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老漢自制谷種直播機

種植業 農民 農業 三農 井岡山報融媒體 2017-05-27

■ 記者 劉麗萍

5月18日,在井岡山市新城鎮發生了一件農民爭相圍觀的大事:木疙瘩居然能下地播種。

一排裝有谷種、肥料的塑料瓶安插在一輛帶“車輪”的木機上,在“車輪”的牽引下,谷種、肥料順著管道滑下,均勻地撒向田裡。1畝地不到20分鐘,便完成播種、施肥、插秧一條龍的作業。

五旬老漢自制谷種直播機

謝富良自制的谷種直播機

“這木疙瘩還真能播種施肥呀?”“真是神奇哈!”“究竟是誰發明的?”一系列疑問盤旋在圍觀農民的腦海裡。

不曾想,這臺木製的谷種直播機竟然是一個文化程度不高的老木匠謝富良所制。

謝富良,家住井岡山市新城鎮楓梓村,今年56歲。早年間,謝富良對木匠頗感興趣,17歲拜師學藝,學得一手木匠技藝。後因小兒子的身體狀況,他暫棄木從瓷,在井岡山映山紅瓷廠流水線上幹著壓胚活。

流水線的壓胚活要照幹,家中兩天也不能荒蕪。謝富良經常在下班後在地裡田間忙活。鄰居已在飯後閒聊,他依然在地裡除草、挖渠。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年兩年的時間,謝富良還可以堅持。可五十六歲的謝富良輾轉在工廠與田地間,愈感力不從心。

“老伴常年跟著兒子帶孩子,家裡只剩下我一個人幹農活,還要照顧身體不好的小兒子。僅靠一個人的勞動力,從播種到插秧,是一項很大的工程,”謝富良說,困窘的家庭狀況不容許他請人幹農活。為了節省成本增加效益,他一有時間就東拼西湊,琢磨著如何讓耕種省時又省力。

現實讓五旬老漢產生了自制谷種直播機的想法。十七年前,謝富良自制了一臺插秧機,因為經驗不足,屢試未成;兩年前,他又自制了一臺手工插秧機,雖然能成功插秧,但不能解決其他作業問題。

然而,這個堅強的農民的創新腳步從未停歇。在反覆的實踐中,2017年,他終於製造出了一臺方便快捷的谷種直播機。

五旬老漢自制谷種直播機

謝富良用谷種直播機耕地

究竟這臺谷種直播機有何功效?“這臺直播機一天可以完成24畝地的播種、施肥、插秧作業。機器均勻地拋谷更能減少不少農業病害”,謝富良說,直播機不僅減少了種植成本,也節約了勞動時間。如果按照人工勞作來計算的話,1畝地僅插秧一項環節就得花去一人一天的時間。

直播機的使用,讓農業生產省錢、省事、省心,這讓十里八村的農戶紛紛趕來試驗,直播機頓時繁忙起來。

家住新城鎮新城村的劉保芳,今年六十有餘,每逢農忙之時,便因10多畝地的農活而發愁,如今,一臺笨重的木疙瘩卻能解決劉保芳的大難題。

“直播機雖然花費了多年的心血,但它也不是完美的,我會進一步摸索改善,讓它經得起實踐的考驗。”謝富良堅定地說。如今,他正準備給這臺直播機申請相關支持,致力於為農戶貢獻更多的生產經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