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

在五代十國時期,後周時期的周世宗可以說是一個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他一心想統一天下,南征北伐,然而天不假年,英雄早逝,就在北伐途中,三十九歲的周世宗因病去世。後周的政權交給了一個七歲的孩子,為了後周政權的延續,周知總臨終前曾精心安排讓趙匡胤等人作為託孤大臣輔佐七歲的周恭帝。第二年,趙匡胤就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那麼周世宗臨終前是如何安排的?為什麼他的精心安排,不到一年就被趙匡胤打破了呢?

"

在五代十國時期,後周時期的周世宗可以說是一個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他一心想統一天下,南征北伐,然而天不假年,英雄早逝,就在北伐途中,三十九歲的周世宗因病去世。後周的政權交給了一個七歲的孩子,為了後周政權的延續,周知總臨終前曾精心安排讓趙匡胤等人作為託孤大臣輔佐七歲的周恭帝。第二年,趙匡胤就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那麼周世宗臨終前是如何安排的?為什麼他的精心安排,不到一年就被趙匡胤打破了呢?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周世宗柴榮一共有七個兒子,但是最後立的是一個七歲的柴宗訓。七歲的柴宗訓是在他病危期間,年齡最長的兒子。也就是說柴榮三十九歲去世,最大的兒子才七歲。周世宗在柴宗訓之前還有三個兒子,但是這三個兒子非常不幸,在政權交替的過程中間,漢隱帝當年殺郭威家屬的時候,把周世宗柴榮的家書也跟著一塊兒殺了,殺死了他的一個妻子,還殺死了他的三個兒子。在周世宗臨死之前,他為了保住柴氏的江山,做了這麼幾件事情

第一、立皇后

周世宗立了一個符皇后,這個符皇后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家族。因為周世宗柴榮曾經在幾年前立過一個皇后,就是他新立的這個皇后的姐姐,當時那個皇后二十四歲,但是二十六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去世之後,柴榮一直沒有再立皇后,等了三年,在他臨死前十天,他又立了那個故去的符皇后的妹妹做了新皇后。因為這個新皇后不是一個一般的家族,她的父親叫做符彥卿,被封為魏王,當時是天雄軍的節度使,史書記載這個符彥卿有六個女兒。天雄軍就是今天河北的南部,河南的北部,當時的京城在河南的開封,是河南的中部這個地方就是唐代著名的河朔三鎮,最北邊的那個鎮就是幽州,中部又是一個鎮,就是成德鎮,河北的南部和河北的北部就是魏博鎮。河朔三鎮在五代十國是一個批量生產皇帝的地方,五代十國出了十三任皇帝,其中有六個就出自魏博鎮,也就是天雄軍這個地方。

周世宗立符彥卿的女兒做皇后的目的有四個。第一就是為了防止奪位,周世宗立了符彥卿的女兒為皇后,那他就是周世宗的岳父,就不能伸手來奪皇位了。第二就是為了抵禦契丹,符彥卿打仗很厲害,契丹人都怕他,和符彥卿搞好關係,可以很好的抵禦契丹。第三就是未來震懾天下,符彥卿是一個集團,他的兄弟,兒子,侄子是一個大集團,所以希望符彥卿能夠輔佐自己七歲的兒子,對其他的地方諸侯來說就是一個震懾。第四個就是讓地方集團和中央集團互相牽制,如果有這麼強大的一個地方集團來保衛中央,中央就安全了。

所以周世宗柴榮在他臨死前十天,立了一個年輕的二十多歲的皇后。

"

在五代十國時期,後周時期的周世宗可以說是一個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他一心想統一天下,南征北伐,然而天不假年,英雄早逝,就在北伐途中,三十九歲的周世宗因病去世。後周的政權交給了一個七歲的孩子,為了後周政權的延續,周知總臨終前曾精心安排讓趙匡胤等人作為託孤大臣輔佐七歲的周恭帝。第二年,趙匡胤就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那麼周世宗臨終前是如何安排的?為什麼他的精心安排,不到一年就被趙匡胤打破了呢?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周世宗柴榮一共有七個兒子,但是最後立的是一個七歲的柴宗訓。七歲的柴宗訓是在他病危期間,年齡最長的兒子。也就是說柴榮三十九歲去世,最大的兒子才七歲。周世宗在柴宗訓之前還有三個兒子,但是這三個兒子非常不幸,在政權交替的過程中間,漢隱帝當年殺郭威家屬的時候,把周世宗柴榮的家書也跟著一塊兒殺了,殺死了他的一個妻子,還殺死了他的三個兒子。在周世宗臨死之前,他為了保住柴氏的江山,做了這麼幾件事情

