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 孔子 老子 哲學 寧靜 道德經 國學書舍 2019-07-19
"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一個人內心保持一種純淨,保持一種專一,摒棄外界的妄念,不與外界發生矛盾,這是人生的一種好的境界。

當守住內心一團和氣的時候,保留一份天賦的純正,外在的一些事物也不能對自己產生作用。

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執念,當一個人內心充斥俗念的時候,大多是因為內心不夠純淨。當外界出現一些五色五味五音,對自己產生誘惑的時候,便難以堅守初心,那麼內心的慾念也就多了起來。

《莊子》這一本書中,對於一個人能夠保持內心的純正,稱為“得道”,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大道的智慧。

"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一個人內心保持一種純淨,保持一種專一,摒棄外界的妄念,不與外界發生矛盾,這是人生的一種好的境界。

當守住內心一團和氣的時候,保留一份天賦的純正,外在的一些事物也不能對自己產生作用。

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執念,當一個人內心充斥俗念的時候,大多是因為內心不夠純淨。當外界出現一些五色五味五音,對自己產生誘惑的時候,便難以堅守初心,那麼內心的慾念也就多了起來。

《莊子》這一本書中,對於一個人能夠保持內心的純正,稱為“得道”,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大道的智慧。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則是屬於在哲學的範疇構建的一個概念,認為只要心性修養達到了一種純正的狀態,外在自然也就輕鬆許多。當你內心沒有雜念的時候,外界出現一些物慾的誘惑,對你也不會產生太多的影響,這是莊子之中所描述的得道的一個道理。

《莊子》這本書中就有這樣一個概念:只要能排除外來的干擾,精神集中,也就能更輕鬆的達到自我的目的。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去出國,路過樹林,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他是用一根棍上面粘了幾個丸子,然後去粘蟬,孔子看見一個駝背的老人,在捉蟬,好像特別容易。

孔子這個時候就說:你是有成熟的技巧呢,還是有道呢?

這個捉蟬的人就說:我有道在神,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在杆子上面粘上一顆丸子,失敗的機會就少了。將三個丸子粘上,就會更容易了。如果杆頭上面粘五個丸子,那麼捉蟬的時候,就好像去拾取一樣容易。我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像一個豎立的木樁,我伸出竹竿,就如同枯槁的樹枝。雖然天地無限廣大,萬物繁多,但是我眼裡只有蟬,我身心不變不動,不因外在的外物改變我對蟬的關注,怎麼能得不到蟬呢?

孔子這個時候回頭就對他的學生說:用心不分散,精神凝聚專一,就是說的這位老人呀。

"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一個人內心保持一種純淨,保持一種專一,摒棄外界的妄念,不與外界發生矛盾,這是人生的一種好的境界。

當守住內心一團和氣的時候,保留一份天賦的純正,外在的一些事物也不能對自己產生作用。

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執念,當一個人內心充斥俗念的時候,大多是因為內心不夠純淨。當外界出現一些五色五味五音,對自己產生誘惑的時候,便難以堅守初心,那麼內心的慾念也就多了起來。

《莊子》這一本書中,對於一個人能夠保持內心的純正,稱為“得道”,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大道的智慧。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則是屬於在哲學的範疇構建的一個概念,認為只要心性修養達到了一種純正的狀態,外在自然也就輕鬆許多。當你內心沒有雜念的時候,外界出現一些物慾的誘惑,對你也不會產生太多的影響,這是莊子之中所描述的得道的一個道理。

《莊子》這本書中就有這樣一個概念:只要能排除外來的干擾,精神集中,也就能更輕鬆的達到自我的目的。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去出國,路過樹林,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他是用一根棍上面粘了幾個丸子,然後去粘蟬,孔子看見一個駝背的老人,在捉蟬,好像特別容易。

孔子這個時候就說:你是有成熟的技巧呢,還是有道呢?

這個捉蟬的人就說:我有道在神,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在杆子上面粘上一顆丸子,失敗的機會就少了。將三個丸子粘上,就會更容易了。如果杆頭上面粘五個丸子,那麼捉蟬的時候,就好像去拾取一樣容易。我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像一個豎立的木樁,我伸出竹竿,就如同枯槁的樹枝。雖然天地無限廣大,萬物繁多,但是我眼裡只有蟬,我身心不變不動,不因外在的外物改變我對蟬的關注,怎麼能得不到蟬呢?

