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

世人總說“安貧樂道”,在兩千多年前,有一個人可謂是安貧樂道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莊子。

莊子安貧樂道的生活作風,在當時也引起了一些潮流,在後來的很多年之間,眾人一提起安貧樂道想起的自然就是莊子。

"

世人總說“安貧樂道”,在兩千多年前,有一個人可謂是安貧樂道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莊子。

莊子安貧樂道的生活作風,在當時也引起了一些潮流,在後來的很多年之間,眾人一提起安貧樂道想起的自然就是莊子。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的一生以編草鞋、釣魚為生,他的生活飢寒交迫,用“捉襟見肘”四個字形容,一點不為過。但是難能可貴的是,莊子無論居於什麼樣的生活環境,都能保持生活的信念,即便是生活艱苦,也能自得其樂。

在《莊子》這本書的“讓王”篇章中,莊周藉由三個寓言故事,來講述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思想以及行為標準。

這三篇故事分別是:

1.曾子捉襟見肘

2.顏回無心做官

3.瞻子超脫自身

這些故事來源於孔子和學生的對話,在儒家與道家的學說中,雖然說言語不同,但是其中闡述的核心智慧卻是相通的。正是因為孔子對於“安貧樂道”也有一份執著追求。

孔子和莊子,這老哥倆在這個方面可謂是一拍即合,所以莊子就藉由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來講述了自己所要表達道理。

"

世人總說“安貧樂道”,在兩千多年前,有一個人可謂是安貧樂道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莊子。

莊子安貧樂道的生活作風,在當時也引起了一些潮流,在後來的很多年之間,眾人一提起安貧樂道想起的自然就是莊子。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的一生以編草鞋、釣魚為生,他的生活飢寒交迫,用“捉襟見肘”四個字形容,一點不為過。但是難能可貴的是,莊子無論居於什麼樣的生活環境,都能保持生活的信念,即便是生活艱苦,也能自得其樂。

在《莊子》這本書的“讓王”篇章中,莊周藉由三個寓言故事,來講述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思想以及行為標準。

這三篇故事分別是:

1.曾子捉襟見肘

2.顏回無心做官

3.瞻子超脫自身

這些故事來源於孔子和學生的對話,在儒家與道家的學說中,雖然說言語不同,但是其中闡述的核心智慧卻是相通的。正是因為孔子對於“安貧樂道”也有一份執著追求。

孔子和莊子,這老哥倆在這個方面可謂是一拍即合,所以莊子就藉由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來講述了自己所要表達道理。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曾子捉襟見肘

莊子的哲學之中,有一部分是以“無視榮華富貴,把物慾看作心性累贅”的思想作為核心。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做曾子,他住在衛國,身上只有一件麻絮的袍子,外面也不穿衣服,面容浮腫,手腳磨出老繭,有的時候幾天也沒有生火做飯,甚至很久都沒有穿一件新衣服。

他如果扶一下頭上的帽子,就會弄斷帽子的帶子,拉拉衣服,胳膊肘都露出來了,穿上鞋子鞋後跟都開裂。於是腳拖著地,還朗誦著《商頌》,聲音洪亮,好像金石的樂器之中。

天子都不能讓他做臣子,諸侯也不能讓他做師友。所以鍛鍊意志的人就顧不上身形,鍛鍊身形的人無所謂利害關係,真正修“道”之人的智慧,連意識都不放在心上。

"

世人總說“安貧樂道”,在兩千多年前,有一個人可謂是安貧樂道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莊子。

莊子安貧樂道的生活作風,在當時也引起了一些潮流,在後來的很多年之間,眾人一提起安貧樂道想起的自然就是莊子。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的一生以編草鞋、釣魚為生,他的生活飢寒交迫,用“捉襟見肘”四個字形容,一點不為過。但是難能可貴的是,莊子無論居於什麼樣的生活環境,都能保持生活的信念,即便是生活艱苦,也能自得其樂。

在《莊子》這本書的“讓王”篇章中,莊周藉由三個寓言故事,來講述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思想以及行為標準。

這三篇故事分別是:

1.曾子捉襟見肘

2.顏回無心做官

3.瞻子超脫自身

這些故事來源於孔子和學生的對話,在儒家與道家的學說中,雖然說言語不同,但是其中闡述的核心智慧卻是相通的。正是因為孔子對於“安貧樂道”也有一份執著追求。

孔子和莊子,這老哥倆在這個方面可謂是一拍即合,所以莊子就藉由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來講述了自己所要表達道理。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曾子捉襟見肘

莊子的哲學之中,有一部分是以“無視榮華富貴,把物慾看作心性累贅”的思想作為核心。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做曾子,他住在衛國,身上只有一件麻絮的袍子,外面也不穿衣服,面容浮腫,手腳磨出老繭,有的時候幾天也沒有生火做飯,甚至很久都沒有穿一件新衣服。

他如果扶一下頭上的帽子,就會弄斷帽子的帶子,拉拉衣服,胳膊肘都露出來了,穿上鞋子鞋後跟都開裂。於是腳拖著地,還朗誦著《商頌》,聲音洪亮,好像金石的樂器之中。

天子都不能讓他做臣子,諸侯也不能讓他做師友。所以鍛鍊意志的人就顧不上身形,鍛鍊身形的人無所謂利害關係,真正修“道”之人的智慧,連意識都不放在心上。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在這裡就藉由孔子的故事,作為他的寓言素材,講述了自己對於安貧樂道的看法。

孔子的學生沒有為功名利祿所誘惑,即便是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仍然自得其樂,甚至還高興的朗誦《商頌》,聲音洪亮。

這也是莊子安貧樂道的一個思想核心,不以外物為拖累,甚至把物慾看作是心性的累贅,一切隨遇而安,一切淡然處之。

"

