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子孫:從男女58人繁衍到13萬人,又被何人殺戮殆盡?

朱元璋 中國歷史 李自成 崇禎 劉三解 2017-08-03

明太祖定鼎中原建立制度,希望以皇帝為主幹,以藩王宗室為枝葉藩屏,共同衛護他的大明王朝萬萬年。不想,他剛剛駕崩,燕王朱棣就發動了靖難之役,枝葉打垮了主幹,重新定章建制,對藩王宗室添加了重重限制,不再繼續掌兵,也不許參政,讓他們只能天天飽食終日、開枝散葉。

所謂開枝散葉絕非虛言,朱元璋對自己的子孫非常之講究,設宗爵八等,即:

親王、郡王、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

皇帝之子除太子外,封親王,親王之子除世子外,封郡王,即嫡長襲爵,餘子減等冊封,當然,越到明朝後期請封制度愈發繁瑣,甚至需要行賄才能賜名列籍,有些不受重視的明朝宗室子弟甚至鬍子都白了,還沒有名字……

朱元璋的子孫:從男女58人繁衍到13萬人,又被何人殺戮殆盡?

電視劇中的朱棣靖難

明人王世貞所著《皇明盛事述》中就詳細記錄了萬曆年間大明藩王宗室的“盛況”:

(“藩國之盛”條下)今天下存者,大國凡二十四(編者注:即親王),盛哉!無論唐以後不世胙土,即漢中葉所餘無幾,寧能媲美於我明也。

(“宗室之盛”條下)共郡王二百五十一位鎮、輔、奉國將軍七千一百位,鎮、輔、奉國中尉八千九百五十一位,郡主、縣主、郡君、縣君共七千七十三位,庶人六百二十名。而未封未名者,與齊府之庶高牆之庶皆不與焉。更二十年,而其麗當不億矣,固千古所未有也。於乎盛哉!

其中的未封未名者,就是上面說到的,白了鬍子還沒有名字,只能以“某某郡王第二十八子”的代號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朱明貴胄”,不算他們,也有2萬多男女了。

看起來多不多?要知道,這可是由洪武年間58位藩王宗室繁衍出來的,具體數字見下表:

朱元璋的子孫:從男女58人繁衍到13萬人,又被何人殺戮殆盡?

表格摘自智夫成:《明代宗室人口的迅猛增長與節制措施》,《中州學刊》1990年第4期

儘管王世貞在《皇明盛事述》裡把藩國、宗室的巨大規模當做“盛事”來感嘆,也保留了一些有趣的記錄:

慶成王生一百子,俱成長,自封長子外,餘九十九人並封鎮國將軍。每會,紫玉盈坐,至不能相識,而人皆隆準,極異事也。

生兒子生到這個份上,真是奇葩中的戰鬥機了。

不過請放心,宗室自己認不全,朝廷不承認,都沒關係,到了明朝將亡之際,有人幫著辨認。

崇禎十四年,張獻忠、羅汝才部破襄陽,明襄王朱翊銘被活捉,殞命襄陽西城樓,張獻忠發襄王府銀五十萬賑濟饑民。

崇禎十四年,李自成破洛陽,捕獲善財難捨的明福王朱常洵,將其梟首,至於所謂將其屍身肢解與鹿肉同煮,結合南明弘光帝后來為父所撰寫的“大明福忠王壙志”,也就是墓誌和《明史》的記述,福王被殺後屍身被允許薄棺入葬,“福祿酒”應該是某些勢力為了醜化李自成所編造的故事。

崇禎十六年,張獻忠兵逼武昌,湖廣文武官員苦求楚王朱華奎借銀子充軍餉,朱華奎也絕,搬出一把明太祖所賜的包金交椅,稱:

此可佐軍,他無有!

等到城破,朱華奎被沉江,張獻忠從楚王府裡抄出金銀百萬兩,輦載數百車不盡

朱元璋的子孫:從男女58人繁衍到13萬人,又被何人殺戮殆盡?

電影《大明劫》中抵抗李自成的孫傳庭部明軍

以上是捨命不捨財的幾位模範王爺,也有靠譜的王爺,比如唐王朱聿鍵,崇禎九年清軍入關,朱聿鍵散財募兵千人從南陽封地起兵勤王,還沒等碰上清軍,就被崇禎皇帝勒令回軍,之後更是廢朱聿鍵為庶人,圈禁在鳳陽高牆之中。

另有周王,出府銀五十萬兩助守開封,最終還是因為黃河灌城而逃離藩地,避居彰德。

當然,這是不降的部分,雖然是鳳子龍孫,也一樣怕死,也會向“流寇”投降。

崇禎十五年,李自成、羅汝才克汝寧,明崇王朱由樻及弟弟河陽王朱由材、世子朱慈輝投降,朱由樻受封為襄陽伯,不久,連同家屬一起被處死於河南泌陽,結果還是死。

當然,以上都是李自成還沒有席捲天下建立新朝的時候,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從山陝進兵北京,發起對明朝最後一擊的時候,他的策略有所變化,比如明秦王朱存極就在崇禎十六年投降,沒有被殺,晉王也在太原投降,得以免死,他們是標杆人物,主要是妝點新朝用的,至於普通的宗室諸王就沒那麼幸運了。