孔子這個時候回頭就對他的學生說:用心不分散,精神凝聚專一,就是說的這位老人呀。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這一個小故事,是藉由孔子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所引發的一個思考。

捉蟬的人說:我身心不變不動,不會因為萬物的紛雜而改變我對一件事情的專注,所以怎麼能捉不到蟬呢。孔子這個時候就說,用心不分散,精神集中,便能更容易到達自己所要到達的目的。

通過老人捉取蟬的技術來描述一個道理,那就是:用神專注,就沒有達不到的目的。

其實這是一個稍微有一些誇張的說法,但是我們需要理解這個小故事中所引申的一個智慧,那就是凡事一定要精神集中,內心赤誠,就能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

"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一個人內心保持一種純淨,保持一種專一,摒棄外界的妄念,不與外界發生矛盾,這是人生的一種好的境界。

當守住內心一團和氣的時候,保留一份天賦的純正,外在的一些事物也不能對自己產生作用。

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執念,當一個人內心充斥俗念的時候,大多是因為內心不夠純淨。當外界出現一些五色五味五音,對自己產生誘惑的時候,便難以堅守初心,那麼內心的慾念也就多了起來。

《莊子》這一本書中,對於一個人能夠保持內心的純正,稱為“得道”,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大道的智慧。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則是屬於在哲學的範疇構建的一個概念,認為只要心性修養達到了一種純正的狀態,外在自然也就輕鬆許多。當你內心沒有雜念的時候,外界出現一些物慾的誘惑,對你也不會產生太多的影響,這是莊子之中所描述的得道的一個道理。

《莊子》這本書中就有這樣一個概念:只要能排除外來的干擾,精神集中,也就能更輕鬆的達到自我的目的。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去出國,路過樹林,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他是用一根棍上面粘了幾個丸子,然後去粘蟬,孔子看見一個駝背的老人,在捉蟬,好像特別容易。

孔子這個時候就說:你是有成熟的技巧呢,還是有道呢?

這個捉蟬的人就說:我有道在神,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在杆子上面粘上一顆丸子,失敗的機會就少了。將三個丸子粘上,就會更容易了。如果杆頭上面粘五個丸子,那麼捉蟬的時候,就好像去拾取一樣容易。我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像一個豎立的木樁,我伸出竹竿,就如同枯槁的樹枝。雖然天地無限廣大,萬物繁多,但是我眼裡只有蟬,我身心不變不動,不因外在的外物改變我對蟬的關注,怎麼能得不到蟬呢?

孔子這個時候回頭就對他的學生說:用心不分散,精神凝聚專一,就是說的這位老人呀。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這一個小故事,是藉由孔子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所引發的一個思考。

捉蟬的人說:我身心不變不動,不會因為萬物的紛雜而改變我對一件事情的專注,所以怎麼能捉不到蟬呢。孔子這個時候就說,用心不分散,精神集中,便能更容易到達自己所要到達的目的。

通過老人捉取蟬的技術來描述一個道理,那就是:用神專注,就沒有達不到的目的。

其實這是一個稍微有一些誇張的說法,但是我們需要理解這個小故事中所引申的一個智慧,那就是凡事一定要精神集中,內心赤誠,就能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生活中人心浮躁,有很多人難以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

比如在我們以前的時代,有很多人都有匠人精神,所謂的匠人精神就是一生花很長的時間,去認真專心的去做一件事情。而且一生也只做一件事情,認真的把這一件事情做好,不著急,不浮躁。

但是通常這樣的一種人,到最後的時候,都能把一件事情做得出神入化,非常極致。

而反觀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呢,因為社會風氣的浮躁,他們也難以在一件事情上花費更多的時間。更無法做到在一件事情上,持續的去關注和認真的去鑽研,也就失去了所謂的匠人精神。

正是因為現在年輕人心氣浮躁,不願意認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更談不上內心守誠,內心專一,所以說做事的時候,通常會背離了自己所期望的目標。

很多年輕人總是在抱怨,為什麼自己總是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想一下,你自己是否用心,內心是否真誠。

"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一個人內心保持一種純淨,保持一種專一,摒棄外界的妄念,不與外界發生矛盾,這是人生的一種好的境界。

當守住內心一團和氣的時候,保留一份天賦的純正,外在的一些事物也不能對自己產生作用。

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執念,當一個人內心充斥俗念的時候,大多是因為內心不夠純淨。當外界出現一些五色五味五音,對自己產生誘惑的時候,便難以堅守初心,那麼內心的慾念也就多了起來。

《莊子》這一本書中,對於一個人能夠保持內心的純正,稱為“得道”,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大道的智慧。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則是屬於在哲學的範疇構建的一個概念,認為只要心性修養達到了一種純正的狀態,外在自然也就輕鬆許多。當你內心沒有雜念的時候,外界出現一些物慾的誘惑,對你也不會產生太多的影響,這是莊子之中所描述的得道的一個道理。

《莊子》這本書中就有這樣一個概念:只要能排除外來的干擾,精神集中,也就能更輕鬆的達到自我的目的。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去出國,路過樹林,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他是用一根棍上面粘了幾個丸子,然後去粘蟬,孔子看見一個駝背的老人,在捉蟬,好像特別容易。

孔子這個時候就說:你是有成熟的技巧呢,還是有道呢?

