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場合或外人面前打罵孩子,只是丟了孩子的尊嚴嗎?

自行車 早期教育 心理 石頭媽親子閱讀教育 石頭媽親子閱讀教育 2017-10-06

在公共場合或外人面前打罵孩子,只是丟了孩子的尊嚴嗎?在我身邊發生過兩件事,讓我覺得很不舒服,也因此反思自己的言行,提醒自己不要犯類似的錯誤!

一個朋友帶著兩個孩子,大的是女兒,四歲多,小的是兒子,兩歲多,來我們家玩兒。因為剛下過雨,路邊有些泥坑,小女孩兒穿著一雙漂亮的小皮鞋,和弟弟一起在門口玩兒,我和朋友在說著事兒。說完兒事,準備回家,朋友發現小女孩兒漂亮的小皮鞋粘了點泥巴。於是就發火了,開始是大聲的吼著女孩說“才買的鞋子,就弄成這樣,你是幹什麼的啊?”也許是因為我多嘴勸了一句“鞋子髒了沒有事兒,用軟布擦擦就乾淨了,孩子還小,沒那麼好的!”這句勸說可能讓大人覺得很沒面子還是為別的什麼,我說不上來,朋友由開始的吼叫變成了用腳去踢小女孩兒,踢的力度之大真的不像是親媽。小女孩站在那兒,眼淚在眼框裡打著轉,卻不敢掉下來。在公共場合或外人面前打罵孩子,只是丟了孩子的尊嚴嗎?

看著這樣的情景,我隨身進了家門,隨朋友怎麼教訓她的女兒。但從此開始,我慢慢不想再和這位朋友來往了。一是因為對自己的女兒能如此下手去打,覺得這人不可交;二來是覺得這樣不分場合因為一點點小事大動干戈,在別人家門口打罵孩子,感覺沒素質,脾氣實在太火爆。

還有一件事,就是我們隔壁的鄰居家,有個小孩跟我們孩子一樣大,同齡的孩子喜歡在一起玩。有一次,在她們家門口,鄰居的孩子在騎自行車,因為自行車有點高,孩子騎的又快,拐彎時自行車倒了,孩子摔了下來,哇的一聲哭了起來。當時我和我孩子在旁邊看著那個孩子騎車,因為騎了很多次,沒有想到她會摔倒。孩子奶奶聞聲出來,沒有安慰孩子,拉起孩子吼到“誰讓你把車子騎出來的,摔死都不虧你!”等等的罵聲。

我能理解孩子奶奶因為孩子摔著,心疼的口不擇言,但感情上卻還是覺得不舒服,以後也很少去她們家門口玩兒。這就像我們去一家店鋪買東西,看到老闆責罵員工,潛意識的就會退出這家店,以後也幾乎不會再去。在公共場合或外人面前打罵孩子,只是丟了孩子的尊嚴嗎?

我們只意識到公共場合打罵孩子,會讓孩子沒“面子”,殊不知,也在暴露著做為母親的素養。也在超市等一些公共場合,見過很多媽媽面對孩子哭鬧,處理的很好的,輕聲安慰,或者直接告訴孩子“媽媽不想在公共場合生氣,訓你,我們可以回家或找個別的地方來解決這個問題。”或者直接帶孩子暫時離開這個地方,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再回來,這些都是不錯的處理方法。在外人面前處理問題的方式也反應著一個人的情商,往往會管理自己情緒的人都能更平和的來處理孩子的哭鬧,因為很清楚的知道,我們情緒失控,孩子則會更厲害的哭鬧,結果就是招來很多人的圍觀,別人的圍觀只會讓我們更懊惱,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前面提到的媽媽和奶奶就像一面鏡子,讓我看到了在外面打罵自己的孩子,會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和認識,我總是提醒自己,明明有更好的方法,我可以做一個更溫柔平和的媽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