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三集'定律下的綜藝場:數據解讀《創造營2019》的瓶頸和未來

文 | 肖曉

“我是不是錯過了一期沒看,怎麼忽然之間直接公演了?”4月20日,《創造營2019》第三期重磅上線,百位學員首次公演對決火花十足,只是不少網友發現,諸如主題曲分組後的獎懲、主題曲C位的選擇、甚至是首次公演的隊長選擇、分組、競演曲目選擇等曾驚豔了《創造101》的環節,都被省略了。

'黃金三集'定律下的綜藝場:數據解讀《創造營2019》的瓶頸和未來

後來居上的還有網友不斷pick新偶像的聲音。學員之間遇強則強的對決火花四濺、是兄弟也是對手的惺惺相惜、盛世美顏下的追夢赤子心,都在感動著熒屏前的人。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第三期上線兩日播放量達1.9億,並在21日以9958的熱度值登頂綜藝榜單。

熱度與爭議並存,是當下《創造營2019》的常態。一如電視劇市場的“6集定律”、動漫圈的“三集定律”,綜藝市場的“黃金三集”定律也一度被奉為爆款標準,走到第三期的《創造營2019》,已然迎來了觀眾留存的關鍵時刻,而已經播出的三期節目能否支撐其如願出圈呢?

覆盤《創造營》前三期記憶點,“回鍋肉”扎堆下的綜藝紅利

經歷了去年偶像選秀的爆發以及今年男團選秀節目的集中上線,《創造營2019》如何後發制人尤為重要。偶像選秀是天然的輿論場,《創造營2019》自然也延續了這一路徑覆盤目前播出的前三期不難發現,節目很注重打造不同的舞臺記憶點。

'黃金三集'定律下的綜藝場:數據解讀《創造營2019》的瓶頸和未來

第一期中,無論是以“盛世美顏”、“優質偶像”掀起話題狂潮的導師代表蘇有朋,還是百位學員整齊劃一的軍訓式操作,都頗為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前者帶動了一波屬於80、90後的懷舊浪潮,也將偶像選秀的受眾群體再度拓寬;

第二期中,張遠領銜的“大齡偶像”踢館賽驚豔觀眾的同時也將打造中國男團的情懷渲染到極致,而在後半段的主題曲部分更是亮點和笑點並存,舞臺上的男孩兒開始展現他們“接地氣”的一面,這樣的互動也讓他們開始有血有肉;

'黃金三集'定律下的綜藝場:數據解讀《創造營2019》的瓶頸和未來

第三期中,首次公演突如其來的上演,雖遭到了一波吐槽,但仍然擦出了不同的火花:創作型人才趙政豪和他“慘不忍睹”的舞蹈功底,再加上人物性格中的呆萌都成為節目中的反差萌;以超高人氣和超強實力備受關注的周震南,努力讓自己適應團隊表演模式……拋開昔日光環,解鎖團隊模式的他們正在展現全新的一面。

而在這種期期有記憶點的打法背後,還蘊藏著《創造營2019》的“小心機”。不難發現,和《創造101》清一色新鮮出爐的花樣少女不同,《創造營2019》的男團選秀不僅拓寬了“偶像”這個詞的年齡界限,更是成為廣泛意義上的跳板,可以容納夢想出道的新人,更是已經出道的藝人提升自己的舞臺。

'黃金三集'定律下的綜藝場:數據解讀《創造營2019》的瓶頸和未來

“回鍋肉”扎堆是《創造營2019》不同於其他偶像選秀最鮮明的特色。以第三期人氣Top11為例,有8位選手都曾有過出道經歷:穩穩霸佔榜首的周震南曾參加過《明日之子》;前三期節目穩佔四席的夏之光、焉栩嘉、彭楚粵、趙磊出自X玖少年團;王晨藝曾參加過齊舞大賽;何洛洛在2017年以易安音樂社一期生出道;劉也也參加過《行動亞洲》並以SWIN出道。

'黃金三集'定律下的綜藝場:數據解讀《創造營2019》的瓶頸和未來

除此之外,躋身TOP14、第二期中高調踢館的張遠,也在第三期中和前隊友馬雪陽來了一場正面對決,這場至上勵合隊員之間是兄弟也是對手的惺惺相惜也感動了不少人;公演中贏得超高呼聲的戴景耀雖人氣排名20,但之前也參加過多檔綜藝和影視劇。事實上,這樣的選手在《創造營2019》中還有很多。

的確,市場上不乏諸如張傑等以二次選秀走紅的成熟藝人,而這樣的路徑能否成功複製尚不好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就當下的《創造營2019》而言,大規模“二次出道”的選手背後,率先作用於市場的便是他們身後的粉絲群體和流量紅利,而這對於節目和選手自身來講,無疑都是極為有利的。

'黃金三集'定律下的綜藝場:數據解讀《創造營2019》的瓶頸和未來

另一方面,圍繞著偶像選秀節目始終難以消弭的“實力”質疑,似乎也在“二次出道”的選手面前迎來了新畫面:以張遠、馬雪陽為代表的實力派,以周震南、夏之光代表的實力人氣派等等,都讓這場選秀不再是單純的侷限在顏值和話題之下,實力也成為關鍵詞,未來必將拉開一場場高質量的較量。

“回鍋肉”的質疑尚未褪去,但是市場已經率先做出了反應:走到第三期的《創造營2019》豆瓣評分6.6,碾壓包括《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在內近兩年所有網綜選秀,而飈升至九千九的熱度值也秒殺了之前的同類節目如《青春有你》《以團之名》。只是情況當真如此樂觀嗎?