世人總說“安貧樂道”,在兩千多年前,有一個人可謂是安貧樂道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莊子。

莊子安貧樂道的生活作風,在當時也引起了一些潮流,在後來的很多年之間,眾人一提起安貧樂道想起的自然就是莊子。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的一生以編草鞋、釣魚為生,他的生活飢寒交迫,用“捉襟見肘”四個字形容,一點不為過。但是難能可貴的是,莊子無論居於什麼樣的生活環境,都能保持生活的信念,即便是生活艱苦,也能自得其樂。

在《莊子》這本書的“讓王”篇章中,莊周藉由三個寓言故事,來講述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思想以及行為標準。

這三篇故事分別是:

1.曾子捉襟見肘

2.顏回無心做官

3.瞻子超脫自身

這些故事來源於孔子和學生的對話,在儒家與道家的學說中,雖然說言語不同,但是其中闡述的核心智慧卻是相通的。正是因為孔子對於“安貧樂道”也有一份執著追求。

孔子和莊子,這老哥倆在這個方面可謂是一拍即合,所以莊子就藉由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來講述了自己所要表達道理。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曾子捉襟見肘

莊子的哲學之中,有一部分是以“無視榮華富貴,把物慾看作心性累贅”的思想作為核心。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做曾子,他住在衛國,身上只有一件麻絮的袍子,外面也不穿衣服,面容浮腫,手腳磨出老繭,有的時候幾天也沒有生火做飯,甚至很久都沒有穿一件新衣服。

他如果扶一下頭上的帽子,就會弄斷帽子的帶子,拉拉衣服,胳膊肘都露出來了,穿上鞋子鞋後跟都開裂。於是腳拖著地,還朗誦著《商頌》,聲音洪亮,好像金石的樂器之中。

天子都不能讓他做臣子,諸侯也不能讓他做師友。所以鍛鍊意志的人就顧不上身形,鍛鍊身形的人無所謂利害關係,真正修“道”之人的智慧,連意識都不放在心上。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在這裡就藉由孔子的故事,作為他的寓言素材,講述了自己對於安貧樂道的看法。

孔子的學生沒有為功名利祿所誘惑,即便是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仍然自得其樂,甚至還高興的朗誦《商頌》,聲音洪亮。

這也是莊子安貧樂道的一個思想核心,不以外物為拖累,甚至把物慾看作是心性的累贅,一切隨遇而安,一切淡然處之。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顏回無心做官

在《莊子》“讓王”這一篇中,講述了諸多的寓言故事,通過孔子和顏回的一段對話,論述了這個道理,也是其中的典範。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因為功名利祿而讓自己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對於得失有任何的焦慮,注意內心精神修養,不會因為沒什麼官職而羞愧。

這段話是源於孔子對顏回的有一份教導,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有一天,孔子對顏回說:“顏回你過來,你家境這麼貧寒,地位這麼卑微,為什麼沒有去做官?”

顏回回答說:“我不想做官,城外有無十畝地可以供我吃飯,城內有四十畝地可以供我穿衣服,我撥動琴絃也能娛樂,學習先生的道理也能快樂,我不願意去做官。”

孔子聽了極為感動,就說:“顏回的心思真好,‘我聽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焦慮,注意內心修養的人不會有慚愧之心’,我說這樣的話已經很久了,在你身上也算是真正的領悟了,這就是我的收穫呀。”

"

世人總說“安貧樂道”,在兩千多年前,有一個人可謂是安貧樂道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莊子。

莊子安貧樂道的生活作風,在當時也引起了一些潮流,在後來的很多年之間,眾人一提起安貧樂道想起的自然就是莊子。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的一生以編草鞋、釣魚為生,他的生活飢寒交迫,用“捉襟見肘”四個字形容,一點不為過。但是難能可貴的是,莊子無論居於什麼樣的生活環境,都能保持生活的信念,即便是生活艱苦,也能自得其樂。

在《莊子》這本書的“讓王”篇章中,莊周藉由三個寓言故事,來講述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思想以及行為標準。

這三篇故事分別是:

1.曾子捉襟見肘

2.顏回無心做官

3.瞻子超脫自身

這些故事來源於孔子和學生的對話,在儒家與道家的學說中,雖然說言語不同,但是其中闡述的核心智慧卻是相通的。正是因為孔子對於“安貧樂道”也有一份執著追求。

孔子和莊子,這老哥倆在這個方面可謂是一拍即合,所以莊子就藉由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來講述了自己所要表達道理。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曾子捉襟見肘

莊子的哲學之中,有一部分是以“無視榮華富貴,把物慾看作心性累贅”的思想作為核心。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做曾子,他住在衛國,身上只有一件麻絮的袍子,外面也不穿衣服,面容浮腫,手腳磨出老繭,有的時候幾天也沒有生火做飯,甚至很久都沒有穿一件新衣服。

他如果扶一下頭上的帽子,就會弄斷帽子的帶子,拉拉衣服,胳膊肘都露出來了,穿上鞋子鞋後跟都開裂。於是腳拖著地,還朗誦著《商頌》,聲音洪亮,好像金石的樂器之中。

天子都不能讓他做臣子,諸侯也不能讓他做師友。所以鍛鍊意志的人就顧不上身形,鍛鍊身形的人無所謂利害關係,真正修“道”之人的智慧,連意識都不放在心上。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在這裡就藉由孔子的故事,作為他的寓言素材,講述了自己對於安貧樂道的看法。

孔子的學生沒有為功名利祿所誘惑,即便是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仍然自得其樂,甚至還高興的朗誦《商頌》,聲音洪亮。

這也是莊子安貧樂道的一個思想核心,不以外物為拖累,甚至把物慾看作是心性的累贅,一切隨遇而安,一切淡然處之。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顏回無心做官

在《莊子》“讓王”這一篇中,講述了諸多的寓言故事,通過孔子和顏回的一段對話,論述了這個道理,也是其中的典範。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因為功名利祿而讓自己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對於得失有任何的焦慮,注意內心精神修養,不會因為沒什麼官職而羞愧。

這段話是源於孔子對顏回的有一份教導,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有一天,孔子對顏回說:“顏回你過來,你家境這麼貧寒,地位這麼卑微,為什麼沒有去做官?”

