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鐵4號線二期車站揭開神祕面紗

裝修 古蜀文明 熊貓新聞 2017-05-08

成都地鐵4號線二期工程分東西延線兩部分。東西延線全長約17.6km,共設車站14座,換乘站4座。按照途徑地域的不同文化區分,東西沿線分別以“文宗蜀韻”和“花都新城”體現。

成都地鐵4號線二期車站揭開神祕面紗成都地鐵4號線二期車站揭開神祕面紗

以“花都新城”為主題的花都新城

溫江是我國四大花卉基地之一,具有“花木之都”的美譽。同時,溫江自古就有“魚鳧金溫江、國際花園城”的美譽。西延線途經溫江大學城、南薰大道、光華大道,穿越整個溫江區,車站裝修以“花都新城”為主題,將生態文化植入裝飾設計中,以“自然生態、宜居宜業、科教發展”為主旋律,詮釋“城在園中,園在城中”的理念。

成都地鐵4號線二期車站揭開神祕面紗

著重表達蜀韻文化的東延線

東延線始於萬年場(槐樹店),穿過東三環,途徑十陵地區,止於西河,其途經的文化特徵相對於地鐵4號線一期具有傳承性,從明蜀王陵到成都大學,延續一期的“文宗蜀韻”,著重表達蜀韻文化。

成都地鐵4號線二期車站揭開神祕面紗

在“一站一景” 的前提下,車站裝修特別表現了魚鳧文化、宜居文化、生態文化、花木文化等,在保持整體性前提下,進行線路區域版塊劃分。同時,裝修細節更加註重功能性、人性化,將欄杆玻璃由直角改為圓角、人防門蓋板與裝修面齊平、樓梯踏步立面做拉槽處理、出入口通道處鋪設防滑墊、票亭與導向整合設計等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思路。

成都地鐵4號線二期車站揭開神祕面紗

裝修特色介紹

馬場壩站、鳳凰大街站和湧泉站分別以鐵線蓮、海棠和桂花為不同主題。

光華公園站以“柳城春色”為主題。車站裝修整體以柳樹、柳葉為基礎元素,立柱與個性天花區域以綠色為主,藉以體現綠色生態。而南薰大道站則以浮萍為主題。

萬盛站以儒雅之城、科教文化為主題。萬盛站位於溫江大學城內,此站以棕色調、圓形方孔圖案等人文元素為特色,闡釋了書香墨韻、博學儒雅的學術文化。

成都大學站以科教文化為主題,站內天花以木紋為基色調、藉以書架為基礎造型,柱面以石材浮雕為主題,整體展現了成都大學周邊濃厚的人文氣息。

鳳溪河站以漁舟唱晚為主題。再通過連廊的手法將柱子與天花形成呼應關係,整個設計方案猶如情景再現,勾勒出人與景相互協調的和諧場景。

鳳溪河站專題藝術牆主題為千古絕唱。創作元素為讚美溫江及與魚鳧相關的詩詞歌賦,藉以表達古蜀文明的燦爛與悠遠。

4號線二期全線車站均有設置無障礙電梯,各出入口、通道、樓梯、站廳站臺均設有盲道;所有電客車車廂內專設殘疾人輪椅車固定綁帶。輔助行動不便人士進出站及乘車。

《四川觀察》編輯 鄭小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