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一天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大部分工作,《資本論》還有意義嗎?'

"

來源:知乎 JUSTIN LEE

你知道嗎?從2013年至今,H&M在丹麥焚燒了60噸滯銷衣物,平均每年12噸,其中有約3萬條嶄新的兒童和女裝牛仔還貼著價格標籤就被焚燒。很多人說,他們之所以直接把衣服燒了而不是捐給非洲人民,是因為運輸也需要成本,這麼說當然是對的,但經不起深入推敲——如果他們只是不想出成本,可以把衣物捐給慈善組織;再或者面向全世界發佈消息,免費送,於x月x日前自己來拉,也可以處理掉。

"

來源:知乎 JUSTIN LEE

你知道嗎?從2013年至今,H&M在丹麥焚燒了60噸滯銷衣物,平均每年12噸,其中有約3萬條嶄新的兒童和女裝牛仔還貼著價格標籤就被焚燒。很多人說,他們之所以直接把衣服燒了而不是捐給非洲人民,是因為運輸也需要成本,這麼說當然是對的,但經不起深入推敲——如果他們只是不想出成本,可以把衣物捐給慈善組織;再或者面向全世界發佈消息,免費送,於x月x日前自己來拉,也可以處理掉。

若有一天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大部分工作,《資本論》還有意義嗎?

真正的答案在馬克思的《資本論》裡,因為增值是資本的第一要義,沒有利潤的事情,資本是不會做的。H&M知道,如果把衣服捐給窮人,讓乞丐、難民都穿上他們的品牌,那就沒人願意再花原來的價格買他們的衣服了。

你又知道嗎?如果美國用心生產糧食,他們的糧食供給能力是足夠養活全世界所有人的,但問題是現在全世界的飢餓人口不下8億,藉口當然有很多,但本質還是馬克思在《資本論》裡說的,資本的本性就是不斷增值,美國生產糧食的目的不是養活人類,而是賺錢,所以如果不能賺錢,他們寧願閒置自己的能力,也要少生產稂食。

"

來源:知乎 JUSTIN LEE

你知道嗎?從2013年至今,H&M在丹麥焚燒了60噸滯銷衣物,平均每年12噸,其中有約3萬條嶄新的兒童和女裝牛仔還貼著價格標籤就被焚燒。很多人說,他們之所以直接把衣服燒了而不是捐給非洲人民,是因為運輸也需要成本,這麼說當然是對的,但經不起深入推敲——如果他們只是不想出成本,可以把衣物捐給慈善組織;再或者面向全世界發佈消息,免費送,於x月x日前自己來拉,也可以處理掉。

若有一天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大部分工作,《資本論》還有意義嗎?

真正的答案在馬克思的《資本論》裡,因為增值是資本的第一要義,沒有利潤的事情,資本是不會做的。H&M知道,如果把衣服捐給窮人,讓乞丐、難民都穿上他們的品牌,那就沒人願意再花原來的價格買他們的衣服了。

你又知道嗎?如果美國用心生產糧食,他們的糧食供給能力是足夠養活全世界所有人的,但問題是現在全世界的飢餓人口不下8億,藉口當然有很多,但本質還是馬克思在《資本論》裡說的,資本的本性就是不斷增值,美國生產糧食的目的不是養活人類,而是賺錢,所以如果不能賺錢,他們寧願閒置自己的能力,也要少生產稂食。

若有一天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大部分工作,《資本論》還有意義嗎?

資本需要的,並不是有自然生命的人,而是有商品購買能力、能參與經濟活動的人。如果你消費能力不足,資本家甚至可以貨款給你,讓你透支未來的錢現在消費——但這裡有個前提,就是你未來要有能力償還現在借的錢。比如一個房子200萬,你有能力全款買房,當然是開發商最喜歡的客戶了;但如果這類客戶全都買了房,沒有買房需求了,開發商為了賺錢,就會鼓勵那些只能付得起 80%首付、50%首付、30%首付的人也來買房,剩餘的錢從銀行分期貸,其實首付比例越低,銀行所要承受的壞賬風險就越高,但開發商不會管這些,只要自己能賺到錢,哪怕你100%的錢都是借的,他也想賣房給你——美國曆史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槓桿很高地把房賣給未來償還能力很低的窮人,銀行再把這部分壞賬風險極高的應收賬款包裝成金融產品去賣,再由此派生出各種金融衍生品,把槓桿又放大了成千上萬倍,最終經濟危機,還不了錢的不僅是窮人,還包括很多原以為能還上錢的人,整個遊戲就玩不下去了,便導致金融的崩盤,進一步加深了社會的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的原理比這個要複雜很多,但大致的原理是這麼回事。

這些深刻的教訓,讓銀行警惕風險,貨款前更注意衡量借貸人的償還能力。

假設一種極端情況,資本家投資的機器人100%取代了人的工作,資本家不需要僱傭任何人就足以讓自己享受和現在一樣的高品質生活,甚至還比以前僱傭別人更好的生活水平。在這樣的前提下,資本家根本就沒有賺錢的動力,也沒有必要為窮人提供商品,這種情況下,資本已經無法通過交易活動增值了,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預言的一一資本主義滅亡的時刻。