第一、立皇后

周世宗立了一個符皇后,這個符皇后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家族。因為周世宗柴榮曾經在幾年前立過一個皇后,就是他新立的這個皇后的姐姐,當時那個皇后二十四歲,但是二十六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去世之後,柴榮一直沒有再立皇后,等了三年,在他臨死前十天,他又立了那個故去的符皇后的妹妹做了新皇后。因為這個新皇后不是一個一般的家族,她的父親叫做符彥卿,被封為魏王,當時是天雄軍的節度使,史書記載這個符彥卿有六個女兒。天雄軍就是今天河北的南部,河南的北部,當時的京城在河南的開封,是河南的中部這個地方就是唐代著名的河朔三鎮,最北邊的那個鎮就是幽州,中部又是一個鎮,就是成德鎮,河北的南部和河北的北部就是魏博鎮。河朔三鎮在五代十國是一個批量生產皇帝的地方,五代十國出了十三任皇帝,其中有六個就出自魏博鎮,也就是天雄軍這個地方。

周世宗立符彥卿的女兒做皇后的目的有四個。第一就是為了防止奪位,周世宗立了符彥卿的女兒為皇后,那他就是周世宗的岳父,就不能伸手來奪皇位了。第二就是為了抵禦契丹,符彥卿打仗很厲害,契丹人都怕他,和符彥卿搞好關係,可以很好的抵禦契丹。第三就是未來震懾天下,符彥卿是一個集團,他的兄弟,兒子,侄子是一個大集團,所以希望符彥卿能夠輔佐自己七歲的兒子,對其他的地方諸侯來說就是一個震懾。第四個就是讓地方集團和中央集團互相牽制,如果有這麼強大的一個地方集團來保衛中央,中央就安全了。

所以周世宗柴榮在他臨死前十天,立了一個年輕的二十多歲的皇后。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第二、安排了三個輔政大臣

首席輔政大臣叫做範質,範質這個人有三個特點。第一,性子急,那麼就不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也不是一個韜光養晦的人。第二,喜歡當面批評人,古人把這個叫做面責,給人毫不留情面。第三,廉潔,身為高官,為人很廉潔。周世宗選他,就覺得這個人不會形成一個集團,所以就覺得範質合適,而且範質一直擔任宰相的職務。

第二個人是王溥,這也是周世宗非常信任的人。因為王溥曾經在周世宗高平之戰的親征問題上堅決支持周世宗親征,而且這個人很忠心。他的養父郭威臨死之前把這個王溥升為宰相,說了一句話“吾無憂矣”,意思就是說如果讓王溥輔佐我的養子,我沒有什麼憂慮了,非常放心。王溥還有一個特點,除了他的忠心之外,王溥在為人上有一個毛病,就是這個人吝嗇。周世宗就考慮一個特別摳門的宰相不會鬧大事,怕的就是能夠仗義疏財的那種宰相。

第三個當宰相叫做魏仁浦,這個人長項是兩個,第一是忠臣,第二是超級記憶力。史書曾經記載,郭威當年問他京城軍隊的人數,還有將領的姓名,要找那個花名冊,結果魏仁浦就憑藉自己的記憶把當時有多少軍隊,有多少將領,姓名是誰,全部說出來,最後拿著花名冊一對,一點不差,記憶力超強,而且這個人很忠誠。他是從一個刀筆小吏提升起來的,周世宗是很信任的,看重他的君子之風。周世宗認為這三個人可以輔佐他的小兒子。

"

在五代十國時期,後周時期的周世宗可以說是一個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他一心想統一天下,南征北伐,然而天不假年,英雄早逝,就在北伐途中,三十九歲的周世宗因病去世。後周的政權交給了一個七歲的孩子,為了後周政權的延續,周知總臨終前曾精心安排讓趙匡胤等人作為託孤大臣輔佐七歲的周恭帝。第二年,趙匡胤就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那麼周世宗臨終前是如何安排的?為什麼他的精心安排,不到一年就被趙匡胤打破了呢?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周世宗柴榮一共有七個兒子,但是最後立的是一個七歲的柴宗訓。七歲的柴宗訓是在他病危期間,年齡最長的兒子。也就是說柴榮三十九歲去世,最大的兒子才七歲。周世宗在柴宗訓之前還有三個兒子,但是這三個兒子非常不幸,在政權交替的過程中間,漢隱帝當年殺郭威家屬的時候,把周世宗柴榮的家書也跟著一塊兒殺了,殺死了他的一個妻子,還殺死了他的三個兒子。在周世宗臨死之前,他為了保住柴氏的江山,做了這麼幾件事情