黃金定律下的綜藝場:數據解讀《創造營》的瓶頸和未來

最初的“三集定律”出自動漫《魔法少女小圓》,之後更是普遍作用於動漫市場,是指某些動畫平淡無奇的播放了幾集之後突然迎來神轉折;而對於追番人來講,其實是指在看完3集後根據自己對劇情的感受作出繼續追番還是棄番的選擇。這種規律也同樣適用於影視劇綜市場。

“熬過前幾集就好”,曾在劇集市場中頻頻出現,這個數字並不固定主要是依託集數和劇情遞進而定,但不可否認這種聲音曾出現在諸如《河神》等爆款影視劇中,大數據加持下的視頻網站更是尤為看重這一點;而作用於集數相對較少的綜藝來講,前三期一般佔據了25%-35%的內容體量,所謂的三集定律自然也尤為重要。

細數過往爆款綜藝,不難發現,雖然這一定律不曾喊得響亮,但市場操作卻默默遵循著這一規則:《演員的誕生》以鄭爽演技一炮而紅後,第三期中王俊凱歐陽娜娜等流量爭議、宋丹丹探討哭戲等大戲接連上場強勢蓄能;《聲臨其境2》第二期迫不及待奉上了流量迪麗熱巴,雖然不被網友買單但也成為話題大戶。

回到偶像選秀,數據或許更能說明問題。《偶像練習生》第三期以“張藝興發火”這個極具話題性的點為支點,單期播放量2.6億和第二期、四期持平;《創造101》第三期是首次公演對決,單期播放量6.3億,是僅次於首播的第二個流量高峰。換言之,兩檔節目在前三期都保持了一定水準,也為後續的持續爆發儲備了力量。

'黃金三集'定律下的綜藝場:數據解讀《創造營2019》的瓶頸和未來

'黃金三集'定律下的綜藝場:數據解讀《創造營2019》的瓶頸和未來

再來看《創造營2019》,在“回鍋肉”學員扎堆、期期有看點的情況下,節目仍然迎來了考驗期:骨朵數據顯示,相比前兩期3.6億和2.9億的播放量,第三期節目不到2億的播放量著實稱不上態勢良好;口碑方面,節目更是在第三期開播後,豆瓣評分從維持了兩期的6.8下降至6.6分。

其實作為偶像選秀節目,公演一直是極能撬動市場的關鍵性節點,《創造101》創造的次流量高峰便是最好的證明,為何在《創造營2019》中卻失效了呢?歸根結底還是在於“故事的斷層”上。偶像選秀最大的樂趣之一,便是和熒屏內的人一同成長,看著他們過五關斬六將,並在其中投注自己的情感。

'黃金三集'定律下的綜藝場:數據解讀《創造營2019》的瓶頸和未來

但是在《創造營2019》的兩期節目中,明顯的人物成長斷層也影響了觀看質感。第二期笑淚並重的主題曲選拔分組沒有了下文,如同蕩在半空的鞦韆;第三期匆匆而來的分組競演對C位評選、成員分組、競演曲目選擇一帶而過,單純的舞臺呈現也讓觀眾在觀看過程中缺少了一份代入感。

'黃金三集'定律下的綜藝場:數據解讀《創造營2019》的瓶頸和未來

而在這份斷層下,大眾對舞臺上的表演也開始以成熟的眼光去看待,唱歌時明顯的呼吸聲、並不整齊劃一的舞蹈、以及尚不完美的和音,都會成為觀眾批判的對象,甚至有網友表示,“無論是選歌還是舞臺效果還是歌唱水平,都比不上女團”。而這種成長同理心的缺失,無疑會讓一部分觀眾選擇離開。

'黃金三集'定律下的綜藝場:數據解讀《創造營2019》的瓶頸和未來

“刷完了《創造營2019》第三期,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舞臺。如果接下來還沒有好舞臺,真的很難救了,再加上就是那些熟臉來來去去也好乏味,《創造101》真的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某微博網友寫道。而這背後,不難看到節目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不論是出於節目安排或是剪輯原因等等在第三期呈現的首次公演,似乎都缺少了一個對觀眾的交代,也造成了觀看上的“故事斷層”,打擊了觀眾熱情;另一方面, “熟臉”負面效應正在顯現、偶像選秀中新鮮面孔的缺失、再加上節目鏡頭對單個偶像的“追捧”愈發明顯,都將成為出圈困擾,甚至可能淪為粉絲狂歡。

總的來看,走到第三期的《創造營2019》雖然保持了一定的水準,但暴露的問題和率先作出反應的市場都說明了,當下已然到了觀眾留存的關鍵時刻,而能否迅速作出應對措施,挽回失去的觀眾口碑和熱情,將成為其能否如願成為2019偶像選秀爆款的重點。或許第四期播出時便一目瞭然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