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一部《三國演義》,讓蜀漢丞相諸葛亮成為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諸葛亮知陰陽、懂八卦,曉奇門遁甲之術,有管仲樂毅之才,“白帝城託孤”之後,更是盡心盡責的輔佐有助劉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為後世人臣之楷模。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清朝前中期,也有這麼一位權勢顯赫的大臣,他不僅是將諸葛亮作為了自己人生的榜樣和目標,更是時常以諸葛亮來自詡,但可悲的是,他非但沒能像諸葛亮一樣為後世所敬仰,反而成為了歷史的反面教材被反覆的批判。

他就是清朝雍正時期的權臣,隆科多。

而這一切的根源在於,隆科多想做諸葛亮,但是他所面對的雍正皇帝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隆科多錯看了雍正,更是小看了雍正,最終導致了自己悲慘的結局。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康熙朝時期的隆科多,幾經起伏,終得九門提督。

隆科多所在的佟家,是整個康熙朝非常顯赫的家族,其與明珠所在的葉赫那拉家族、索額圖所在的赫舍裡家族,並稱為康熙時期的“三大家族”。

隆科多的親姑姑就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而隆科多的兩位姐姐也先後嫁給了康熙,一位做了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即為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另一位是愨惠皇貴妃佟佳氏。這樣一來,隆科多既是康熙的表弟,又是康熙的小舅子。

不僅如此,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大伯佟國綱,以及堂兄弟鄂倫岱等人,也都先後在康熙的朝堂上擔任非常重要的職務,這也使得整個佟家擁有極高的政治聲望與權勢地位。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清朝時期的史料之中,隆科多最早出現於康熙朝初年,他是當時接受索額圖訓練和指揮,幫助康熙智擒鰲拜,奪回大權的那群布庫少年之一。

但是這段記載非常值得懷疑。

一來,隆科多他們家族,是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由當時佟家族長佟國綱上疏 “請歸滿洲”之後,全家才被康熙由漢軍鑲黃旗抬入到了滿洲鑲黃旗。所以在康熙智擒鰲拜期間,隆科多的出身還是漢軍鑲黃旗,被選中為布庫少年進入康熙皇帝的身邊,並不符合傳統與制度。況且康熙智擒鰲拜發生在康熙八年(1669年),此時隆科多的年齡尚且不滿十歲,以這樣的年齡來面對“滿洲第一巴圖魯”鰲拜,確實有點牽強

二來,在編寫《清聖祖實錄》的時候,隆科多是總裁官,不排除隆科多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臉上貼金的嫌疑。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到了康熙朝中期的時候,隆科多利用家族的地位優勢,成為一等侍衛,後又被提拔為鑾儀使兼正藍旗蒙古副都統。 但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因為屬下違法,隆科多受到了嚴重的牽連,進而被免除了一切職務,只保留了一等侍衛的頭銜。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康熙“兩廢”皇太子期間,隆科多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熱河秋闈期間,以“太子不孝,所行不善”為由,第一次廢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

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皇子之間對於儲君之位的激烈爭奪,皇子們之間的明爭暗鬥,也逐漸演化成為了朝臣依附於皇子所形成的政治集團之間的爭鬥。朝臣與皇子的結黨與聯合,成為康熙最為厭惡、也最為惱怒的事情。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然而此時,幾乎所有的朝臣都在選擇自己支持的皇子進行站隊,或加入“太子黨集團”,或加入“八爺黨集團”,就連隆科多的父親佟國維、堂兄鄂倫岱也都站在了八阿哥胤禩一邊。

隆科多看出了康熙的想法,因而保持了絕對的中立,一門心思的倒向康熙,不參與任何的皇子奪嫡行動,進而贏得了康熙的信任。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以“託合齊會飲案”為導火索,康熙皇帝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將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廢黜,胤礽徹底從“九子奪嫡”中出局,而胤礽之前的黨羽也被康熙一網打盡。

就在這個時候,不與皇子結黨,並且深得康熙信任的隆科多,接替了太子黨羽、前任九門提督,也是“託合齊會飲案”主犯託合齊的職務,成為了新一任的九門提督,負責整個京城以及皇宮的衛戍工作,直至康熙皇帝去世。

九門提督這個職務,儘管不是隆科多一生之中所擔任職務之中級別最高的,但這絕對是最為至關重要並且是最具歷史影響力的一個職務。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康熙去世,隆科多成為扶保雍正登基的第一功臣。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夜,康熙皇帝在暢春園去世。

就在康熙皇帝去世當晚,除了此時奉康熙之命正在天壇祭天的四阿哥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遠在西北帶兵征戰的十四阿哥胤褆,以及被圈禁起來的大阿哥胤褆和廢太子胤礽,剩餘的所有康熙皇子都被召集到了康熙身邊。

而除了這些康熙皇子之外,還有一個人也守在了康熙的病榻之前,這個人就是時任九門提督的隆科多。

就在康熙去世之後,隆科多隨即下令關閉九門,在北京實施戒嚴長達七日之久,直至十一月二十日,雍正皇帝正式登基。

雍正登基的整個過程,充滿了諸多的謎團和疑問,而這也成為了“清宮八大迷案”之一的“雍正登基之謎”。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雍正是在康熙去世當晚接到了康熙去世的消息,但是直到第二天的快中午的時候才到達暢春園,雍正消失的這十多個小時到底去了哪裡,去做了什麼?

