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郎中”出國記

“喜郎中”出國記

如果你是個電視迷,那麼一定看過《神醫喜來樂傳奇》。可是,你知道嗎,在伊犁州少數民族影視劇譯製中心(以下簡稱譯製中心),醫術高超的喜郎中不僅會“說”哈薩克語、維吾爾語,譯製中心還將“喜郎中”送出了國。

2016年,譯製中心通過與中國(浙江)影視出口實驗區海寧基地建立合作關係,《全家福》和《神醫喜來樂傳奇》兩部電視劇分別在哈薩克斯坦31頻道電視臺和吉爾吉斯斯坦瑪納斯電視臺播出。這也是新疆少數民族語言譯製片第一次走出國門。這兩部電視劇的輸出,不僅豐富了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對於傳播中國文化、睦鄰友好關係、增進民間文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年,還有幾部譯製片也將走出國門,與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觀眾見面。


“一畝三分田”之外

讓少數民族語言譯製片走出國門,早在2012年,伊犁州少數民族影視劇譯製中心黨支部書記陳建華就有這一想法了。“當時,譯製中心每年可完成影視劇譯製近700集,人均譯製量排名全疆第一,譯製質量也位居前列。從譯製中心的本職工作來說,我們已經做到了全疆前列,下一步怎麼走,再單純去追求數量,意義已經不大。況且,少數民族語言譯製片的傳播渠道有限,除新疆電視臺外,僅有伊犁電視臺一個播放平臺。因此,我們想嘗試一條新路,就是讓少數民族語言譯製片走出國門,提升中國影視劇的國際影響力和傳播力,並通過電視劇的方式,傳播中華文化。與此同時,在中亞各國,有許多華人在那裡工作、學習,他們也迫切地想要了解國內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最新情況,而我們的譯製片,傳播渠道有限,利用率較低,也需要找新的出路。”陳建華說。

想法雖好,開始著手時卻發現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從2012年開始,譯製中心就選派專人負責譯製片的輸出,並與哈薩克斯坦等國的影視劇內容交易公司、電視臺等達成了近300集的購買意向。可問題是,我們沒有譯製片的版權。為此,我們多次與影視劇出品方洽談版權事宜,可對方並不熱心。沒有版權,如何出口?”陳建華說。

此路不通,陳建華只好另闢蹊徑,“我們又考慮是否可與哈薩克斯坦的電視臺共同組建影視公司,拍攝中國哈薩克族題材的紀錄片,卻因政策、資金等原因,這個想法也擱淺了。”

事實上,讓譯製片走出國門,在全疆,從來沒有人嘗試過。“可以說,這不是我們分內的事。如果想省事,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田就夠了。況且,在全疆少數民族影視劇譯製中,我們已經走在了前列。我們不做,沒有人會指責我們。”譯製中心主任吐爾迪古麗·別爾地別克坦言。

沒有人指責,並不代表著可以無動於衷。“‘一帶一路’建設,文化要先行。通過深化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打造文化交流品牌,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要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首先得做到讓對方瞭解中華文化,譯製片有它獨特的優勢。譯製片的輸入,不僅可以拓展譯製中心的發展空間,也是在用電視劇講中國故事。我們需要去當這個講故事的人,去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吐爾迪古麗·別爾地別克說。


“借船出海”

此前的兩次碰壁,讓譯製中心意識到,單純依靠自己的力量,讓少數民族語言譯製片走出國門不知要等到何時。既然自己無法出海,那麼就“借船出海”。

這隻“船”就是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實驗區海寧基地(以下簡稱海寧基地)。“海寧基地立足於浙江省‘中非影視合作貿易工程’,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攻影視譯製出口。這不正是我們要借的‘船’嘛。”陳建華說。

經過初步接觸,2015年8月,在得知為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偉大戰略,海寧基地組織團隊將到阿克蘇譯製中心考察,於是陳建華邀請考察團來到伊犁。“參觀譯製中心,並觀看了部分譯製片後,考察團對我們譯製片的質量十分滿意,雙方達成了協議。第一步,先由我方贈送兩部譯製片在中亞各國的播出機構播出,培養中亞國家觀眾收看興趣,再進一步拓展中亞市場。”

