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這背後,還有更艱苦的故事,夏伯渝告訴觀眾,第一架“中國梯”並不是金屬梯,而是中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用血肉之軀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向北坡發起衝擊。四個隊員:突擊隊長王富洲、攝影師屈銀華、隊員劉連滿、隊員貢布,從8500米出發以後,就來到了最難的“第二臺階”。

面對這個勸退眾多攀登者的絕壁,他們沒有退縮,劉連滿提出:搭人梯!

"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這背後,還有更艱苦的故事,夏伯渝告訴觀眾,第一架“中國梯”並不是金屬梯,而是中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用血肉之軀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向北坡發起衝擊。四個隊員:突擊隊長王富洲、攝影師屈銀華、隊員劉連滿、隊員貢布,從8500米出發以後,就來到了最難的“第二臺階”。

面對這個勸退眾多攀登者的絕壁,他們沒有退縮,劉連滿提出:搭人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圖源:開學第一課(下同)

由於大家所穿的高山靴底下綁的是冰爪,十分尖利,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承受。於是攝影師屈銀華當下決定,脫下自己的高山靴,穿著襪子踩在劉連滿的肩上。但因為巖壁很高,光一個人的話不足以登頂,他又在巖壁上打上冰錐,一個一個踩上去。

為了更穩地站在光滑的冰錐上,屈銀華甚至最後連毛襪都脫了。

在如此高的海拔和極寒的條件下,屈銀華光著腳攀爬了一個多小時,腳很快就被凍傷。

"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這背後,還有更艱苦的故事,夏伯渝告訴觀眾,第一架“中國梯”並不是金屬梯,而是中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用血肉之軀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向北坡發起衝擊。四個隊員:突擊隊長王富洲、攝影師屈銀華、隊員劉連滿、隊員貢布,從8500米出發以後,就來到了最難的“第二臺階”。

面對這個勸退眾多攀登者的絕壁,他們沒有退縮,劉連滿提出:搭人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圖源:開學第一課(下同)

由於大家所穿的高山靴底下綁的是冰爪,十分尖利,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承受。於是攝影師屈銀華當下決定,脫下自己的高山靴,穿著襪子踩在劉連滿的肩上。但因為巖壁很高,光一個人的話不足以登頂,他又在巖壁上打上冰錐,一個一個踩上去。

為了更穩地站在光滑的冰錐上,屈銀華甚至最後連毛襪都脫了。

在如此高的海拔和極寒的條件下,屈銀華光著腳攀爬了一個多小時,腳很快就被凍傷。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劉連滿甘為人梯在底下撐起隊友,耗盡了巨大的體能,無法再繼續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個氧氣瓶留給了劉連滿,“你在這裡休息,我們去衝頂,回來的時候我們再一塊兒下撤”。

王富洲三人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條件下,成功從北坡登頂,攻克了“第二臺階”,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處,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

"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這背後,還有更艱苦的故事,夏伯渝告訴觀眾,第一架“中國梯”並不是金屬梯,而是中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用血肉之軀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向北坡發起衝擊。四個隊員:突擊隊長王富洲、攝影師屈銀華、隊員劉連滿、隊員貢布,從8500米出發以後,就來到了最難的“第二臺階”。

面對這個勸退眾多攀登者的絕壁,他們沒有退縮,劉連滿提出:搭人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圖源:開學第一課(下同)

由於大家所穿的高山靴底下綁的是冰爪,十分尖利,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承受。於是攝影師屈銀華當下決定,脫下自己的高山靴,穿著襪子踩在劉連滿的肩上。但因為巖壁很高,光一個人的話不足以登頂,他又在巖壁上打上冰錐,一個一個踩上去。

為了更穩地站在光滑的冰錐上,屈銀華甚至最後連毛襪都脫了。

在如此高的海拔和極寒的條件下,屈銀華光著腳攀爬了一個多小時,腳很快就被凍傷。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劉連滿甘為人梯在底下撐起隊友,耗盡了巨大的體能,無法再繼續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個氧氣瓶留給了劉連滿,“你在這裡休息,我們去衝頂,回來的時候我們再一塊兒下撤”。

