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丨陳東曉:“四十不惑”的中美關係如何才能保持韌性

專訪丨陳東曉:“四十不惑”的中美關係如何才能保持韌性

對陳東曉院長的採訪,約在上海檔案館外灘館。7月3日上午,由上海市外事辦等單位主辦的《跨越太平洋的交流與合作——上海紀念中美建交40週年》圖片展在這裡開幕。作為主辦方之一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的院長,陳東曉以嘉賓身份出席儀式。

“圖片展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上海與美國交流史中的許多第一次:中美通航後經停兩地的首航班機和郵輪;首次贈送給美方的一張新中國股票;第一次醫學交流和跨國文藝演出……”陳東曉說,無數個第一次都是在中美關係的波瀾起伏中開創出來的。在新時代背景下,在中美關係遇到阻力的情況下,更需要開創性思維,換一換腦筋,為中美相處找到新的平衡點。

看清大勢才能保持韌性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今年是中美建交40週年。都說“四十不惑”,中美如何能真正做到“不惑”?

陳東曉:最關鍵的是三點。第一,要登高望遠,看清大勢。中美關係歷經風雲變幻,凡是雙方決策者能看清國際局勢發展的大勢,就能推動中美關係的發展。就像當年建交時,雙方都看到大的歷史背景——既有應對共同地緣戰略對手的需要,又有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國內政治轉向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需要。現階段中美關係的構建,仍要著眼於大勢。

現在的大勢是什麼?就是中美作為全球第一、第二大經濟體,彼此相互依賴,利益高度融合。而且,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日益脆弱的國際體系之內。如何保持國際體系的穩定,增加它的韌性,應對內外部衝擊破壞,是雙方的共同挑戰。

第二,要抓住機遇。不要被中美的困難、分歧遮住視線。中美關係每次取得重大進展,都在於決策層善於抓住中美關係發展勢頭。例如,“9·11”事件之後,中美抓住機遇,就共同應對國際恐怖主義威脅加強合作。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我們再次抓住機遇,加強在國際金融、貿易體系中的合作……

眼下,儘管中美關係的內外環境發生變化,但大的歷史性機遇仍然存在,那就是兩國都面臨全球性的、跨國性的挑戰和威脅。諸多全球治理問題,例如氣候變化、科技發展對於全球產業的衝擊、虛擬貨幣對國際貨幣體系的衝擊等等,都不是一家能解決的,需要中美等各國攜手應對。

第三,建設性管控分歧。這是中美“四十不惑”的寶貴經驗。中美有不少差異——結構性的、利益上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上的,也有發展之後心態調適上的差異。如果把這些差異人為放大又不進行很好的管控,就會影響中美關係大局。建設性管控分歧,能夠使中美關係保持韌性,經受內部政治變化的考驗。這非常重要,挑戰也比較大。

老套路難解新問題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中美建交40年來,兩國力量對比發生深刻變化。作為全球第一、第二大經濟體的美國和中國,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嗎?能否攜手對全球治理做出貢獻?應當做出怎樣的貢獻?

陳東曉:“修昔底德陷阱”是基於零和博弈現實基礎上,根據歷史經驗總結出的所謂“規律”。但畢竟時代發生了變化。如今的新時代,和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說法的那個時代,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現在是一個全球化、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時代,這是過去從未有過的情況。國與國之間經濟、安全利益高度融合,也是過去無法比擬的。

我認為,簡單地說大國興衰是你輸我贏,太過簡單。雖然不能說是偽命題,但這種見解顯然沒看到國際關係中很多實質性的變化。恰恰是這些新變化,影響和改變了國與國交往的現實。對領導人和戰略家而言,如果仍然僅僅從傳統權力的視角看待大國關係,太過傳統,也有失偏頗。這就是為什麼新世紀要“換腦筋”——如果回到幾個世紀前的老套路,難以解決當代問題。

中美應該能夠攜手對全球治理做出貢獻。就像剛才說的,我們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又身處脆弱的國際體系下。零和博弈只會造成這個體系進一步分裂,不利於各國根本利益。中美都應當認識到這一點。我認為,首先,雙方可以共同制定新規則,管理好數字經濟時代新生事物對國際金融體系的衝擊。第二,雙方作為經濟、科技大國,處理好國家安全與正常經貿關係之間的平衡。以過度強調國家安全為藉口,阻撓正常的經貿科技合作,是逆歷史潮流而動,損害全人類共同利益。第三,制定規則,防止單方面將貿易金融活動“武器化”。這種濫用只會破壞人們對全球統一金融市場、國際秩序穩定的信心。

溝通機制應重新激活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在G20大阪峰會期間,習主席與特朗普會晤,表示要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延續了去年年底“習特會”上對兩國關係的表述。您對此如何展望?

