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中醫,最有深度的回答

古人言“不學醫,無以療親疾”,為什麼古人會發出如此感慨、如此無奈,那是因為庸醫太多了,真的太多了。一有疾病,委付凡醫,恣其所措,生死唯命,豈不可惜。百善孝為先,所以古人提倡要自己學醫,至少親人病了,能夠找個好的醫生,而不被庸醫所誤,歷史上不乏因為庸醫當道而悲憤學醫者。醫聖張仲景,家族有兩百餘人,但是建安以來,十年不到,死亡者三分之二,他痛心疾首,發奮學醫,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給後人留下經典著作《傷寒雜病論》。

歷史總是一樣一樣的,古人悲憤庸醫太多,今人同樣為找不到好的中醫而困惑。為什麼找不到好的中醫,其實答案很簡單,不就是好中醫太少了唄。對,就是好中醫太少了,但是為什麼好中醫如此稀少呢?清代名醫徐靈胎在他的《醫學源流論·自敘》中說道“醫,小道也,精義也,重任也,賤工也”,我想,拿這一句話來回答今天的問題,最為合適不過了。

為什麼你永遠找不到好中醫,最有深度的回答

說起徐靈胎,我又想多說兩句題外話,光憑這個人的名字,就非常的有靈氣,有氣場。徐靈胎本來是一個水利專家,同時在天文、文學、音律等方面也皆有所成。他學醫的原因和張仲景一樣,目睹骨肉數人疾病連年,為庸醫所誤,死亡略盡,從而博覽方書,寢食俱廢,九折臂而成醫,活人無數,成就醫學大業。需要強調的是,徐靈胎完全是自學成才的,所以說,要想學好中醫一定得有一個好老師的說法,也不是絕對的,關鍵要看你發的是什麼願心。徐靈胎的母親喜歡聽曲子,於是他就研究音律,留下兩部音樂專著《樂府傳聲》和《洄溪道情》,不知道他是發了多大的願心啊!好啦,回到正題,徐靈胎說“醫,小道也,精義也,重任也,賤工也。”

醫,小道也!

醫學,治病救人,不應該是很神聖的,很偉大的嗎?為什麼徐靈胎說醫是小道,其實他是相對而言的,那麼和什麼相對呢?古代的文人、讀書人,他們的最高理想是從政,是成為良相,是治國,是平天下,比如詩仙李白,一生都在仕途中奔波。而一個醫生,不過看些十里八村的病,窮盡一生,又能拯救多少人呢,所以和這些文人的遠大理想志向相對而言,醫學,不過是小道而已,如此以來,學醫的讀書人不就少了嗎,有志之士有所不屑為。歷史總是相似的,有誰見到哪個高考狀元學中醫了,高考中的那些佼佼者,都報考的是金融、計算機、經濟、會計、理工等等熱門專業,而中醫卻非常的冷門,只要你能過分數線,就有學上。所以,在中醫人才整體素質低下時,想培養出大量的好中醫,那是不現實的。

醫,精義也!

醫學,雖為小道,但是義理卻是非常的精微幽奧。古代聖人治病,一定要通曉天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正如張仲景所言: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所以,名醫能夠洞察人體的經絡、臟腑、氣血、骨脈,見病知源,從而藥到病除。醫道,精義如此,自有玄機,而無識之徒有所不能窺,想成為好中醫是何等艱難。

醫,重任也,賤工也!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會生病,而病了就會找醫生,所以醫生擔當著社會重任。醫生治病,面對的直接是人,而人命關天,人之所繫,莫大乎生死,機器修壞了可以再修,而人要是治死了,就沒有了,所以醫生責任重大的同時,風險也是極高的。但是呢,醫生的地位卻是卑賤的,曹操殺華佗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即便是御醫,給皇帝看病,也要跪著,不能抬頭,不能問,看錯了的話,直接殺頭,要知道那時候御醫的水平,都是非常的高的。而普通的醫生呢,沒有高官俸祿,也非德高望重,之所以幹這行,不過為了養家餬口罷了。現在也一樣,醫生也沒多大的地位,想罵就罵,想打就打,想殺就殺,時不時再把你推向輿論的風頭。低下的地位,卻要承擔巨大的責任,有誰願意幹這個事情呢?任重,則託之者必得偉人;工賤,則業之者必無奇士,所以勢出於相違,而道因之易墜也。

鄙人不才,附原文如下,以饗讀者

《醫學源流論·自敘》

醫,小道也,精義也,重任也,賤工也。古者大人之學,將以治天下、國家,使無一夫不被其澤,甚者天地位而萬物育,斯學者之極功也。若夫日救一人,月治數病,顧此失彼,雖數十里之近,不能兼及。況乎不可治者,又非能起死者而使之生,其道不已小乎?雖然,古聖人之治病也,通於天地之故,究乎性命之源,經絡、臟腑、氣血、骨脈,洞然如見,然後察其受病之由,用藥以驅除而調劑之。其中自有玄機妙悟,不可得而言喻者,蓋與造化相維,其義不亦精乎?道小,則有志之士有所不屑為,義精,則無識之徒有所不能窺也。人之所繫,莫大乎生死。王公大人、聖賢豪傑,可以旋轉乾坤,而不能保無疾病之患。一有疾病,不得不聽之醫者,而生殺唯命矣。夫一人系天下之重,而天下所繫之人,其命又懸於醫者。下而一國一家所繫之人更無論矣,其任不亦重乎?而獨是其人者,又非有爵祿道德之尊,父兄師保之重。既非世之所隆,而其人之自視,亦不過為衣食口腹之計。雖以一介之微,呼之而立至,其業不甚賤乎?任重,則託之者必得偉人;工賤,則業之者必無奇士。所以勢出於相違,而道因之易墜也。餘少時頗有志於窮經,而骨肉數人疾病連年,死亡略盡。於是博覽方書,寢食俱廢。如是數年,雖無生死骨肉之方,實有尋本溯源之學。九折臂而成醫,至今尤信。而竊慨唐宋以來,無儒者為之振興,視為下業,逡巡失傳,至理已失,良法並亡。惄焉傷懷,恐自今以往不復有生人之術。不揣庸妄,用敷厥言,倘有所補所全者,或不僅一人一世已乎?

乾隆丁丑秋七月洞溪徐大椿書於吳山之半鬆書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