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文教路永溪村成“陪讀村”

租房 讀書郎 孟母 高旭 江西晨報 2017-03-27

俗話說,家有讀書郎,全家跟著忙。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家長陪讀”。正所謂“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能讓孩子安心學習,越來越多的家長加入到“陪讀大軍”中。

記者調查發現,南昌很多重點中小學附近出現了“陪讀熱”的現象,在南昌市文教路的永溪村,就住著不少從南昌周邊其他地方來的“陪讀”家長,這些家長有的放棄工作全職“陪讀”,有的家長為了貼補家用,選擇邊打工邊“陪讀”。

永溪村流動人口占六成以上

外來務工人員居多

據瞭解,在南昌市文教路永溪村住著上千戶外來人員,這些外來人員中有的是為了孩子讀書搬遷至南昌,成為孩子的“全職陪讀”,也有一部分人將孩子帶在自己身邊,邊打工邊“陪讀”,他們都是為了能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永溪村負責辦理居住證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永溪村作為自然村流動人口占到六成以上,外來務工人員佔據流動人口大多數。這部分流動人口從南昌周邊農村舉家搬至南昌,由於附近租房比較方便,而且永溪村離一些學校比較近,並且政府也給了政策,部分學校接受農村外來人員子女就讀。

舉家搬遷到南昌

只為孩子讀書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南昌市文教路永溪村,村內的住房比較集中,看上去有些簡陋。臨近午飯時間,永溪村的街道上人潮湧動,一些住戶家中不時飄出飯菜的香味。

順著村子的小巷子前行,記者來到一戶正在做飯的劉女士家中。劉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家是廣豐縣的,家裡有兩個孩子剛念小學,先前只有她和愛人長期定居在南昌打工,孩子就放在家中由老人代管。但是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她覺得還是要自己帶孩子,但是在家裡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索性就在南昌這邊租了房子,讓孩子在附近學校讀書。這樣一來,自己能做點零工,孩子還能在城裡接受教育。“孩子馬上就放學了,要經過一條馬路回家,不太安全,我要去接一下!”劉女士說。

隨後,記者跟隨劉女士來到僅有一條馬路之隔的南昌陽明學校,此時已經有不少家長在學校外等候孩子放學。採訪過程中,正在等待孩子放學的家長吳女士告訴記者,“這裡離學校最近,每個月800元房租,從兒子讀一年級開始,他們一家三口就住這裡,”吳女士感慨道,“我們都沒有什麼文化,希望孩子們能有出息,能考個好大學,我們就可以回老家了。”

吳女士告訴記者,以前她還去超市按時上班,現在每天就是買菜、洗衣服、做三餐飯,並且孩子還要上輔導班,為了保證孩子的起居,她基本上沒時間出去工作。

“像我這樣的全職陪讀家長不在少數,但是為了孩子的學習,不得不這樣做。”吳女士說。

學校內五成以上

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

記者瞭解到,在當地陪讀的家長基本分為兩類,一類是孩子的母親,另一類則是老人。這兩類人的外出務工機會比較少,平時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孩子的學習和家人的起居忙碌著。

隨後,記者針對“陪讀”家長日益增加的現狀採訪了永溪村附近的南昌陽明學校的羅校長。

羅校長告訴記者,他們學校五成以上的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有些學生來城裡讀書是因為村裡的多個教學點合併,學生上學比較麻煩;也有些學生是因為學生家長在南昌務工,加之政府政策放開,孩子自然就跟隨父母進城入學了。

不過,家長的陪讀對這些學生來說是比較理想的,學生一旦有什麼問題,家長能夠及時發現。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羅校長髮現,孩子有家長陪讀會更容易管理,在學習方面學生們也都比較自覺。並且,家長在孩子身邊陪讀,有利於老師與家長互動,及時發現問題,幫助孩子渡過學習的關鍵時刻。

專家:家長陪讀是

現代教育功利化產物

江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輔導中心高級心理諮詢師高旭告訴記者,家長陪讀是現代教育功利化的產物。父母對獨生子女的期望是把教育放第一位的,孩子的學習成績已經成為一個家庭的重中之重,陪讀也就成為部分家長的生活核心。從有利方面而言,學生有家長的陪伴會覺得更加安全和放鬆,遇到問題或者挫折時能夠有勇氣去面對;從家長方面而言,能夠陪伴孩子的成長,也有利於與孩子及時進行溝通,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孩子日後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高旭認為,家長陪讀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孩子,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陪讀可能會阻礙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子女們普遍存在自理能力差的特點,家長過分擔心,反而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了不小的壓力。是否陪讀,家長雖然可以選擇,但若社會裹挾力量過大,選擇背後便多了幾分無奈。如果家長花太多力氣去“設計”孩子未來的理念不改變,陪讀現象不會自動“降溫”。倘若家長不量力而行,不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而“強行”陪讀,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本該自己做的事也給“包圓”了,無形中延長了孩子的“心理斷奶期”,壓縮了孩子個人成長空間與發展後勁,對於社會而言也是一種潛在的傷害。

南昌文教路永溪村成“陪讀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