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倍的銷售費用,拉不回大理藥業中藥注射液滑坡的淨利

記者|謝欣

最近因步長製藥事件,公眾對中藥注射液的關注升溫。因為中藥注射液而舉步維艱的公司不止一家,從公司經營角度看,2017年才上市的大理藥業目前的狀況要比步長製藥艱難的多。

大理藥業2017年9月才上市,可以說是藉著2017年IPO寬鬆的環境踩點上市,因為在上市當年大理藥業就出現了“變臉”。當年公司營業收入2.72億元,同比基本持平,歸母淨利潤4445萬元,下降28.4%,扣非後淨利潤3701萬元,下降39.1%。

而到了2018年,大理藥業的財務報表就更加慘淡了。雖然營業收入4.01億,同比增加了47.2%,但歸母淨利潤又下降了75.9%,只剩下1070萬元,扣非後淨利潤就更慘了,斷崖式下降93%,僅僅為232萬元,主營業務已經到了盈虧臨界點。而在今年一季度,大理藥業三項主要財務數據繼續下滑。

大理藥業主要產品為“中精牌”醒腦靜注射液、參麥注射液、亮菌甲素注射液和胞二磷膽鹼注射液。前二者為中藥注射液。

事實上在“兩票制”後大理藥業的主要藥品在單價上提高了1-2倍,也帶來了營業收入的增長,但各地多中藥注射液的監控政策才是大理藥業業績滑坡的根本原因。

包括河南、四川等多省市出臺了各種各樣的重點監控目錄或是輔助用藥監控目錄,中藥注射液成為“重災區”。

如河南省的參麥注射液銷售數據於2018年一季度起持續呈同比下降、環比波動態勢;也進入了重點監控輔助用藥名單;2018年二季度開始,四川省各級衛生計生部門也相繼實施轄區內重點藥品監控工作,四川省的醒腦靜注射液和參麥注射液銷量均於2018年二季度開始發生了下降;河北省也於2018年二季度開始要求二級以上醫院調整重點監控藥品目錄,河南省的醒腦靜注射液和參麥注射液銷量同比均於二季度 發生下降,其後有所回升;甘肅省的醒腦靜注射液銷量較小,受政策影響不大,參麥注射液於2017年四季度發生下降,其後處於波動狀態。

總體看,大理藥業銷售排名前十的省份醒腦靜注射液銷量合計佔比達50.18%,銷量合計同比下降16.67%;排名前十的省份參麥注射液銷量合計佔比達73.04%,銷量合計同比下降22.10%。

這種情況實際上也出現在了眾多以中藥注射液為主要產品的公司身上,珍寶島、龍津藥業、中恆集團、上海凱寶等中藥注射液產品都出現銷量下滑。

大理藥業很清楚,未來如果相關政策進一步趨嚴,則公司主營業務的持續盈利能力

將進一步被削弱,存在經營業績進一步下滑、甚至出現虧損的風險。

雖然大理藥業從市場推廣,深耕疾病領域,豐富公司產品管線,人力等多方面闡述了自己加強盈利能力的措施,但從數據上看,最依賴的的依然是銷售費用的增長。大理藥業也坦陳,為能保住現有市場份額,進一步加大了市場推廣費用投入。

自上市以來大理藥業銷售費用連續大漲,2017年為1.07億,同比增長3.58倍,佔當期營業收入近39%;2018年2.7億,同比增加1.52倍,佔當期營業收入近67%,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其中2018年的促銷、推廣費2.5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8.35%。

具體看,全年共開了1800餘場產品及學術推廣及宣傳會議,參加人次8.6萬餘人次,平均一天要開5場。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