顏回回答說:“我不想做官,城外有無十畝地可以供我吃飯,城內有四十畝地可以供我穿衣服,我撥動琴絃也能娛樂,學習先生的道理也能快樂,我不願意去做官。”

孔子聽了極為感動,就說:“顏回的心思真好,‘我聽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焦慮,注意內心修養的人不會有慚愧之心’,我說這樣的話已經很久了,在你身上也算是真正的領悟了,這就是我的收穫呀。”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在儒家和道家之中,都有著相通的一個道理,主張的都是外物是心性的累贅,是相互矛盾的。外在的名利雖然可求,但是不可久存妄念,否則就是自己災禍的根源。

在孔子的思想中,同樣闡述了“安貧樂道”的一個智慧,最典型的就是對於學生顏回的一句讚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這也是莊子所倡導安貧樂道的思想核心,在大多數人都在追求名利的時候,如果能持守人生的平淡,淡然自持,這便是人生最好的一種狀態。

"

世人總說“安貧樂道”,在兩千多年前,有一個人可謂是安貧樂道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莊子。

莊子安貧樂道的生活作風,在當時也引起了一些潮流,在後來的很多年之間,眾人一提起安貧樂道想起的自然就是莊子。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的一生以編草鞋、釣魚為生,他的生活飢寒交迫,用“捉襟見肘”四個字形容,一點不為過。但是難能可貴的是,莊子無論居於什麼樣的生活環境,都能保持生活的信念,即便是生活艱苦,也能自得其樂。

在《莊子》這本書的“讓王”篇章中,莊周藉由三個寓言故事,來講述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思想以及行為標準。

這三篇故事分別是:

1.曾子捉襟見肘

2.顏回無心做官

3.瞻子超脫自身

這些故事來源於孔子和學生的對話,在儒家與道家的學說中,雖然說言語不同,但是其中闡述的核心智慧卻是相通的。正是因為孔子對於“安貧樂道”也有一份執著追求。

孔子和莊子,這老哥倆在這個方面可謂是一拍即合,所以莊子就藉由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來講述了自己所要表達道理。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曾子捉襟見肘

莊子的哲學之中,有一部分是以“無視榮華富貴,把物慾看作心性累贅”的思想作為核心。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做曾子,他住在衛國,身上只有一件麻絮的袍子,外面也不穿衣服,面容浮腫,手腳磨出老繭,有的時候幾天也沒有生火做飯,甚至很久都沒有穿一件新衣服。

他如果扶一下頭上的帽子,就會弄斷帽子的帶子,拉拉衣服,胳膊肘都露出來了,穿上鞋子鞋後跟都開裂。於是腳拖著地,還朗誦著《商頌》,聲音洪亮,好像金石的樂器之中。

天子都不能讓他做臣子,諸侯也不能讓他做師友。所以鍛鍊意志的人就顧不上身形,鍛鍊身形的人無所謂利害關係,真正修“道”之人的智慧,連意識都不放在心上。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在這裡就藉由孔子的故事,作為他的寓言素材,講述了自己對於安貧樂道的看法。

孔子的學生沒有為功名利祿所誘惑,即便是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仍然自得其樂,甚至還高興的朗誦《商頌》,聲音洪亮。

這也是莊子安貧樂道的一個思想核心,不以外物為拖累,甚至把物慾看作是心性的累贅,一切隨遇而安,一切淡然處之。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顏回無心做官

在《莊子》“讓王”這一篇中,講述了諸多的寓言故事,通過孔子和顏回的一段對話,論述了這個道理,也是其中的典範。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因為功名利祿而讓自己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對於得失有任何的焦慮,注意內心精神修養,不會因為沒什麼官職而羞愧。

這段話是源於孔子對顏回的有一份教導,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有一天,孔子對顏回說:“顏回你過來,你家境這麼貧寒,地位這麼卑微,為什麼沒有去做官?”

顏回回答說:“我不想做官,城外有無十畝地可以供我吃飯,城內有四十畝地可以供我穿衣服,我撥動琴絃也能娛樂,學習先生的道理也能快樂,我不願意去做官。”

孔子聽了極為感動,就說:“顏回的心思真好,‘我聽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焦慮,注意內心修養的人不會有慚愧之心’,我說這樣的話已經很久了,在你身上也算是真正的領悟了,這就是我的收穫呀。”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在儒家和道家之中,都有著相通的一個道理,主張的都是外物是心性的累贅,是相互矛盾的。外在的名利雖然可求,但是不可久存妄念,否則就是自己災禍的根源。

在孔子的思想中,同樣闡述了“安貧樂道”的一個智慧,最典型的就是對於學生顏回的一句讚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這也是莊子所倡導安貧樂道的思想核心,在大多數人都在追求名利的時候,如果能持守人生的平淡,淡然自持,這便是人生最好的一種狀態。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瞻子超脫自身

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其實並非表面的“安於貧”,而是內心對於富貴的一份淡然之心。

如果對富貴淡然,沒有執念的時候,你才能更好的安於貧困,如果說內心浮躁,就不會有平靜的心思,持守平淡。

有一天中山公子牟就對瞻子說:“身居於平民之間,但是心裡想的卻是榮華富貴怎麼辦?”

