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考古人員日前在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

龍窩村夏莊小組東北側

發掘一處東周時期

高等級貴族墓葬群

隨著29座陪葬墓發掘完畢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事件初露端倪

或為尋找遺失千年的

那批周王室典籍提供了重要線索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考古人員日前在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

龍窩村夏莊小組東北側

發掘一處東周時期

高等級貴族墓葬群

隨著29座陪葬墓發掘完畢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事件初露端倪

或為尋找遺失千年的

那批周王室典籍提供了重要線索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無人機拍攝的夏莊墓地全景。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是春秋晚期影響深遠的重大文化事件,《左傳》《史記》等均有記載。有專家認為,華夏典籍因此事件南播入楚,不僅促進了楚地文化繁榮,還促生了諸子百家爭鳴,對於研究先秦時期南北文化交流和中華文明進程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倍受學術界關注

“夏莊墓地佈局規整、等級較高,是南陽目前發現的最重要的東周時期高級貴族墓地之一,時間大約在戰國早、中期,為‘王子朝奔楚事件’以及南北文化交流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考古隊領隊、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喬保同說。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考古人員日前在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

龍窩村夏莊小組東北側

發掘一處東周時期

高等級貴族墓葬群

隨著29座陪葬墓發掘完畢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事件初露端倪

或為尋找遺失千年的

那批周王室典籍提供了重要線索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無人機拍攝的夏莊墓地全景。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是春秋晚期影響深遠的重大文化事件,《左傳》《史記》等均有記載。有專家認為,華夏典籍因此事件南播入楚,不僅促進了楚地文化繁榮,還促生了諸子百家爭鳴,對於研究先秦時期南北文化交流和中華文明進程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倍受學術界關注

“夏莊墓地佈局規整、等級較高,是南陽目前發現的最重要的東周時期高級貴族墓地之一,時間大約在戰國早、中期,為‘王子朝奔楚事件’以及南北文化交流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考古隊領隊、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喬保同說。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編號M1的甲字形大墓。

已發掘的29座墓葬,全部是該墓葬群南側大墓“不見冢”的陪葬墓。除3座墓道被破壞以外,其餘全為甲字形巖坑或土坑豎穴墓,有的帶有車馬坑,說明這批陪葬墓的墓主人生前都具有較高地位,有的相當於大夫級。此種情況表明,“不見冢”墓主人身份十分顯赫。

考古探明,“不見冢”為東周時期大型甲字形豎穴土坑墓,因曾遭盜掘文物部門已就地封存保護,有專家認為極有可能是王子朝墓。王子朝是周景王的庶長子,在爭奪周天子之位失利後,攜周王室之典籍和青銅禮器,南奔楚國。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考古人員日前在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

龍窩村夏莊小組東北側

發掘一處東周時期

高等級貴族墓葬群

隨著29座陪葬墓發掘完畢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事件初露端倪

或為尋找遺失千年的

那批周王室典籍提供了重要線索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無人機拍攝的夏莊墓地全景。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是春秋晚期影響深遠的重大文化事件,《左傳》《史記》等均有記載。有專家認為,華夏典籍因此事件南播入楚,不僅促進了楚地文化繁榮,還促生了諸子百家爭鳴,對於研究先秦時期南北文化交流和中華文明進程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倍受學術界關注

“夏莊墓地佈局規整、等級較高,是南陽目前發現的最重要的東周時期高級貴族墓地之一,時間大約在戰國早、中期,為‘王子朝奔楚事件’以及南北文化交流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考古隊領隊、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喬保同說。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編號M1的甲字形大墓。

已發掘的29座墓葬,全部是該墓葬群南側大墓“不見冢”的陪葬墓。除3座墓道被破壞以外,其餘全為甲字形巖坑或土坑豎穴墓,有的帶有車馬坑,說明這批陪葬墓的墓主人生前都具有較高地位,有的相當於大夫級。此種情況表明,“不見冢”墓主人身份十分顯赫。

考古探明,“不見冢”為東周時期大型甲字形豎穴土坑墓,因曾遭盜掘文物部門已就地封存保護,有專家認為極有可能是王子朝墓。王子朝是周景王的庶長子,在爭奪周天子之位失利後,攜周王室之典籍和青銅禮器,南奔楚國。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編號M20的墓葬,其中隨葬有陶器、銅器等器物,說明墓主人生前具有較高地位。

雖然已發掘的29座墓被盜嚴重,但共出土銅器、陶器、玉石器300餘件。其中陶器大約200件,主要有鼎、敦、豆、壺等;青銅器100餘件,除鼎、敦、壺、盤、匜等少量青銅禮器以外,全部為兵器,主要有劍、戈、矛、鏃、弩機、匕首等。考慮到文物保護及展示等原因,目前沒有對車馬坑進行發掘。