第一、立皇后

周世宗立了一個符皇后,這個符皇后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家族。因為周世宗柴榮曾經在幾年前立過一個皇后,就是他新立的這個皇后的姐姐,當時那個皇后二十四歲,但是二十六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去世之後,柴榮一直沒有再立皇后,等了三年,在他臨死前十天,他又立了那個故去的符皇后的妹妹做了新皇后。因為這個新皇后不是一個一般的家族,她的父親叫做符彥卿,被封為魏王,當時是天雄軍的節度使,史書記載這個符彥卿有六個女兒。天雄軍就是今天河北的南部,河南的北部,當時的京城在河南的開封,是河南的中部這個地方就是唐代著名的河朔三鎮,最北邊的那個鎮就是幽州,中部又是一個鎮,就是成德鎮,河北的南部和河北的北部就是魏博鎮。河朔三鎮在五代十國是一個批量生產皇帝的地方,五代十國出了十三任皇帝,其中有六個就出自魏博鎮,也就是天雄軍這個地方。

周世宗立符彥卿的女兒做皇后的目的有四個。第一就是為了防止奪位,周世宗立了符彥卿的女兒為皇后,那他就是周世宗的岳父,就不能伸手來奪皇位了。第二就是為了抵禦契丹,符彥卿打仗很厲害,契丹人都怕他,和符彥卿搞好關係,可以很好的抵禦契丹。第三就是未來震懾天下,符彥卿是一個集團,他的兄弟,兒子,侄子是一個大集團,所以希望符彥卿能夠輔佐自己七歲的兒子,對其他的地方諸侯來說就是一個震懾。第四個就是讓地方集團和中央集團互相牽制,如果有這麼強大的一個地方集團來保衛中央,中央就安全了。

所以周世宗柴榮在他臨死前十天,立了一個年輕的二十多歲的皇后。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第二、安排了三個輔政大臣

首席輔政大臣叫做範質,範質這個人有三個特點。第一,性子急,那麼就不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也不是一個韜光養晦的人。第二,喜歡當面批評人,古人把這個叫做面責,給人毫不留情面。第三,廉潔,身為高官,為人很廉潔。周世宗選他,就覺得這個人不會形成一個集團,所以就覺得範質合適,而且範質一直擔任宰相的職務。

第二個人是王溥,這也是周世宗非常信任的人。因為王溥曾經在周世宗高平之戰的親征問題上堅決支持周世宗親征,而且這個人很忠心。他的養父郭威臨死之前把這個王溥升為宰相,說了一句話“吾無憂矣”,意思就是說如果讓王溥輔佐我的養子,我沒有什麼憂慮了,非常放心。王溥還有一個特點,除了他的忠心之外,王溥在為人上有一個毛病,就是這個人吝嗇。周世宗就考慮一個特別摳門的宰相不會鬧大事,怕的就是能夠仗義疏財的那種宰相。

第三個當宰相叫做魏仁浦,這個人長項是兩個,第一是忠臣,第二是超級記憶力。史書曾經記載,郭威當年問他京城軍隊的人數,還有將領的姓名,要找那個花名冊,結果魏仁浦就憑藉自己的記憶把當時有多少軍隊,有多少將領,姓名是誰,全部說出來,最後拿著花名冊一對,一點不差,記憶力超強,而且這個人很忠誠。他是從一個刀筆小吏提升起來的,周世宗是很信任的,看重他的君子之風。周世宗認為這三個人可以輔佐他的小兒子。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第三、周世宗對武將的安排

第一就是解除張永德的兵權。這個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講過,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張永德這個人沒有主見。如果掌握軍權,沒有主見,威脅很大。

第二安排趙匡胤擔任殿前都點檢。周世宗之所以安排趙匡胤是因為對趙匡胤非常信任,他覺得趙匡胤是一個好乾部,值得把自己七歲的小兒子託付給他。趙匡胤此時是三十三歲,第二年發動政變的時候,三十四歲。第一趙匡胤能打仗,還有一點就是覺得趙匡胤很忠誠。《宋史》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宣祖率兵夜半至城下,傳呼開門,太祖曰,父子至親,啟閉,王事也,詰旦,乃得入。”這就叫因公廢私,這個事情能夠寫入《宋史》,就說明這事情當時流傳很廣,周世宗柴榮肯定也是聽說了。周世宗是一個非常注重小節的人,趙匡胤在這些小事情上恰恰處理的非常得體,所以周世宗很信任他,安排他接替最高軍權。

第三步安排韓通做了侍衛軍的二把手,叫做侍衛親兵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實際上就是侍衛軍的二把手。韓通這個人有調兵權,整個京城的軍隊他可以調動。《宋史》記載“通性剛而寡謀,言多忤物,肆威虐,眾謂之韓瞠眼”。整個陳橋兵變被殺的只有一個人,就是韓通。韓通負責調兵,趙匡胤是殿前軍的最高的一把手,但是沒有調兵權。

"