瞻子說:“重生,重生就是輕利。”

中山公子牟就說:“我當然知道,但是控制不了。”

瞻子就說:“如果超越不了自我,就順從自我,神不會厭惡嗎?不能控制自己,硬要那樣去做,這是雙重的損傷,受雙重損傷就不能長壽。”

魏牟,也是擁有萬輛戰車的大國公子,隱居山野比其他人都要困難一些,雖然沒有達到一種境界,但是也有那種意念存在。

在《莊子》所說的瞻子超脫自身的故事中,所闡述的一個道理,就是:真正的安貧樂道,首先要摒棄外在名利的妄念。

"

世人總說“安貧樂道”,在兩千多年前,有一個人可謂是安貧樂道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莊子。

莊子安貧樂道的生活作風,在當時也引起了一些潮流,在後來的很多年之間,眾人一提起安貧樂道想起的自然就是莊子。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的一生以編草鞋、釣魚為生,他的生活飢寒交迫,用“捉襟見肘”四個字形容,一點不為過。但是難能可貴的是,莊子無論居於什麼樣的生活環境,都能保持生活的信念,即便是生活艱苦,也能自得其樂。

在《莊子》這本書的“讓王”篇章中,莊周藉由三個寓言故事,來講述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思想以及行為標準。

這三篇故事分別是:

1.曾子捉襟見肘

2.顏回無心做官

3.瞻子超脫自身

這些故事來源於孔子和學生的對話,在儒家與道家的學說中,雖然說言語不同,但是其中闡述的核心智慧卻是相通的。正是因為孔子對於“安貧樂道”也有一份執著追求。

孔子和莊子,這老哥倆在這個方面可謂是一拍即合,所以莊子就藉由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來講述了自己所要表達道理。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曾子捉襟見肘

莊子的哲學之中,有一部分是以“無視榮華富貴,把物慾看作心性累贅”的思想作為核心。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做曾子,他住在衛國,身上只有一件麻絮的袍子,外面也不穿衣服,面容浮腫,手腳磨出老繭,有的時候幾天也沒有生火做飯,甚至很久都沒有穿一件新衣服。

他如果扶一下頭上的帽子,就會弄斷帽子的帶子,拉拉衣服,胳膊肘都露出來了,穿上鞋子鞋後跟都開裂。於是腳拖著地,還朗誦著《商頌》,聲音洪亮,好像金石的樂器之中。

天子都不能讓他做臣子,諸侯也不能讓他做師友。所以鍛鍊意志的人就顧不上身形,鍛鍊身形的人無所謂利害關係,真正修“道”之人的智慧,連意識都不放在心上。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在這裡就藉由孔子的故事,作為他的寓言素材,講述了自己對於安貧樂道的看法。

孔子的學生沒有為功名利祿所誘惑,即便是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仍然自得其樂,甚至還高興的朗誦《商頌》,聲音洪亮。

這也是莊子安貧樂道的一個思想核心,不以外物為拖累,甚至把物慾看作是心性的累贅,一切隨遇而安,一切淡然處之。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顏回無心做官

在《莊子》“讓王”這一篇中,講述了諸多的寓言故事,通過孔子和顏回的一段對話,論述了這個道理,也是其中的典範。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因為功名利祿而讓自己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對於得失有任何的焦慮,注意內心精神修養,不會因為沒什麼官職而羞愧。

這段話是源於孔子對顏回的有一份教導,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有一天,孔子對顏回說:“顏回你過來,你家境這麼貧寒,地位這麼卑微,為什麼沒有去做官?”

顏回回答說:“我不想做官,城外有無十畝地可以供我吃飯,城內有四十畝地可以供我穿衣服,我撥動琴絃也能娛樂,學習先生的道理也能快樂,我不願意去做官。”

孔子聽了極為感動,就說:“顏回的心思真好,‘我聽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焦慮,注意內心修養的人不會有慚愧之心’,我說這樣的話已經很久了,在你身上也算是真正的領悟了,這就是我的收穫呀。”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在儒家和道家之中,都有著相通的一個道理,主張的都是外物是心性的累贅,是相互矛盾的。外在的名利雖然可求,但是不可久存妄念,否則就是自己災禍的根源。

在孔子的思想中,同樣闡述了“安貧樂道”的一個智慧,最典型的就是對於學生顏回的一句讚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這也是莊子所倡導安貧樂道的思想核心,在大多數人都在追求名利的時候,如果能持守人生的平淡,淡然自持,這便是人生最好的一種狀態。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瞻子超脫自身

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其實並非表面的“安於貧”,而是內心對於富貴的一份淡然之心。

如果對富貴淡然,沒有執念的時候,你才能更好的安於貧困,如果說內心浮躁,就不會有平靜的心思,持守平淡。

有一天中山公子牟就對瞻子說:“身居於平民之間,但是心裡想的卻是榮華富貴怎麼辦?”

