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綜藝 羅志祥 音樂 李健 影視熱播 2017-06-26

提起“選秀”,必然繞不開國內選秀節目的鼻祖——湖南衛視。

從2004年開始,湖南衛視操辦的“超快系”節目捧紅了一大批選秀藝人。但隨著近年來選秀熱潮的此起彼伏,“超快系”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同質化、陳舊化,漸漸被人淡忘。

今年,“超快系”之《2017快樂男聲》“網綜”的節目形式重新迴歸熒屏。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這一屆快男以“95後”為主,主打青春牌,邀請了李健、羅志祥、陳粒作為音樂召喚師,與選手一起並肩作戰、命運共擔,最終決出最具潛力的新星男聲。

賽制上也變得更加複雜殘酷,選手會經歷面對面清唱、棚唱、選擇召喚師等一系列環節,每一次比賽都有可能會淘汰半數以上的選手。

節目打出的口號是“隨我”。可以發現,無論是選手錶演、召喚師選擇還是剪輯,都變得隨心隨性,沒有所謂的條條框框,發揮空間非常大。

就像總導演陳剛在今年年初的《2017快樂男聲》發佈會上說的:

“說句實話,從04年做到現在,我自己對於比較老舊的音樂套路已經覺得很煩了。既然今天我們是在互聯網上做這件事情,必然是,這個是我們明確提出來的一個畫像和主流的元素方向。”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這,或許就是這一屆快男與以往的“超快系”的最大不同——

有個性、有網感、隨心所欲,將“隨我”貫穿到底。

01

明星的隨我

《2017快樂男聲》全國賽第一場就是300進30的大淘殺。

比賽分兩輪。第一輪是清唱,選手被劃分為三個大區,每位明星負責考核一個區域的成員。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沒有舞臺燈光,沒有音樂伴奏,明星與選手一對一的正面“對弈”。

選手會有60秒的清唱時間,明星聽完立刻就要給出“淘汰”還是“通過”的決定,被淘汰的選手直接止步全國300強,通過的選手則可以進入第二輪。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第二輪是棚唱,三位明星同時考核一名選手。

這一次,選手會有1分30秒的帶音樂演唱時間,三位明星根據選手的綜合表現力決定他的去留。

如果三位明星在選手錶演過程中都沒有舉手的話,則表示該選手晉級;如果有1-2位明星舉手,則表示該選手進入待定區域;如果三位明星全部舉手,則表示該選手淘汰,以此決出全國30強。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這樣的比賽規則就意味著,全國30強的決出其實會有很大的隨機性

比如在第一輪中,因為每位明星的喜好有所不同,所以判斷選手是否通過的標準也不一樣。

羅志祥看似親和好說話,但對選手的要求非常嚴格。就算選手唱得再好,但只要表現出一點“油條”,羅志祥就會將其淘汰。

他認為,新人就應該有新人的樣子,不要表現出不屬於你這個年齡的東西,他是專門“控油”的。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李健外表看似嚴肅,相對來說卻要隨和很多,用選手的話來說,就是在“不停的髮卡”。

在海選過程中,還一度暴露出了李健的“顏控”本質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而陳粒外表柔柔弱弱的,聽選手唱歌時也滿臉笑容,但淘汰起來卻毫不留情面,讓人完全摸不準她的套路。

上一秒,她還在夸人唱的好,聲音好聽,下一秒就說“可是我不能給你pass卡”,這也引起了許多選手的不滿和質疑。

陳粒聽到這些質疑,就說了兩個字:隨我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每一位明星都極具個性,一切全憑他們的感覺和喜好,一句“我不喜歡”就可以讓選手的比賽到此結束。

到了第二輪,明星的“隨我”態度表現的就更加明顯了。

這一輪是要三位明星全部通過才算晉級,三位明星因為各自觀點不一樣,不斷產生“內訌”。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比如陳粒對羅志祥青睞的唱跳型選手不太“感冒”,羅志祥則對陳粒喜歡的怪誕型歌手沒什麼興趣。

用理科生李健的形容就是:這就像物理上的串聯電路,三個串一塊,只要有一個停止、不喜歡,這電流就通不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明星們的“隨我”個性,一覽無遺。