王富洲三人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條件下,成功從北坡登頂,攻克了“第二臺階”,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處,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照片中三人從右到左依次是:貢布、王富洲、屈銀華)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這是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頂的時刻。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我們,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這背後,還有更艱苦的故事,夏伯渝告訴觀眾,第一架“中國梯”並不是金屬梯,而是中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用血肉之軀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向北坡發起衝擊。四個隊員:突擊隊長王富洲、攝影師屈銀華、隊員劉連滿、隊員貢布,從8500米出發以後,就來到了最難的“第二臺階”。

面對這個勸退眾多攀登者的絕壁,他們沒有退縮,劉連滿提出:搭人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圖源:開學第一課(下同)

由於大家所穿的高山靴底下綁的是冰爪,十分尖利,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承受。於是攝影師屈銀華當下決定,脫下自己的高山靴,穿著襪子踩在劉連滿的肩上。但因為巖壁很高,光一個人的話不足以登頂,他又在巖壁上打上冰錐,一個一個踩上去。

為了更穩地站在光滑的冰錐上,屈銀華甚至最後連毛襪都脫了。

在如此高的海拔和極寒的條件下,屈銀華光著腳攀爬了一個多小時,腳很快就被凍傷。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劉連滿甘為人梯在底下撐起隊友,耗盡了巨大的體能,無法再繼續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個氧氣瓶留給了劉連滿,“你在這裡休息,我們去衝頂,回來的時候我們再一塊兒下撤”。

王富洲三人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條件下,成功從北坡登頂,攻克了“第二臺階”,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處,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照片中三人從右到左依次是:貢布、王富洲、屈銀華)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這是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頂的時刻。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我們,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這背後,還有更艱苦的故事,夏伯渝告訴觀眾,第一架“中國梯”並不是金屬梯,而是中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用血肉之軀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向北坡發起衝擊。四個隊員:突擊隊長王富洲、攝影師屈銀華、隊員劉連滿、隊員貢布,從8500米出發以後,就來到了最難的“第二臺階”。

面對這個勸退眾多攀登者的絕壁,他們沒有退縮,劉連滿提出:搭人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圖源:開學第一課(下同)

由於大家所穿的高山靴底下綁的是冰爪,十分尖利,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承受。於是攝影師屈銀華當下決定,脫下自己的高山靴,穿著襪子踩在劉連滿的肩上。但因為巖壁很高,光一個人的話不足以登頂,他又在巖壁上打上冰錐,一個一個踩上去。

為了更穩地站在光滑的冰錐上,屈銀華甚至最後連毛襪都脫了。

在如此高的海拔和極寒的條件下,屈銀華光著腳攀爬了一個多小時,腳很快就被凍傷。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劉連滿甘為人梯在底下撐起隊友,耗盡了巨大的體能,無法再繼續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個氧氣瓶留給了劉連滿,“你在這裡休息,我們去衝頂,回來的時候我們再一塊兒下撤”。

王富洲三人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條件下,成功從北坡登頂,攻克了“第二臺階”,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處,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照片中三人從右到左依次是:貢布、王富洲、屈銀華)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這是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頂的時刻。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我們,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貢老還拿出自己特意寫下的一幅字——“團結起來,振興中華”,來激勵年輕一代的登山隊員。

"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這背後,還有更艱苦的故事,夏伯渝告訴觀眾,第一架“中國梯”並不是金屬梯,而是中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用血肉之軀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向北坡發起衝擊。四個隊員:突擊隊長王富洲、攝影師屈銀華、隊員劉連滿、隊員貢布,從8500米出發以後,就來到了最難的“第二臺階”。

面對這個勸退眾多攀登者的絕壁,他們沒有退縮,劉連滿提出:搭人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圖源:開學第一課(下同)

由於大家所穿的高山靴底下綁的是冰爪,十分尖利,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承受。於是攝影師屈銀華當下決定,脫下自己的高山靴,穿著襪子踩在劉連滿的肩上。但因為巖壁很高,光一個人的話不足以登頂,他又在巖壁上打上冰錐,一個一個踩上去。