瞻子說:“重生,重生就是輕利。”

中山公子牟就說:“我當然知道,但是控制不了。”

瞻子就說:“如果超越不了自我,就順從自我,神不會厭惡嗎?不能控制自己,硬要那樣去做,這是雙重的損傷,受雙重損傷就不能長壽。”

魏牟,也是擁有萬輛戰車的大國公子,隱居山野比其他人都要困難一些,雖然沒有達到一種境界,但是也有那種意念存在。

在《莊子》所說的瞻子超脫自身的故事中,所闡述的一個道理,就是:真正的安貧樂道,首先要摒棄外在名利的妄念。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如果說內心有執念,只是讓外在的身體卻隱居山林,那麼內心會更加浮躁。

就如同很多人總是在追求詩和遠方,而總是忽略了內心的清靜之本。即便是把你置於詩和遠方之間,你感受的也只是更加浮躁的內心。

《莊子》這篇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中山公子牟隱居山中,但是心懷榮華富貴,他明知道心煩意亂難以控制,但是他還想刻意的去追求平靜,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一個損傷。要達到道的境界,至少需要有一種內心自然的超脫,否則就是任重而道遠的過程。

如果去除不了內心的忘念,那就順應了那些妄念去存在,就如同瞻子說的那句話“不能超越自我就順從自我,否則就是雙重損傷”。

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慾念,還在追求榮華富貴,自己內心卻想刻意的逃避這種執念,這對於你自己來說就是另外一種損傷。真正的安貧樂道,需要由內而外有一種發自內心的釋然,而非外在的強迫。

"

世人總說“安貧樂道”,在兩千多年前,有一個人可謂是安貧樂道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莊子。

莊子安貧樂道的生活作風,在當時也引起了一些潮流,在後來的很多年之間,眾人一提起安貧樂道想起的自然就是莊子。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的一生以編草鞋、釣魚為生,他的生活飢寒交迫,用“捉襟見肘”四個字形容,一點不為過。但是難能可貴的是,莊子無論居於什麼樣的生活環境,都能保持生活的信念,即便是生活艱苦,也能自得其樂。

在《莊子》這本書的“讓王”篇章中,莊周藉由三個寓言故事,來講述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思想以及行為標準。

這三篇故事分別是:

1.曾子捉襟見肘

2.顏回無心做官

3.瞻子超脫自身

這些故事來源於孔子和學生的對話,在儒家與道家的學說中,雖然說言語不同,但是其中闡述的核心智慧卻是相通的。正是因為孔子對於“安貧樂道”也有一份執著追求。

孔子和莊子,這老哥倆在這個方面可謂是一拍即合,所以莊子就藉由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來講述了自己所要表達道理。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曾子捉襟見肘

莊子的哲學之中,有一部分是以“無視榮華富貴,把物慾看作心性累贅”的思想作為核心。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做曾子,他住在衛國,身上只有一件麻絮的袍子,外面也不穿衣服,面容浮腫,手腳磨出老繭,有的時候幾天也沒有生火做飯,甚至很久都沒有穿一件新衣服。

他如果扶一下頭上的帽子,就會弄斷帽子的帶子,拉拉衣服,胳膊肘都露出來了,穿上鞋子鞋後跟都開裂。於是腳拖著地,還朗誦著《商頌》,聲音洪亮,好像金石的樂器之中。

天子都不能讓他做臣子,諸侯也不能讓他做師友。所以鍛鍊意志的人就顧不上身形,鍛鍊身形的人無所謂利害關係,真正修“道”之人的智慧,連意識都不放在心上。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在這裡就藉由孔子的故事,作為他的寓言素材,講述了自己對於安貧樂道的看法。

孔子的學生沒有為功名利祿所誘惑,即便是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仍然自得其樂,甚至還高興的朗誦《商頌》,聲音洪亮。

這也是莊子安貧樂道的一個思想核心,不以外物為拖累,甚至把物慾看作是心性的累贅,一切隨遇而安,一切淡然處之。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顏回無心做官

在《莊子》“讓王”這一篇中,講述了諸多的寓言故事,通過孔子和顏回的一段對話,論述了這個道理,也是其中的典範。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因為功名利祿而讓自己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對於得失有任何的焦慮,注意內心精神修養,不會因為沒什麼官職而羞愧。

這段話是源於孔子對顏回的有一份教導,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有一天,孔子對顏回說:“顏回你過來,你家境這麼貧寒,地位這麼卑微,為什麼沒有去做官?”

顏回回答說:“我不想做官,城外有無十畝地可以供我吃飯,城內有四十畝地可以供我穿衣服,我撥動琴絃也能娛樂,學習先生的道理也能快樂,我不願意去做官。”

孔子聽了極為感動,就說:“顏回的心思真好,‘我聽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焦慮,注意內心修養的人不會有慚愧之心’,我說這樣的話已經很久了,在你身上也算是真正的領悟了,這就是我的收穫呀。”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在儒家和道家之中,都有著相通的一個道理,主張的都是外物是心性的累贅,是相互矛盾的。外在的名利雖然可求,但是不可久存妄念,否則就是自己災禍的根源。

在孔子的思想中,同樣闡述了“安貧樂道”的一個智慧,最典型的就是對於學生顏回的一句讚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這也是莊子所倡導安貧樂道的思想核心,在大多數人都在追求名利的時候,如果能持守人生的平淡,淡然自持,這便是人生最好的一種狀態。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瞻子超脫自身

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其實並非表面的“安於貧”,而是內心對於富貴的一份淡然之心。

如果對富貴淡然,沒有執念的時候,你才能更好的安於貧困,如果說內心浮躁,就不會有平靜的心思,持守平淡。

有一天中山公子牟就對瞻子說:“身居於平民之間,但是心裡想的卻是榮華富貴怎麼辦?”