“出土青銅禮器規制很高,但器物非常薄,呈現出流亡政府的特徵。”中國先秦史學會王子朝奔楚暨南陽先秦文化研究會會長白振國說。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考古人員日前在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

龍窩村夏莊小組東北側

發掘一處東周時期

高等級貴族墓葬群

隨著29座陪葬墓發掘完畢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事件初露端倪

或為尋找遺失千年的

那批周王室典籍提供了重要線索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無人機拍攝的夏莊墓地全景。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是春秋晚期影響深遠的重大文化事件,《左傳》《史記》等均有記載。有專家認為,華夏典籍因此事件南播入楚,不僅促進了楚地文化繁榮,還促生了諸子百家爭鳴,對於研究先秦時期南北文化交流和中華文明進程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倍受學術界關注

“夏莊墓地佈局規整、等級較高,是南陽目前發現的最重要的東周時期高級貴族墓地之一,時間大約在戰國早、中期,為‘王子朝奔楚事件’以及南北文化交流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考古隊領隊、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喬保同說。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編號M1的甲字形大墓。

已發掘的29座墓葬,全部是該墓葬群南側大墓“不見冢”的陪葬墓。除3座墓道被破壞以外,其餘全為甲字形巖坑或土坑豎穴墓,有的帶有車馬坑,說明這批陪葬墓的墓主人生前都具有較高地位,有的相當於大夫級。此種情況表明,“不見冢”墓主人身份十分顯赫。

考古探明,“不見冢”為東周時期大型甲字形豎穴土坑墓,因曾遭盜掘文物部門已就地封存保護,有專家認為極有可能是王子朝墓。王子朝是周景王的庶長子,在爭奪周天子之位失利後,攜周王室之典籍和青銅禮器,南奔楚國。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編號M20的墓葬,其中隨葬有陶器、銅器等器物,說明墓主人生前具有較高地位。

雖然已發掘的29座墓被盜嚴重,但共出土銅器、陶器、玉石器300餘件。其中陶器大約200件,主要有鼎、敦、豆、壺等;青銅器100餘件,除鼎、敦、壺、盤、匜等少量青銅禮器以外,全部為兵器,主要有劍、戈、矛、鏃、弩機、匕首等。考慮到文物保護及展示等原因,目前沒有對車馬坑進行發掘。

“出土青銅禮器規制很高,但器物非常薄,呈現出流亡政府的特徵。”中國先秦史學會王子朝奔楚暨南陽先秦文化研究會會長白振國說。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夏莊墓地出土的銅戈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先秦史學會會長宋鎮豪考察發掘現場後表示,該墓葬群具有濃厚的周王室意味和明顯的氏族墓地特徵,很有可能是跟隨王子朝奔楚的貴族集團成員的墓葬群。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考古人員日前在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

龍窩村夏莊小組東北側

發掘一處東周時期

高等級貴族墓葬群

隨著29座陪葬墓發掘完畢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事件初露端倪

或為尋找遺失千年的

那批周王室典籍提供了重要線索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無人機拍攝的夏莊墓地全景。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是春秋晚期影響深遠的重大文化事件,《左傳》《史記》等均有記載。有專家認為,華夏典籍因此事件南播入楚,不僅促進了楚地文化繁榮,還促生了諸子百家爭鳴,對於研究先秦時期南北文化交流和中華文明進程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倍受學術界關注

“夏莊墓地佈局規整、等級較高,是南陽目前發現的最重要的東周時期高級貴族墓地之一,時間大約在戰國早、中期,為‘王子朝奔楚事件’以及南北文化交流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考古隊領隊、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喬保同說。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編號M1的甲字形大墓。

已發掘的29座墓葬,全部是該墓葬群南側大墓“不見冢”的陪葬墓。除3座墓道被破壞以外,其餘全為甲字形巖坑或土坑豎穴墓,有的帶有車馬坑,說明這批陪葬墓的墓主人生前都具有較高地位,有的相當於大夫級。此種情況表明,“不見冢”墓主人身份十分顯赫。

考古探明,“不見冢”為東周時期大型甲字形豎穴土坑墓,因曾遭盜掘文物部門已就地封存保護,有專家認為極有可能是王子朝墓。王子朝是周景王的庶長子,在爭奪周天子之位失利後,攜周王室之典籍和青銅禮器,南奔楚國。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編號M20的墓葬,其中隨葬有陶器、銅器等器物,說明墓主人生前具有較高地位。

