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盛世源流:北周武帝之治六年奠定兩代三百年興盛

西魏的靈魂人物宇文泰在臨終前選定的繼承人是第三子宇文覺,當時只有十三四歲。宇文泰對年長的侄兒宇文護千叮嚀萬囑咐,希望好好輔佐這個嫡子。宇文護是宇文泰長兄宇文顥的第三子,但年紀只比宇文泰小七歲。宇文護當時滿口答應,也的確一手把北周基業打造出來,但他在開國之初的功勳和威望僅次於宇文泰,功高震主,自然成為宇文家族內部最不穩定的一個因素。

隋唐盛世源流:北周武帝之治六年奠定兩代三百年興盛

北周武帝宇文邕畫像

宇文護從最初對付侯莫陳悅起就立下戰功,迎接北魏孝武帝元修也是宇文護保駕,收復弘農,攻克沙苑,大戰河橋,每次都衝鋒在前。西魏恭帝元年(554),宇文護與於謹南征蕭樑江陵,再立大功。

在宇文覺登位以後,受宇文護的壓制是事實。但以宇文護來說,已經扶持小兄弟登位,按說並不願意違背對宇文泰的承諾要想害他。真正引發衝突的關鍵在於趙貴、獨孤信這些勳貴不服由宇文護一人控制局面,所以想要借不尊重天王的名義除去宇文護,這才是表面上君臣矛盾背後的本質。隨著三番五次地鼓動,宇文覺年少氣盛的確希望把大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就成為支持他們的後臺了。其實,宇文護一次兩次都沒有要同宇文覺翻臉,直到第三次,才決定下毒手。所以,說宇文護貪圖攬權並不假,但要說個人野心卻並不算,要想當皇帝自己一開始就可以,事後他也還是扶立宇文泰的庶出長子宇文毓,內心裡他前面就沒有奪位的心思。

宇文毓和宇文護在一起時,對他很尊重,表現出喜歡處理內政的樣子,在有限的範圍內,宇文毓盡力整頓吏治,杜絕貪汙,注意節儉,不用任何絲綢錦繡及精雕細刻的物品。為人也很寬容,以此來收攬大臣和百姓的擁戴。而且文才也不錯,既會寫文章也會作詩,他和關中名士名士韋敻的詩歌交往傳為佳話,是他禮敬文士的一個寫照。

宇文毓在位各方面很不錯,加上年紀已經二十多歲,宇文護提出歸政當然不是心甘情願,看著宇文毓的威望漸漸提升,宇文護開始憂懼日後宇文毓會對自己不利,就讓一個叫李安的心腹廚師暗中下毒。宇文毓被害之前就口授遺詔,明確傳位給自己的四弟宇文邕,這是剩下的兄弟中年紀最大的,當時十六七歲。

隋唐盛世源流:北周武帝之治六年奠定兩代三百年興盛

影視劇中宇文護劇照

眾所周知,武帝宇文邕是北周一代雄主,可前期為了坐穩位子,也忍受宇文護長達十來年。因為宇文護牢牢掌握著軍隊,自宇文泰去世後,左右十二軍都受宇文護節制,凡是軍隊的徵調,沒有宇文護的手令就不能行動。

一直等到天和二年(572),宇文邕藉助對母親孝順為媒介,拉著宇文護入宮勸諫母親不要喝酒,設下圈套,和胞弟衛王宇文直一起親自動手殺了宇文護,然後召見宮伯長孫覽等人,下令逮捕宇文護之子宇文會、宇文至等幾十號人,包括害死宇文毓的廚師李安。宇文邕只是為了奪回君主的威望,也並不是特別憎恨宇文護,只隔了一年就恢復宇文護父子的名位,然後大刀闊斧整肅北周,迅速消滅北齊統一北方,為再次天下大一統拉開大幕。

終於坐穩龍椅的武帝宇文邕把剩下的時間全力用在重整基業上,對自己十分簡樸,經常穿舊衣,以至於上行下效,朝中群臣都效仿。他把宇文護修建的一些華麗宮殿都焚燬,再一次挽救鮮卑勳貴避免像北魏後期那樣倒向奢侈腐朽的覆轍。他加大對漢人官員的提拔任用,不少有才幹的才俊都彙集到了北周朝廷,像王褒、庾信這些流入北方的名士之前都受明帝宇文毓賞識,武帝都繼續升官重用。雖然對王褒、庾信個人內心不一定滿足,但體現了當時北周大力提拔漢人官員的開明風氣。正是年富力強的武帝宇文邕轉變了歷史的車輪,北周的全面整頓為隋唐的強盛打下了堅實基礎,他的一番改制是結束南北朝動盪最為重要的一個階段。