這個捉蟬的人就說:我有道在神,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在杆子上面粘上一顆丸子,失敗的機會就少了。將三個丸子粘上,就會更容易了。如果杆頭上面粘五個丸子,那麼捉蟬的時候,就好像去拾取一樣容易。我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像一個豎立的木樁,我伸出竹竿,就如同枯槁的樹枝。雖然天地無限廣大,萬物繁多,但是我眼裡只有蟬,我身心不變不動,不因外在的外物改變我對蟬的關注,怎麼能得不到蟬呢?

孔子這個時候回頭就對他的學生說:用心不分散,精神凝聚專一,就是說的這位老人呀。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這一個小故事,是藉由孔子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所引發的一個思考。

捉蟬的人說:我身心不變不動,不會因為萬物的紛雜而改變我對一件事情的專注,所以怎麼能捉不到蟬呢。孔子這個時候就說,用心不分散,精神集中,便能更容易到達自己所要到達的目的。

通過老人捉取蟬的技術來描述一個道理,那就是:用神專注,就沒有達不到的目的。

其實這是一個稍微有一些誇張的說法,但是我們需要理解這個小故事中所引申的一個智慧,那就是凡事一定要精神集中,內心赤誠,就能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生活中人心浮躁,有很多人難以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

比如在我們以前的時代,有很多人都有匠人精神,所謂的匠人精神就是一生花很長的時間,去認真專心的去做一件事情。而且一生也只做一件事情,認真的把這一件事情做好,不著急,不浮躁。

但是通常這樣的一種人,到最後的時候,都能把一件事情做得出神入化,非常極致。

而反觀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呢,因為社會風氣的浮躁,他們也難以在一件事情上花費更多的時間。更無法做到在一件事情上,持續的去關注和認真的去鑽研,也就失去了所謂的匠人精神。

正是因為現在年輕人心氣浮躁,不願意認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更談不上內心守誠,內心專一,所以說做事的時候,通常會背離了自己所期望的目標。

很多年輕人總是在抱怨,為什麼自己總是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想一下,你自己是否用心,內心是否真誠。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有一句話叫做欲速則不達,如果一個人心浮氣躁,難以沉靜下來本心,急於求成。往往會背離本質,也會走更多的彎路。

現實生活中,能夠在某一個專業有著非凡成就,而且在某一些狀況之下技藝超群的人。他們都是在很長的一段沉寂的時間裡,完全以一個忘我的態度,去對待一件事情,才能夠達到達到一個非常良好的狀態。

如果一個人,每天在生活中三心二意,那麼結局必然是明瞭,自然無法達到一種爐火純青的狀態。這是內心至誠,對一個人的人生最顯而易見的一個影響。

用道家的思想來說,如果一個人無法做到專一的時候,其實是因為失去了淳樸之心。內心的機巧之心逐漸的浮現。當你懂得隱藏機巧,保持一份淳樸的時候,這一切自然能夠迴歸到專一至誠。

"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一個人內心保持一種純淨,保持一種專一,摒棄外界的妄念,不與外界發生矛盾,這是人生的一種好的境界。

當守住內心一團和氣的時候,保留一份天賦的純正,外在的一些事物也不能對自己產生作用。

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執念,當一個人內心充斥俗念的時候,大多是因為內心不夠純淨。當外界出現一些五色五味五音,對自己產生誘惑的時候,便難以堅守初心,那麼內心的慾念也就多了起來。

《莊子》這一本書中,對於一個人能夠保持內心的純正,稱為“得道”,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大道的智慧。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則是屬於在哲學的範疇構建的一個概念,認為只要心性修養達到了一種純正的狀態,外在自然也就輕鬆許多。當你內心沒有雜念的時候,外界出現一些物慾的誘惑,對你也不會產生太多的影響,這是莊子之中所描述的得道的一個道理。

《莊子》這本書中就有這樣一個概念:只要能排除外來的干擾,精神集中,也就能更輕鬆的達到自我的目的。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去出國,路過樹林,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他是用一根棍上面粘了幾個丸子,然後去粘蟬,孔子看見一個駝背的老人,在捉蟬,好像特別容易。

孔子這個時候就說:你是有成熟的技巧呢,還是有道呢?

這個捉蟬的人就說:我有道在神,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在杆子上面粘上一顆丸子,失敗的機會就少了。將三個丸子粘上,就會更容易了。如果杆頭上面粘五個丸子,那麼捉蟬的時候,就好像去拾取一樣容易。我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像一個豎立的木樁,我伸出竹竿,就如同枯槁的樹枝。雖然天地無限廣大,萬物繁多,但是我眼裡只有蟬,我身心不變不動,不因外在的外物改變我對蟬的關注,怎麼能得不到蟬呢?