雖然已發掘的29座墓被盜嚴重,但共出土銅器、陶器、玉石器300餘件。其中陶器大約200件,主要有鼎、敦、豆、壺等;青銅器100餘件,除鼎、敦、壺、盤、匜等少量青銅禮器以外,全部為兵器,主要有劍、戈、矛、鏃、弩機、匕首等。考慮到文物保護及展示等原因,目前沒有對車馬坑進行發掘。

“出土青銅禮器規制很高,但器物非常薄,呈現出流亡政府的特徵。”中國先秦史學會王子朝奔楚暨南陽先秦文化研究會會長白振國說。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夏莊墓地出土的銅戈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先秦史學會會長宋鎮豪考察發掘現場後表示,該墓葬群具有濃厚的周王室意味和明顯的氏族墓地特徵,很有可能是跟隨王子朝奔楚的貴族集團成員的墓葬群。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編號M22的墓葬出土的陶俑

“這裡應是王子朝奔楚以後的貴族墓地。”中國先秦史學會顧問蔡運章說,“‘王子朝奔楚’帶來了周王室的典籍和工匠,對以周王室文化為代表的華夏核心文化南遷下行、分散傳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考古人員日前在

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區石橋鎮

龍窩村夏莊小組東北側

發掘一處東周時期

高等級貴族墓葬群

隨著29座陪葬墓發掘完畢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事件初露端倪

或為尋找遺失千年的

那批周王室典籍提供了重要線索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無人機拍攝的夏莊墓地全景。

“王子朝攜周典奔楚”是春秋晚期影響深遠的重大文化事件,《左傳》《史記》等均有記載。有專家認為,華夏典籍因此事件南播入楚,不僅促進了楚地文化繁榮,還促生了諸子百家爭鳴,對於研究先秦時期南北文化交流和中華文明進程具有重要價值,因此倍受學術界關注

“夏莊墓地佈局規整、等級較高,是南陽目前發現的最重要的東周時期高級貴族墓地之一,時間大約在戰國早、中期,為‘王子朝奔楚事件’以及南北文化交流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考古隊領隊、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喬保同說。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編號M1的甲字形大墓。

已發掘的29座墓葬,全部是該墓葬群南側大墓“不見冢”的陪葬墓。除3座墓道被破壞以外,其餘全為甲字形巖坑或土坑豎穴墓,有的帶有車馬坑,說明這批陪葬墓的墓主人生前都具有較高地位,有的相當於大夫級。此種情況表明,“不見冢”墓主人身份十分顯赫。

考古探明,“不見冢”為東周時期大型甲字形豎穴土坑墓,因曾遭盜掘文物部門已就地封存保護,有專家認為極有可能是王子朝墓。王子朝是周景王的庶長子,在爭奪周天子之位失利後,攜周王室之典籍和青銅禮器,南奔楚國。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編號M20的墓葬,其中隨葬有陶器、銅器等器物,說明墓主人生前具有較高地位。

雖然已發掘的29座墓被盜嚴重,但共出土銅器、陶器、玉石器300餘件。其中陶器大約200件,主要有鼎、敦、豆、壺等;青銅器100餘件,除鼎、敦、壺、盤、匜等少量青銅禮器以外,全部為兵器,主要有劍、戈、矛、鏃、弩機、匕首等。考慮到文物保護及展示等原因,目前沒有對車馬坑進行發掘。

“出土青銅禮器規制很高,但器物非常薄,呈現出流亡政府的特徵。”中國先秦史學會王子朝奔楚暨南陽先秦文化研究會會長白振國說。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夏莊墓地出土的銅戈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先秦史學會會長宋鎮豪考察發掘現場後表示,該墓葬群具有濃厚的周王室意味和明顯的氏族墓地特徵,很有可能是跟隨王子朝奔楚的貴族集團成員的墓葬群。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這是編號M22的墓葬出土的陶俑

“這裡應是王子朝奔楚以後的貴族墓地。”中國先秦史學會顧問蔡運章說,“‘王子朝奔楚’帶來了周王室的典籍和工匠,對以周王室文化為代表的華夏核心文化南遷下行、分散傳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周王室典籍遺失在哪裡?

喬保同表示,下一步,考古人員將對已出土文物進行保護性清理和修復,並做進一步的學術性研究,對車馬坑的發掘要在制定出詳細的保護規劃後再進行。

附:

王紅旗:該去尋找周室典籍了!