在五代十國時期,後周時期的周世宗可以說是一個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他一心想統一天下,南征北伐,然而天不假年,英雄早逝,就在北伐途中,三十九歲的周世宗因病去世。後周的政權交給了一個七歲的孩子,為了後周政權的延續,周知總臨終前曾精心安排讓趙匡胤等人作為託孤大臣輔佐七歲的周恭帝。第二年,趙匡胤就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那麼周世宗臨終前是如何安排的?為什麼他的精心安排,不到一年就被趙匡胤打破了呢?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周世宗柴榮一共有七個兒子,但是最後立的是一個七歲的柴宗訓。七歲的柴宗訓是在他病危期間,年齡最長的兒子。也就是說柴榮三十九歲去世,最大的兒子才七歲。周世宗在柴宗訓之前還有三個兒子,但是這三個兒子非常不幸,在政權交替的過程中間,漢隱帝當年殺郭威家屬的時候,把周世宗柴榮的家書也跟著一塊兒殺了,殺死了他的一個妻子,還殺死了他的三個兒子。在周世宗臨死之前,他為了保住柴氏的江山,做了這麼幾件事情

第一、立皇后

周世宗立了一個符皇后,這個符皇后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家族。因為周世宗柴榮曾經在幾年前立過一個皇后,就是他新立的這個皇后的姐姐,當時那個皇后二十四歲,但是二十六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去世之後,柴榮一直沒有再立皇后,等了三年,在他臨死前十天,他又立了那個故去的符皇后的妹妹做了新皇后。因為這個新皇后不是一個一般的家族,她的父親叫做符彥卿,被封為魏王,當時是天雄軍的節度使,史書記載這個符彥卿有六個女兒。天雄軍就是今天河北的南部,河南的北部,當時的京城在河南的開封,是河南的中部這個地方就是唐代著名的河朔三鎮,最北邊的那個鎮就是幽州,中部又是一個鎮,就是成德鎮,河北的南部和河北的北部就是魏博鎮。河朔三鎮在五代十國是一個批量生產皇帝的地方,五代十國出了十三任皇帝,其中有六個就出自魏博鎮,也就是天雄軍這個地方。

周世宗立符彥卿的女兒做皇后的目的有四個。第一就是為了防止奪位,周世宗立了符彥卿的女兒為皇后,那他就是周世宗的岳父,就不能伸手來奪皇位了。第二就是為了抵禦契丹,符彥卿打仗很厲害,契丹人都怕他,和符彥卿搞好關係,可以很好的抵禦契丹。第三就是未來震懾天下,符彥卿是一個集團,他的兄弟,兒子,侄子是一個大集團,所以希望符彥卿能夠輔佐自己七歲的兒子,對其他的地方諸侯來說就是一個震懾。第四個就是讓地方集團和中央集團互相牽制,如果有這麼強大的一個地方集團來保衛中央,中央就安全了。

所以周世宗柴榮在他臨死前十天,立了一個年輕的二十多歲的皇后。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第二、安排了三個輔政大臣

首席輔政大臣叫做範質,範質這個人有三個特點。第一,性子急,那麼就不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也不是一個韜光養晦的人。第二,喜歡當面批評人,古人把這個叫做面責,給人毫不留情面。第三,廉潔,身為高官,為人很廉潔。周世宗選他,就覺得這個人不會形成一個集團,所以就覺得範質合適,而且範質一直擔任宰相的職務。

第二個人是王溥,這也是周世宗非常信任的人。因為王溥曾經在周世宗高平之戰的親征問題上堅決支持周世宗親征,而且這個人很忠心。他的養父郭威臨死之前把這個王溥升為宰相,說了一句話“吾無憂矣”,意思就是說如果讓王溥輔佐我的養子,我沒有什麼憂慮了,非常放心。王溥還有一個特點,除了他的忠心之外,王溥在為人上有一個毛病,就是這個人吝嗇。周世宗就考慮一個特別摳門的宰相不會鬧大事,怕的就是能夠仗義疏財的那種宰相。

第三個當宰相叫做魏仁浦,這個人長項是兩個,第一是忠臣,第二是超級記憶力。史書曾經記載,郭威當年問他京城軍隊的人數,還有將領的姓名,要找那個花名冊,結果魏仁浦就憑藉自己的記憶把當時有多少軍隊,有多少將領,姓名是誰,全部說出來,最後拿著花名冊一對,一點不差,記憶力超強,而且這個人很忠誠。他是從一個刀筆小吏提升起來的,周世宗是很信任的,看重他的君子之風。周世宗認為這三個人可以輔佐他的小兒子。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第三、周世宗對武將的安排

第一就是解除張永德的兵權。這個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講過,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張永德這個人沒有主見。如果掌握軍權,沒有主見,威脅很大。