首先強化了府兵力量。充分吸收漢人農民充當府兵,當兵不光本人可以免除租調和徭役,其家在三年內也可以不交納租調和服徭役,因此大量釋放為地方豪強、世家大族所控制的農民,通過均田和府兵,統統直接為朝廷所掌握。這是武帝對釋放民力,充實軍力所作的一項重大改變。宇文邕非常重視訓練士卒,在征伐北齊前曾多次“ 大射”“講武”,舉行大規模演習,以《周書·武帝紀》記載就有十餘次。如保定二年十月,“御大武殿大射,公卿列將皆會。”天和三年(568 )十月,“親率六軍講武於城南 。京邑觀者,輿馬瀰漫數十里,諸蕃使鹹在焉。” 其聲勢和規模可見一斑。建德二年十一月“親率六軍講武於城東。... 集者軍都督以上五十人於道會苑大射,帝親臨射宮,大備軍容。”在訓練中,武帝“服短衣,享二十四軍督將以下,試以軍旅之法”,還“集諸軍將,教以戰陣之法。”

隋唐盛世源流:北周武帝之治六年奠定兩代三百年興盛

《周書》書頁

建德四年(575)吞併北齊以後,武帝進一步把改制擴展到整個北方,大量釋放民力,充實北周實力,並收穫百姓擁戴。這年八月,下詔“凡諸雜戶,悉放為民,配雜之科,因之永削。”十一月規定“自永熙三年七月以來,去年十月以前,東土之民,被抄略在化內為奴婢者,及平江陵之後,良人沒為奴婢者,並宜放免,所在附籍,一同民伍。若田主人猶須共居,聽留為部曲及客女。”次年,又下令釋放豆盧寧攻打江南武陵等地所俘“民庶為人奴婢者”成為百姓。他還注重廣闢農田,興修水利,於“蒲州開河渠,同州開龍首渠,以廣灌溉”。即便將一些人“留為部曲及客女”,沒有完全釋免為民,但身份上也較為自由,人身地位比奴婢有所提高。宣政元年(578 )三月,武帝最後一次下詔釋放奴婢:“柱國故臣盧寧徵江南武陵、廊平等郡,所有民庶為人奴婢者, 悉依江陵放免。”

武帝宇文邕將廣大北方地區內的奴婢、雜戶一律釋免為平民是一項空前重大、具有深刻意義的行動。之前的歷史上,雖自兩漢以來有過劉邦、劉秀等數次下詔釋免奴婢的先例,但像宇文邕這樣明確將歷年來大批的公私奴婢一律釋免,尤其對非各部族百姓一視同仁的寬大政策,可以說絕無僅有。因此,北周很快在整個北方得到民眾真心擁護,北周的力量迅速強盛,統一天下的實力就基本達成。

建德六年(577)底,宇文邕又頒佈旨在控制豪強大族的“刑書要制”,指糾集眾人持武力強盜一匹以上,糾集眾人不持武力強盜五匹以上,監臨主掌盜竊二十匹以上,小盜及詐騙得到官物三十匹以上,正長隱匿五戶或十丁以上、隱沒上地三頃以上者,全部處死刑。“刑書要制”雖然看似包含針對下層民眾的條文,但主要是針對豪強地主。當時北方原來世家豪強很多的原來北齊境內,世家豪強劫掠財物、隱沒人口土地是一個普遍現象,史書形容“富者連珍亙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原來實行的均田令.成了一紙空文。所以武帝在“六條詔書”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了“刑書要制”。

這期間最引發後世爭議自然要數武帝毀佛,列入三武一宗的劫難之一。實際上早年間,武帝宇文邕對儒釋道三家思想都一視同仁,甚至還比較傾向佛教。天和四年(569),武帝剛剛親政,集百官、道士、沙門、名儒2000多人展開討論,判定以儒家為先,佛教為後,道教最上。由於僧昄、僧猛、靜藹、道積等人抗爭,未能實現。次年五月,武帝再次召集大臣、名僧、高道進行辯論,在會上佛、道論爭非常激烈。據傳原本智炫挫敗道士張賓,但周武帝護短,斥責佛教不淨,智炫還答:“道教不淨尤甚。”這期間,更有衛元嵩上書風波。武帝一時未能做出決斷,自天和至建德中,據說先後七次舉行論辯大會。武帝本只想用一種比較公開,又名正言順地方式處置南北朝以來已經非常奢靡的佛教。但通過辯論發現道教的弊端也暴露,因此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

武帝宇文邕做出這一決策和其他推行的政策都是同一背景——釋放民力,讓朝廷富裕,壓制前朝崇佛的奢侈習氣。南北朝佛教極度興盛,北魏、北齊都長期興建寺廟,收攬流民,雖然有救濟疾苦的善心舉動,但大量囤積田產,收納貴族豪強的香火錢去開鑿石窟,塑造佛像,卻也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大地主。