瞻子說:“重生,重生就是輕利。”

中山公子牟就說:“我當然知道,但是控制不了。”

瞻子就說:“如果超越不了自我,就順從自我,神不會厭惡嗎?不能控制自己,硬要那樣去做,這是雙重的損傷,受雙重損傷就不能長壽。”

魏牟,也是擁有萬輛戰車的大國公子,隱居山野比其他人都要困難一些,雖然沒有達到一種境界,但是也有那種意念存在。

在《莊子》所說的瞻子超脫自身的故事中,所闡述的一個道理,就是:真正的安貧樂道,首先要摒棄外在名利的妄念。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如果說內心有執念,只是讓外在的身體卻隱居山林,那麼內心會更加浮躁。

就如同很多人總是在追求詩和遠方,而總是忽略了內心的清靜之本。即便是把你置於詩和遠方之間,你感受的也只是更加浮躁的內心。

《莊子》這篇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中山公子牟隱居山中,但是心懷榮華富貴,他明知道心煩意亂難以控制,但是他還想刻意的去追求平靜,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一個損傷。要達到道的境界,至少需要有一種內心自然的超脫,否則就是任重而道遠的過程。

如果去除不了內心的忘念,那就順應了那些妄念去存在,就如同瞻子說的那句話“不能超越自我就順從自我,否則就是雙重損傷”。

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慾念,還在追求榮華富貴,自己內心卻想刻意的逃避這種執念,這對於你自己來說就是另外一種損傷。真正的安貧樂道,需要由內而外有一種發自內心的釋然,而非外在的強迫。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安貧樂道的心性根源以及作用

一:安貧樂道的心性根本

無論是修身養性還是安貧樂道,不要把這些想法和期望寄託在外事外物之上,更不要由外向內的去強求。而需要順應自然,由內出發,一切坦然待之。

當內心開悟,放下執念的時候,這一切便是一種得到。

想要達到“道”的境界,要拋棄俗世,超脫自身,如果做不到這樣,那就順其自然,最起碼不會損傷自己的身心,這就是一種“重生”。

“安貧樂道”的根本是超脫自身,但是超脫自身,除了對於名利之外,也有對於自身外在得失的態度。莊子的學說中,本質而言是一種“心學”,是要告訴我們感悟的一種認知,對於我們所處境遇的一種感悟。

莊子的“安貧樂道”和“安之若命”的思想,其實都是同樣的道理。在面對外在的一些境遇變化和得失,不管喜不喜歡,不管如何改變,都把它視作一個自然狀態。不安於它就是違背自然,安於它了,便是一種坦然對待,都是同樣的道理。

"

世人總說“安貧樂道”,在兩千多年前,有一個人可謂是安貧樂道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莊子。

莊子安貧樂道的生活作風,在當時也引起了一些潮流,在後來的很多年之間,眾人一提起安貧樂道想起的自然就是莊子。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的一生以編草鞋、釣魚為生,他的生活飢寒交迫,用“捉襟見肘”四個字形容,一點不為過。但是難能可貴的是,莊子無論居於什麼樣的生活環境,都能保持生活的信念,即便是生活艱苦,也能自得其樂。

在《莊子》這本書的“讓王”篇章中,莊周藉由三個寓言故事,來講述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思想以及行為標準。

這三篇故事分別是:

1.曾子捉襟見肘

2.顏回無心做官

3.瞻子超脫自身

這些故事來源於孔子和學生的對話,在儒家與道家的學說中,雖然說言語不同,但是其中闡述的核心智慧卻是相通的。正是因為孔子對於“安貧樂道”也有一份執著追求。

孔子和莊子,這老哥倆在這個方面可謂是一拍即合,所以莊子就藉由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來講述了自己所要表達道理。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曾子捉襟見肘

莊子的哲學之中,有一部分是以“無視榮華富貴,把物慾看作心性累贅”的思想作為核心。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做曾子,他住在衛國,身上只有一件麻絮的袍子,外面也不穿衣服,面容浮腫,手腳磨出老繭,有的時候幾天也沒有生火做飯,甚至很久都沒有穿一件新衣服。

他如果扶一下頭上的帽子,就會弄斷帽子的帶子,拉拉衣服,胳膊肘都露出來了,穿上鞋子鞋後跟都開裂。於是腳拖著地,還朗誦著《商頌》,聲音洪亮,好像金石的樂器之中。

天子都不能讓他做臣子,諸侯也不能讓他做師友。所以鍛鍊意志的人就顧不上身形,鍛鍊身形的人無所謂利害關係,真正修“道”之人的智慧,連意識都不放在心上。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在這裡就藉由孔子的故事,作為他的寓言素材,講述了自己對於安貧樂道的看法。

孔子的學生沒有為功名利祿所誘惑,即便是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仍然自得其樂,甚至還高興的朗誦《商頌》,聲音洪亮。

這也是莊子安貧樂道的一個思想核心,不以外物為拖累,甚至把物慾看作是心性的累贅,一切隨遇而安,一切淡然處之。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顏回無心做官

在《莊子》“讓王”這一篇中,講述了諸多的寓言故事,通過孔子和顏回的一段對話,論述了這個道理,也是其中的典範。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因為功名利祿而讓自己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對於得失有任何的焦慮,注意內心精神修養,不會因為沒什麼官職而羞愧。

這段話是源於孔子對顏回的有一份教導,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有一天,孔子對顏回說:“顏回你過來,你家境這麼貧寒,地位這麼卑微,為什麼沒有去做官?”

顏回回答說:“我不想做官,城外有無十畝地可以供我吃飯,城內有四十畝地可以供我穿衣服,我撥動琴絃也能娛樂,學習先生的道理也能快樂,我不願意去做官。”

孔子聽了極為感動,就說:“顏回的心思真好,‘我聽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焦慮,注意內心修養的人不會有慚愧之心’,我說這樣的話已經很久了,在你身上也算是真正的領悟了,這就是我的收穫呀。”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在儒家和道家之中,都有著相通的一個道理,主張的都是外物是心性的累贅,是相互矛盾的。外在的名利雖然可求,但是不可久存妄念,否則就是自己災禍的根源。

在孔子的思想中,同樣闡述了“安貧樂道”的一個智慧,最典型的就是對於學生顏回的一句讚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這也是莊子所倡導安貧樂道的思想核心,在大多數人都在追求名利的時候,如果能持守人生的平淡,淡然自持,這便是人生最好的一種狀態。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瞻子超脫自身

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其實並非表面的“安於貧”,而是內心對於富貴的一份淡然之心。

如果對富貴淡然,沒有執念的時候,你才能更好的安於貧困,如果說內心浮躁,就不會有平靜的心思,持守平淡。

有一天中山公子牟就對瞻子說:“身居於平民之間,但是心裡想的卻是榮華富貴怎麼辦?”