吳偉業《鹿樵紀聞》記錄:

而其後賊臣韓文銓捕晉宗室四百餘人送西安,悉殺之。叛將陳永福在太原,恐宗人為變,閉門搜捕,得千餘人,殺之海子堰,若殲羊豕

在大同是代王封地,代王朱傳齌出家財助守城,城破不降,與世子朱貽埄一同被殺。大同總兵姜鑲寫道:

雲(今山西大同)之宗姓,約計肆千餘,闖賊盤踞六日,屠戮將盡……

也就是殺了代王以下的4000多宗室子弟,至於平陽、汾陽的郡王子弟,更是破城即殺,其中汾陽城中就有上文中說到的“生百子”的慶成王一系。

對於崇禎的兒子,李自成反倒沒有殺害,而是和秦王、晉王一樣帶在軍中。

朱元璋的子孫:從男女58人繁衍到13萬人,又被何人殺戮殆盡?

電視劇《江山風雨情》中將死的崇禎皇帝

其實,以明代藩王在經濟上攫取特權和對財富的貪婪,像李自成這樣的起義軍報復性地屠殺,尚算可以理解,畢竟有民憤,有軍憤,還能劫財。而清朝,號稱“本朝江山取自流寇,非取於明,且為明報君父之仇,自古取天下之正,未有如此者”,對待明朝的宗室卻屢屢食言而肥,恨不能趕盡殺絕,實在算得上缺德。

據白新良、趙秉忠《清兵入關與明朝宗室》一文統計,從順治三年到順治八年,先後擒斬的明朝宗室、其名號可稽者,僅郡王以上就有五十多人對他們的家屬,無論少長盡誅之,以此計算,總人數當在萬人以上

當然,這也可以解釋為對反抗者的鎮壓,因為這五十多人屬於曾經建號反清的“刺頭”,“順民”待遇又當如何呢?

順治元年的《登極詔》中有如下宣示:

前朝宗室首倡投誠、先來投順、赴京朝見者,仍給祿養,以昭朝廷興繼之意。

僅僅一個月後,崇禎皇帝的太子朱慈烺誤以為真,潛回外祖父嘉定伯周奎家,兩天後即遭至親告發。

清廷先是以內侍十人辨認,結果“十人一見齊跪曰,此真太子。”至此,太子真偽應以無疑,不料,清廷竟拉出在李自成入京時早已自殺的“袁貴妃”來辨認太子,結果就假作真時真亦假了。

刑部主事錢鳳覽、河南道御史趙開心等文官先後上疏指斥清廷無恥,反與真太子一同被下獄處死。

不僅如此,對於已經“先來投順”的朱明親藩,清廷也毫不吝惜用莫須有的手法肆行殺戮,如順治三年五月,以“私匿印信”為藉口,將潞王、荊王、衡王世子等十一人處死;順治五年,被俘的福王(弘光帝)和早已投降的周王、晉王、德王又一起被殺。(見《清實錄·世祖實錄》)

北京殺降人,地方也加緊搜捕,順治四年四月,山西副使管按察使事婁惺伯就以“疏縱故明藩王”之罪棄市……

自此之後,“天潢貴胄,轉徙流亡,無不改姓自晦”。

直到康熙四年,政權相對穩固後,方才曉諭全國:

如朱明宗族改易姓名隱藏逃避者,俱令回籍,各安生理,勿仍前疑懼。

不過,對於崇禎的“朱三太子”、“朱四太子”,仍舊是有殺錯無放過。

如康熙四十七年,崇禎第四子朱慈煥在山東汶上縣被捕,時年七十五歲。

朱元璋的子孫:從男女58人繁衍到13萬人,又被何人殺戮殆盡?

電視劇裡的朱慈煥,當然,歷史上他是在杭州受審,不可能見到康熙問案了

朱慈煥逃離北京後,為一前明王姓給事中收養,改名王士元,後來輾轉浙江、山東以教授私塾為生。

被捕受審時,朱慈煥坦承身份,又說:

吾今年七十五歲,血氣已衰,鬢髮皆白,乃不作反於三藩叛亂之時,而反於清寧無事之日乎?且所謂謀反者,必佔據城池,積草屯糧,招買軍馬,打造軍器,吾曾有一此乎?

清廷審結案件,一口咬定他是假冒,將朱慈煥與三子一孫一同處斬,家鄉妻女六人聞訊自殺。

再看“聖君”康熙的理由:“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嘗無謀反之心。”注意,他也認可此人是朱某,不是王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