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 設計 趙之謙 書法 紫砂壺 談藝錄 2019-08-24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燕翼堂)

這是非完全對稱,但只是小篆字形的微微差異,跟趙之謙的無悶,設計思想差別不大。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燕翼堂)

這是非完全對稱,但只是小篆字形的微微差異,跟趙之謙的無悶,設計思想差別不大。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無悶)

以上是朱文,再看一方鄧石如的白文印: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燕翼堂)

這是非完全對稱,但只是小篆字形的微微差異,跟趙之謙的無悶,設計思想差別不大。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無悶)

以上是朱文,再看一方鄧石如的白文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以上數印,是沿著中軸是左右對稱的繁密筆畫安排,設計思路是中軸對稱。再有,就是對角呼應,這樣的印例多到數不勝數,比如: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燕翼堂)

這是非完全對稱,但只是小篆字形的微微差異,跟趙之謙的無悶,設計思想差別不大。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無悶)

以上是朱文,再看一方鄧石如的白文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以上數印,是沿著中軸是左右對稱的繁密筆畫安排,設計思路是中軸對稱。再有,就是對角呼應,這樣的印例多到數不勝數,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靈石山長)

這實際上是均分印面的變種,基本面是規整,有規律,體現出較強的裝飾性,再比如黃牧甫的這一方: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燕翼堂)

這是非完全對稱,但只是小篆字形的微微差異,跟趙之謙的無悶,設計思想差別不大。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無悶)

以上是朱文,再看一方鄧石如的白文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以上數印,是沿著中軸是左右對稱的繁密筆畫安排,設計思路是中軸對稱。再有,就是對角呼應,這樣的印例多到數不勝數,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靈石山長)

這實際上是均分印面的變種,基本面是規整,有規律,體現出較強的裝飾性,再比如黃牧甫的這一方: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

這是“Y”字形章法,是以上所說的綜合,有更強的章法裝飾性。

4、基礎思維之四:殘破、變化、求異

以上三點,其設計思維都是規律,嚴整。最後一點我們說說殘破,談談變化與求異。所謂的殘破,是在佈局之時,模擬古印風化人侵蝕的效果,用以平衡佈局的虛實和重心,使全印氣韻更加生動,也使印風顯得更加蒼古樸茂。筆畫稠密處的殘破,可以使朱白之間產生活潑感。印邊平行長線條的殘破,可使印面顯得空靈透氣。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燕翼堂)

這是非完全對稱,但只是小篆字形的微微差異,跟趙之謙的無悶,設計思想差別不大。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無悶)

以上是朱文,再看一方鄧石如的白文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以上數印,是沿著中軸是左右對稱的繁密筆畫安排,設計思路是中軸對稱。再有,就是對角呼應,這樣的印例多到數不勝數,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靈石山長)

這實際上是均分印面的變種,基本面是規整,有規律,體現出較強的裝飾性,再比如黃牧甫的這一方: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

這是“Y”字形章法,是以上所說的綜合,有更強的章法裝飾性。

4、基礎思維之四:殘破、變化、求異

以上三點,其設計思維都是規律,嚴整。最後一點我們說說殘破,談談變化與求異。所謂的殘破,是在佈局之時,模擬古印風化人侵蝕的效果,用以平衡佈局的虛實和重心,使全印氣韻更加生動,也使印風顯得更加蒼古樸茂。筆畫稠密處的殘破,可以使朱白之間產生活潑感。印邊平行長線條的殘破,可使印面顯得空靈透氣。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吳昌碩:無須老人)

印面的殘破,加強了“無、須、道”三字的繁密程度,使其與“人”字的對比更加強烈,印面效果也更好。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燕翼堂)

這是非完全對稱,但只是小篆字形的微微差異,跟趙之謙的無悶,設計思想差別不大。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無悶)

以上是朱文,再看一方鄧石如的白文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以上數印,是沿著中軸是左右對稱的繁密筆畫安排,設計思路是中軸對稱。再有,就是對角呼應,這樣的印例多到數不勝數,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靈石山長)

這實際上是均分印面的變種,基本面是規整,有規律,體現出較強的裝飾性,再比如黃牧甫的這一方: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

