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草藥已被科學證實有毒或慢性傷害?

中藥 中醫 呼吸道疾病 藥品 揚州安雅刷業 揚州安雅刷業 2017-10-29

來源:知乎

1.含有鴉片的複方甘草片

有新聞報道來自中國浙江的華人吳先生和12歲的女兒,受託幫助洛杉磯的俞女士帶16瓶複方甘草片入境,在洛杉磯國際機場入關時卻被海關戴上手銬關進小黑屋十多個小時,且被責令他和女兒未來五年都不準進入美國。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複方甘草片為中西藥複合製劑,其中確含阿片(更為有名的稱呼是鴉片)粉成分,阿片粉主要含有的活性成分是嗎啡類生物鹼,比如嗎啡、可待因等。阿片粉能夠抑制咳嗽反射中樞,但複方甘草片中的阿片粉是藥物成分,含量很低,雖然符合我國藥監局的有關標準,但是卻難以通過美國的海關。

儘管含量很低,長期大量服用含阿片的複方甘草片會上癮,這一點在複方甘草片的說明書中也有提到。不過複方甘草片中的阿片含量很低,一時半刻不會體現出上癮症狀。醫生多建議複方甘草片不宜連續使用超過7日,等到咳嗽的症狀減輕,即可停藥。

2.令人上癮的止咳水

喝止咳水上癮的例子也不少,咳嗽其實是一種中樞神經的反應。嗎啡可以對咳嗽中樞產生抑制作用,所以具有一定的鎮咳作用。類似的甲基嗎啡或者磷酸可待因,是一種從阿片中分離出來的生物鹼,屬於嗎啡的衍生物。它的鎮咳作用雖然沒有嗎啡的作用那樣強大,但完全可以達到鎮咳的目的。並且它的成癮性比嗎啡要小得多。它鎮咳的原理和嗎啡相同,同樣是對咳嗽中樞產生抑制作用,因此常用於治療沒有痰的乾咳。

止咳水中通常就含有低劑量的甲基嗎啡或者磷酸可待因,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還好,如果是是非醫療需求喝止咳水,那就很容易上癮,也就是將其當新型毒品去吃。

其實,一些治療感冒的西藥含有偽麻黃鹼,也可提煉成毒品,比如康泰克。是藥三分毒,用藥安全與否,重點在藥量、使用方法上的控制。

3.含有烏頭鹼的雲南白藥

在2013年,香港衛生署查出雲南白藥含有劇毒成分烏頭鹼,將其下架。國人才首次知道,被列為“國家保密配方”的雲南白藥原來含有劇毒成分。近日雲南白藥根據國家藥監局《關於修訂含毒性中藥飲片中成藥品種說明書的通知》的要求修改說明書,修改後的新版說明書上標註為:“本品含草烏(制),其餘成分略。”也即正式承認了雲南白藥中的確含有毒性中藥成分,而其他的成分則仍然“保密”。

為什麼烏頭鹼引起香港人這麼大的反應?

烏頭鹼是存在於川烏、草烏、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份。口服純烏頭鹼0.2毫克即可中毒,3—5毫克可致死。民間常用草烏、川烏等植物來泡製藥酒。

烏頭鹼(草烏、川烏)中毒在急診及內科中常見,多因服用自制中藥不當所致。診斷一般不難,它主要使迷走神經興奮,對周圍神經損害臨床主要表現為口舌及四肢麻木,全身緊束感等,通過興奮迷走神經而降低竇房結的自律性,引起易位起搏點的自律性增高而引起各心律失常,損害心肌。

【更多的歐美禁藥】

美國禁含汞、鉛、硃砂、馬兜鈴酸、龍腦、黃連、蜈蚣、麻仁等成分中藥,禁售以下常用中藥:安宮牛黃丸、牛黃解毒丸、複方丹蔘片、猴棗散、保嬰丹、黃連素片、人蔘再造丸、六神丸、大活絡丸、小活絡丹、利肝片、龍膽洩肝湯、安神補腦丸、附子理中丸、牛黃清心丸、定心丸、龜齡集、救心丹等等。

黃連被禁用的原因是發現小檗鹼(黃連素)孕婦服用可導致新生兒溶血癥,兒童服用可引起急性溶血、嚴重黃疸。

小柴胡沖劑的主要成分是柴胡和黃岑,二者都有肝毒性。日本在90年代有很多人因為吃小柴胡湯導致間質性肝炎,有的因此死亡。此後日本仍有因為服用小柴胡湯而導致肺水腫的報道。