孔子這個時候回頭就對他的學生說:用心不分散,精神凝聚專一,就是說的這位老人呀。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這一個小故事,是藉由孔子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所引發的一個思考。

捉蟬的人說:我身心不變不動,不會因為萬物的紛雜而改變我對一件事情的專注,所以怎麼能捉不到蟬呢。孔子這個時候就說,用心不分散,精神集中,便能更容易到達自己所要到達的目的。

通過老人捉取蟬的技術來描述一個道理,那就是:用神專注,就沒有達不到的目的。

其實這是一個稍微有一些誇張的說法,但是我們需要理解這個小故事中所引申的一個智慧,那就是凡事一定要精神集中,內心赤誠,就能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生活中人心浮躁,有很多人難以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

比如在我們以前的時代,有很多人都有匠人精神,所謂的匠人精神就是一生花很長的時間,去認真專心的去做一件事情。而且一生也只做一件事情,認真的把這一件事情做好,不著急,不浮躁。

但是通常這樣的一種人,到最後的時候,都能把一件事情做得出神入化,非常極致。

而反觀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呢,因為社會風氣的浮躁,他們也難以在一件事情上花費更多的時間。更無法做到在一件事情上,持續的去關注和認真的去鑽研,也就失去了所謂的匠人精神。

正是因為現在年輕人心氣浮躁,不願意認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更談不上內心守誠,內心專一,所以說做事的時候,通常會背離了自己所期望的目標。

很多年輕人總是在抱怨,為什麼自己總是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想一下,你自己是否用心,內心是否真誠。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有一句話叫做欲速則不達,如果一個人心浮氣躁,難以沉靜下來本心,急於求成。往往會背離本質,也會走更多的彎路。

現實生活中,能夠在某一個專業有著非凡成就,而且在某一些狀況之下技藝超群的人。他們都是在很長的一段沉寂的時間裡,完全以一個忘我的態度,去對待一件事情,才能夠達到達到一個非常良好的狀態。

如果一個人,每天在生活中三心二意,那麼結局必然是明瞭,自然無法達到一種爐火純青的狀態。這是內心至誠,對一個人的人生最顯而易見的一個影響。

用道家的思想來說,如果一個人無法做到專一的時候,其實是因為失去了淳樸之心。內心的機巧之心逐漸的浮現。當你懂得隱藏機巧,保持一份淳樸的時候,這一切自然能夠迴歸到專一至誠。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道德經》中有這麼一句話: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俗人都是光耀自炫,我獨自昏昧,眾人都是精明審查,我獨自懵懂。

這是道家思想中,老子把自己與對其他人做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別人享用大餐,喜歡追求豐盈,而自己卻獨自甘於寂寞,懷著無比淡然的心境。

其實在老子的眼中,他這種狀態就是一種真正的得道的狀態。保持一個恬靜和淡然,眾人去追求地位名利,而自己卻昏昏沉沉,迷迷糊糊。

看似是一種混沌和愚昧,但是實際上這卻是能夠讓自己專一守成,保持內心自成淳樸的一種最好的智慧,這就是道家中所說大道的一個道理。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的人生缺乏的正是這一種專一,也是缺乏內心的一片赤誠。如果能夠改變這一個狀態,那麼對於自身,將會有一個良好的影響,除去修身養性,保持內心的一份寧靜,更多的就是對於為人處事時的那一份智慧。

"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一個人內心保持一種純淨,保持一種專一,摒棄外界的妄念,不與外界發生矛盾,這是人生的一種好的境界。

當守住內心一團和氣的時候,保留一份天賦的純正,外在的一些事物也不能對自己產生作用。

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執念,當一個人內心充斥俗念的時候,大多是因為內心不夠純淨。當外界出現一些五色五味五音,對自己產生誘惑的時候,便難以堅守初心,那麼內心的慾念也就多了起來。

《莊子》這一本書中,對於一個人能夠保持內心的純正,稱為“得道”,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大道的智慧。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則是屬於在哲學的範疇構建的一個概念,認為只要心性修養達到了一種純正的狀態,外在自然也就輕鬆許多。當你內心沒有雜念的時候,外界出現一些物慾的誘惑,對你也不會產生太多的影響,這是莊子之中所描述的得道的一個道理。

《莊子》這本書中就有這樣一個概念:只要能排除外來的干擾,精神集中,也就能更輕鬆的達到自我的目的。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去出國,路過樹林,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他是用一根棍上面粘了幾個丸子,然後去粘蟬,孔子看見一個駝背的老人,在捉蟬,好像特別容易。

孔子這個時候就說:你是有成熟的技巧呢,還是有道呢?