這是“Y”字形章法,是以上所說的綜合,有更強的章法裝飾性。

4、基礎思維之四:殘破、變化、求異

以上三點,其設計思維都是規律,嚴整。最後一點我們說說殘破,談談變化與求異。所謂的殘破,是在佈局之時,模擬古印風化人侵蝕的效果,用以平衡佈局的虛實和重心,使全印氣韻更加生動,也使印風顯得更加蒼古樸茂。筆畫稠密處的殘破,可以使朱白之間產生活潑感。印邊平行長線條的殘破,可使印面顯得空靈透氣。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吳昌碩:無須老人)

印面的殘破,加強了“無、須、道”三字的繁密程度,使其與“人”字的對比更加強烈,印面效果也更好。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齊白石:三百石印富翁)

右上角的殘破,使印面得以透氣,不再憋悶。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燕翼堂)

這是非完全對稱,但只是小篆字形的微微差異,跟趙之謙的無悶,設計思想差別不大。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無悶)

以上是朱文,再看一方鄧石如的白文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以上數印,是沿著中軸是左右對稱的繁密筆畫安排,設計思路是中軸對稱。再有,就是對角呼應,這樣的印例多到數不勝數,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靈石山長)

這實際上是均分印面的變種,基本面是規整,有規律,體現出較強的裝飾性,再比如黃牧甫的這一方: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

這是“Y”字形章法,是以上所說的綜合,有更強的章法裝飾性。

4、基礎思維之四:殘破、變化、求異

以上三點,其設計思維都是規律,嚴整。最後一點我們說說殘破,談談變化與求異。所謂的殘破,是在佈局之時,模擬古印風化人侵蝕的效果,用以平衡佈局的虛實和重心,使全印氣韻更加生動,也使印風顯得更加蒼古樸茂。筆畫稠密處的殘破,可以使朱白之間產生活潑感。印邊平行長線條的殘破,可使印面顯得空靈透氣。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吳昌碩:無須老人)

印面的殘破,加強了“無、須、道”三字的繁密程度,使其與“人”字的對比更加強烈,印面效果也更好。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齊白石:三百石印富翁)

右上角的殘破,使印面得以透氣,不再憋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寫不盡人間四並)

左右與文字長線條平行的邊框,都有殘破,使印面文字得到強調,也使印面更有生氣。我們逆向想一想,如果不是這些殘破,印面該有多麼呆板啊!

所謂的求異,是在佈局之時把所遇到的相同問題作不同的處理,避免機械的重複,使整體富有變化,這類似於書法裡相同文字的不同寫法,如《蘭亭序》裡的二十個“之”字,七個“一”字,寫法完全不同,使整幅作品富於變化,是真正的神品。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燕翼堂)

這是非完全對稱,但只是小篆字形的微微差異,跟趙之謙的無悶,設計思想差別不大。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無悶)

以上是朱文,再看一方鄧石如的白文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以上數印,是沿著中軸是左右對稱的繁密筆畫安排,設計思路是中軸對稱。再有,就是對角呼應,這樣的印例多到數不勝數,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靈石山長)

這實際上是均分印面的變種,基本面是規整,有規律,體現出較強的裝飾性,再比如黃牧甫的這一方: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

這是“Y”字形章法,是以上所說的綜合,有更強的章法裝飾性。

4、基礎思維之四:殘破、變化、求異

以上三點,其設計思維都是規律,嚴整。最後一點我們說說殘破,談談變化與求異。所謂的殘破,是在佈局之時,模擬古印風化人侵蝕的效果,用以平衡佈局的虛實和重心,使全印氣韻更加生動,也使印風顯得更加蒼古樸茂。筆畫稠密處的殘破,可以使朱白之間產生活潑感。印邊平行長線條的殘破,可使印面顯得空靈透氣。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吳昌碩:無須老人)

印面的殘破,加強了“無、須、道”三字的繁密程度,使其與“人”字的對比更加強烈,印面效果也更好。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齊白石:三百石印富翁)

右上角的殘破,使印面得以透氣,不再憋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寫不盡人間四並)

左右與文字長線條平行的邊框,都有殘破,使印面文字得到強調,也使印面更有生氣。我們逆向想一想,如果不是這些殘破,印面該有多麼呆板啊!