02

選手的隨我

這一屆快男選手以“95後”為主,年輕、敢想敢做、隨我正是他們身上的標籤。

從外形上看,他們當中不乏“奇葩”、前衛之人。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從性格上看,也有豁的出去、敢於展現自我的人。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言語更是直接、大膽,把自己的得失心、功利心表現的十分明顯。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對明星選人標準的不滿,他們也會直接發洩出來。

比如有一個唱RAP的選手,自認為在場沒有一個RAP能比的過他,但他被陳粒淘汰了。

得到結果後,他並沒有把情緒藏起來,而是直接將頭上的帽子甩掉。

羅志祥那邊也是一樣,碰到一個自認為唱RAP很厲害的組合,但他們同樣被淘汰了,在之後的採訪中,他們直接對羅志祥表達了不滿。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節目中最大的爭議來自於一個“不會唱歌”的選手,他之所以能夠進入全國300強,就是因為長相出挑。

但羅志祥還是把pass卡給了他,因為他單純、沒有城府、是一張白紙、容易教學。

這引起了大部分人的不滿。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有人甚至直接質疑節目是不是有黑幕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敢把這樣毫無道理的“選人標準”和“黑幕質疑”擺在檯面上,何嘗不是證明了節目的主題——隨我

我愛怎麼選就怎麼選,我愛怎麼說就怎麼說,我愛怎麼想就怎麼想,反正隨我。

03

後期的隨我

不難發現,這一屆快男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綜藝感

這就不得不提到快男的後期了。後期特別善於發現選手的共性以及明星的特點,再融合深厚的剪輯功力及超級想象力,為原本平淡的海選增添了各種亮點。

比如羅志祥的“瞎掰特輯”

當羅志祥問起這些選手為什麼會來參加快男的比賽,不少選手給出了特別高大上的回答,什麼“為中國歌壇做出一份貢獻”、“這個夢想從我兩歲就開始了”、“我為這一天等了八年”……然後羅志祥就會一臉正經地說“瞎掰”。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比如李健在聽選手唱歌時不停地給選手提“你可以去參加中國好歌曲”、“內地有一個節目叫奇葩說”等建議,後期就給李健剪了個“向外輸送人才特輯”

把這些有趣的對話全部剪到一塊,最後再配上一張導演找李健談話的照片。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除此之外,還有鬼畜效果、Q版形象、卡通插畫、彈幕等多種花式特效,抓住了每個人物的特徵,讓明星與明星、明星與素人、素人與素人之間的互動顯得尤為歡樂。

但是,這樣的綜藝感顯然沖淡了競技類音樂節目的嚴肅。網上就有不少聲音覺得這樣做不符合音樂類節目的本質,要給差評。

於是第二期下集一開篇,快男就在字幕上打出了“對不起,導演組錯了,我們現在就改變”這樣的大字。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但在一段選手演唱的集錦過後,該鬼畜的依然鬼畜,該特輯的依然特輯,該花字的依然花字。

這樣言行不一、我行我素的態度,彷彿是節目組在用無聲的語言懟回網友:隨我!

「快樂男聲」的綜藝感,會是音樂選秀類節目的新玩法嗎?

不得不說,湖南衛視玩起娛樂來,已經是輕車熟路了。

如果節目不被質疑抄襲韓綜《Show Me The Money》的形式的話,可能口碑和效果還會更好。

總而言之,把《2017快樂男聲》當作一檔娛樂綜藝來看,觀眾必然不會失望。

而且值的慶幸的是,在娛樂的同時,它也沒有忽略音樂。雖然選手演唱的畫面不算多,但節目藉由明星之口,不停地在強調“不要油膩”、“要單純”、“要用最快的速度抓住我們的目光”這樣的話。

這些話的背後,就是音樂選秀的初心和本真。

當選秀熱潮碰上互聯網,用綜藝感來曲線救國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

不知道之後這樣的風格是否能夠保持?這一屆快男的綜藝感和“隨我”個性,又能否再締造一個“選秀神話”呢?

還沒看夠?那快來波姐的地盤(uufuli),和波姐一起嘮嗑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