瞻子說:“重生,重生就是輕利。”

中山公子牟就說:“我當然知道,但是控制不了。”

瞻子就說:“如果超越不了自我,就順從自我,神不會厭惡嗎?不能控制自己,硬要那樣去做,這是雙重的損傷,受雙重損傷就不能長壽。”

魏牟,也是擁有萬輛戰車的大國公子,隱居山野比其他人都要困難一些,雖然沒有達到一種境界,但是也有那種意念存在。

在《莊子》所說的瞻子超脫自身的故事中,所闡述的一個道理,就是:真正的安貧樂道,首先要摒棄外在名利的妄念。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如果說內心有執念,只是讓外在的身體卻隱居山林,那麼內心會更加浮躁。

就如同很多人總是在追求詩和遠方,而總是忽略了內心的清靜之本。即便是把你置於詩和遠方之間,你感受的也只是更加浮躁的內心。

《莊子》這篇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中山公子牟隱居山中,但是心懷榮華富貴,他明知道心煩意亂難以控制,但是他還想刻意的去追求平靜,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一個損傷。要達到道的境界,至少需要有一種內心自然的超脫,否則就是任重而道遠的過程。

如果去除不了內心的忘念,那就順應了那些妄念去存在,就如同瞻子說的那句話“不能超越自我就順從自我,否則就是雙重損傷”。

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慾念,還在追求榮華富貴,自己內心卻想刻意的逃避這種執念,這對於你自己來說就是另外一種損傷。真正的安貧樂道,需要由內而外有一種發自內心的釋然,而非外在的強迫。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安貧樂道的心性根源以及作用

一:安貧樂道的心性根本

無論是修身養性還是安貧樂道,不要把這些想法和期望寄託在外事外物之上,更不要由外向內的去強求。而需要順應自然,由內出發,一切坦然待之。

當內心開悟,放下執念的時候,這一切便是一種得到。

想要達到“道”的境界,要拋棄俗世,超脫自身,如果做不到這樣,那就順其自然,最起碼不會損傷自己的身心,這就是一種“重生”。

“安貧樂道”的根本是超脫自身,但是超脫自身,除了對於名利之外,也有對於自身外在得失的態度。莊子的學說中,本質而言是一種“心學”,是要告訴我們感悟的一種認知,對於我們所處境遇的一種感悟。

莊子的“安貧樂道”和“安之若命”的思想,其實都是同樣的道理。在面對外在的一些境遇變化和得失,不管喜不喜歡,不管如何改變,都把它視作一個自然狀態。不安於它就是違背自然,安於它了,便是一種坦然對待,都是同樣的道理。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二:安貧樂道對於人生的作用

對於“安貧樂道”這一心性的作用顯而易見,比如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遇到變故或者外在名利出現得失的時候,不能坦然對待。這個時候產生的是無盡的痛苦,甚至是束手無策的焦慮,這個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面對這樣一種境況,一個人在無形之中會有一種自我否定,甚至會產生一種自我傷害。

當我們換一種態度對待,持守一份安貧樂道之心,並非是一種消極的避世態度,而是懂得求取自身的平靜,然後再謀他圖。也許過一段時間,自己曾經所執念的或者所痛恨的,當時間過去之後一切都能夠釋然。

"

世人總說“安貧樂道”,在兩千多年前,有一個人可謂是安貧樂道的代表人物,那就是莊子。

莊子安貧樂道的生活作風,在當時也引起了一些潮流,在後來的很多年之間,眾人一提起安貧樂道想起的自然就是莊子。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的一生以編草鞋、釣魚為生,他的生活飢寒交迫,用“捉襟見肘”四個字形容,一點不為過。但是難能可貴的是,莊子無論居於什麼樣的生活環境,都能保持生活的信念,即便是生活艱苦,也能自得其樂。

在《莊子》這本書的“讓王”篇章中,莊周藉由三個寓言故事,來講述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思想以及行為標準。

這三篇故事分別是:

1.曾子捉襟見肘

2.顏回無心做官

3.瞻子超脫自身

這些故事來源於孔子和學生的對話,在儒家與道家的學說中,雖然說言語不同,但是其中闡述的核心智慧卻是相通的。正是因為孔子對於“安貧樂道”也有一份執著追求。

孔子和莊子,這老哥倆在這個方面可謂是一拍即合,所以莊子就藉由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來講述了自己所要表達道理。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曾子捉襟見肘

莊子的哲學之中,有一部分是以“無視榮華富貴,把物慾看作心性累贅”的思想作為核心。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天子不得臣,諸侯不得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做曾子,他住在衛國,身上只有一件麻絮的袍子,外面也不穿衣服,面容浮腫,手腳磨出老繭,有的時候幾天也沒有生火做飯,甚至很久都沒有穿一件新衣服。

他如果扶一下頭上的帽子,就會弄斷帽子的帶子,拉拉衣服,胳膊肘都露出來了,穿上鞋子鞋後跟都開裂。於是腳拖著地,還朗誦著《商頌》,聲音洪亮,好像金石的樂器之中。

天子都不能讓他做臣子,諸侯也不能讓他做師友。所以鍛鍊意志的人就顧不上身形,鍛鍊身形的人無所謂利害關係,真正修“道”之人的智慧,連意識都不放在心上。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莊子在這裡就藉由孔子的故事,作為他的寓言素材,講述了自己對於安貧樂道的看法。

孔子的學生沒有為功名利祿所誘惑,即便是過著捉襟見肘的生活,仍然自得其樂,甚至還高興的朗誦《商頌》,聲音洪亮。

這也是莊子安貧樂道的一個思想核心,不以外物為拖累,甚至把物慾看作是心性的累贅,一切隨遇而安,一切淡然處之。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顏回無心做官

在《莊子》“讓王”這一篇中,講述了諸多的寓言故事,通過孔子和顏回的一段對話,論述了這個道理,也是其中的典範。

《莊子》之中有這樣一句話: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因為功名利祿而讓自己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對於得失有任何的焦慮,注意內心精神修養,不會因為沒什麼官職而羞愧。

這段話是源於孔子對顏回的有一份教導,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有一天,孔子對顏回說:“顏回你過來,你家境這麼貧寒,地位這麼卑微,為什麼沒有去做官?”