為了更穩地站在光滑的冰錐上,屈銀華甚至最後連毛襪都脫了。

在如此高的海拔和極寒的條件下,屈銀華光著腳攀爬了一個多小時,腳很快就被凍傷。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劉連滿甘為人梯在底下撐起隊友,耗盡了巨大的體能,無法再繼續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個氧氣瓶留給了劉連滿,“你在這裡休息,我們去衝頂,回來的時候我們再一塊兒下撤”。

王富洲三人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條件下,成功從北坡登頂,攻克了“第二臺階”,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處,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照片中三人從右到左依次是:貢布、王富洲、屈銀華)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這是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頂的時刻。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我們,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貢老還拿出自己特意寫下的一幅字——“團結起來,振興中華”,來激勵年輕一代的登山隊員。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節目播出後,以貢布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登山英雄的事蹟感動了眾多網友。

"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這背後,還有更艱苦的故事,夏伯渝告訴觀眾,第一架“中國梯”並不是金屬梯,而是中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用血肉之軀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向北坡發起衝擊。四個隊員:突擊隊長王富洲、攝影師屈銀華、隊員劉連滿、隊員貢布,從8500米出發以後,就來到了最難的“第二臺階”。

面對這個勸退眾多攀登者的絕壁,他們沒有退縮,劉連滿提出:搭人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圖源:開學第一課(下同)

由於大家所穿的高山靴底下綁的是冰爪,十分尖利,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承受。於是攝影師屈銀華當下決定,脫下自己的高山靴,穿著襪子踩在劉連滿的肩上。但因為巖壁很高,光一個人的話不足以登頂,他又在巖壁上打上冰錐,一個一個踩上去。

為了更穩地站在光滑的冰錐上,屈銀華甚至最後連毛襪都脫了。

在如此高的海拔和極寒的條件下,屈銀華光著腳攀爬了一個多小時,腳很快就被凍傷。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劉連滿甘為人梯在底下撐起隊友,耗盡了巨大的體能,無法再繼續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個氧氣瓶留給了劉連滿,“你在這裡休息,我們去衝頂,回來的時候我們再一塊兒下撤”。

王富洲三人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條件下,成功從北坡登頂,攻克了“第二臺階”,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處,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照片中三人從右到左依次是:貢布、王富洲、屈銀華)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這是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頂的時刻。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我們,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貢老還拿出自己特意寫下的一幅字——“團結起來,振興中華”,來激勵年輕一代的登山隊員。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節目播出後,以貢布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登山英雄的事蹟感動了眾多網友。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這背後,還有更艱苦的故事,夏伯渝告訴觀眾,第一架“中國梯”並不是金屬梯,而是中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用血肉之軀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向北坡發起衝擊。四個隊員:突擊隊長王富洲、攝影師屈銀華、隊員劉連滿、隊員貢布,從8500米出發以後,就來到了最難的“第二臺階”。

面對這個勸退眾多攀登者的絕壁,他們沒有退縮,劉連滿提出:搭人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圖源:開學第一課(下同)

由於大家所穿的高山靴底下綁的是冰爪,十分尖利,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承受。於是攝影師屈銀華當下決定,脫下自己的高山靴,穿著襪子踩在劉連滿的肩上。但因為巖壁很高,光一個人的話不足以登頂,他又在巖壁上打上冰錐,一個一個踩上去。

為了更穩地站在光滑的冰錐上,屈銀華甚至最後連毛襪都脫了。

在如此高的海拔和極寒的條件下,屈銀華光著腳攀爬了一個多小時,腳很快就被凍傷。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劉連滿甘為人梯在底下撐起隊友,耗盡了巨大的體能,無法再繼續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個氧氣瓶留給了劉連滿,“你在這裡休息,我們去衝頂,回來的時候我們再一塊兒下撤”。

