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產業新城:河南信陽出山店風景區概念規劃

自駕遊 三農 淮河 經濟 信陽老家 信陽老家 2017-10-03

篇首語

淮河,像一條翡翠緞帶,在中原大地金黃色的地毯上飄過;出山店水庫,淮河干流上唯一的大型水庫,像一顆明珠系在碧綠的玉帶上,為信陽迎來了跨越式發展的新機遇。

河南信陽出山店景區概念性總體規劃

出山店景區,地處楚風漢韻文化高地,立中原而通八方,居腹地而達九州。這裡青山綠水,融山、水、茶、佛於一體,是春申君的故鄉,是中國根親文化的發源地。這裡是未來具有信陽特色、淮河風情和世界水準的生態城鄉新區。依託出山店水庫,規劃建設一個具有聚合力、輻射力和影響力的國際慢生活主題旅遊度假區,為信陽打造一張世界知名的城市新名片!

旅遊產業新城:河南信陽出山店風景區概念規劃

1規劃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l規劃區與周邊資源的整合發展

l規劃區與羊山新區的銜接問題

l規劃區與南灣湖景區的關係

l移民安置與城鄉統籌問題

2800平方公里區域規劃發展定位

彰顯淮水之源、茶山湖城、南北交融、溯源尋根的區域特色,構建以低碳友好、生態休閒、慢調(四聲)養生為理念,集旅遊度假、茶禪傳播、生態宜居、文化創意、生態涵養等於一體的城鄉生態新區。

區域角色

l 信陽智慧發展的“新航標”

l 淮河流域綜合治理示範區

l 中部“大旅遊”重要集散地

l 中國庫區與茶文化旅遊示範基地

l 世界知名“慢生活”體驗區

區域功能組合

提升新區的休閒旅遊、養生度假、文化創意等特色功能,重構信陽城市結構,形成以羊山新區為行政文化中心、明港為區域商貿物流與產業中心、以出山店城鄉生態新區為生態休閒中心的“金三角”城市經濟圈;以出山店景區為引擎,整合南灣湖,形成“南湖-北海”旅遊區,聯動雞公山、楚王城、天目山等旅遊景區,構建以“水”為魂、以“山”為骨、以“文”為魅的信陽山水黃金旅遊帶。最終形成以羊山新區為首,天目山、明港區為北翼,雞公山為南翼,北海-南湖景區為體的鳳形城市空間意象

產業體系

打造“4+2+2”的區域產業體系。即:

l四大主導產業:

n休閒度假旅遊業

n特色商貿物流業

n文化創意與傳播業

n現代生態農業

l兩大機會產業:

n生命健康產業

n現代旅遊製造業

l兩大基礎產業:

n現代商業服務業

n房地產業

鄉鎮發展定位

l 遊河新城:城鄉生態新區的經濟、文化與行政中心,核心區旅遊接待服務中心。

l 甘岸鎮:展現代旅遊製造業基地和區域性商貿物流與特色產業基地。

l 平昌關鎮:花卉、水產、特色農產品種植(養殖)基地,現代生態農業示範區。

l 吳家店鎮:集茶業生產、商貿與茶文化旅遊於一體的國際知名茶山生態經濟發展區。

l 查山鄉:鄉村生態旅遊示範區和生態農業示範區。

l 高粱店鄉:農業、畜牧業和林業綜合發展的現代農業基地。

l 王崗鄉:林果、菸葉、湖桑等特色農業基地,玉器、地毯等特色產品製造和林果觀光與民俗旅遊等三產聯動的城鄉統籌示範區。

空間結構

n 一核:

圍繞出山店水庫形成的核心旅遊區

n 兩圈:

核心旅遊圈:依託環湖路形成的環湖景觀旅遊帶,串聯起各個旅遊功能區,形成核心旅遊圈。

外圍輻射圈:依託國道、省道、縣道形成的外圍休閒旅遊圈。

n 四組團:

吳家店組團

高梁店組團

查山組團

甘岸組團

交通體系

陸路交通形成“一高一快兩環”的結構體系,一高為滬陝高速,一快為依託312國道東段,改造為未來連接羊山新區與出山新區的快速景觀大道,兩環為內環線和外環路。

水路交通依託北海和南灣湖,建設連接北海和南湖的特色水閘,形成兩個連通的環形湖面水上游線。

3300平方公里概念規劃總體定位

通過淮源、碧水、茶山、佛禪、鄉俗、田園等特色資源的有機組合與創新提升,建設國際知名慢生活主題旅遊度假區。

市場定位

目標客源市場:立足中部兩大城市群、面向全國、輻射海外

(1)境內市場:

一級市場:以信陽市、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群為核心的區域中、短程市場。

二級市場:京廣高鐵、寧西鐵路等交通沿線經濟發達城市;

三級市場:除一級二級市場以外的國內其他地區。

(2)境外市場

以港、澳、臺、日、韓為主,積極拓展歐美市場。至2015年接待遊客量達到100萬人次,2030穩定接待遊客800萬人次以上。

總體戰略

以強化區域旅遊的“壟斷性和專屬性”為目的,以“活化原生態、做強文化牌、引領新風尚”為主線,以“個性化、專題化、差異化、國際化”為重點,以建立“大旅遊、大市場、大產業”為目標,著力實施如下七大戰略:

n 國際化戰略

n 區域聯動戰略

n 文化品牌戰略

n 差異化戰略

n 錯位競爭戰略

n 全域城鎮化戰略

n 系統開發戰略

空間規劃

空間佈局:一湖一城六區

一湖:依託出山店水庫形成的北海,與南灣湖形成北海南湖的水域格局。

一城:遊河慢生活旅遊新城,旅遊度假接待服務中心

六區:

遊河慢城旅遊服務區:

位於南壩頭區域,為旅遊度假接待服務中心,未來的文化、商貿、遊樂、度假複合型的旅遊服務區,重點建設接待服務中心、旅遊集散中心、節慶廣場、水上樂園、孔畈山公園、慢生活社區等重點項目。

臥虎茶佛文化旅遊區:

位於景區東南部,依託祝福寺和南部山體重點打造茶佛文化旅遊區,建設茶佛朝聖步道連至千佛塔連通南灣景區,利用水閘溝通南湖和北海,形成水上游線,重點建設祝福寺景點、信陽曆史文化園、茶藝體驗、山地運動、自駕車露營地、茶海別墅、疊水漂流等重點項目。

吉灣現代田園旅遊區:

位於水庫西南岸,打造賞花、品果、避暑、園藝、景觀、藝術創作等田園旅遊精品,使其成為引領信陽田園旅遊發展潮流的示範區,重點建設吉灣葡萄園、慄園、必果生態農業示範園、分區度假接待服務中心、農家樂、田園體驗地、休閒農家吧、果園基地、農耕文化館、自駕車露營基地、畫家村等重點項目。

太陽坡休閒旅遊區:

位於水庫西岸,充分利用三個半島的自然景觀環境,建設國際水準的休閒度假區。形成以賽馬、遊艇俱樂部、水上高爾夫等高端運動項目為特色的快樂島;以中國養老天堂,養心度假區,康體運動園等項目為特色的健康島;以情人度假灣、婚紗拍攝基地等項目為特色的美麗島。

古城生態文化旅遊區:

位於水庫上游,生態觀光與佛教文化、根親文化相結合,在保持自然美景的同時,重點開發生態科考、森林度假、野奢酒店、戶外露營、生態建築體驗、根親探源等生態文化旅遊項目。

平昌關花海旅遊區:位於規劃區東北部,利用信陽地跨南北的地理優勢,建設花海旅遊區,打造全國知名花卉基地,建設南北四季花園,國際垂釣俱樂部、觀鳥島等項目。

4旅遊服務區城市設計發展定位

具有休閒度假、會議住宿、旅遊服務、商業遊憩、特色餐飲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國際化慢城。塑造“山水慢城”的品牌形象。

空間結構

2、一軸三帶八組團:一軸為東西城鎮發展軸,三帶是依託東部、西部兩條河流以及中部的山體的南北景觀帶。八組團是八大功能組團。

城市意象

整個新城以“慢生活”為主題,汲取豫南傳統建築格局,融合現代建築理念,採取街坊式佈局。

萬里山河來醉眼,九霄天地入吟魂。厚重文脈和時代精神在這裡綿延傳承, 水天茶國花海慢城在這裡交相輝映。出山店,以放眼海內外的國際化視野,以敢闖敢為的創新精神,塑造未來旅遊經典,迎著旅遊發展的巨大浪潮,如鳳凰展翅,直入九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