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字當頭,一個老小區的尷尬處境|閔行區三洲花園業委會訪談

梅隴鎮羅陽路上,三洲花園與華寶小區位於街道同一側,隔著一道圍牆,兩個小區一舊一新,突兀的對比讓三洲花園多少有些尷尬,就是這份尷尬,讓一些業主坐不住了。

“美麗家園”隔壁2700萬的刺激

“窮”字當頭,一個老小區的尷尬處境|閔行區三洲花園業委會訪談

小區門口

三洲花園與華寶小區(都叫羅陽七村)原本是一個小區,後來小區分治,中間建了一道圍牆。2017年閔行區推進“美麗家園”創建行動,華寶小區業委會從中爭取到了2700萬的維修資金。粉刷外牆、修理綠化、拓寬車位、重鋪地面、換新大門,連門口商鋪的門面都得到了裝修,一番修整之後,華寶小區的居住環境和整體品質明顯提升,房價緊跟著上漲。

“窮”字當頭,一個老小區的尷尬處境|閔行區三洲花園業委會訪談

三洲花園平面圖

當時三洲花園也在申請政府的資金補助,但第二屆業委會沒人幹活,剩下一個70多歲的副主任沒能力去申請,居委會書記即將離任,對這件事不積極,簡單走了一個申請流程後,批給小區的錢只有270萬。

270萬,三洲花園重鋪了路面,小修小補之後就沒剩多少錢,屋頂漏水、牆面脫落......這些問題依然存在。三洲花園離地鐵站近,房屋質量相對更好,之前的房價要比華寶小區貴一點,但羅陽七村大修之後,一切都不一樣了。三洲花園像一個灰頭土臉的窮孩子,業主不關心,居委不上心,是好是壞,任其發展。隔著一堵牆,兩個小區的身價徹底變了。

“窮”字當頭,一個老小區的尷尬處境|閔行區三洲花園業委會訪談

“窮”字當頭,一個老小區的尷尬處境|閔行區三洲花園業委會訪談

房天下上兩個小區的房價對比

每天一抬頭,隔壁小區粉刷一新的牆壁,再看看自己的小區,褪色的牆體,老舊的設施......業主們越看越不是滋味。微信群裡有人討論這事,一些業主站了出來,想要做點什麼,改變小區這副衰敗的景象。

嚴萍和王長朋就是這時開始關注小區事務的。他倆此前對社區管理完全沒概念,因為“美麗家園”的刺激,憑著一股對小區的建設熱情參與到業委會中,成了小區的熱心志願者。

“別人是生活問題,我們是生存問題”

倆人在業委會裡一邊幫著老副主任做事情,一邊學習業委會知識。2018年業委會換屆選舉,嚴萍和王長朋順利進入了第三屆業委會,分別擔任主任和副主任。新一屆業委會裡,嚴主任經常在小區裡轉,受業主的非議刁難最多,還要與自來水公司、街道、美麗家園施工隊等單位接洽聯繫;王長朋則負責處理各種瑣事。

剛接手小區時,維修資金賬戶僅剩280萬。一個“窮”字,令業委會舉步維艱。最頭疼的便是屋頂的防水維修工程。

三洲花園建成於1996年,至今已有23年房齡。經歷風吹雨淋,樓頂上不少地方都出現了開裂跡象,一到下雨天就有業主反饋屋頂漏水。小區採取保守療法,哪家“病”的不行了,就花幾千塊錢修補一下。這種修法治標不治本,往往隔上一兩年又得重新補救。王長朋表示,“其實只要防水材料用好一點,工藝做好,防水維修也沒那麼難。”但緊接著下一句便是,“就是造價高。”

“窮”字當頭,一個老小區的尷尬處境|閔行區三洲花園業委會訪談

小區的房子

要想根治,就得花大錢。業委會四處諮詢維修公司,也得到了一些好的推薦。請來的維修公司技術品質在業內有口碑,到小區查看情況,給出方案,王長朋很心動。等到公司給出報價,他卻犯難了:沒錢啊。想把屋頂維修一步做到位,可是單個屋頂防水工程的報價就得好幾萬,業主們承擔不起,整體修下來,錢肯定不夠。如今只能局部修修補補,捱過一年是一年。

一位家住頂樓的業主想通過維修資金來解決屋頂漏水的問題,原來做的防水工程又貴施工又不合理,業委會在業主群裡詢問意見,提議找個質量有保證的供應商好好整修,但質量好價格就高,除了當事業主比較積極,餘下的人一片沉默。

“反正費用都是大家一起攤,那我就搞一個好的。”急需補漏的業主會這樣想,可如果業委會找了一個貴的工程,剩下的一群人就不樂意了,立馬起身說不。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如需動用維修資金對小區公共部位、公共設施進行修繕,應當經三分之二以上業主的同意。如果該幢樓其他業主聯名反對,使用維修資金修繕屋頂漏水一事就只能擱淺。

沒錢問題還多,業委會只能找各種資源向政府申請資金補貼。新的商品房小區遇到問題能夠自己內部解決,同樣的問題放到三洲花園,業委會卻動彈不得。小區需要外界的資源,兩位主任不是本地人,嚴萍退休前在學校教書,王長朋是汽車工程師,職業和社區工作不搭槓,缺的就是資源,只能依靠居委會多幫忙。三洲花園是拐著腳走路,做不到獨立自主,自然也講不起骨氣。