王富洲三人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條件下,成功從北坡登頂,攻克了“第二臺階”,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處,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照片中三人從右到左依次是:貢布、王富洲、屈銀華)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這是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頂的時刻。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我們,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貢老還拿出自己特意寫下的一幅字——“團結起來,振興中華”,來激勵年輕一代的登山隊員。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節目播出後,以貢布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登山英雄的事蹟感動了眾多網友。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他們和以夏伯渝為代表的“中國梯”搭建者,也正是電影《攀登者》的原型。

作為國慶70週年獻禮片,《攀登者》由李仁港執導,徐克監製,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成龍友情出演,講述的就是中國登山隊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和15年後再次挑戰世界之巔的故事,影片將於9月30日上映。

"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這背後,還有更艱苦的故事,夏伯渝告訴觀眾,第一架“中國梯”並不是金屬梯,而是中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用血肉之軀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向北坡發起衝擊。四個隊員:突擊隊長王富洲、攝影師屈銀華、隊員劉連滿、隊員貢布,從8500米出發以後,就來到了最難的“第二臺階”。

面對這個勸退眾多攀登者的絕壁,他們沒有退縮,劉連滿提出:搭人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圖源:開學第一課(下同)

由於大家所穿的高山靴底下綁的是冰爪,十分尖利,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承受。於是攝影師屈銀華當下決定,脫下自己的高山靴,穿著襪子踩在劉連滿的肩上。但因為巖壁很高,光一個人的話不足以登頂,他又在巖壁上打上冰錐,一個一個踩上去。

為了更穩地站在光滑的冰錐上,屈銀華甚至最後連毛襪都脫了。

在如此高的海拔和極寒的條件下,屈銀華光著腳攀爬了一個多小時,腳很快就被凍傷。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劉連滿甘為人梯在底下撐起隊友,耗盡了巨大的體能,無法再繼續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個氧氣瓶留給了劉連滿,“你在這裡休息,我們去衝頂,回來的時候我們再一塊兒下撤”。

王富洲三人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條件下,成功從北坡登頂,攻克了“第二臺階”,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處,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照片中三人從右到左依次是:貢布、王富洲、屈銀華)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這是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頂的時刻。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我們,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貢老還拿出自己特意寫下的一幅字——“團結起來,振興中華”,來激勵年輕一代的登山隊員。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節目播出後,以貢布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登山英雄的事蹟感動了眾多網友。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他們和以夏伯渝為代表的“中國梯”搭建者,也正是電影《攀登者》的原型。

作為國慶70週年獻禮片,《攀登者》由李仁港執導,徐克監製,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成龍友情出演,講述的就是中國登山隊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和15年後再次挑戰世界之巔的故事,影片將於9月30日上映。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這背後,還有更艱苦的故事,夏伯渝告訴觀眾,第一架“中國梯”並不是金屬梯,而是中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用血肉之軀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向北坡發起衝擊。四個隊員:突擊隊長王富洲、攝影師屈銀華、隊員劉連滿、隊員貢布,從8500米出發以後,就來到了最難的“第二臺階”。

面對這個勸退眾多攀登者的絕壁,他們沒有退縮,劉連滿提出:搭人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圖源:開學第一課(下同)

由於大家所穿的高山靴底下綁的是冰爪,十分尖利,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承受。於是攝影師屈銀華當下決定,脫下自己的高山靴,穿著襪子踩在劉連滿的肩上。但因為巖壁很高,光一個人的話不足以登頂,他又在巖壁上打上冰錐,一個一個踩上去。

為了更穩地站在光滑的冰錐上,屈銀華甚至最後連毛襪都脫了。

在如此高的海拔和極寒的條件下,屈銀華光著腳攀爬了一個多小時,腳很快就被凍傷。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劉連滿甘為人梯在底下撐起隊友,耗盡了巨大的體能,無法再繼續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個氧氣瓶留給了劉連滿,“你在這裡休息,我們去衝頂,回來的時候我們再一塊兒下撤”。

王富洲三人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條件下,成功從北坡登頂,攻克了“第二臺階”,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處,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照片中三人從右到左依次是:貢布、王富洲、屈銀華)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這是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頂的時刻。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我們,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貢老還拿出自己特意寫下的一幅字——“團結起來,振興中華”,來激勵年輕一代的登山隊員。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節目播出後,以貢布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登山英雄的事蹟感動了眾多網友。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他們和以夏伯渝為代表的“中國梯”搭建者,也正是電影《攀登者》的原型。