康熙到底留下的是傳位遺言,還是傳位遺詔?遺詔到底是什麼時候完成的?

如果康熙真的留下了遺詔,那為什麼遺詔的漢文部分要在雍正登基之後才公佈?又是為什麼現存康熙遺詔的滿文部門遭到了大面積的損毀和破壞?


這些問題我們都已經是不得而知,或許真實的歷史情況也只有雍正和隆科多兩個人知曉,畢竟,在隆科多關閉九門,在北京實施戒嚴之後,所有康熙皇子都被軟禁在了暢春園,這個時候能夠自由進出皇宮,往返於紫禁城與暢春園之間的也只有隆科多了,更重要的是,負責守衛北京城和皇宮的軍隊,也全部掌握在隆科多手中。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所以,我們可以做一個非常大膽的假設和猜測,隆科多很有可能不僅僅是扶保和擁立雍正皇帝繼承皇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隆科多決定了雍正最終能夠康熙的繼任者。

一方面,雍正在“九子奪嫡”期間,一直採取非常低調而又隱蔽的方式參與奪嫡鬥爭,可謂是不顯山不露水,相對來說,雍正在朝中的支持力量和黨羽勢力是最弱的。因而隆科多可以通過扶保雍正來實現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不得不說的是,雍正在康熙所有的皇子之中,與隆科多的關係是最為密切的。

雍正的生母德妃烏雅氏,護軍參領威武的女兒,滿洲正黃旗包衣出身,身份非常的低微,實際上比辛者庫出身的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良妃衛氏好不到那裡去。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下雍正的時候,完全沒有身份和妃嬪級別,因而按照清朝後宮的傳統,當時的德妃是不能自己撫養皇嗣的。於是在康熙皇帝的安排下,將雍正交給了當時還是皇貴妃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來撫養,而這位佟佳皇后不是別人,正是隆科多的親姐姐。也正是因為如此,儘管康熙所有的皇子論輩分都應該叫隆科多舅舅,但是隻有雍正管隆科多叫舅舅,才是最為名正言順的。

不僅如此,隆科多的另外一位親姐姐,也嫁給了康熙皇帝,被封為貴妃,即後來的愨惠皇貴妃佟佳氏,而她從康熙六十年(1621年)開始,遵照康熙皇帝的要求,開始撫養被康熙帶進宮來的雍正的第四個兒子弘曆。

所以這樣看來,隆科多扶保雍正,擁立雍正登基又有著其必然性。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登基之後的雍正皇帝,毫不掩飾自己對於隆科多的感激與感謝之情,在公開場合完全不顧及帝王的威嚴,稱其為“舅舅隆科多”,而在與年羹堯的書信中,更是將這份感激之情表達的是淋漓盡致。

舅舅隆科多,此人朕與爾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錯了。此人真聖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國家良臣,真正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稀有大臣也。

隆科多也就此到達了他權勢與地位的最高峰。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只知進,不知退,五年輝煌之後,隆科多最終倒臺。

雍正初年的時候,年羹堯和隆科多被雍正看做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一個坐鎮地方,被自己稱為 “恩人”,一個矗立朝堂,被自己尊稱為“舅舅”,雍正對於他們的封賞也都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然而,縱觀中國古代歷史,越是無以復加,越是距離覆亡更近。年羹堯和隆科多卻儼然已經忘記了古人的教訓,真的把自己當成了是雍正的“恩人”和“舅舅”,可以說兩個人是以相同的方式,攜手在“作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首先是居功自高,目無君主。

隆科多不止一次的炫耀自己在雍正登基之時發揮的作用,甚至直接強調正是因為自己帶兵進行武裝擁立,雍正才得以繼承皇位。

年羹堯這面, “用膳”、“翻牌子”這些在《雍正王朝》劇情中演繹的事情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事,而他甚至還在雍正面前盤腿打坐,完全沒有把雍正放在眼裡。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其次是二人結黨營私,把持朝政。

隆科奪和年羹堯利用雍正皇帝對於他們的信任與器重,控制官員的任免和升遷,進而有了朝中六部官員的“佟選”,以及地方官員的“年選”,二人以此廣結黨羽,弄得朝堂之上以及地方官場上是烏煙瘴氣。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再次就是貪汙腐敗,網羅財富。