其實小區物業合同在兩年前第三屆業委會尚未成立時已到期,面臨著續聘與否的問題,物業公司表示要麼把物業費漲到8毛,要麼解聘物業。小區每年的物業收入打包加起來60萬,兩個大門,七個保安,這樣的價格之下物業服務還過得去,已經相當難得。現在的問題是,就算續聘漲了物業費,物業服務質量也不會有太多提升,到時候業主們肯定不樂意,可如此低廉的物業費,要找下家接盤也不容易,業委會左右為難。

沉默的業主群,不關心是大多數

這邊業委會為小區的事情撓破腦袋,另一邊業主們卻對小區事務不太關心,導致業委會做事都沒什麼動力。“看到很多商品房小區的業主在罷免業委會,我是羨慕的,至少說明他們在意小區。”王長朋輕輕嘆息。兩名委員辭職後,如今業委會裡就剩下正副主任和委員王超群。三個人在群裡招增補,將近五百人的業主群,舉手的只有兩個(其中一人還不是業主)。談到這裡王長朋和王超群苦笑,一陣沉默。

究其原因,大概是5毛錢的物業費(部分回遷安置房4毛)業主花起來不心疼,大家得過且過,也不太計較服務質量。另一方面,小區的老人追求不高,安於現狀;年輕人大部分是新上海人,只當三洲花園是生活品質提升過程中一個跳板,對小區感情淡漠;還有一部分人是拆遷戶,本身對住宅的要求就不高。

業委會曾在群裡提過物業漲價的事情,現在經過業委會持續督促,物業的服務中規中矩,不算差,但業主們不買賬,大家在群裡七嘴八舌,表示物業要走就走,乾脆換個新物業。話說起來容易,可這麼低的物業費,真的要換,能不能找到下家還不好說,搞得不好小區就沒人管了。王長朋讓業主們自己算算小區的支出收益,沒人算,讓業主們到業委會來一起討論,也沒有後續。物業問題暫被擱淺,現在業委會想起這事依然頭疼。

整棟樓業主集體行動,自行佔領車位

熱心的業主難尋,自私難纏的業主卻不少。

車位問題一直是困擾三洲花園的難題,車位緊張,如何能搶到一個車位是居民們每天都不得不面對的“課題”。但對於167號樓的業主來說,這個問題不值一提。48戶業主自發組織起來,用“實力”圈定了附近一片車位。他們達成共識,自行劃定車位,哪個車位歸哪一家都商量得清清楚楚。若有其他人過來停車,大家就合力堵住車位,讓停在這裡的車子進出不得。時間長了,這片區域就像被167號樓蓋了戳一樣:產權歸167號所有,旁人勿近。衝突與需求面前,他們給出了自己的處理方式。團結用於此處,也稱得上是一種民間“智慧”。


“窮”字當頭,一個老小區的尷尬處境|閔行區三洲花園業委會訪談

用摩托車佔領的車位

也許有人會問,這事物業不管嗎?

對物業來說,得罪整一幢樓來解決車位紛爭,推進先來後到的停車秩序,顯然是在為難自己,況且單憑物業兩個保安,力量實在有限。有業主試過撥打110,警察來了,讓堵車位的業主挪車,可當事的業主電話裡一句人不在家,誰也拿他們沒辦法。

都是住了十多年的老鄰居,撕破臉對誰都沒好處。”王超群搖著頭,這事成了小區裡尾大不掉的難題。

我們這裡,畢竟是熟人社會,法制意識在這片土地上缺乏根基。”王長朋跟著無奈地攤手。居民們愛佔小便宜,有些業主進出小區連幾塊錢的停車費都不給。保安被逼急了報警,警察來了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態度,還熱心腸替業主付停車費。表面上糾紛很快解決了,但給圍觀者的影響卻很惡劣,長遠看不利於小區停車費用的收取。

只是這些行為在局外人看來固然可惡,歸根結底,不過是常見的私利心作祟。讓業委會頭疼的是,一味地照著規則條例辦事,在三洲花園似乎行不通。

但小區裡也並非是全然的自私,鄰里之間,每天低頭不見抬頭見,都是過生活,老小區最不缺的也是人情味。三洲花園錢不多,但沒錢也有沒錢的過法。因為之前小區建設改造,樓棟邊不少綠化草坪被挖掉了,物業對此一直無所行動,有的業主便自己花錢買樹苗花卉種在綠化區。一棟樓裡,有的業主出錢買花,有的業主出力打理,看到自己種的花開了大家都很開心。自己搞綠化的模式漸漸在小區形成了風氣,一位退休的大爺自願照顧樓下的花草,大家還提議僱傭他當小區的綠化工,幫各樓打理花草。老大爺笑著擺擺手,說自己的精力有限,也就照顧照顧樓下一小片綠植。打理花草,對他來講是一種樂趣。

“窮”字當頭,一個老小區的尷尬處境|閔行區三洲花園業委會訪談

建設改造後還未恢復的綠化


“窮”字當頭,一個老小區的尷尬處境|閔行區三洲花園業委會訪談

社區生活

可見,業主們對小區環境還是有所追求的。只要業主們少一點私利心,多關注小區整體的發展,認清小區的發展情況,未嘗不能獲得一個更舒適美好的生活環境。

閔行現有1042個小區中,像三洲花園這樣建於2000年以前的老舊住宅小區就有455個,這些歷經風雨的老小區,不少都存在房屋破損嚴重、消防基礎設施缺失等問題。老、舊、窮,以及業主的不上心,不理性,成為小區健康發展的阻力。如何實現“美麗家園”的初衷,建設一個平安、整潔、文明、有序的美麗家園,還需要更多業主的關注與參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