隋唐盛世源流:北周武帝之治六年奠定兩代三百年興盛

北周武帝立國反其道而行,統統排斥各種奢靡生活。過去有不少觀點認為,武帝毀佛的背後夾雜了崇道因素。但近年來一些觀點認為,武帝雖然對道士比較優容,但是否算崇道卻值得商榷。一方面,建德三年下詔時,僧道一併廢止。另一方面,這一重要舉措的最重要的進言者是一個還俗的僧人衛元嵩,並不是聽信道士張賓的一面之詞。

衛元嵩本是蜀地益州野安寺僧人,因為舉止狂放,被其他僧人批評。之所以如此,實際上衛元嵩主要更傾向於讖緯術數,不是純正的佛學。衛元嵩對批評心懷怨恨,就到長安遊歷。天和中(566-571)造作讖緯,預言世事。武帝即位後,元嵩上書詆譭佛法,並與道士張賓進言廢毀寺院及僧尼,這才有了毀佛的舉動。後世可能根據一些簡單論述,認為衛元嵩是一個投機分子。實際上,武帝宇文邕生平並不大迷信,雖然衛元嵩有揣摩皇帝心思的一面,但上書所言卻並不是一味胡說八道,帶有一些具體安置措施的意思。

衛元嵩認為佛寺並不能保佑天下蒼生。“國治不在浮圖。唐虞無佛圖而國安。齊樑有寺舍而祚失。大周啟運,遠慕唐虞之化,宜遺齊樑之末法。”他認為君主本身就應該繼承佛的志向,通過治理而解救民眾。“佛以大慈為本,安樂含生。故嵩請造延平大寺,容貯四海萬姓,不偏立曲見迦藍,偏安二乘五部。”他解釋這個延平大寺,“無間道俗,罔擇冤親。以城隍為寺塔。即周主是如來。用郭邑作僧坊。和夫妻為聖眾。推令德作三綱。尊耆老為上座。選仁智充職事。求勇略作法師。行十善以伏未寧。示無貪以斷偷劫。是則六合無怨紂之聲。八荒有歌周之詠。飛沈安其巢穴。水陸任其長生。”幾乎帶有一些後世烏托邦組織的色彩。但沒過多久,衛元嵩也莫名其妙不再受武帝欣賞(本質上武帝並不依賴他的一些讖緯預言之術),他返回成都附近的什邡居住,一直以研究周易為主,留下關於論述易經的著作《元包經》,在周靜帝期間病死。

當時個別道士的確比較受武帝欣賞,如張賓、焦子順。張賓這個人在北周到隋朝期間非常離奇,他的家世背景很普通,也不是什麼高人宗師的得意弟子,但他確實很有能耐,精通天文曆法,也懂陰陽術數。《續高僧傳》中說,張賓其實不善言辭,在論辯中敗給了僧人智炫。但通過衛元嵩的進言,武帝支持他們,滅北齊以後堅決推行到整個北方地區。武帝頂住了朝野爭議,有僧人還抗辯說:“皇帝這樣對待佛祖,死後會墮入阿鼻地獄。”武帝宇文邕絲毫不以為意:“只要百姓得到安樂,我受下地獄受各種痛苦無所謂”,作為一個出身鮮卑族,又生活在佛道那麼風靡的時代,宇文邕單憑這一點都體現非常難得的超前思想。

隋唐盛世源流:北周武帝之治六年奠定兩代三百年興盛

衛元嵩留下的包元經是南北朝有名的易學著作

但張賓在北周武帝期間其他事蹟並不突出,再次證明武帝並沒有特別重用他。反而《隋書》卷十七《律曆志》載:“時高祖作輔,方行禪代之事,欲以符命耀於天下。道士張賓,揣知上意,自雲玄相,洞曉星曆,因盛言有代謝之徽,又稱上儀表非人臣相。由是大被知遇,怪在幕府。及受祥之初,摧賓為華州刺史,使與儀同劉暉…議造新曆,仍令太常卿盧責監之。賓等依何承天法,在生加增損,四年二月撰成奏上。”據週一良先生研究,楊堅雖然歷來評價是作為很突出的皇帝,但既崇佛也信道,年號“開皇”“仁壽”具有濃厚的道教符命色彩,這正是張賓能夠榮耀新朝的契機,同樣證明張賓的天文曆法造詣非同尋常。