此時的隆科多和年羹堯已經是非常貪婪,不僅貪汙腐敗,收受賄賂,並且生活奢靡,鋪張浪費,引得雍正對於二人的極大不滿。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終,忍無可忍的雍正在雍正三年(1725年)的時候,先拿年羹堯開刀,在給年羹堯定下九十二條大罪的同時,將年羹堯賜死。

在除掉年羹堯之後,雍正皇帝開始著手對付隆科多,而他所才採用的手段與方式則與處理年羹堯時的如出一轍。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雍正四年(1726年)起,雍正開始有計劃的削弱隆科多的職權和勢力,並且一再暗示朝中官員自己對於隆科多的不滿。隨後藉由與策妄阿拉布坦以及沙皇俄國的邊境談判,兩度將隆科多調離北京,對隆科多進行徹查,並發動百官對隆科多進行彈劾。這其中,最先上疏彈劾隆科多的便是河南巡撫田文鏡,而為田文鏡提出彈劾意見,並且代田文鏡寫下密摺奏章的便是歷史上“真正的”鄔思道。

雍正五年(1727年),隆科多正在與沙俄進行邊境問題的談判,宗人府上疏彈劾隆科多私藏玉牒,於是雍正馬上對隆科多采取了行動,直接在談判地將隆科多鎖拿回京,並給其定下四十一條大罪,圈禁在暢春園內。

雍正六年(1728年),經過一年的圈禁,隆科多死於暢春園,結束了其跌宕起伏的一生。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隆科多在權勢頂峰時期,除了炫耀自己在雍正奪位登基之時他的傑出表現和突出貢獻之外,隆科多最喜歡的、也是最為頻繁的,就是將自己比作“白帝城託孤”的諸葛亮,或許在隆科多的心中,這個“諸葛亮”有兩層意思。

第一,他在誇讚自己的擁立之功,在強調自己在雍正心目中的地位,希望獲得是是敬重與推崇。

第二,他這也是在彰顯自己的野心,表明他所渴望的自己與雍正的關係,真的如同諸葛亮對待劉阿斗一樣,將雍正視為是“傀儡”。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是隆科多錯了,錯就錯在他小看了雍正。

諸葛亮能以“相父”的身份治理國家,一是靠劉備的託孤,二是靠自己的能力,更重要是他輔佐的是個扶不起的劉阿斗。但是雍正終究不是劉阿斗,雍正在“九子奪嫡”中不顯山不露水的表現,並不代表雍正沒有心機與手段。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雍正面前,隆科多終將無法成為諸葛亮,也正是這種只知進,不知退,功高震主而又野心膨脹的種種行為,最終導致了隆科多悲慘的結局。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從隆科多的四十一條大罪之中,我們還能清楚的發現,雍正對於隆科多,早就有所防備,因而採取了許多“釣魚執法”的方式。

雍正給隆科多治罪,說隆科多與年羹堯結黨,而實際上,正是在雍正的授意下,年羹堯將自己的兒子過繼給了隆科多,現在反而成為了兩人的罪過。

於此同時,雍正指責隆科多把持官員任免,但是隆科多吏部尚書的職務是雍正封的,而官員們的任免意見也是雍正授意要聽從隆科多的意見和安排來執行,現在也遭到了雍正的“拒不認賬”。

就在隆科多倒臺的一年之前,隆科多剛剛負責審理了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的案件,奉旨將兩位康熙皇子削宗奪爵,革除黃帶子,私藏玉牒也必然是出自於此事之中。

可以說隆科多是在不知不覺中,就落入了雍正為他所精心準備準備的“圈套”與“陷阱”之中。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實際上,隆科多僅僅是雍正實施政治統治的工具,當其完成了扶保雍正登基,幫助雍正實現權力的順利交接過渡之後,他的使命和任務已然完成,而他也將必然的退出歷史舞臺。

在此之前,雍正朝初年的重要官員中,八阿哥胤禩、年羹堯已經被雍正除掉,隆科多的命運如此也就變得在所難免。而負責審理和處理隆科多的正是在雍正朝中後期開始逐漸為雍正所賞識並委以重用的兩個弟弟,康熙的皇十六子胤祿以及皇十七子胤禮,雍正朝的另一位重臣張廷玉也在隆科多倒臺之後,迅速在朝中崛起。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這一切的一切,早就已經在雍正的計劃和安排之中,只是隆科多自己全然不知而已,依然做著自己能夠成為“諸葛亮”的春秋大夢。但是他的這個夢想也終將註定無法實現,因為雖面對的雍正皇帝並不是“劉阿斗”,他錯看了更是小看了雍正皇帝,最終落得一個身敗名裂、圈禁致死的下場。

他自詡為“諸葛亮”,但他所面對的卻不是那個“扶不起的劉阿斗”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