第二安排趙匡胤擔任殿前都點檢。周世宗之所以安排趙匡胤是因為對趙匡胤非常信任,他覺得趙匡胤是一個好乾部,值得把自己七歲的小兒子託付給他。趙匡胤此時是三十三歲,第二年發動政變的時候,三十四歲。第一趙匡胤能打仗,還有一點就是覺得趙匡胤很忠誠。《宋史》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宣祖率兵夜半至城下,傳呼開門,太祖曰,父子至親,啟閉,王事也,詰旦,乃得入。”這就叫因公廢私,這個事情能夠寫入《宋史》,就說明這事情當時流傳很廣,周世宗柴榮肯定也是聽說了。周世宗是一個非常注重小節的人,趙匡胤在這些小事情上恰恰處理的非常得體,所以周世宗很信任他,安排他接替最高軍權。

第三步安排韓通做了侍衛軍的二把手,叫做侍衛親兵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實際上就是侍衛軍的二把手。韓通這個人有調兵權,整個京城的軍隊他可以調動。《宋史》記載“通性剛而寡謀,言多忤物,肆威虐,眾謂之韓瞠眼”。整個陳橋兵變被殺的只有一個人,就是韓通。韓通負責調兵,趙匡胤是殿前軍的最高的一把手,但是沒有調兵權。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周世宗安排了地方一派勢力,中央的輔政大臣一派勢力,加上軍隊形成了一個三方輔政的格局,他覺得這樣做,政權就可以穩固了。但是非常不幸的是三方輔政的格局只維持了半年。頭一年六月十九周世宗去世,六月二十號,他七歲的兒子繼位。到第二年正月初四,趙匡胤發動政變,初五改年號,趙匡胤只用了兩天時間就改朝換代了,在中國歷史上這是最快的一個改朝換代。

今天我們看來,雖然安排了三方,但是三方的力量不均衡。第一三個輔政大臣都是文官,文官背後如果沒有槍,文臣宰相不行,勢力詩最弱的,不能夠制衡另外的兩派。第二地方難治中央,無法抗衡,這是第二個弱點。第三個就是禁軍有侍衛司,有殿前司,殿前司是趙匡胤管,侍衛司是韓通這派人管的,這兩方的勢力也不均衡。所以三派的勢力不平衡就是第一個大弱點。

"

在五代十國時期,後周時期的周世宗可以說是一個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他一心想統一天下,南征北伐,然而天不假年,英雄早逝,就在北伐途中,三十九歲的周世宗因病去世。後周的政權交給了一個七歲的孩子,為了後周政權的延續,周知總臨終前曾精心安排讓趙匡胤等人作為託孤大臣輔佐七歲的周恭帝。第二年,趙匡胤就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那麼周世宗臨終前是如何安排的?為什麼他的精心安排,不到一年就被趙匡胤打破了呢?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周世宗柴榮一共有七個兒子,但是最後立的是一個七歲的柴宗訓。七歲的柴宗訓是在他病危期間,年齡最長的兒子。也就是說柴榮三十九歲去世,最大的兒子才七歲。周世宗在柴宗訓之前還有三個兒子,但是這三個兒子非常不幸,在政權交替的過程中間,漢隱帝當年殺郭威家屬的時候,把周世宗柴榮的家書也跟著一塊兒殺了,殺死了他的一個妻子,還殺死了他的三個兒子。在周世宗臨死之前,他為了保住柴氏的江山,做了這麼幾件事情

第一、立皇后

周世宗立了一個符皇后,這個符皇后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家族。因為周世宗柴榮曾經在幾年前立過一個皇后,就是他新立的這個皇后的姐姐,當時那個皇后二十四歲,但是二十六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去世之後,柴榮一直沒有再立皇后,等了三年,在他臨死前十天,他又立了那個故去的符皇后的妹妹做了新皇后。因為這個新皇后不是一個一般的家族,她的父親叫做符彥卿,被封為魏王,當時是天雄軍的節度使,史書記載這個符彥卿有六個女兒。天雄軍就是今天河北的南部,河南的北部,當時的京城在河南的開封,是河南的中部這個地方就是唐代著名的河朔三鎮,最北邊的那個鎮就是幽州,中部又是一個鎮,就是成德鎮,河北的南部和河北的北部就是魏博鎮。河朔三鎮在五代十國是一個批量生產皇帝的地方,五代十國出了十三任皇帝,其中有六個就出自魏博鎮,也就是天雄軍這個地方。

