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雍縣董地鄉:董地 懂地

種植業 畜牧業 三農 農業 新華網 2017-05-17

“從山谷到山頂,這一大片荒山荒坡全部種植華龍菌草,既能發展養殖,又能保護生態。”董地鄉黨委副書記盧海浪站在山丫口上,揮舞著雙臂大聲地介紹情況。

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挖掘機頂風冒雨工作,從山下延伸到山頂的機耕道已現雛形,5月15日,300多畝深黃色的泥土都已進行翻新,只待草種播撒。

納雍縣董地鄉,平均海拔1700餘米,99.0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苗、彝、漢等多民族群眾3萬餘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71%。至2015年,這裡仍有建檔立卡貧困群眾2029戶8774人,貧困發生率達22.4%,脫貧攻堅形勢嚴峻。

董地土地貧瘠,經濟結構單一。“靠山吃山,靠地吃地”是當地群眾多年來的生存法則。“吃”,是向山上索地要糧。過度亂砍濫伐,造成植被破壞水土流失,40度以上的斜坡耕地隨處可見,遇到天災顆粒無收。缺糧季節,人們上山打鳥、捕獵野生動物,導致老鷹、錦雞、野兔等飛禽走獸幾乎絕跡。

進入2017年,話還是那句老話,“吃”的意義卻從“索要”延伸為“吃透”。“吃透”意味著深度理解並加以綜合利用,變劣勢為優勢,由“窮吃”轉為精雕細琢。

如何“精雕細琢”?正如納雍縣委書記彭華昌所說:“董地鄉脫貧攻堅,首要任務就是懂地。”

懂地,就是要圍繞全鄉5.97萬畝耕地、6.95萬畝林地做好文章

易地搬遷拔窮根。讓老百姓到宜居宜業地謀發展,把宜耕宜林地讓出來,這是第一篇“大文章”。

2016年底,青山村4個組124戶599名苗族群眾響應政府號召,陸續遷居苗屋基安置點。山下,3000畝土地經過基本農田改造後,用於種植特色經果林和紅託竹蓀,舊房拆除整治後的土地用於發展中藥材種植。山上,老弱婦孺拾掇自家的小菜園,享受“特惠貸+”扶持,飼養雞鴨鵝、糯谷豬和牛;青壯年則通過各種技術培訓走上務工之路。

與此同時,92戶461人還將搬到縣城開始新生活。沙落村苗族貧困戶張清泉說:“住進城裡,我還能回鄉搞養殖。眼下我通過‘特惠貸’支持已經養了6頭牛,爭取到明年底發展到30頭。”

董地有“兩寶”,一為本地糯谷豬,營養價值高,俗稱“銀不換”;一為群眾祖輩傳下的養牛技術,號稱“金不傳”。發展養殖業,是董地要做的第二篇“大文章”。

2016年,以原有糯谷豬養殖專業合作社為基礎,董地鄉在青山村烏嚕開組啟動糯谷豬原種場項目建設,新建豬舍1.13萬平方米,配套防疫、消毒、糞汙處理等設施,帶動862名貧困人口參與。目前已飼養能繁母豬500餘頭,扶持309戶貧困群眾發展養殖,養殖戶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

今年,董地鄉還計劃投入2400萬元,分別選點青山、聯和、進新等6個村建糯谷豬養殖基地,建成後將有4000名貧困人口直接受益。同時計劃投入9000萬元實施能繁母牛養殖項目,修建圈舍及業務用房5.4萬平米及配套附屬設施,計劃養牛7000頭,將帶動8761人脫貧。全鄉80多戶群眾還獲得300餘萬元“特惠貸”支持,邁開產業致富步伐。

該鄉還投入125.5萬元啟動新華村生態土雞養殖場建設項目,養雞4萬羽;採取“村集體經濟+群眾以土地、專項扶貧資金、勞動力入股”方式,投入77.6萬元建設黎明村高山生態土雞養殖項目,養雞2.2萬羽建成後將帶動120戶386人脫貧。

“大力發展種植業是我們治‘荒’的方法,更是我們治‘窮’的重要手段之一。”鄉黨委“第一書記”王乾洋說,種植業是董地鄉正在做的第三篇“大文章”。

今春,董地鄉引進華龍集團,共同投資5000萬元,採取“三變”方式實施8000畝華龍菌草種植項目,配套實施青貯飼料加工廠,項目建成後可覆蓋12034人,其中3410名貧困人口將通過“135”計劃(確保一戶貧困群眾種植一畝草、養3至5頭能繁母牛)直接受益。

去冬今春,董地鄉共規劃實施種植項目30餘個,實施面積近5萬畝,其中包括300畝藥食兩用蔬菜基地、500畝冬桃育苗基地、14301畝25度以上坡耕地特色經果林種植項目、1.8萬畝馬鈴薯、7000畝商品蔬菜等,種植業實現了村村覆蓋。

“董地鄉每一寸土地都是寶貝。”經地質勘查,董地鄉政府所在地區域具有封閉良好的地熱水資源,具備巨大的開發潛力。2月28日上午,投資920萬元選址街上村楊家寨組的地熱水如期開鑽,該鄉民族風情特色溫泉小鎮建設項目自此拉開序幕,也為全鄉2029戶8774名貧困人口脫貧和30476人致富奔小康找到了一條好出路。

目前,董地鄉正著手從補齊短板、狠抓產業、易地搬遷、教育扶持、基層黨建這五個方面打基礎促扶貧,將投入7500餘萬元實施水利、交通、電訊、危改等建設,同時建立和運用好“縣直幫扶單位+第一支書+鄉級駐村幹部”模式,著力抓好“三支隊伍”建設,確保各村“發展思路有人理、項目建設有人幫、脫貧致富有盼頭”。(記者 陳俎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