這個捉蟬的人就說:我有道在神,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在杆子上面粘上一顆丸子,失敗的機會就少了。將三個丸子粘上,就會更容易了。如果杆頭上面粘五個丸子,那麼捉蟬的時候,就好像去拾取一樣容易。我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像一個豎立的木樁,我伸出竹竿,就如同枯槁的樹枝。雖然天地無限廣大,萬物繁多,但是我眼裡只有蟬,我身心不變不動,不因外在的外物改變我對蟬的關注,怎麼能得不到蟬呢?

孔子這個時候回頭就對他的學生說:用心不分散,精神凝聚專一,就是說的這位老人呀。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這一個小故事,是藉由孔子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所引發的一個思考。

捉蟬的人說:我身心不變不動,不會因為萬物的紛雜而改變我對一件事情的專注,所以怎麼能捉不到蟬呢。孔子這個時候就說,用心不分散,精神集中,便能更容易到達自己所要到達的目的。

通過老人捉取蟬的技術來描述一個道理,那就是:用神專注,就沒有達不到的目的。

其實這是一個稍微有一些誇張的說法,但是我們需要理解這個小故事中所引申的一個智慧,那就是凡事一定要精神集中,內心赤誠,就能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生活中人心浮躁,有很多人難以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

比如在我們以前的時代,有很多人都有匠人精神,所謂的匠人精神就是一生花很長的時間,去認真專心的去做一件事情。而且一生也只做一件事情,認真的把這一件事情做好,不著急,不浮躁。

但是通常這樣的一種人,到最後的時候,都能把一件事情做得出神入化,非常極致。

而反觀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呢,因為社會風氣的浮躁,他們也難以在一件事情上花費更多的時間。更無法做到在一件事情上,持續的去關注和認真的去鑽研,也就失去了所謂的匠人精神。

正是因為現在年輕人心氣浮躁,不願意認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更談不上內心守誠,內心專一,所以說做事的時候,通常會背離了自己所期望的目標。

很多年輕人總是在抱怨,為什麼自己總是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想一下,你自己是否用心,內心是否真誠。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有一句話叫做欲速則不達,如果一個人心浮氣躁,難以沉靜下來本心,急於求成。往往會背離本質,也會走更多的彎路。

現實生活中,能夠在某一個專業有著非凡成就,而且在某一些狀況之下技藝超群的人。他們都是在很長的一段沉寂的時間裡,完全以一個忘我的態度,去對待一件事情,才能夠達到達到一個非常良好的狀態。

如果一個人,每天在生活中三心二意,那麼結局必然是明瞭,自然無法達到一種爐火純青的狀態。這是內心至誠,對一個人的人生最顯而易見的一個影響。

用道家的思想來說,如果一個人無法做到專一的時候,其實是因為失去了淳樸之心。內心的機巧之心逐漸的浮現。當你懂得隱藏機巧,保持一份淳樸的時候,這一切自然能夠迴歸到專一至誠。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道德經》中有這麼一句話: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俗人都是光耀自炫,我獨自昏昧,眾人都是精明審查,我獨自懵懂。

這是道家思想中,老子把自己與對其他人做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別人享用大餐,喜歡追求豐盈,而自己卻獨自甘於寂寞,懷著無比淡然的心境。

其實在老子的眼中,他這種狀態就是一種真正的得道的狀態。保持一個恬靜和淡然,眾人去追求地位名利,而自己卻昏昏沉沉,迷迷糊糊。

看似是一種混沌和愚昧,但是實際上這卻是能夠讓自己專一守成,保持內心自成淳樸的一種最好的智慧,這就是道家中所說大道的一個道理。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的人生缺乏的正是這一種專一,也是缺乏內心的一片赤誠。如果能夠改變這一個狀態,那麼對於自身,將會有一個良好的影響,除去修身養性,保持內心的一份寧靜,更多的就是對於為人處事時的那一份智慧。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對於內心赤誠的人來說,能夠堅守人生的一些氣節,不會讓外在物慾繁雜的念頭,侵入自己的內心。

而一個內心浮躁的人,大多都會被外界五色五味五音,繁雜的事情所幹擾,無法正確而又堅守內心的清正。這樣的結局可想而知,一定不會有一個良好的成就。

一個人能夠做事專一,他在某一件事情上才能取得一個良好的成就。正如莊子中所說的“用心不分散的時候,精神凝聚專一,捉蟬都能像拾取一樣容易了”。這並不是簡單熟能生巧的一個技術,而是做人做事的一個本質規律的智慧。

在《莊子》之中,有這樣一段話:不開人之天,而開天之天,開天者德生,開人者賊生。不厭其天,不忽於人,民幾乎以其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到不要製造人工的自然,而是順應原來如此的天然。順應天然的,能養成良好的道德,有意人為的,會產生歹毒心態。不要滿足於天道的涵養,不要忽視人為的害處,百姓就會接近自然,按天性辦事。