周世宗立符彥卿的女兒做皇后的目的有四個。第一就是為了防止奪位,周世宗立了符彥卿的女兒為皇后,那他就是周世宗的岳父,就不能伸手來奪皇位了。第二就是為了抵禦契丹,符彥卿打仗很厲害,契丹人都怕他,和符彥卿搞好關係,可以很好的抵禦契丹。第三就是未來震懾天下,符彥卿是一個集團,他的兄弟,兒子,侄子是一個大集團,所以希望符彥卿能夠輔佐自己七歲的兒子,對其他的地方諸侯來說就是一個震懾。第四個就是讓地方集團和中央集團互相牽制,如果有這麼強大的一個地方集團來保衛中央,中央就安全了。

所以周世宗柴榮在他臨死前十天,立了一個年輕的二十多歲的皇后。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第二、安排了三個輔政大臣

首席輔政大臣叫做範質,範質這個人有三個特點。第一,性子急,那麼就不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也不是一個韜光養晦的人。第二,喜歡當面批評人,古人把這個叫做面責,給人毫不留情面。第三,廉潔,身為高官,為人很廉潔。周世宗選他,就覺得這個人不會形成一個集團,所以就覺得範質合適,而且範質一直擔任宰相的職務。

第二個人是王溥,這也是周世宗非常信任的人。因為王溥曾經在周世宗高平之戰的親征問題上堅決支持周世宗親征,而且這個人很忠心。他的養父郭威臨死之前把這個王溥升為宰相,說了一句話“吾無憂矣”,意思就是說如果讓王溥輔佐我的養子,我沒有什麼憂慮了,非常放心。王溥還有一個特點,除了他的忠心之外,王溥在為人上有一個毛病,就是這個人吝嗇。周世宗就考慮一個特別摳門的宰相不會鬧大事,怕的就是能夠仗義疏財的那種宰相。

第三個當宰相叫做魏仁浦,這個人長項是兩個,第一是忠臣,第二是超級記憶力。史書曾經記載,郭威當年問他京城軍隊的人數,還有將領的姓名,要找那個花名冊,結果魏仁浦就憑藉自己的記憶把當時有多少軍隊,有多少將領,姓名是誰,全部說出來,最後拿著花名冊一對,一點不差,記憶力超強,而且這個人很忠誠。他是從一個刀筆小吏提升起來的,周世宗是很信任的,看重他的君子之風。周世宗認為這三個人可以輔佐他的小兒子。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第三、周世宗對武將的安排

第一就是解除張永德的兵權。這個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講過,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張永德這個人沒有主見。如果掌握軍權,沒有主見,威脅很大。

第二安排趙匡胤擔任殿前都點檢。周世宗之所以安排趙匡胤是因為對趙匡胤非常信任,他覺得趙匡胤是一個好乾部,值得把自己七歲的小兒子託付給他。趙匡胤此時是三十三歲,第二年發動政變的時候,三十四歲。第一趙匡胤能打仗,還有一點就是覺得趙匡胤很忠誠。《宋史》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宣祖率兵夜半至城下,傳呼開門,太祖曰,父子至親,啟閉,王事也,詰旦,乃得入。”這就叫因公廢私,這個事情能夠寫入《宋史》,就說明這事情當時流傳很廣,周世宗柴榮肯定也是聽說了。周世宗是一個非常注重小節的人,趙匡胤在這些小事情上恰恰處理的非常得體,所以周世宗很信任他,安排他接替最高軍權。

第三步安排韓通做了侍衛軍的二把手,叫做侍衛親兵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實際上就是侍衛軍的二把手。韓通這個人有調兵權,整個京城的軍隊他可以調動。《宋史》記載“通性剛而寡謀,言多忤物,肆威虐,眾謂之韓瞠眼”。整個陳橋兵變被殺的只有一個人,就是韓通。韓通負責調兵,趙匡胤是殿前軍的最高的一把手,但是沒有調兵權。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周世宗安排了地方一派勢力,中央的輔政大臣一派勢力,加上軍隊形成了一個三方輔政的格局,他覺得這樣做,政權就可以穩固了。但是非常不幸的是三方輔政的格局只維持了半年。頭一年六月十九周世宗去世,六月二十號,他七歲的兒子繼位。到第二年正月初四,趙匡胤發動政變,初五改年號,趙匡胤只用了兩天時間就改朝換代了,在中國歷史上這是最快的一個改朝換代。

