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場”、“被斷頭”、“雙排道”……北京自行車道眾生相

自行車 騎行 交通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19-06-28

北京首條“自行車專用路”的開通,為城市自行車路網打通了一條重要的“動脈”。近一週時間,通勤族們正在“喜提”這條暢通歡快的騎行之路。

近幾年來,北京一直在努力為騎行者創造良好的騎行條件。除了這條連接回龍觀和上地的專用路,其他地區一些自行車道的疏通工作也進展順利,為周邊居民的出行帶來了方便。但與此同時,還有一些自行車道仍在遭遇“梗阻”,有的騎到一半斷了頭,有的甚至變成了不折不扣的機動車“停車場”。

疏通: 雙排自行車道更有序 還擋住了機動車

位置:平安大街北側

東起東四十條,西至官園橋,總長約七公里的平安大街是城市核心區的一條重要交通幹道。因為沿線有什剎海、北海、南鑼鼓巷等景點,這條路一直都是人多車多,對自行車的通行也一度很不友好。

“原來這裡路邊停的全是汽車,自行車道已經挺窄了。而且路上大車又多,騎車挺危險。”協管員老夏在平安大街的多個路口已經值勤了兩年多,他也見證過多次騎車人被行車和違停車輛“兩面夾擊”的場景,“後來有一天這裡裝了欄杆,秩序就好多了。”

老夏所說的,是2017年10月交管部門在平安大街採取的交通優化措施。根據平安大街不同路段的特點,交管部門設置了一系列白色分隔護欄,將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道分開。在張自忠路、地安門東大街、地安門西大街的部分路段,非機動車道的中間甚至多加裝了一排護欄,使車道一分為二。每條非機動車道的寬度都不足以讓機動車進入,這解決了機動車佔道違停的問題。

“雙排自行車道”的出現,還避免了騎車人之間的互相搶道。記者沿平安大街由東向西騎行時發現,車速較快的電動車大多會選擇雙排車道的左側行進,而車速較慢的自行車則是走在右側車道。這種自行車“快慢道”的設置也讓騎行更有秩序。

在平安裡西大街的北側,記者還看到了另一項保障非機動車路權的舉措——“內嵌式停車位”。與以往被規劃在非機動車道外側的停車位不同,新的停車位被設計在了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之間,就像“嵌”在路中間一樣。旅遊大巴司機郭師傅表示,這種設計對司機和騎車人都有好處。“司機停車不用再注意周圍的自行車了,騎車人也更安全,不會跟汽車起衝突。”

梗阻: 自行車道“斷頭” 騎車人騎上大馬路

位置:雙橋路與雙橋中路交叉路口

“這兒都斷了好幾年了,也不知道還會不會修。”在雙橋路與雙橋中路交叉路口的東北角,兩塊石墩子把自行車道擋了個結結實實。下午五點半,附近居民老劉剛從旁邊的機動車道上騎車經過,像他一樣選擇在機動車道上混行的人還有很多,“常騎的人都知道這兒擋住了,就騎在大馬路上了。”

雙橋中路的上方是廣渠路高架橋。老劉表示,當初修廣渠路帶動了雙橋中路的拆遷整治。整修過後的非機動車道大體都挺好,可偏偏到了路口這裡斷了頭。老劉指了指自行車道延長線方向上的一座舊房子,“主要就是這房子擋住了,自行車道只能拐彎了。”

自行車道拐彎之後,與旁邊的機動車道形成了一個交匯點。因為兩條車道間有綠植遮擋視線,從自行車道騎出來的車很容易與汽車發生碰撞,交匯點放置的石墩也是為了避免發生事故。老劉表示,雖然這種做法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也導致了機非混行現象更加嚴重,從另一角度也增加了危險。

記者看到,這條自行車道雖然遭遇了“斷頭”,但騎在車道內的自行車也並不是完全無路可去。自行車道的“終點處”與人行道有一個連接的小坡,自行車可以騎到人行道上繼續前進。這樣雖然可以避免機非混行,但卻可能造成行人與非機動車的衝突。