費盡心血,譯製片卻是免費贈送,豈不是賠本賺吆喝。“我們賺的就是吆喝。要知道,在哈薩克斯坦因為影視劇製作力量不足,日本、俄羅斯、土耳其等多個國家的影視劇作品都在搶佔這個市場。影視劇的輸出,其實是一種文化的輸出,這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習近平總書記說,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影視劇是最好的載體。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走出去,發出中國的聲音。有了發聲,別人才能聽到。”譯製中心副主任努爾蘭·布拉提告訴記者。

2015年10月,經過在哈薩克斯坦播放小樣,徵詢本地哈薩克族群眾意見,譯製中心選定了《全家福》和《神醫喜來樂傳奇》兩部電視劇,作為首批輸出的譯製片。2016年年初,與哈薩克斯坦31頻道電視臺和吉爾吉斯斯坦瑪納斯電視臺達成合作協議。

2016年9月21日,譯製中心、海寧基地、哈薩克斯坦31頻道電視臺在阿拉木圖市進行了《全家福》的開播儀式。“通過反饋,我們的譯製片在哈薩克斯坦很受觀眾歡迎,特別是劇中的喜來樂,成為他們的“明星”。目前,《全家福》也已在吉爾吉斯斯坦瑪納斯電視臺播放,收視率也十分令人滿意。這次大膽的嘗試,證明我們的譯製片,完全有能力走出國門。”陳建華說。


用中國故事 讓世界讀懂中國

“喜郎中”出國記

這次嘗試,收穫的不僅是信心。“兩部電視劇在哈薩克斯坦播出後,許多國內的影視機構找到我們,或有意輸出我們的譯製片,或請我們譯製影片,或是希望雙方共同合作拍攝電視劇。更重要的是,通過此次合作,譯製中心成為中國與中亞各國文化交流的橋樑,雙方都想通過我們圍繞新聞、影視、技術和產業等領域深入合作。例如,連雲港市廣播電視臺牽頭承辦的2017年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七市”春節聯歡晚會,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兩國的演職人員就由譯製中心帶隊前往;哈薩克斯坦31頻道電視臺對湖南衛視的一些綜藝節目很感興趣,想與湖南衛視合作,找到了我,我把湖南衛視的聯繫方式給了他們。大概是溝通不便,哈薩克斯坦31頻道最後又找到了我,請我在中間牽線搭橋。而我,當然樂意當這個文化使者。”努爾蘭·布拉提告訴記者。

文化交往密切,民間的友誼才會更加親密無間。“以往,我們與中亞各國之間更多的是經濟來往,在文化層面上交流很少,通過這次合作,無論是我們,還是中亞各國,都會發現,在文化領域方面,雙方都迫切希望加強交流來往,促進民眾相互溝通理解,為實現‘一帶一路’願景做出各自的貢獻。”陳建華說。

2016年8月25日,哈薩克斯坦國家電視臺31頻道、連雲港市廣播電視臺、伊犁州少數民族影視劇譯製中心和霍爾果斯市廣播影視局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簽訂《“一帶一路”新聞傳播與文化產業國際協作體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哈薩克斯坦國家電視臺31頻道、連雲港市廣播電視臺、伊犁州少數民族影視劇譯製中心和霍爾果斯市廣播影視局將在新聞節目內容、影視劇生產、製作、譯製、引進、交流等方面深入合作,促進中哈兩國民眾相互溝通交流。四家影視傳播機構還將以哈薩克斯坦霍爾果斯東大門經濟特區、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中哈(連雲港)物流合作基地等為依託,通過連線互動、聯動報道等方式,擴大新聞傳播的國際影響力。2017年1月20日,協作體又增加了吉爾吉斯斯坦瑪納斯廣播電視公司、延邊州廣播電視臺、徐州市廣播電視臺三家影視傳播機構,與之前的四家影視傳播機構共同構成了三國七方協作體,合作內容也進一步拓展,包括紀錄片創作、影視劇譯製等,這對於推介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成果發揮了重要作用。”陳建華說。

對於譯製中心而言,今後的目標也不僅是輸出譯製片,而是通過東西部攜手推動影視譯製和傳播,尋求更多的中亞國家播出機構合作,實現影視劇走向中亞市場,擴展中國影視劇影響力,從而開闢一條影視“絲綢之路”。“相互瞭解,才能消除隔閡。當越來越多優秀的影視劇走出國門,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好故事在講述,世界就能更好地讀懂中國。”陳建華說。(文/攝影 首席記者盧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