複方甘草片能鎮咳,是因為含有阿片粉,阿片也就是著名的毒品鴉片,能夠成癮。甘草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有和激素醛固酮相似的作用,因此長期或大劑量服用甘草可引起“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甘草還有類似雌激素的作用。

蜜煉川貝枇杷膏含款冬花,含有具有肝臟毒性的吡咯裡西啶生物鹼,動物實驗表明款冬花能致肝癌,被歐洲禁用。

藿香正氣水如果用的是較便宜的藿香,主要成分為愛草腦,是一種致癌物,可誘發肝癌。另外,藿香正氣水中的厚朴有腎毒性,被歐洲禁用;生半夏也有腎毒性,而且有非常明顯的生殖毒性。

牛黃解毒丸(片)含高含量雄黃,能導致慢性砷中毒;含大黃,有腎毒性、肝毒性。含有雄黃(硫化砷)、硃砂(硫化汞)的中藥絕對不要吃,吃了當時不覺得異常,但砷、汞等重金屬會在體內積蓄,排不出去,到一定程度就導致慢性重金屬中毒。

砷在化學上是類金屬,但對人體的毒性與重金屬相似,毒物學把它歸為重金屬。砷進入體內後主要在毛髮、指甲、骨、肝和腎等器官沉積,難以排出體外,積蓄到一定程度會出現頭痛、頭暈、失眠、乏力、消化不良、消瘦、肝區不適等症狀,可導致肝硬化、周圍神經病、皮膚癌等。

六味地黃丸含有澤瀉,實驗表明澤瀉具有肝毒性、腎毒性,能對肝、腎造成損傷。

吃中藥導致腎衰竭、尿毒症的極多,國外醫學界專門有個病名叫“中草藥腎病”(Chinese herbs nephropathy)。經常吃中藥或多或少都會不知不覺對腎造成損失,有的損傷是不可逆的。

近年來,常見服用何首烏引起肝損傷的報道。何首烏有毒成分主要為大黃酸、大黃素等蔥釀類衍生物。引起肝損傷的機理尚不明確,目前臨床上所報道的何首烏引起肝損害主要緣於以下原因:(l ) 何首烏在機體代謝過程中,產生了某種肝損傷的毒性物質,可引起肝細胞脂質過氧化反應致肝細胞壞死;(2)用藥劑量過大。

為追求顯效速效而用藥劑量過大或長期服用何首烏是引起肝臟損害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由藥物引起的急性藥物肝損傷,如不及時治療,有的發展為重症肝炎,甚至危及生命。

哪些中草藥已被科學證實有毒或慢性傷害?

【結論】

中國由於藥食同源的傳統醫學薰陶,主觀認為中草藥的副作用或者毒性較小,這其實有很大的誤區,是藥三分毒這個道理還是要牢記的。藥物的毒性或者副作用大小必須通過毒理學實驗嚴格驗證,才能製劑賣給患者。任何人私自去製作或者食用中草藥都有一定的危險性。

而且很多中藥方劑由於各種原因,很少進行毒理學實驗,其實有多大毒性根本不知道,往往在出口歐美的時候才被檢測出來。肯定有人說,那我們自己吃了那麼多年都沒事,能有多大的問題?毒性要有一定劑量才會起作用,只能說有很多都是慢性的、累積性的毒性,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發現。

而且中國人受廣告誤導,認為“中醫治本,西醫治標“。這個也值得商榷,其實說來,醫學已經沒有中西醫之分了,用現代科學的思路將世界各地的傳統醫學去偽存真,在這上面形成的是完備的現代醫學。

現在的醫學技術和藥物,你很難在分清哪個是中哪個是西了,很多看似西藥的成分恰恰是從傳統中藥提純而來,而自我標榜純中藥製劑的中成藥卻在裡面添加各種西藥小分子。治標和治本更是無從談起,科學已經認識清楚的疾病才能去除病根,還沒搞懂的疾病一般只能緩解症狀,俗稱“治標”。

所謂的“西藥”是在明確了植物或者動物中對疾病的有效成分之後,對這種有效成分進行提純或者乾脆採用化學手段進行合成,以降低成本和保護動植物資源。這種單一成分的毒理和副作用都一目瞭然,就算出現紕漏也能很快就行糾正。

而中國人始終相信那一堆說都說不清的湯劑或者粉劑混合物,裡面雖然有起作用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未知成分,又缺乏毒理性試驗,往往會造成各種肝、腎損傷而難以發現。更不利於保護動植物。

所以,擁抱現代醫學才是正確的做法,而且藥物一定要遵醫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