宣政元年(578),武帝宇文邕趁著軍力強盛,開始親征突厥,動用六路大軍,準備將這個後背的釘子連根拔起。但宇文邕偏偏在徵突厥的途中突然病倒,令人十分意外的是回到洛陽當天就病死,時年僅三十六歲,史書甚至連他生病的症狀都沒有留下記錄。以至於正在創造赫赫功業,假以時日很有希望一統南北的北周武帝,成了一顆閃爍流星,甚至為什麼會毫無徵兆的突然死亡也成了千古之謎。

從個人性格來說,宇文邕早年活得十分壓抑,內心比較孤苦,幼年時就和異母弟宇文憲一起送到被送到大臣李賢家,由李賢的妻子吳氏撫養,因此宇文邕和宇文憲小時候感情基礎不錯。後來宇文憲與宇文護走得比較近,在除掉宇文護之後,宇文邕還念著小時候的關係,也知道宇文憲是不可多得的將才,對這個弟弟比較信任,宇文憲果然在消滅北齊時成為至關重要的人物。周武帝除了逼不得已除掉親弟弟宇文直,對其他幾個兄弟基本都不錯,不光宇文憲是宗室將才,其他像宇文達、宇文純關係都比較密切。

對於他的死,歷來猜測還剩出自鮮卑權貴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武帝宇文邕大刀闊斧的整頓表面看似乎是繼承宇文泰的遺志,進一步強大國力。但武帝的作用方向卻似乎與宇文泰相反,他的宗旨平衡下層的利益,紮紮實實鞏固北周的社會根基,正為後來隋唐大一統的強盛牢牢打下一個基礎。好比大量釋放掠奪的奴隸,使這些人獲得了自由身。同時他極力壓制鮮卑權貴,尤以其弟衛王宇文直為代表,逼得宇文直圖謀不軌而被殺。

隋唐盛世源流:北周武帝之治六年奠定兩代三百年興盛

目前比較多的一種觀點認為,他的太子宇文贇也就是後來的北周宣帝嫌疑很大。這對父子的關係很不和諧,自宇文贇小時候起,武帝宇文邕對他管教就十分嚴厲,非常擔心這個太子不合格。可能出於很深的顧慮,害怕重蹈前面被宇文護壓制下的悲劇。宇文贇一直很鬱悶,就愛喝酒,但武帝多次明令禁止給太子送酒,甚至想廢掉宇文贇,還很露骨的說過:餘兒豈不堪立耶?

宇文贇面上不敢表露,內心世界可想而知。事實上,宇文贇是城府頗深的人,史書明確寫他虛情矯飾,很多比較嚴重的想法都隱藏起來,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對武帝不為人知的祕密,是並不讓人意外的。例如就在宇文贇在位時,派人害死了宗室名將宇文憲,和北齊後主高緯一樣犯下害死蘭陵王的蠢事。

後世很多人都相信,假如齊王宇文憲不死,他和趙王宇文招關係比較好,兩個人完全就能防範楊堅。北周至少不會那麼輕易地丟掉江山,這的確是一個有理有據的假設。因為宇文憲在武帝活著時幾次提醒防備楊堅,正如筆者所言,宇文邕對一些江湖傳言是不大相信的,而且楊堅在武帝跟前十分小心,以當時情況來看,倒顯得宇文憲是聽信小道消息而猜忌楊堅,所以武帝就沒有放在心上 ,這是第一層;另外,武帝最後兩年對宇文憲數次針對楊堅確實也比較警惕,因為楊堅已經是親家,他的長女恰恰嫁給了宇文贇,也為宇文憲的死埋下了伏筆,這是第二層,宇文憲出於擔憂楊堅給自己倒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正因為宇文贇是一個糊塗傢伙,只會貪圖享樂,僅僅三年就因酗酒貪杯而病故,楊堅在當時就已經與女兒聯合起來,隨時要接管朝政大權。楊堅能夠輕易成事,不無僥倖,這就是女兒在宮裡及時傳遞消息,假如身為皇后的楊氏不配合,宇文贇貪玩躲在深宮,楊堅出於禮法,是不可能那麼容易控制宮廷的。但是,楊氏沒有給皇帝剩下兒子,不少史料分析,宇文贇對楊堅還是警惕的,夫妻感情比較疏遠,否則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貪圖其他女色。靜帝宇文闡也是原來的宮人朱氏所生,這個朱氏要比宇文贇大十來歲。一旦兒子宇文闡登位,楊氏雖然是重臣之女,是名正言順的太后,但兒子難免會親近生母,楊氏地位可能會受到威脅。

楊氏自然而然會想要父親楊堅完全掌握局勢,得到楊家的扶持才能夠保住自己的威信。事實上確實如此,楊堅在做好一切準備以後就徹底改朝換代了,隋朝誕生了,很顯然,憑藉武帝打下的基礎,隋朝養精蓄銳數年就富庶強盛無比,順利完成統一大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