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培育文明土壤 滋養文明精神

最美家庭 藝術 民俗 蒙醫 烏海新聞 2017-05-18

烏海:培育文明土壤 滋養文明精神

人們自覺遵守交規,站在行人等候區等待綠燈。

近年來,我市從家庭文明建設、家風家訓、文明餐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工作入手,以良好家風和優秀傳統文化推動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不斷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為城市文明不斷前進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和豐潤的道德滋養。

家庭文明建設 營造良好社會風氣

家庭不僅是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更是社會發展、城市進步、生活和諧的重要基點。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以來,我市大力加強家庭文明建設,廣泛開展文明家庭創建活動。

愛國守法、遵德守禮、平等和諧、敬業誠信、家教良好、家風淳樸、綠色節儉、熱心公益……3月7日下午,我市舉行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107週年暨第一屆烏海市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受表彰的文明家庭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溫暖了人心,詮釋了文明,傳播了正能量。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和諧家風,近日,新華街道辦事處舉辦了“弘揚傳統文化、傳頌最美家庭”宣傳教育活動,各社區60多名“最美家庭”成員參加了活動。活動中,六位“最美家庭”代表講述了自己或發生在身邊的孝老愛親、勤儉節約、鄰里互助的感人故事,使在場的聽眾深受教育和鼓舞,讓大家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多年來,我市廣泛開展“五好家庭”、“星級文明農戶”、尋找“最美家庭”、“好公婆好媳婦好子女”評選等活動,有力推動了家庭文明建設。我市堅持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通過組織經典誦讀、節日民俗、體育健身和文化娛樂活動等,挖掘和展示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引導人們積極投身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

重視家庭教育 為城市文明打好根基

孩子是家庭的鏡子,家庭是社會的鏡子。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對人一生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家庭教育被形容為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

為了提高我市家庭教育和素質教育質量,近年來,我市大力興辦家長學校,目前全市已建成家長學校103所,年均培訓家長4萬餘人次,實現了家長學校在中小學的全覆蓋。與此同時,市關工委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斷加強家長學校的管理和建設,家長學校不僅實現了“五落實”(機構落實、教材落實、教師落實、學員落實和經費落實),還形成了一套科學、完善的辦學制度體系。家長學校的興辦為我市構建完善的“社會、學校、家庭”教育網絡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隨著越來越多的家庭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傳播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人們在為家庭謀幸福、為他人送溫暖、為社會作貢獻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精神境界,培育著文明新風尚。

大興文明之風 打造城市文明氣質

我市始終秉持“先塑文明人、再建文明城”的理念,緊緊圍繞“中國夢·實幹圓夢”“德耀長河·善行烏海”等主題,廣泛開展道德講堂、典型選樹、文明禮儀大賽、窗口行業規範化服務等主題活動,重點推出了“北疆楷模”—烏海電業局輸電管理處等國家、自治區級先進典型,並通過開展“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餐桌”“文明網絡”“文明家庭”等群眾性創建活動,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的文明意識和公德意識。

2013年,我市開展了“光盤行動”,倡導人們不浪費糧食,吃光盤子裡的食物,吃不完的飯菜打包帶走。為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我市接連開展了“文明餐桌示範店”“文明餐桌示範餐廳”命名活動;組織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文明餐桌”聯合執法行動……“光盤行動”不僅取得了顯著成效,也增強了人們的節儉意識。

此外,“文明交通”“文明旅遊”等創建活動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城區交通秩序大大改善,一股文明新風興起在城市中。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滋養城市文明

在我市,中小學早已成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先行軍和主力軍。

在經典誦讀進校園若干年後,海勃灣區第三小學校長王巧英驚喜地發現,孩子們之前大喊大叫、打打鬧鬧的行為越來越少,變得彬彬有禮、儒雅了許多,一個個像換了個人似的。

“國學經典等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無窮的精神力量,它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改變一個人,幾年經典誦讀活動開展下來,學生的綜合素養有了很大的提升,行為習慣有了很大的改變。”王巧英說。

其實,有著相同感受的不止是王巧英一個人,各中小學的老師、校長們都感受到了這一點。

海區和平街學校校長李建武說:“為人師者的我們一定要身體力行,先行學習,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真正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實現知行合一。”

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不僅在學校興起,在全社會也逐漸熱了起來。近年來,市民中已興起了一股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有學習茶藝、插花藝術的,有學習聖賢經典文化的,還有研習漢服藝術的……

優秀傳統文化在滋養著每個人的精神的同時,也引領著城市文明的步伐與方向。

保護非遺 弘揚民族文化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城市文化的另一筆精神財富。

我市是一座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城市,這為非物質文化發展提供了沃土。目前,我市共有市級非遺項目8個,自治區級非遺項目5個,自治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名。

針對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市根據自身實際,在資金、政策上給予優惠和扶持,加快保護和傳承的步伐。2012年,我市幫助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燙畫藝術研究所成功申請自治區文化產業示範基地,並投入30萬元資金進行生產性保護。

2014年,我市對燙畫、唐卡裝裱技藝和掛毯織造技藝3個項目各獎勵1萬元,促進非遺項目的生產性保護。同年,市、區兩級政府在海馨社區建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所,為唐卡裝裱項目、三才翻子拳項目建立傳承普及場所,也為市民走近、瞭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打開一扇窗口。2016年,在自治區補助經費的基礎之上,我市對所有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發放傳承目標化補貼,標準為自治區級每人5000元,市級每人3000元。

我市鼓勵非遺項目傳承人將非遺技藝整理成文字或音視頻材料,做好傳承技藝的檔案留存。目前,三才翻子拳傳承人張建國已出版了《三才翻子拳》,唐卡裝裱技藝傳承人許會英正在編撰《唐卡裝裱技藝》專著,蒙醫沙療傳承人黃腦日布、燙畫傳承人盧雲山,以及正在挖掘十三太保武術內養功的傳承人李書信、太極書法傳承人喬繼東等正在醞釀出版相關書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