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錫純用藥經驗之——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中醫 阿膠 山藥 中藥 中醫骨科筆記 2017-05-28

歡迎閱讀,收藏並轉發,文末有福利,不能錯過!

張錫純用藥經驗之——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往期衷中參西大家張錫純之分享回顧:


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張錫純於《醫學衷中參西錄》 中雖未單獨另列章節專述藥對,然而仍可從各篇論述中探其配伍思想。書中所述藥對繁多,其中不少對現今臨床仍有啟發思路的重要作用。

山藥—半夏

張錫純用藥經驗之——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山藥

張錫純用藥經驗之——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半夏

嘔吐之症乃因胃失和降所致, 半夏有和胃降逆之功, 然半夏辛散溫燥,恐藥力不能持久,故張錫純配以山藥, 並將山藥調入湯中成粥,借山藥黏滯之性, 使藥力緩緩釋放, 同時山藥又可防半夏燥熱傷津, 兼有助腎納氣之功, 兩藥配合相得益彰。

山藥—牛蒡子( 或雞內金)

張錫純用藥經驗之——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牛蒡子

張錫純用藥經驗之——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雞內金

肺陰虛咳喘者, 治以多汁之山藥以益肺陰, 然山藥久服,或有滯膩, 配牛蒡子, 一可清熱利咽, 治療肺熱咳嗽; 二可以其滑利之性防止山藥壅遏氣機,達到通補相濟之效。

石膏—人蔘

張錫純用藥經驗之——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石膏

張錫純用藥經驗之——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石膏與人蔘相伍, 可清熱益氣生津, 石膏可清熱解肌, 用人蔘伍之, 一可扶正氣, 並使石膏之力佈散, 驅邪熱外出; 二是以人蔘復熱邪所傷之陰, 使真陰復, 餘熱消; 三是石膏性寒,人蔘性溫, 又防病熱藥寒之格拒; 五是人蔘益氣生津, 石膏清熱沉降,能通熱結便祕,可代承氣[ 2] 。

黃芪—麻黃

張錫純用藥經驗之——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黃芪

張錫純用藥經驗之——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麻黃

張錫純遵《神農本草經》 理論, 認為黃芪“主大風” , 將其與麻黃配伍,在加強發汗解表之功的同時, 又有驅邪而不傷正之效,適於虛人外感。

黃芪—知母

張錫純用藥經驗之——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知母

胸中大氣下陷者, 張錫純以黃芪補氣升氣, 然其性偏燥而剛,故又合知母之涼潤, 使藥性平和, 剛柔相濟。且虛勞者腎多有損,用黃芪可補肺氣,知母可滋肺陰, 共奏顧護下焦之效。

白芍—阿膠

張錫純用藥經驗之——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白芍

張錫純用藥經驗之——精藥物配伍之道,發揚藥對理論

阿膠

臨床上陰虛所致水腫、 鼓脹者, 多由陰不化陽, 水溼氾濫而致,治療上以白芍為主,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中載白芍“陰虛有熱小便不利者之要藥” ,運用白芍的同時配伍阿膠以養陰通腸,可治療陰虛大便不通。兩藥並用則標本兼治,陰氣得復,二便得通 。

其他

張錫純治療肝陽上亢、 肝風內動之證用牛膝、 龍骨、 牡蠣、 代赭石配伍茵陳、 麥芽、 川楝子, 以順應肝臟調達之性, 既可平肝抑肝,又可使肝氣條暢,此法精妙, 為後世醫家所推崇。另外,張錫純還指出“芍藥味苦微酸, 性涼多液。” 與當歸、 地黃同用, 可生新血; 與桃仁、 紅花同用, 則消瘀血 ( 赤芍) ; 與甘草同用則調和氣血, 治腹疼” ; 其他如干姜、 瓜蔞等藥亦可與多種藥物配伍而發揮不同的作用。


歡迎關注中醫骨科筆記公眾號~:

請關注後點擊樓下傳送門,那裡有你想要的所有的內容:

傳送門:

“中醫骨科筆記”內容分享總目錄:每日更新,歡迎關注後收藏!<=====這個是可以點擊的福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