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佔盡優勢,為何諸葛亮北伐時卻選擇防守?真被諸葛亮打怕了?

公元227年春,諸葛亮認為南方已定,而蜀中百姓也逐漸恢復生機,他覺得時機已定,於是決意出兵北伐,他命大軍進駐漢中,同時寫下《出師表》上奏劉禪,表達了北伐的目的與意義,在得到劉禪應允後,諸葛亮在次年春天開始北伐。他先讓趙雲與鄧芝出斜谷為疑兵,用以吸引曹真在關中的主力大軍,同時諸葛亮則領兵祁山。只可惜馬謖失了街亭,導致第一次北伐以失敗而告終。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出兵北伐,最終病逝在五丈原,他一生一共出兵北伐五次,但讓人奇怪的是,當時諸葛亮一直主攻,卻從未想過防守。

魏國佔盡優勢,為何諸葛亮北伐時卻選擇防守?真被諸葛亮打怕了?

反觀魏國這邊可謂佔盡優勢,魏國佔據天下十三州中的九州,國內有數十萬大軍,而且關中能給魏國提供源源不斷的戰馬,因此曹魏鐵騎天下聞名。而蜀漢本佔據著益州與荊州西南部分,然而在關羽大意失荊州,以及劉備在夷陵之戰損失了蜀漢大量精銳後,蜀漢的狀況急轉直下,領土不過一州之地,士兵不過十萬,而且還是以步兵為主。但即便如此,當時諸葛亮依舊是主攻,曹魏是主防守,這很不符合當時兩國之間的國力差距。那魏國在諸葛亮北伐時期,卻選擇防守而放棄進攻,是魏國的決策出了問題嗎?

魏國佔盡優勢,為何諸葛亮北伐時卻選擇防守?真被諸葛亮打怕了?

事實上,諸葛亮北伐之初,曹魏並不是沒有想過要打防守反擊,甚至都有進攻成都的打算。而且他們真有這樣的試探。公元230年,曹真與司馬懿就曾分道入川,準備一戰誅滅蜀漢,然而蜀道行路艱難,加上適逢雨季,棧道盡毀,曹魏大軍無奈折回,曹真於此後病逝,在此自後,諸葛亮當即派出大將魏延與吳懿大破魏將費耀與郭淮。不難看出,曹魏是想進攻,但是卻被諸葛亮抓住機會直接擊潰,防守都沒做好,自然也就不談進攻了。

魏國佔盡優勢,為何諸葛亮北伐時卻選擇防守?真被諸葛亮打怕了?

那曹魏打防守反擊呢?在第四次北伐時,諸葛亮因糧草問題無奈撤軍,司馬懿安排張郃追擊,張郃追至滷城東北的木門道,隨後被諸葛亮直接擊殺,從而成為了三國時期唯一一位被敵軍擊殺的車騎將軍。而司馬懿正是被諸葛亮打怕了,這才在第五次北伐時選擇了最為保險的防守策略,就是耗死諸葛亮。

魏國佔盡優勢,為何諸葛亮北伐時卻選擇防守?真被諸葛亮打怕了?

筆者認為,從表面情況來看,曹魏選擇防守而非主攻進攻,確實是魏國朝堂上的決策,但根本原因,還是魏軍打不過諸葛亮帶出的蜀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