"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一個人內心保持一種純淨,保持一種專一,摒棄外界的妄念,不與外界發生矛盾,這是人生的一種好的境界。

當守住內心一團和氣的時候,保留一份天賦的純正,外在的一些事物也不能對自己產生作用。

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執念,當一個人內心充斥俗念的時候,大多是因為內心不夠純淨。當外界出現一些五色五味五音,對自己產生誘惑的時候,便難以堅守初心,那麼內心的慾念也就多了起來。

《莊子》這一本書中,對於一個人能夠保持內心的純正,稱為“得道”,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大道的智慧。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則是屬於在哲學的範疇構建的一個概念,認為只要心性修養達到了一種純正的狀態,外在自然也就輕鬆許多。當你內心沒有雜念的時候,外界出現一些物慾的誘惑,對你也不會產生太多的影響,這是莊子之中所描述的得道的一個道理。

《莊子》這本書中就有這樣一個概念:只要能排除外來的干擾,精神集中,也就能更輕鬆的達到自我的目的。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去出國,路過樹林,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他是用一根棍上面粘了幾個丸子,然後去粘蟬,孔子看見一個駝背的老人,在捉蟬,好像特別容易。

孔子這個時候就說:你是有成熟的技巧呢,還是有道呢?

這個捉蟬的人就說:我有道在神,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在杆子上面粘上一顆丸子,失敗的機會就少了。將三個丸子粘上,就會更容易了。如果杆頭上面粘五個丸子,那麼捉蟬的時候,就好像去拾取一樣容易。我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像一個豎立的木樁,我伸出竹竿,就如同枯槁的樹枝。雖然天地無限廣大,萬物繁多,但是我眼裡只有蟬,我身心不變不動,不因外在的外物改變我對蟬的關注,怎麼能得不到蟬呢?

孔子這個時候回頭就對他的學生說:用心不分散,精神凝聚專一,就是說的這位老人呀。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這一個小故事,是藉由孔子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所引發的一個思考。

捉蟬的人說:我身心不變不動,不會因為萬物的紛雜而改變我對一件事情的專注,所以怎麼能捉不到蟬呢。孔子這個時候就說,用心不分散,精神集中,便能更容易到達自己所要到達的目的。

通過老人捉取蟬的技術來描述一個道理,那就是:用神專注,就沒有達不到的目的。

其實這是一個稍微有一些誇張的說法,但是我們需要理解這個小故事中所引申的一個智慧,那就是凡事一定要精神集中,內心赤誠,就能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生活中人心浮躁,有很多人難以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

比如在我們以前的時代,有很多人都有匠人精神,所謂的匠人精神就是一生花很長的時間,去認真專心的去做一件事情。而且一生也只做一件事情,認真的把這一件事情做好,不著急,不浮躁。

但是通常這樣的一種人,到最後的時候,都能把一件事情做得出神入化,非常極致。

而反觀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呢,因為社會風氣的浮躁,他們也難以在一件事情上花費更多的時間。更無法做到在一件事情上,持續的去關注和認真的去鑽研,也就失去了所謂的匠人精神。

正是因為現在年輕人心氣浮躁,不願意認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更談不上內心守誠,內心專一,所以說做事的時候,通常會背離了自己所期望的目標。

很多年輕人總是在抱怨,為什麼自己總是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想一下,你自己是否用心,內心是否真誠。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有一句話叫做欲速則不達,如果一個人心浮氣躁,難以沉靜下來本心,急於求成。往往會背離本質,也會走更多的彎路。

現實生活中,能夠在某一個專業有著非凡成就,而且在某一些狀況之下技藝超群的人。他們都是在很長的一段沉寂的時間裡,完全以一個忘我的態度,去對待一件事情,才能夠達到達到一個非常良好的狀態。

如果一個人,每天在生活中三心二意,那麼結局必然是明瞭,自然無法達到一種爐火純青的狀態。這是內心至誠,對一個人的人生最顯而易見的一個影響。

用道家的思想來說,如果一個人無法做到專一的時候,其實是因為失去了淳樸之心。內心的機巧之心逐漸的浮現。當你懂得隱藏機巧,保持一份淳樸的時候,這一切自然能夠迴歸到專一至誠。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道德經》中有這麼一句話: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俗人都是光耀自炫,我獨自昏昧,眾人都是精明審查,我獨自懵懂。

這是道家思想中,老子把自己與對其他人做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別人享用大餐,喜歡追求豐盈,而自己卻獨自甘於寂寞,懷著無比淡然的心境。