所謂的求異,是在佈局之時把所遇到的相同問題作不同的處理,避免機械的重複,使整體富有變化,這類似於書法裡相同文字的不同寫法,如《蘭亭序》裡的二十個“之”字,七個“一”字,寫法完全不同,使整幅作品富於變化,是真正的神品。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在篆刻之中,也有求異應用,比如: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燕翼堂)

這是非完全對稱,但只是小篆字形的微微差異,跟趙之謙的無悶,設計思想差別不大。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無悶)

以上是朱文,再看一方鄧石如的白文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以上數印,是沿著中軸是左右對稱的繁密筆畫安排,設計思路是中軸對稱。再有,就是對角呼應,這樣的印例多到數不勝數,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靈石山長)

這實際上是均分印面的變種,基本面是規整,有規律,體現出較強的裝飾性,再比如黃牧甫的這一方: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

這是“Y”字形章法,是以上所說的綜合,有更強的章法裝飾性。

4、基礎思維之四:殘破、變化、求異

以上三點,其設計思維都是規律,嚴整。最後一點我們說說殘破,談談變化與求異。所謂的殘破,是在佈局之時,模擬古印風化人侵蝕的效果,用以平衡佈局的虛實和重心,使全印氣韻更加生動,也使印風顯得更加蒼古樸茂。筆畫稠密處的殘破,可以使朱白之間產生活潑感。印邊平行長線條的殘破,可使印面顯得空靈透氣。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吳昌碩:無須老人)

印面的殘破,加強了“無、須、道”三字的繁密程度,使其與“人”字的對比更加強烈,印面效果也更好。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齊白石:三百石印富翁)

右上角的殘破,使印面得以透氣,不再憋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寫不盡人間四並)

左右與文字長線條平行的邊框,都有殘破,使印面文字得到強調,也使印面更有生氣。我們逆向想一想,如果不是這些殘破,印面該有多麼呆板啊!

所謂的求異,是在佈局之時把所遇到的相同問題作不同的處理,避免機械的重複,使整體富有變化,這類似於書法裡相同文字的不同寫法,如《蘭亭序》裡的二十個“之”字,七個“一”字,寫法完全不同,使整幅作品富於變化,是真正的神品。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在篆刻之中,也有求異應用,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林皋:林森)

一方印裡,五個木,如不加變化,如布算子,還有得看嗎?再看趙之謙的“鐵頭鐵面鐵如意”三個鐵,各各不同,富有變化,印面由此活力倍增。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燕翼堂)

這是非完全對稱,但只是小篆字形的微微差異,跟趙之謙的無悶,設計思想差別不大。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無悶)

以上是朱文,再看一方鄧石如的白文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以上數印,是沿著中軸是左右對稱的繁密筆畫安排,設計思路是中軸對稱。再有,就是對角呼應,這樣的印例多到數不勝數,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靈石山長)

這實際上是均分印面的變種,基本面是規整,有規律,體現出較強的裝飾性,再比如黃牧甫的這一方: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

這是“Y”字形章法,是以上所說的綜合,有更強的章法裝飾性。

4、基礎思維之四:殘破、變化、求異

以上三點,其設計思維都是規律,嚴整。最後一點我們說說殘破,談談變化與求異。所謂的殘破,是在佈局之時,模擬古印風化人侵蝕的效果,用以平衡佈局的虛實和重心,使全印氣韻更加生動,也使印風顯得更加蒼古樸茂。筆畫稠密處的殘破,可以使朱白之間產生活潑感。印邊平行長線條的殘破,可使印面顯得空靈透氣。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吳昌碩:無須老人)

印面的殘破,加強了“無、須、道”三字的繁密程度,使其與“人”字的對比更加強烈,印面效果也更好。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齊白石:三百石印富翁)

右上角的殘破,使印面得以透氣,不再憋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寫不盡人間四並)

左右與文字長線條平行的邊框,都有殘破,使印面文字得到強調,也使印面更有生氣。我們逆向想一想,如果不是這些殘破,印面該有多麼呆板啊!