人類發明使用文字的歷史,或許可以追溯到10000年前;這與我們如何判斷什麼樣的符號屬於文字的標準有關,當然也與考古發掘工作的進展有關。對於中國來說,在先夏時期(一般來說即早於4200年前)已經出現了相當多的文字符號或類似文字的圖畫、圖案、符號,它們通常被保存在陶器、骨器、岩石等耐久性的載體上。根據中國遠古傳說(它們也是人類早期記錄信息的載體),伏羲時代已經創造出複雜的符號體系(八卦符號),黃帝時代已經創造出完整的文字體系(蒼頡造字)。

在中國古代文字中,有“典”字和“冊”字,它們又連稱為“典冊”;從其文字的象形結構可知,它們是用繩子將若干個長方條形的木版或竹版串起來,其用途則是在上面刻寫或書寫文字。根據古人的記憶,殷商先人“有冊有典”,也就是說那時便已經有圖書了;遺憾的是,我們今天能夠見到的典冊實物,最早的只是戰國時代的竹簡。

根據《尚書序》記載,我國上古帝王遺書有《三墳》(記述三皇事蹟,“墳”可能指泥版圖書)、《五典》(記述五帝事蹟,“典”為木簡或竹簡圖書)、《八索》(即易經八卦的原版,“索”為結繩紀事符號體系)和《九丘》。《尚書序》解釋《九丘》為:“九州之志,謂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風氣所宜,皆聚此書也。”顯然,《九丘》一書正是國土資源白皮書。

隨著文字的使用,記錄有文字信息以及符號、圖畫的載體(亦即圖書)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它們被集中收藏起來,以供人們查閱和長期保存,於是便出現了圖書館。據《人類文明編年紀事》(德國學者維爾納·施泰因著,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2年)一書,大約在公元前1300年,赫梯王國首都哈圖薩斯(今土耳其波加茲刻伊)已建有圖書館,收藏著大量楔形文字泥版文獻,內容涉及法律、條約、編年史、慶典記述和書信等。約在公元前650年,尼尼微(亞述)泥版大圖書館收藏有20 000多塊泥版,內容包括用蘇美爾文字寫成的古老詩歌、教科書、語法書,以及有關買賣、交換、租賃、租佃、利息和封分采邑的文件、契約。到了公元前2世紀,羅馬已經出現了圖書出版和發行業。

中國的圖書檔案文獻館,至少在夏代就已經出現了。《呂氏春秋·先識》記有:“夏太史終古見桀迷惑,載其圖法奔商;商內史向摯見紂迷惑,載其圖法奔周;晉太史屠黍見晉公驕無德義,以其圖法歸周。”這表明我國在夏代已有圖書典籍,商代當然也有典籍圖書,而且這些圖書最終又都被收入到周王室圖書檔案館裡。

令人遺憾的是,周朝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圖書、檔案、文獻典籍在2500年前神祕地失蹤了(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是占卜後被遺棄的殷商甲骨文和周朝甲骨文),它們記載的中國古代歷史文明與文化信息也隨之而去;以致我們今天不得不下大力氣去搞夏商周斷代工程,為的是搞清楚西周的編年史、商代的編年史、夏代的編年史(其實,我們還應當搞清楚先夏史,而周室典籍中很可能也有先夏史的內容)。

事情是這樣的,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因嫡長子不久亦去世,周王室在繼位問題上發生內亂,嫡次子王子丐被立為周敬王,庶長子王子朝將王子丐驅逐出王城(今日洛陽)並自立為王;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際,晉國出兵支持周敬王復位,王子朝見大勢已去遂攜帶周室典籍投奔楚國。此事件有《左傳·昭公二十六年》記曰:“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宮囂奉周之典籍以奔楚。”從此,這批無價之寶的圖書文獻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事實上,除了商周甲骨文和金文之外,我們沒有見到任何春秋戰國以前的圖書檔案文獻資料的實物。

由於管理周室典籍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工作,而王子朝又是有計劃地撤離,因此我們有理由作出如下推論,即與王子朝同行的應當還有原周王室圖書檔案館的官員和學者,其中很可能也有大思想家老子,因為老子長期供職於周王室圖書館,而老子之所以辭周退隱當亦與此事變有關。至於王子朝攜帶周室典籍的主要目的,則是為了表明自己仍然是周王室的正統繼位人;事實上,《左傳》還記有王子朝撤離王城後曾派使者去各諸侯國尋求支持,顯然他仍然在為復位而努力。據此,我們還可以推知,王子朝除了攜帶周室典籍之外,還會攜帶走相當數量的周王室青銅禮器,以及大量的工匠,因為青銅禮器也是王權的重要象徵(近50年來,我國湖北、湖南頻頻出土殷商青銅器和西周青銅器,或與此事件有關;與此同時,春秋戰國時期楚文化的發達,當亦與王子朝一行帶去的中原文明有關)。