其實在老子的眼中,他這種狀態就是一種真正的得道的狀態。保持一個恬靜和淡然,眾人去追求地位名利,而自己卻昏昏沉沉,迷迷糊糊。

看似是一種混沌和愚昧,但是實際上這卻是能夠讓自己專一守成,保持內心自成淳樸的一種最好的智慧,這就是道家中所說大道的一個道理。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的人生缺乏的正是這一種專一,也是缺乏內心的一片赤誠。如果能夠改變這一個狀態,那麼對於自身,將會有一個良好的影響,除去修身養性,保持內心的一份寧靜,更多的就是對於為人處事時的那一份智慧。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對於內心赤誠的人來說,能夠堅守人生的一些氣節,不會讓外在物慾繁雜的念頭,侵入自己的內心。

而一個內心浮躁的人,大多都會被外界五色五味五音,繁雜的事情所幹擾,無法正確而又堅守內心的清正。這樣的結局可想而知,一定不會有一個良好的成就。

一個人能夠做事專一,他在某一件事情上才能取得一個良好的成就。正如莊子中所說的“用心不分散的時候,精神凝聚專一,捉蟬都能像拾取一樣容易了”。這並不是簡單熟能生巧的一個技術,而是做人做事的一個本質規律的智慧。

在《莊子》之中,有這樣一段話:不開人之天,而開天之天,開天者德生,開人者賊生。不厭其天,不忽於人,民幾乎以其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到不要製造人工的自然,而是順應原來如此的天然。順應天然的,能養成良好的道德,有意人為的,會產生歹毒心態。不要滿足於天道的涵養,不要忽視人為的害處,百姓就會接近自然,按天性辦事。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這就是道家思想中的一個核心,不以人為的因素和主觀情緒,去幹擾事物本身存在的一個規律和發展。滿足於順其自然的狀態之中,不刻意而為之。

所以在道家思想中,其實提倡的一個狀態也叫做“靜”,所謂的“靜”就是不動心念,不動自己的言行,這並非是一種消極,而是懂得一種順其自然。

所以想要達到內心守成,一切的根源還是在於內心。

荀子就說:一個人沒有精誠專一的志向,不可能通達事理,沒有忘我修煉的行為,不可能有顯赫的成果。正所謂修身守誠的內心境界,就是無為而治。

"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一個人內心保持一種純淨,保持一種專一,摒棄外界的妄念,不與外界發生矛盾,這是人生的一種好的境界。

當守住內心一團和氣的時候,保留一份天賦的純正,外在的一些事物也不能對自己產生作用。

就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執念,當一個人內心充斥俗念的時候,大多是因為內心不夠純淨。當外界出現一些五色五味五音,對自己產生誘惑的時候,便難以堅守初心,那麼內心的慾念也就多了起來。

《莊子》這一本書中,對於一個人能夠保持內心的純正,稱為“得道”,這也是道家中所說的大道的智慧。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莊子則是屬於在哲學的範疇構建的一個概念,認為只要心性修養達到了一種純正的狀態,外在自然也就輕鬆許多。當你內心沒有雜念的時候,外界出現一些物慾的誘惑,對你也不會產生太多的影響,這是莊子之中所描述的得道的一個道理。

《莊子》這本書中就有這樣一個概念:只要能排除外來的干擾,精神集中,也就能更輕鬆的達到自我的目的。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去出國,路過樹林,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他是用一根棍上面粘了幾個丸子,然後去粘蟬,孔子看見一個駝背的老人,在捉蟬,好像特別容易。

孔子這個時候就說:你是有成熟的技巧呢,還是有道呢?

這個捉蟬的人就說:我有道在神,經過幾個月的學習,在杆子上面粘上一顆丸子,失敗的機會就少了。將三個丸子粘上,就會更容易了。如果杆頭上面粘五個丸子,那麼捉蟬的時候,就好像去拾取一樣容易。我站在那裡一動不動,就像一個豎立的木樁,我伸出竹竿,就如同枯槁的樹枝。雖然天地無限廣大,萬物繁多,但是我眼裡只有蟬,我身心不變不動,不因外在的外物改變我對蟬的關注,怎麼能得不到蟬呢?

孔子這個時候回頭就對他的學生說:用心不分散,精神凝聚專一,就是說的這位老人呀。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這一個小故事,是藉由孔子看到一個駝背的人在捉蟬,所引發的一個思考。

捉蟬的人說:我身心不變不動,不會因為萬物的紛雜而改變我對一件事情的專注,所以怎麼能捉不到蟬呢。孔子這個時候就說,用心不分散,精神集中,便能更容易到達自己所要到達的目的。

通過老人捉取蟬的技術來描述一個道理,那就是:用神專注,就沒有達不到的目的。

其實這是一個稍微有一些誇張的說法,但是我們需要理解這個小故事中所引申的一個智慧,那就是凡事一定要精神集中,內心赤誠,就能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生活中人心浮躁,有很多人難以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