作為國慶70週年獻禮片,《攀登者》由李仁港執導,徐克監製,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成龍友情出演,講述的就是中國登山隊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和15年後再次挑戰世界之巔的故事,影片將於9月30日上映。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據@電影攀登者 官方微博,2019年4月,該片主演吳京、張譯還曾一同前往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按照藏地習俗,壘起瑪尼堆,立石為碑,祭奠已經去世的第一批登頂英雄王富洲和屈銀華。

"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這背後,還有更艱苦的故事,夏伯渝告訴觀眾,第一架“中國梯”並不是金屬梯,而是中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用血肉之軀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向北坡發起衝擊。四個隊員:突擊隊長王富洲、攝影師屈銀華、隊員劉連滿、隊員貢布,從8500米出發以後,就來到了最難的“第二臺階”。

面對這個勸退眾多攀登者的絕壁,他們沒有退縮,劉連滿提出:搭人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圖源:開學第一課(下同)

由於大家所穿的高山靴底下綁的是冰爪,十分尖利,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承受。於是攝影師屈銀華當下決定,脫下自己的高山靴,穿著襪子踩在劉連滿的肩上。但因為巖壁很高,光一個人的話不足以登頂,他又在巖壁上打上冰錐,一個一個踩上去。

為了更穩地站在光滑的冰錐上,屈銀華甚至最後連毛襪都脫了。

在如此高的海拔和極寒的條件下,屈銀華光著腳攀爬了一個多小時,腳很快就被凍傷。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劉連滿甘為人梯在底下撐起隊友,耗盡了巨大的體能,無法再繼續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個氧氣瓶留給了劉連滿,“你在這裡休息,我們去衝頂,回來的時候我們再一塊兒下撤”。

王富洲三人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條件下,成功從北坡登頂,攻克了“第二臺階”,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處,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照片中三人從右到左依次是:貢布、王富洲、屈銀華)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這是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頂的時刻。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我們,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貢老還拿出自己特意寫下的一幅字——“團結起來,振興中華”,來激勵年輕一代的登山隊員。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節目播出後,以貢布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登山英雄的事蹟感動了眾多網友。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他們和以夏伯渝為代表的“中國梯”搭建者,也正是電影《攀登者》的原型。

作為國慶70週年獻禮片,《攀登者》由李仁港執導,徐克監製,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成龍友情出演,講述的就是中國登山隊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和15年後再次挑戰世界之巔的故事,影片將於9月30日上映。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據@電影攀登者 官方微博,2019年4月,該片主演吳京、張譯還曾一同前往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按照藏地習俗,壘起瑪尼堆,立石為碑,祭奠已經去世的第一批登頂英雄王富洲和屈銀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文/觀察者網 嚴珊珊】

“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攀登者、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觀眾,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紅旗。

1960年,第一代中國攀登者在珠峰北坡第二臺階處,用血肉之軀搭成梯子,拼死登頂。1975年,電影《攀登者》的原型夏伯渝和其他隊員們則在此搭建了“中國梯”,為世界登頂珠峰打開通道。

作為一檔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電視公開課”,《開學第一課》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與教育部合作打造,以公益節目的方式在開學這一天給孩子和家長帶來主題教育。

恰逢新中國70華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五個與國旗相關的感人故事。其中,靠義肢登頂珠峰第一人,70歲的共和國同齡人,電影《攀登者》的原型之一——“無腿老人”夏伯渝以親身經歷講述的珠峰故事,感動了無數觀眾。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在珠峰北坡海拔8600米的地方,有一處30米高、幾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令登山者們都談之色變的“第二臺階”。作為從北坡衝頂的必經之路,由於攀爬難度過高,上世紀60年代之前從未有人成功克服,從珠峰北側登頂的路線也因此被稱為“飛鳥也無法逾越”。

