生活。隨著年齡的增大,老人的侄孫女趙美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重任。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趙美說:“人人都會老,古代的人買母行孝,何況么爺爺還是我們的親人呢,不管怎樣,我都會照顧他一輩子。”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老人還未說話,已淚流滿面,他說:“這麼多年,侄孫女一家像親爺爺一樣照顧我,他們的日子也不富裕,我不想增加他們的負擔,想離開他們一個人過,但他們不同意,怕我一個人出了事沒人曉得。你們問我家風,我也說不來個啥,你們把我侄孫女無怨無悔贍養我的這個事情好好宣揚一下,讓大家學學,不但家風好了,社會風氣也就更好了。”

熱心公益的陳興奉老人

陳興奉老人1918年11月出生於木門鎮柳樹村,育有3兒4女,住在么兒家中。老人喜歡自由、熱心公益,別看年紀大了,但是他耳不聾、眼不花,一刻也閒不住。現四世同堂,共65人。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老人說:“有些事總要有人做才行,公路上的‘坑’不填平,刺不砍掉,車卡住了,人摔傷了,那得遭多大的罪啊。這些都是舉手之勞的事,算不了啥。”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老人全身心投入到村裡的公益事業中,幾十年來任勞任怨,毫無怨言,樂在其中,熟悉老人的人,無不被他的熱心所感動。

以德治家的楊香蘭和歐開庭夫婦

104歲的楊香蘭和102歲的歐開庭夫婦家住九龍鎮文星村2社,育有4兒4女,現住在么兒子家,由四個兒子家庭輪流供養。17年前,么兒子外出務工時意外死亡後,么兒媳沒有再嫁,依然十幾年如一日地悉心照料著老人。現五世同堂,共85口人。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老人說:“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家風要正,必須以孝為先,以德育人。特別是像我們這樣的大家庭,每個人都要行得正、坐得端,為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不貪大求洋、不胡作非為,什麼事都要講究品德和真心。”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在老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在這個85人的大家庭裡,每一位成員之間都能做到孝老愛親,寬容謙讓,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他們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用最真摯的情懷、最無華的行動,詮釋著孝道美德,傳承著優良家風。

勤勞肯幹的張金蓮老人

張金蓮老人1918年8月出生於東河鎮沿河村三社,育有3兒2女,一直住在么兒子家。老人一生勤勞肯幹,不怕苦不怕累,堅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對子孫要求非常嚴格。現五世同堂,共61人。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老人說:“人長著一雙手,就是用來做事的。勞動最光榮,不要耍心計,玩花樣,什麼東西自己有才叫有,不要總想去依靠別人,要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幹老實事,勤勞才能致富。”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老人以自己的百年人生培養了子孫後輩吃苦耐勞、勤奮向上的精神,教會了他們遇到挫折時迎頭趕上,遇到困難時努力克服,使他們懂得了幸福不會從天降,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良好的家風是家庭和睦、社會和諧的基礎。百歲老人家庭的好家風、好家教、好傳統,無不凝聚著對孝道的堅守、對社會的責任、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真善美的追求,充滿著向善的力量和道德的張力。讓我們以百歲老人家庭為榜樣,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引導廣大家庭弘揚良好家風家教,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推動全社會更加註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到家庭建設各方面。

百歲老人談家風——旺蒼縣婦聯尋找“最美家庭”之關愛百歲老人系列活動

媚兒說:

如果你有更好的文章

歡迎投稿至媚兒郵箱哦~

[email protected]

健康 | 家庭 | 教育 | 生活 | 情感

都可以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