“除了這兒斷頭的問題,前邊還有個不人性化的地方。”順著老劉指示的方向,記者看到,在廣渠路高架橋下,沿途擺放著許多黃黑相間的水泥墩。而在雙橋路與雙橋中路交叉路口西側的橋下,有一個可供非機動車南北穿行的“小口子”,但寬度只夠一輛自行車或電動車通行。每次南北向綠燈亮起後,非機動車都會扎堆堵在小口子旁邊。有秩序時還能“先進後出”或者“先出後進”,但更多的時候則是進也進不去、出也出不來,綠燈結束還僵持在原地。

自行車道成“停車場” 已提上治理日程

位置:石佛營東路

下午六點,石佛營東路上的“騎車族”開始多了起來。然而仔細一看,這些人全部都在機動車道內騎行。每當身邊駛過小汽車,騎行者都得趕緊把車龍頭往右一傾,騎到更靠路邊的一側。而身邊約摸半米距離,則統一停放著車頭朝外、車尾朝裡的小汽車。

“停車場”、“被斷頭”、“雙排道”……北京自行車道眾生相

“這明明有非機動車道,就是走不了。”騎車者小王抱怨道。順著小王指引的方向,記者在現場看到,非機動車道近乎“藏”在了小汽車“肚子”下。從地面的標線和自行車圖案標識可以知道,這些停放的機動車明顯“鳩佔鵲巢”了。記者沿路南粗略統計,長約500米的路面,滿滿當當停放了約百輛小汽車,路北情況同樣如此。

“幾年時間了都這樣,車多沒辦法。”家住附近的石大爺說,眼下這裡路側停車不收費,所以機動車基本停在此處,很多時候騎車人要麼選擇走機動車道,要麼直接騎上人行道。“有些騎自行車和電瓶車的衝上人行道,對我們老人很不安全。”而居民王鵬則表示,不論白天還是晚上,“車好像就沒少過,有人來巡邏也只是看有沒有小商小販,沒注意到有人管過非機動車道的情況。”他認為,雖然這條路往東走是一個“斷頭路”,騎自行車的人沒有主路多,但是快遞、送餐等人員較多,“應該騰出一條道,專門讓騎車的人走裡面。”

六裡屯街道綜治辦一工作人員表示,石佛營東路路南和路北分屬六裡屯街道和東風鄉管理。針對此情況,大約四月份,交通隊、六裡屯街道辦事處和東風鄉三個單位便召開了現場會。“交通隊負責牽頭申請道路編號,編號後就可以執法了,同時也要對道路進行改造。要公平嘛,只是汽車走道不行,自行車和人也得走道啊。但是得市裡相關部門審批,需要時間。”

正說: 還自行車行車空間 需加強規劃和執法

“北京此次開設自行車專用路是一個非常好的探索和嘗試,對城市緩堵、節能減排、發展綠色交通都大有裨益。不過也要看到,目前機動車侵蝕非機動車道的現象依舊比較普遍。”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城市交通與軌道交通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洪洋說,過去大家感覺不是很明顯,如今這個問題相對突出了。

吳洪洋透露,這背後有著現實原因。一方面,最近兩年共享單車發展很快,人們騎車出行的需求更高了;另一方面,由於自行車出行分擔率的提升導致更多的人關注自行車停車空間和行車空間,更關注自行車路權了。

吳洪洋介紹,此前自己的團隊做過調研,發現人們騎自行車出行主要面臨兩個問題和擔憂:不安全和不連續。“不安全主要是由於機動車大量佔據非機動車道,導致自行車行車空間被佔而被迫騎到機動車道;不連續則是因為多種原因給騎行帶來不便。”他認為,相對國內其他城市,北京的道路條件是比較好的,可以繼續優化城市的騎行環境和騎行基礎設施。“這次自行車專用道的試運行,表明政府願意投入更多的精力、金錢和資源去鼓勵人們綠色出行。”

從長遠來看,吳洪洋建議住建、交管、城管等相關部門,應當進一步加強非機動車道的規劃建設,加強對非法佔用非機動車道的執法。“城市交通要可持續發展,就應該採取多項措施大力鼓勵步行、自行車和公共交通出行,讓他們成為城市居民出行的首選,逐步減少小汽車出行需求。相關部門對不合理的施劃空間應逐步清理,還原自行車空間;對非法佔用非機動車停車道的行為應嚴格執法,加強處罰。”與此同時,他認為還應提升執法手段。“可以安裝攝像頭,在地面埋設一些感應設施等,利用多種技術手段實施綜合執法。”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李松林 莫凡 文並圖

流程編輯:RB001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