比如在我們以前的時代,有很多人都有匠人精神,所謂的匠人精神就是一生花很長的時間,去認真專心的去做一件事情。而且一生也只做一件事情,認真的把這一件事情做好,不著急,不浮躁。

但是通常這樣的一種人,到最後的時候,都能把一件事情做得出神入化,非常極致。

而反觀我們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呢,因為社會風氣的浮躁,他們也難以在一件事情上花費更多的時間。更無法做到在一件事情上,持續的去關注和認真的去鑽研,也就失去了所謂的匠人精神。

正是因為現在年輕人心氣浮躁,不願意認真的去做一件事情,更談不上內心守誠,內心專一,所以說做事的時候,通常會背離了自己所期望的目標。

很多年輕人總是在抱怨,為什麼自己總是達不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想一下,你自己是否用心,內心是否真誠。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有一句話叫做欲速則不達,如果一個人心浮氣躁,難以沉靜下來本心,急於求成。往往會背離本質,也會走更多的彎路。

現實生活中,能夠在某一個專業有著非凡成就,而且在某一些狀況之下技藝超群的人。他們都是在很長的一段沉寂的時間裡,完全以一個忘我的態度,去對待一件事情,才能夠達到達到一個非常良好的狀態。

如果一個人,每天在生活中三心二意,那麼結局必然是明瞭,自然無法達到一種爐火純青的狀態。這是內心至誠,對一個人的人生最顯而易見的一個影響。

用道家的思想來說,如果一個人無法做到專一的時候,其實是因為失去了淳樸之心。內心的機巧之心逐漸的浮現。當你懂得隱藏機巧,保持一份淳樸的時候,這一切自然能夠迴歸到專一至誠。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道德經》中有這麼一句話: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俗人都是光耀自炫,我獨自昏昧,眾人都是精明審查,我獨自懵懂。

這是道家思想中,老子把自己與對其他人做了一個鮮明的對比。別人享用大餐,喜歡追求豐盈,而自己卻獨自甘於寂寞,懷著無比淡然的心境。

其實在老子的眼中,他這種狀態就是一種真正的得道的狀態。保持一個恬靜和淡然,眾人去追求地位名利,而自己卻昏昏沉沉,迷迷糊糊。

看似是一種混沌和愚昧,但是實際上這卻是能夠讓自己專一守成,保持內心自成淳樸的一種最好的智慧,這就是道家中所說大道的一個道理。

其實有的時候,我們的人生缺乏的正是這一種專一,也是缺乏內心的一片赤誠。如果能夠改變這一個狀態,那麼對於自身,將會有一個良好的影響,除去修身養性,保持內心的一份寧靜,更多的就是對於為人處事時的那一份智慧。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對於內心赤誠的人來說,能夠堅守人生的一些氣節,不會讓外在物慾繁雜的念頭,侵入自己的內心。

而一個內心浮躁的人,大多都會被外界五色五味五音,繁雜的事情所幹擾,無法正確而又堅守內心的清正。這樣的結局可想而知,一定不會有一個良好的成就。

一個人能夠做事專一,他在某一件事情上才能取得一個良好的成就。正如莊子中所說的“用心不分散的時候,精神凝聚專一,捉蟬都能像拾取一樣容易了”。這並不是簡單熟能生巧的一個技術,而是做人做事的一個本質規律的智慧。

在《莊子》之中,有這樣一段話:不開人之天,而開天之天,開天者德生,開人者賊生。不厭其天,不忽於人,民幾乎以其真。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不到不要製造人工的自然,而是順應原來如此的天然。順應天然的,能養成良好的道德,有意人為的,會產生歹毒心態。不要滿足於天道的涵養,不要忽視人為的害處,百姓就會接近自然,按天性辦事。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這就是道家思想中的一個核心,不以人為的因素和主觀情緒,去幹擾事物本身存在的一個規律和發展。滿足於順其自然的狀態之中,不刻意而為之。

所以在道家思想中,其實提倡的一個狀態也叫做“靜”,所謂的“靜”就是不動心念,不動自己的言行,這並非是一種消極,而是懂得一種順其自然。

所以想要達到內心守成,一切的根源還是在於內心。

荀子就說:一個人沒有精誠專一的志向,不可能通達事理,沒有忘我修煉的行為,不可能有顯赫的成果。正所謂修身守誠的內心境界,就是無為而治。

莊子:內心守誠,則外在清明,自然能保持一份淳樸

這就是道家中,一再強調的無為觀念,無為可以使一個人完全進入淳樸的狀態,持守內心的一份真誠,不以外在物念為驅使,而左右自我的言行,更是少了很多虛妄之念。

人如果能清心寡慾,心中的是非自然也就少了,如果內心能專一守成,心無旁騖做事情,結局必然是非常容易達成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