那麼,王子朝奔楚之後定居在什麼地方,周室典籍又到哪裡去了呢?目前流傳下來的史書中都沒有明確的記載,我們今天能夠找到的線索是《皇覽》(三國魏文帝時編寫的百科全書)的記載:“(王)子朝冢在南陽西鄂縣,今西鄂晁氏自謂子朝後也。”也就是說,王子朝的墓在今日南陽石橋鎮;此外,今日南陽地區的鎮平縣有地名晁陂,這些地方可能都是王子朝後裔的聚居地。據此,我們不能排除這樣的看法,即王子朝奔楚之後,為了保持自己的獨立性,沒有定居在楚國都城,而是選擇在既安全又靠近周王室所在地的南陽定居;與此同時,王子朝也不會把周室典籍交給楚國君臣,而這樣做的目的仍然是要保持自己是周王室合法繼位人的宿求(當然不能排除交一些見面禮,畢竟是客居在別人的地盤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有理由相信王子朝一定會把周室典籍祕藏起來,以待來日;為此筆者在1992年撰寫長篇歷史探索小說《老子隱跡》(已由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時,特意設計了老子勸王子朝將周室典籍祕藏於深山的故事情節。

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入楚刺殺了王子朝,《左傳》在記錄此事時沒有再提及周室典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此之後的2500年的時間裡,再也沒有文人學者去追尋周室典籍的下落,這批人類文明史上的無價之寶就這樣被國人遺忘了。值得注意的是,《莊子·天道篇》記有孔子曾準備把自己的著作送到周王室圖書館,似乎表明周敬王有意徵集天下圖書重建王室圖書館;此外,所謂孔子五十歲才讀到《易經》的說法,以及所謂孔子刪編《書經》、《詩經》的記載,均表明著周室典籍的外傳(實際上是孔子只收集到很少一部分外傳的周室典籍)。事實上,春秋戰國諸子百家和私學的興起,恐怕更是直接受益於周室典籍的外傳。

在這裡我們不能不談到中國歷史上的一部奇書《山海經》,它彷彿是在西漢時期突然冒出來的,可是它記載的內容卻非常古遠。根據筆者對《山海經》長達二十餘年的研究,現存《山海經》一書是由帝禹時代的《五藏山經》、夏代的《海外四經》、商代的《大荒四經》、周代的《海內五經》這四部分內容合輯而成的,其中《五藏山經》乃是帝禹時代的國土資源考察白皮書(畫家孫曉琴根據筆者對《山海經》地理方位的考證,創作出42平方米的巨畫《帝禹山河圖》,將《五藏山經》記述的447座山,以及相關的水系258處、地望348處、礦物673處、植物525處、自然動物和由人裝扮的神異動物473處、人文活動場景95處一一繪出。此外,孫曉琴女士還創作有山海經藝術復原圖組畫和山海經神異圖國畫一百餘幅)。

那麼,究竟誰是《山海經》一書的編輯者(包括翻譯和部分內容的改寫)呢?這個問題已經爭論許多年了。筆者認為,《山海經》的編輯者,正是追隨王子朝奔楚的原周王室圖書檔案館的官員、學者或其後裔,因為只有他們才擁有足夠多的歷史檔案文獻資料。而且,《山海經》一書由於其具有獨特的政治、軍事、經濟價值,很可能被王子朝作為見面禮送給了楚王,並被楚國作為機密文獻深藏起來;事實上,在先秦諸子百家裡,唯有屈原的著作(《天問》、《九歌》等)中引用了大量《山海經》裡的內容。此後,秦國滅楚,《山海經》等典籍被收藏入秦國圖書館裡;接下來,劉邦率先兵入咸陽,蕭何將秦國圖書館的圖書典籍悉數收藏,其中應當包括《山海經》一書;劉邦平定天下後,由於時過境遷,《山海經》的軍事地理價值不再重要,該書才被解密,世人方知有《山海經》一書。

需要說明的是,當時外傳的並不是全部的周室典籍,而且也不都是周室典籍的原本或原始文獻,而是有選擇的抄寫本。也就是說,追隨(自願或被迫)王子朝奔楚的原周王室圖書館的官員和學者(及其後裔),為了謀生而開始了抄書、編書、賣書的生涯,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圖書出版業了,它的出現正好與私學的興起同步當然也就在情理之中。最後,筆者願意強調指出的是,兩千五百年前發生在我國的周朝王室藏書整體失蹤案,對人類文明文化史來說乃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件,也是一項巨大的損失;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找到它們,那又將是人類的一大幸事,許多千古文化之謎都將迎刃而解,筆者樂觀地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