所謂的求異,是在佈局之時把所遇到的相同問題作不同的處理,避免機械的重複,使整體富有變化,這類似於書法裡相同文字的不同寫法,如《蘭亭序》裡的二十個“之”字,七個“一”字,寫法完全不同,使整幅作品富於變化,是真正的神品。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在篆刻之中,也有求異應用,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林皋:林森)

一方印裡,五個木,如不加變化,如布算子,還有得看嗎?再看趙之謙的“鐵頭鐵面鐵如意”三個鐵,各各不同,富有變化,印面由此活力倍增。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鐵面鐵頭鐵如意)

再比如他的另一方印:我欲不傷悲不得已,兩個不,雖樣篆法一致,但細微處變化不少。(趙大師又給他們安排在對角,這是匠心布排。)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燕翼堂)

這是非完全對稱,但只是小篆字形的微微差異,跟趙之謙的無悶,設計思想差別不大。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無悶)

以上是朱文,再看一方鄧石如的白文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以上數印,是沿著中軸是左右對稱的繁密筆畫安排,設計思路是中軸對稱。再有,就是對角呼應,這樣的印例多到數不勝數,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靈石山長)

這實際上是均分印面的變種,基本面是規整,有規律,體現出較強的裝飾性,再比如黃牧甫的這一方: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

這是“Y”字形章法,是以上所說的綜合,有更強的章法裝飾性。

4、基礎思維之四:殘破、變化、求異

以上三點,其設計思維都是規律,嚴整。最後一點我們說說殘破,談談變化與求異。所謂的殘破,是在佈局之時,模擬古印風化人侵蝕的效果,用以平衡佈局的虛實和重心,使全印氣韻更加生動,也使印風顯得更加蒼古樸茂。筆畫稠密處的殘破,可以使朱白之間產生活潑感。印邊平行長線條的殘破,可使印面顯得空靈透氣。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吳昌碩:無須老人)

印面的殘破,加強了“無、須、道”三字的繁密程度,使其與“人”字的對比更加強烈,印面效果也更好。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齊白石:三百石印富翁)

右上角的殘破,使印面得以透氣,不再憋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寫不盡人間四並)

左右與文字長線條平行的邊框,都有殘破,使印面文字得到強調,也使印面更有生氣。我們逆向想一想,如果不是這些殘破,印面該有多麼呆板啊!

所謂的求異,是在佈局之時把所遇到的相同問題作不同的處理,避免機械的重複,使整體富有變化,這類似於書法裡相同文字的不同寫法,如《蘭亭序》裡的二十個“之”字,七個“一”字,寫法完全不同,使整幅作品富於變化,是真正的神品。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在篆刻之中,也有求異應用,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林皋:林森)

一方印裡,五個木,如不加變化,如布算子,還有得看嗎?再看趙之謙的“鐵頭鐵面鐵如意”三個鐵,各各不同,富有變化,印面由此活力倍增。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鐵面鐵頭鐵如意)

再比如他的另一方印:我欲不傷悲不得已,兩個不,雖樣篆法一致,但細微處變化不少。(趙大師又給他們安排在對角,這是匠心布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我欲不傷悲不得已)

再比如鄧石如的一方名印:

"

平常會有初學者加了各種即時通信工具,張嘴就是:“老師,你幫我設計一方印稿吧”,語氣輕描淡寫,似乎設計印稿是件極容易的事,其實不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前段時間成交的53方黃牧甫大師所作印章)

一、印稿設計為什麼難?

準備好了工具、材料,緊接下來就是設計印稿,其實這是篆刻的核心難題,就算黃牧甫那樣的大師,也還要“篆凡易數十紙”(見“國鈞長壽”邊款,這方印之前很多次提到),想想看,刻一方印,要畫數十稿最終才能定稿,足見印稿設計難度之高。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國鈞長壽及其邊款)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天才印家趙之謙大師身上,他在“坦甫”印的邊款裡也直接說:“篆不易配,但求其穩。”你看,就是像趙之謙這樣的天才,在設計印稿時也是“犯愁”的。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坦甫及其邊款)

為什麼會這麼難,因為印稿設計涉及的東西太多了,並不是簡單的布排印文,經營虛實能夠說完,細節還很多:

1、要考慮印稿文字的內容用什麼樣的印式表達最合適,印式又有很多種(具體可見之前相關印式的文章)。比如漢印印式又分朱白,白文又有鑄、鑿印式區別;比如古璽印式,又有秦與六國不同的樣式,刻成流派印的風格,又要想具體何種風格,是朱還是白,是細朱還是粗朱,是滿白還是細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最普通的印式差別)

這方印具體用在何處,是書法條屏還是扇面,是紙質載體,還是要鈐蓋硃砂,朱白如何確定,大小如何確定……諸多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紫砂壺上的印章)

2、印面的文字又要考慮,篆書裡沒有這個字,如果沒有,可以用哪個字來替代;如果一個字有很多種寫法,在這方印裡,用哪一種篆法最合適,遇到有爭論的字,是避開,還是選擇為了印面效果冒險使用……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篆刻字典,一個字有多種寫法)

3、採用什麼樣的章法特徵,這種章法特徵會對印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印面文字的粗細、方圓、應當如何控制才能達到需要的章法效果……

4、想要表達的篆法和章法思想,要用何種刀法表現,是衝還是切,需不需要殘破……

而印式往往又與字法相關,如果選擇了某種印式,印面文字就會受此制約;篆法當然也影響章法,章法又必須有需要強調的審美目標,要達到這樣的審美目標,刀法呈現如何配合等,這些問題一古腦全來到腦海,因為這些因素息息相關,並不獨立存在,並不是解決了一條,就完全可以放下不管。

具體到印稿設計過程中,之前腦海裡有的大致樣子,因為某處需要微調,而這處微調,又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到印面的其他部分……如此循環往復,要設計一件讓人滿意的印稿,實在是燒腦之極。

這還不算完,印稿設計完了之後,往往又需要“甲方”滿意,因為畢竟這方印刻好之後,是甲方使用,可是“甲方”的審美往往與設計者並不一致,或者又要調整……

你看,難不難?印稿設計之難,難於上青天!

二、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印稿設計如此之難,要通過一篇文章將印稿設計說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本文提供的,只是印稿設計的最基礎層面淺顯的東西,也是印稿設計的一般原則:

1、基礎思維之一:追求平正,佈置停勻

這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均勻、平整、安穩地佈置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也基本大小等同,疏密方面的考慮是任疏任密,不考慮變化,印面地盤均分給各個印面文字之後,在每字所佔地盤之內將筆畫均勻佔滿,不做另外經營,繁密的字可以略略減細筆畫,稀疏的字可以略略加粗筆畫,但基本不考慮與其他各字的關係。

這實際上是漢印的特徵,也是最易掌握的設計思路。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方介堪印作)

這與漢印無變化印面一脈相承: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玉印:和福)

兩個字基本均分印面,因為“福”字有六縱,大於“和”字的五縱,佔地略寬一線,追求的是平均,這種設計思想,只要會用尺子,能做簡單的計算即可做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太醫丞印)

四字各佔地盤,因為醫字太密,為了在固定的地盤裡放下這個字,筆畫線條調細,太字太疏,為了佔滿本字地盤,筆畫線條調粗,這是基礎調整手法(這方印之前認真講過,不再細說)。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臣錫璜)

這實際上仍是平整設計,臣字單佔了右則,仿漢印,錫璜兩字各佔左面二分之一,互不相擾。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元祐黨人之後)

六個字六錯分佈,印面呈現品字章法效果,但實質上六個字佔地仍然是均等的,只是略略有避讓關係,印面的基本思想還是平整,安靜,端正,平均。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漢印:郎中戶將)

四字印面地盤已有變化,並呈對角呼應之勢,但基本思想仍是方正、平均,線條與線條之間的位置關係基本是等距安排的。

2、基礎思維之二:亂石鋪街,追求自然

這其實是最基礎的設計追求,印面文字確定之後,確定文字的篆法,將其自由排列在印面之上,每個字所佔印面位置依其字形本身,不加拘束,字與字之間筆畫互相穿插,甚至時常按印文書法的可變性變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印作)

其設計思想簡言之就如拿大小不同的石塊鋪成碎石小徑,石塊與石塊之間互相依託,但又各各不受拘束。這實際是戰國古璽印的設計思維,完全自然分佈。如圖: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亂石鋪街)