今天我們看來,雖然安排了三方,但是三方的力量不均衡。第一三個輔政大臣都是文官,文官背後如果沒有槍,文臣宰相不行,勢力詩最弱的,不能夠制衡另外的兩派。第二地方難治中央,無法抗衡,這是第二個弱點。第三個就是禁軍有侍衛司,有殿前司,殿前司是趙匡胤管,侍衛司是韓通這派人管的,這兩方的勢力也不均衡。所以三派的勢力不平衡就是第一個大弱點。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第二個弱點就是易破壞。最容易形成破壞的就是人物關係複雜。殿前司的一把手是趙匡胤,二把手叫做慕容延釗,是趙匡胤最好的朋友。殿前司還有兩個高級軍官,一個是石守信,一個是王審琦,這兩個人也是趙匡胤的鐵哥們兒,他們兩個和趙匡胤屬於義社十兄弟。這樣一來,記載的殿前司禁軍的四個高級將領是一派,都屬於趙家軍,這就非常危險了。侍衛司雖然和殿前司是互相制衡的,但是侍衛司的一把手李重進這個人因為剛剛平定了淮南,擔任淮南節度使不在京城,二把手韓通是韓瞪眼遇事兒沒有辦法,剩下的侍衛司的兩個高級軍官和趙匡胤關係非常好,而且和趙氏家族都有姻親關係,關係非常密切。所以進軍的大權基本上就落在了趙匡胤的手裡。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宰相集團並不團結。周世宗在臨死之前又安排了一個人做宰相,這個人叫王著,但是周世宗臨死的遺命沒有貫徹執行,王著最後沒有被安排上,這在很大原因是因為範質有私心。

"

在五代十國時期,後周時期的周世宗可以說是一個有雄心大志的皇帝。他一心想統一天下,南征北伐,然而天不假年,英雄早逝,就在北伐途中,三十九歲的周世宗因病去世。後周的政權交給了一個七歲的孩子,為了後周政權的延續,周知總臨終前曾精心安排讓趙匡胤等人作為託孤大臣輔佐七歲的周恭帝。第二年,趙匡胤就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那麼周世宗臨終前是如何安排的?為什麼他的精心安排,不到一年就被趙匡胤打破了呢?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周世宗柴榮一共有七個兒子,但是最後立的是一個七歲的柴宗訓。七歲的柴宗訓是在他病危期間,年齡最長的兒子。也就是說柴榮三十九歲去世,最大的兒子才七歲。周世宗在柴宗訓之前還有三個兒子,但是這三個兒子非常不幸,在政權交替的過程中間,漢隱帝當年殺郭威家屬的時候,把周世宗柴榮的家書也跟著一塊兒殺了,殺死了他的一個妻子,還殺死了他的三個兒子。在周世宗臨死之前,他為了保住柴氏的江山,做了這麼幾件事情

第一、立皇后

周世宗立了一個符皇后,這個符皇后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家族。因為周世宗柴榮曾經在幾年前立過一個皇后,就是他新立的這個皇后的姐姐,當時那個皇后二十四歲,但是二十六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去世之後,柴榮一直沒有再立皇后,等了三年,在他臨死前十天,他又立了那個故去的符皇后的妹妹做了新皇后。因為這個新皇后不是一個一般的家族,她的父親叫做符彥卿,被封為魏王,當時是天雄軍的節度使,史書記載這個符彥卿有六個女兒。天雄軍就是今天河北的南部,河南的北部,當時的京城在河南的開封,是河南的中部這個地方就是唐代著名的河朔三鎮,最北邊的那個鎮就是幽州,中部又是一個鎮,就是成德鎮,河北的南部和河北的北部就是魏博鎮。河朔三鎮在五代十國是一個批量生產皇帝的地方,五代十國出了十三任皇帝,其中有六個就出自魏博鎮,也就是天雄軍這個地方。

周世宗立符彥卿的女兒做皇后的目的有四個。第一就是為了防止奪位,周世宗立了符彥卿的女兒為皇后,那他就是周世宗的岳父,就不能伸手來奪皇位了。第二就是為了抵禦契丹,符彥卿打仗很厲害,契丹人都怕他,和符彥卿搞好關係,可以很好的抵禦契丹。第三就是未來震懾天下,符彥卿是一個集團,他的兄弟,兒子,侄子是一個大集團,所以希望符彥卿能夠輔佐自己七歲的兒子,對其他的地方諸侯來說就是一個震懾。第四個就是讓地方集團和中央集團互相牽制,如果有這麼強大的一個地方集團來保衛中央,中央就安全了。

所以周世宗柴榮在他臨死前十天,立了一個年輕的二十多歲的皇后。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第二、安排了三個輔政大臣

首席輔政大臣叫做範質,範質這個人有三個特點。第一,性子急,那麼就不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也不是一個韜光養晦的人。第二,喜歡當面批評人,古人把這個叫做面責,給人毫不留情面。第三,廉潔,身為高官,為人很廉潔。周世宗選他,就覺得這個人不會形成一個集團,所以就覺得範質合適,而且範質一直擔任宰相的職務。

第二個人是王溥,這也是周世宗非常信任的人。因為王溥曾經在周世宗高平之戰的親征問題上堅決支持周世宗親征,而且這個人很忠心。他的養父郭威臨死之前把這個王溥升為宰相,說了一句話“吾無憂矣”,意思就是說如果讓王溥輔佐我的養子,我沒有什麼憂慮了,非常放心。王溥還有一個特點,除了他的忠心之外,王溥在為人上有一個毛病,就是這個人吝嗇。周世宗就考慮一個特別摳門的宰相不會鬧大事,怕的就是能夠仗義疏財的那種宰相。