而如今,“第二臺階”早已不再是那個無人能征服的冰冷峭壁。因為,一架“中國梯”的誕生讓這裡“天塹變通途”。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1975年,包括夏伯渝在內的9名中國登山運動員在海拔8600米的“第二臺階”處,僅憑人力架設起一架金屬梯。

回憶起艱難的架設過程,夏伯渝表示:“人在那個高度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地需要體能,他們打了四個巖點,然後把那個梯子用尼龍繩綁在上面,就這幾個動作,就因為缺氧,我們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

因為極度寒冷與體力的消耗,夏老失去了雙腿,但談起這架金屬梯,他忍不住內心的自豪與滿足,因為,這架金屬梯不僅幫助他們成功登頂,還擔負了33年神聖的使命:截止到2008年,它總共幫助1300多名中外登山者實現了自己的珠峰夢,也因此獲得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中國梯”

2008年,屹立了33年的“中國梯”完成歷史任務被運往拉薩,收藏進珠峰登山博物館。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這背後,還有更艱苦的故事,夏伯渝告訴觀眾,第一架“中國梯”並不是金屬梯,而是中國第一代登山運動員用血肉之軀所搭成的人梯

1960年,中國登山隊第一次向北坡發起衝擊。四個隊員:突擊隊長王富洲、攝影師屈銀華、隊員劉連滿、隊員貢布,從8500米出發以後,就來到了最難的“第二臺階”。

面對這個勸退眾多攀登者的絕壁,他們沒有退縮,劉連滿提出:搭人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圖源:開學第一課(下同)

由於大家所穿的高山靴底下綁的是冰爪,十分尖利,血肉之軀根本無法承受。於是攝影師屈銀華當下決定,脫下自己的高山靴,穿著襪子踩在劉連滿的肩上。但因為巖壁很高,光一個人的話不足以登頂,他又在巖壁上打上冰錐,一個一個踩上去。

為了更穩地站在光滑的冰錐上,屈銀華甚至最後連毛襪都脫了。

在如此高的海拔和極寒的條件下,屈銀華光著腳攀爬了一個多小時,腳很快就被凍傷。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劉連滿甘為人梯在底下撐起隊友,耗盡了巨大的體能,無法再繼續前進。其他三人把唯一的一個氧氣瓶留給了劉連滿,“你在這裡休息,我們去衝頂,回來的時候我們再一塊兒下撤”。

王富洲三人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極其寒冷的條件下,成功從北坡登頂,攻克了“第二臺階”,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了珠穆朗瑪峰的最高處,也成為全世界從北坡登頂珠峰的第一批人。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照片中三人從右到左依次是:貢布、王富洲、屈銀華)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這是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三人登上珠峰峰頂的時刻。在2019年《開學第一課》現場,已經86歲的貢布老人通過連線告訴我們,登頂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我拿出背的國旗升起來,在那飄,那個時候天氣是最好的。”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貢老還拿出自己特意寫下的一幅字——“團結起來,振興中華”,來激勵年輕一代的登山隊員。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節目播出後,以貢布為代表的中國第一代登山英雄的事蹟感動了眾多網友。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而他們和以夏伯渝為代表的“中國梯”搭建者,也正是電影《攀登者》的原型。

作為國慶70週年獻禮片,《攀登者》由李仁港執導,徐克監製,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成龍友情出演,講述的就是中國登山隊完成人類首次北坡登頂珠峰和15年後再次挑戰世界之巔的故事,影片將於9月30日上映。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據@電影攀登者 官方微博,2019年4月,該片主演吳京、張譯還曾一同前往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按照藏地習俗,壘起瑪尼堆,立石為碑,祭奠已經去世的第一批登頂英雄王富洲和屈銀華。

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他為了“攀登者”的中國梯,失去了自己的一雙腳

這些登山英雄,憑藉永不言敗、砥礪前行的精神,一次次突破極限,讓五星紅旗飄揚在世界之巔,讓“中國梯”屹立在雪上之上,他們不僅是勇敢的攀登者,更是精神的引領者。“中國梯”的背後,是中國精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