顏回回答說:“我不想做官,城外有無十畝地可以供我吃飯,城內有四十畝地可以供我穿衣服,我撥動琴絃也能娛樂,學習先生的道理也能快樂,我不願意去做官。”

孔子聽了極為感動,就說:“顏回的心思真好,‘我聽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感覺到拘束,明察得失的人不會焦慮,注意內心修養的人不會有慚愧之心’,我說這樣的話已經很久了,在你身上也算是真正的領悟了,這就是我的收穫呀。”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在儒家和道家之中,都有著相通的一個道理,主張的都是外物是心性的累贅,是相互矛盾的。外在的名利雖然可求,但是不可久存妄念,否則就是自己災禍的根源。

在孔子的思想中,同樣闡述了“安貧樂道”的一個智慧,最典型的就是對於學生顏回的一句讚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這也是莊子所倡導安貧樂道的思想核心,在大多數人都在追求名利的時候,如果能持守人生的平淡,淡然自持,這便是人生最好的一種狀態。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瞻子超脫自身

安貧樂道的一個核心,其實並非表面的“安於貧”,而是內心對於富貴的一份淡然之心。

如果對富貴淡然,沒有執念的時候,你才能更好的安於貧困,如果說內心浮躁,就不會有平靜的心思,持守平淡。

有一天中山公子牟就對瞻子說:“身居於平民之間,但是心裡想的卻是榮華富貴怎麼辦?”

瞻子說:“重生,重生就是輕利。”

中山公子牟就說:“我當然知道,但是控制不了。”

瞻子就說:“如果超越不了自我,就順從自我,神不會厭惡嗎?不能控制自己,硬要那樣去做,這是雙重的損傷,受雙重損傷就不能長壽。”

魏牟,也是擁有萬輛戰車的大國公子,隱居山野比其他人都要困難一些,雖然沒有達到一種境界,但是也有那種意念存在。

在《莊子》所說的瞻子超脫自身的故事中,所闡述的一個道理,就是:真正的安貧樂道,首先要摒棄外在名利的妄念。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如果說內心有執念,只是讓外在的身體卻隱居山林,那麼內心會更加浮躁。

就如同很多人總是在追求詩和遠方,而總是忽略了內心的清靜之本。即便是把你置於詩和遠方之間,你感受的也只是更加浮躁的內心。

《莊子》這篇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中山公子牟隱居山中,但是心懷榮華富貴,他明知道心煩意亂難以控制,但是他還想刻意的去追求平靜,這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一個損傷。要達到道的境界,至少需要有一種內心自然的超脫,否則就是任重而道遠的過程。

如果去除不了內心的忘念,那就順應了那些妄念去存在,就如同瞻子說的那句話“不能超越自我就順從自我,否則就是雙重損傷”。

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慾念,還在追求榮華富貴,自己內心卻想刻意的逃避這種執念,這對於你自己來說就是另外一種損傷。真正的安貧樂道,需要由內而外有一種發自內心的釋然,而非外在的強迫。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安貧樂道的心性根源以及作用

一:安貧樂道的心性根本

無論是修身養性還是安貧樂道,不要把這些想法和期望寄託在外事外物之上,更不要由外向內的去強求。而需要順應自然,由內出發,一切坦然待之。

當內心開悟,放下執念的時候,這一切便是一種得到。

想要達到“道”的境界,要拋棄俗世,超脫自身,如果做不到這樣,那就順其自然,最起碼不會損傷自己的身心,這就是一種“重生”。

“安貧樂道”的根本是超脫自身,但是超脫自身,除了對於名利之外,也有對於自身外在得失的態度。莊子的學說中,本質而言是一種“心學”,是要告訴我們感悟的一種認知,對於我們所處境遇的一種感悟。

莊子的“安貧樂道”和“安之若命”的思想,其實都是同樣的道理。在面對外在的一些境遇變化和得失,不管喜不喜歡,不管如何改變,都把它視作一個自然狀態。不安於它就是違背自然,安於它了,便是一種坦然對待,都是同樣的道理。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二:安貧樂道對於人生的作用

對於“安貧樂道”這一心性的作用顯而易見,比如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遇到變故或者外在名利出現得失的時候,不能坦然對待。這個時候產生的是無盡的痛苦,甚至是束手無策的焦慮,這個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面對這樣一種境況,一個人在無形之中會有一種自我否定,甚至會產生一種自我傷害。

當我們換一種態度對待,持守一份安貧樂道之心,並非是一種消極的避世態度,而是懂得求取自身的平靜,然後再謀他圖。也許過一段時間,自己曾經所執念的或者所痛恨的,當時間過去之後一切都能夠釋然。

莊子:有超脫自身的灑脫,才有“安貧樂道”的從容

知其不可為而順應天命,能安貧樂道者,可能外在物質不會富有,但是內在精神一定豐富。這一種精神的知足,是任何追求外物和外在不知足的人所比不上的,這便是境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