第三個當宰相叫做魏仁浦,這個人長項是兩個,第一是忠臣,第二是超級記憶力。史書曾經記載,郭威當年問他京城軍隊的人數,還有將領的姓名,要找那個花名冊,結果魏仁浦就憑藉自己的記憶把當時有多少軍隊,有多少將領,姓名是誰,全部說出來,最後拿著花名冊一對,一點不差,記憶力超強,而且這個人很忠誠。他是從一個刀筆小吏提升起來的,周世宗是很信任的,看重他的君子之風。周世宗認為這三個人可以輔佐他的小兒子。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第三、周世宗對武將的安排

第一就是解除張永德的兵權。這個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講過,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張永德這個人沒有主見。如果掌握軍權,沒有主見,威脅很大。

第二安排趙匡胤擔任殿前都點檢。周世宗之所以安排趙匡胤是因為對趙匡胤非常信任,他覺得趙匡胤是一個好乾部,值得把自己七歲的小兒子託付給他。趙匡胤此時是三十三歲,第二年發動政變的時候,三十四歲。第一趙匡胤能打仗,還有一點就是覺得趙匡胤很忠誠。《宋史》記載了這麼一件事“宣祖率兵夜半至城下,傳呼開門,太祖曰,父子至親,啟閉,王事也,詰旦,乃得入。”這就叫因公廢私,這個事情能夠寫入《宋史》,就說明這事情當時流傳很廣,周世宗柴榮肯定也是聽說了。周世宗是一個非常注重小節的人,趙匡胤在這些小事情上恰恰處理的非常得體,所以周世宗很信任他,安排他接替最高軍權。

第三步安排韓通做了侍衛軍的二把手,叫做侍衛親兵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實際上就是侍衛軍的二把手。韓通這個人有調兵權,整個京城的軍隊他可以調動。《宋史》記載“通性剛而寡謀,言多忤物,肆威虐,眾謂之韓瞠眼”。整個陳橋兵變被殺的只有一個人,就是韓通。韓通負責調兵,趙匡胤是殿前軍的最高的一把手,但是沒有調兵權。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周世宗安排了地方一派勢力,中央的輔政大臣一派勢力,加上軍隊形成了一個三方輔政的格局,他覺得這樣做,政權就可以穩固了。但是非常不幸的是三方輔政的格局只維持了半年。頭一年六月十九周世宗去世,六月二十號,他七歲的兒子繼位。到第二年正月初四,趙匡胤發動政變,初五改年號,趙匡胤只用了兩天時間就改朝換代了,在中國歷史上這是最快的一個改朝換代。

今天我們看來,雖然安排了三方,但是三方的力量不均衡。第一三個輔政大臣都是文官,文官背後如果沒有槍,文臣宰相不行,勢力詩最弱的,不能夠制衡另外的兩派。第二地方難治中央,無法抗衡,這是第二個弱點。第三個就是禁軍有侍衛司,有殿前司,殿前司是趙匡胤管,侍衛司是韓通這派人管的,這兩方的勢力也不均衡。所以三派的勢力不平衡就是第一個大弱點。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第二個弱點就是易破壞。最容易形成破壞的就是人物關係複雜。殿前司的一把手是趙匡胤,二把手叫做慕容延釗,是趙匡胤最好的朋友。殿前司還有兩個高級軍官,一個是石守信,一個是王審琦,這兩個人也是趙匡胤的鐵哥們兒,他們兩個和趙匡胤屬於義社十兄弟。這樣一來,記載的殿前司禁軍的四個高級將領是一派,都屬於趙家軍,這就非常危險了。侍衛司雖然和殿前司是互相制衡的,但是侍衛司的一把手李重進這個人因為剛剛平定了淮南,擔任淮南節度使不在京城,二把手韓通是韓瞪眼遇事兒沒有辦法,剩下的侍衛司的兩個高級軍官和趙匡胤關係非常好,而且和趙氏家族都有姻親關係,關係非常密切。所以進軍的大權基本上就落在了趙匡胤的手裡。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宰相集團並不團結。周世宗在臨死之前又安排了一個人做宰相,這個人叫王著,但是周世宗臨死的遺命沒有貫徹執行,王著最後沒有被安排上,這在很大原因是因為範質有私心。

詳談周世宗的託孤計劃是如何失敗的

所以周世宗絞盡腦汁安排的三方輔政的格局,第一不均衡,第二易破壞,所以最後周世宗安排的三方輔政的格局只堅持了半年。

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