陳東曉: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美方對華政策發生重大調整。過去是“接觸加防範”兩手,現在則把中國定義為“戰略競爭者”。中美關係總體上處於不穩定、不確定階段,短期內恐怕無法扭轉。

這種情況下,我們提出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就是希望和美方一起先把雙邊關係穩住,同時加強雙方在許多問題上的協調力度。因為目前美方比較多地突出中美利益衝突和不可調和性,採取對抗性方式,甚至說要“脫鉤”。這不能真正解決困難和分歧。所以加強協調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加強協調錶現在幾個方面。第一,在利益方面加強協調,既要照顧各自利益,也要做必要的妥協,找到新的平衡點。我們從圖片展可以得出結論:中美經貿關係實現了互利共贏。但美國有些人卻感到“吃虧”。事實上,是美國自身體制問題,譬如政治極化、黨爭不斷,特別是分配製度、職業教育培訓等問題,加劇了美國國內收入差距拉大,中產階級收入停滯甚至下降。但美國一些人一味將責任甩鍋給中國,指責中國傷害了美國中產階級的利益,有意忽視中美之間互利的事實和未來合作潛力。所以要繼續做美方工作,強調“合則兩利,鬥則俱傷”。

另一個需要加強協調的是,中美溝通機制應當重新激活、強化。特朗普政府有意讓這些機制停擺,使它們處於不活躍狀態。然而它們對中美增信釋疑非常重要,否則“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不能讓美方的一些人拖延、阻礙雙方的溝通。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怎麼看元首外交的引領作用?

陳東曉:中美關係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元首的定向把舵無疑非常關鍵,這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當前中美工作層面交流機制不順暢,因此領導人的相互致電、在雙邊多邊場合的交流,更具有特殊意義。

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美國政府的構成有點矛盾,使峰會外交效應遞減。理論上,國家元首的信用很重要,如果其承諾無法落實,我們怎麼相信你?在對華政策中,不是特朗普一人說了算,鷹派人物佔了主導。另外,美國許多高級官員沒到位,內部協調很差,就出現各種不確定因素。總之,元首外交至關重要,但也絕不要以為特朗普設定議程後,意圖就會被抓緊落實。

中美關係也是社會交往關係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40年間,民間外交對於促進中美關係在正常軌道運行,起到什麼作用?

陳東曉:民間外交十分重要。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間合作事關人與人交往,是基礎性工作。我一直認為,中美關係不僅是“G to G”(政府對政府)關係,也是一種社會交往關係。兩國社會交往越深入,雙邊關係越能經受住領導人更替等政治因素的變化。

G20大阪峰會期間的“習特會”上,習主席提到“乒乓外交”。當年正是這一人文合作,令美國人認識到,原來中國共產黨政權領導下的人民,不是“青面獠牙”。他們之所以有成見,就是因為不瞭解中國。現在,更多中國人有機會去美國旅遊、留學,他們瞭解的美國和我們過去了解的美國又不一樣。所以這一基礎性工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但中美人文交流也遇到阻力,美國對華強硬派有意設置更高門檻。他們主張“脫鉤”,抱怨“吃虧”,這並不符合事實。從美國民調來看,美國國內政治大環境確實影響一部分美國人的對華認識,但這種影響絕沒大到足以使他們認為應“與中國對抗”的程度。

而且,我們與美國人民交流時,能看到工商界人士非常關注對華關係。更多美國人仍然能認清中美關係的重要性,希望雙方進一步加深理解。就像你剛才看展覽時聽到的,我們與美國駐滬總領事譚森談到,目前美國有38個州的州長訪問過上海,但雙方覺得還不夠,都說應該推動其他州的州長訪問上海,做到“全覆蓋”……越是在政治關係不順的形勢下,越要不斷加強、推動民間交流。

上海越開放越能助推中美合作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上海是《上海公報》簽署地,上海與美國的交往,印證了中美關係40年發展歷程。接下來上海還可在中美交往中做出什麼貢獻?

陳東曉:上海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現在又承擔了國家改革開放的新任務。上海改革開放的成果本身,對於不少美國人對華的錯誤和片面認識,就是有力的反證。改革開放的成果越大,上海越能為中美關係發展起到作用。

上海又是一個在金融、服務、貨物貿易、港口運輸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的城市,進一步開放將為美國提供更大市場,為兩國帶來更多合作機遇。

上海長期以來還是中美人文交往重鎮,除了與美國舊金山、休斯敦、芝加哥建立友城關係,也與美國許多其他城市有頻繁往來。上海憑藉電影、旅遊、智庫等多方面的深厚人文資源,連接起與美國的人文合作紐帶。

上海的開埠、發展、繁榮,某種程度上與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的崛起歷程,以及美國多元文化融合的特徵有相似之處。這也為上海與美國各地交往交流提供了某種天然的親近感。上海應該繼續發揮優勢特長,為中美交往發揮橋樑作用。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題圖來源: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提供 圖片編輯:曹立媛

相關推薦

推薦中...