每個字好比街面的一塊石頭,各各大小不等,看似毫無規律,但卻呈現讓人驚歎的自然之美,如古璽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子栗子信璽)

字形小,就佔小地,甚至有一個角落,就放一個字。又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左桁廩木)

3、基礎思維之三:對稱、呼應、協調統一,追求裝飾性

對稱與呼應是最基礎的裝飾屬性,其基本思維是將中線或斜線兩邊的繁與簡作基本近同的處理,甚至兩邊的線條也作類似的安排,因為小篆本身就有對稱的屬性,對稱和呼應就成了最基本的裝飾性追求,對稱的美,也是最有中國特色的審美追求,對稱可以讓人是從心底生出的莊重與大氣,給予人莊重諧和之感。如天壇的美: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天壇的對稱美)

從中軸線向兩側看,一模一樣的輪廓線。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故宮角樓的對稱美)

真的好看,用於篆刻,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陳巨來:北室)

這是完全對稱的例子,完全依託於小篆對稱的字形。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菉斐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燕翼堂)

這是非完全對稱,但只是小篆字形的微微差異,跟趙之謙的無悶,設計思想差別不大。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無悶)

以上是朱文,再看一方鄧石如的白文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以上數印,是沿著中軸是左右對稱的繁密筆畫安排,設計思路是中軸對稱。再有,就是對角呼應,這樣的印例多到數不勝數,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靈石山長)

這實際上是均分印面的變種,基本面是規整,有規律,體現出較強的裝飾性,再比如黃牧甫的這一方: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黃牧甫:必遵修舊文而不穿鑿)

這是“Y”字形章法,是以上所說的綜合,有更強的章法裝飾性。

4、基礎思維之四:殘破、變化、求異

以上三點,其設計思維都是規律,嚴整。最後一點我們說說殘破,談談變化與求異。所謂的殘破,是在佈局之時,模擬古印風化人侵蝕的效果,用以平衡佈局的虛實和重心,使全印氣韻更加生動,也使印風顯得更加蒼古樸茂。筆畫稠密處的殘破,可以使朱白之間產生活潑感。印邊平行長線條的殘破,可使印面顯得空靈透氣。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吳昌碩:無須老人)

印面的殘破,加強了“無、須、道”三字的繁密程度,使其與“人”字的對比更加強烈,印面效果也更好。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齊白石:三百石印富翁)

右上角的殘破,使印面得以透氣,不再憋悶。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福廠:寫不盡人間四並)

左右與文字長線條平行的邊框,都有殘破,使印面文字得到強調,也使印面更有生氣。我們逆向想一想,如果不是這些殘破,印面該有多麼呆板啊!

所謂的求異,是在佈局之時把所遇到的相同問題作不同的處理,避免機械的重複,使整體富有變化,這類似於書法裡相同文字的不同寫法,如《蘭亭序》裡的二十個“之”字,七個“一”字,寫法完全不同,使整幅作品富於變化,是真正的神品。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王羲之《蘭亭序》局部)

在篆刻之中,也有求異應用,比如: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林皋:林森)

一方印裡,五個木,如不加變化,如布算子,還有得看嗎?再看趙之謙的“鐵頭鐵面鐵如意”三個鐵,各各不同,富有變化,印面由此活力倍增。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鐵面鐵頭鐵如意)

再比如他的另一方印:我欲不傷悲不得已,兩個不,雖樣篆法一致,但細微處變化不少。(趙大師又給他們安排在對角,這是匠心布排。)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趙之謙:我欲不傷悲不得已)

再比如鄧石如的一方名印:

篆刻學習:印稿設計的基礎思維

(鄧石如:鐵鉤鎖)

鐵鉤鎖,三個“金”字邊,也是篆法相同,但細微之處,各有差別,並沒有刻成完全相同的樣子(那是另外一種設計思想,走向的是完全工穩一路,是上面所說的三種設計思路的結果。)

綜合來說,印稿設計是複雜的系統工程,上述四種雖只是印稿設計的簡單思路,但足以滿足印稿設計的一般需要了。至少,瞭解以上四項之後,在印稿設計方面不至於無從下手。

(【老李刻堂】之333,部分圖片引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