對手裡沒有資本的人而言,如果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他們因為沒有資本,無法獲得生存資料,如果不想餓死,唯一的出路,就是聯手起來,改變資本主義這種分配製度,讓機器人不僅為資本家生產物資和提供服務,而是讓機器人造出更多的機器人,充分滿足全世界每一個人的生活需求——這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裡闡述的共產主義到來的時刻。

"

來源:知乎 JUSTIN LEE

你知道嗎?從2013年至今,H&M在丹麥焚燒了60噸滯銷衣物,平均每年12噸,其中有約3萬條嶄新的兒童和女裝牛仔還貼著價格標籤就被焚燒。很多人說,他們之所以直接把衣服燒了而不是捐給非洲人民,是因為運輸也需要成本,這麼說當然是對的,但經不起深入推敲——如果他們只是不想出成本,可以把衣物捐給慈善組織;再或者面向全世界發佈消息,免費送,於x月x日前自己來拉,也可以處理掉。

若有一天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大部分工作,《資本論》還有意義嗎?

真正的答案在馬克思的《資本論》裡,因為增值是資本的第一要義,沒有利潤的事情,資本是不會做的。H&M知道,如果把衣服捐給窮人,讓乞丐、難民都穿上他們的品牌,那就沒人願意再花原來的價格買他們的衣服了。

你又知道嗎?如果美國用心生產糧食,他們的糧食供給能力是足夠養活全世界所有人的,但問題是現在全世界的飢餓人口不下8億,藉口當然有很多,但本質還是馬克思在《資本論》裡說的,資本的本性就是不斷增值,美國生產糧食的目的不是養活人類,而是賺錢,所以如果不能賺錢,他們寧願閒置自己的能力,也要少生產稂食。

若有一天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大部分工作,《資本論》還有意義嗎?

資本需要的,並不是有自然生命的人,而是有商品購買能力、能參與經濟活動的人。如果你消費能力不足,資本家甚至可以貨款給你,讓你透支未來的錢現在消費——但這裡有個前提,就是你未來要有能力償還現在借的錢。比如一個房子200萬,你有能力全款買房,當然是開發商最喜歡的客戶了;但如果這類客戶全都買了房,沒有買房需求了,開發商為了賺錢,就會鼓勵那些只能付得起 80%首付、50%首付、30%首付的人也來買房,剩餘的錢從銀行分期貸,其實首付比例越低,銀行所要承受的壞賬風險就越高,但開發商不會管這些,只要自己能賺到錢,哪怕你100%的錢都是借的,他也想賣房給你——美國曆史上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槓桿很高地把房賣給未來償還能力很低的窮人,銀行再把這部分壞賬風險極高的應收賬款包裝成金融產品去賣,再由此派生出各種金融衍生品,把槓桿又放大了成千上萬倍,最終經濟危機,還不了錢的不僅是窮人,還包括很多原以為能還上錢的人,整個遊戲就玩不下去了,便導致金融的崩盤,進一步加深了社會的經濟危機。經濟危機的原理比這個要複雜很多,但大致的原理是這麼回事。

這些深刻的教訓,讓銀行警惕風險,貨款前更注意衡量借貸人的償還能力。

假設一種極端情況,資本家投資的機器人100%取代了人的工作,資本家不需要僱傭任何人就足以讓自己享受和現在一樣的高品質生活,甚至還比以前僱傭別人更好的生活水平。在這樣的前提下,資本家根本就沒有賺錢的動力,也沒有必要為窮人提供商品,這種情況下,資本已經無法通過交易活動增值了,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預言的一一資本主義滅亡的時刻。

對手裡沒有資本的人而言,如果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他們因為沒有資本,無法獲得生存資料,如果不想餓死,唯一的出路,就是聯手起來,改變資本主義這種分配製度,讓機器人不僅為資本家生產物資和提供服務,而是讓機器人造出更多的機器人,充分滿足全世界每一個人的生活需求——這就是馬克思在《資本論》裡闡述的共產主義到來的時刻。

若有一天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大部分工作,《資本論》還有意義嗎?

發現沒,機器人全面取代人類從事工作,就是馬克思所說的“物質生產扱大豐富的時代”,翻譯過來,就是生產的物質能夠滿足全人類所有人的所有需求。

馬克思在《資本論》裡說,共產主義所追求的,是“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所謂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就是人不再像資本主義時代,異化為資本增值的載體和工具,而是可以真正跟隨自己內心自由而活,不用為生存發愁,去追求馬斯洛所說的精神層面的雲求,讓自己成為一個全面的人,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追求生存層面的片面的人。

只有當這個時候,才是《資本論》失效的時候,人類可能會面對比生存更加困難的重大問題,比如人和人工智能的關係、宇宙開拓、基因改造物種等問題,那時候,人類需要更新的理論來引導。

在機器還沒法100%取代人來之前,資本還是會通過參與生產活動追求增值,那《資本論》就還有效。

何俊鋒新書《瘋賣》已經上市,一步步教你如何讓你的產品一夜瘋賣。京東自營、噹噹、天貓有售,點擊下方【瞭解更多】即可購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